日本新「田中奏摺」

披露「大日本帝國興國聖戰計劃」陰謀

吳天威


《星島日報》編者按﹕
值全球華人紀念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七七事變」六十五週年之際,本報從今日起連續刊登東灣菲蒙讀者吳天威先生搜集並撰寫的《日本新〈田中奏摺〉》一文。該文回顧了日本侵華政策的出爐經過,並引述大量史實揭露日本亡我中華之心。不僅如此,文章還披露了日本網路上流行的一篇文章,內容與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如出一轍,充分暴露了日本新一代心中軍國主義思潮復活的跡象。
我們希望此文能夠讓讀者增加對日本侵華歷史的瞭解,並歡迎讀者就此議題進行探討。

歷史回顧

在威爾遜總統重視的以民族自決和主權在民的「新民主主義」的氣氛下,日本終於在一九二一至二二年的華盛頓會議,同意把山東半島歸還中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立即以對德開戰為由,佔領當時為德國勢力範圍的中國山東半島,並向世界聲明﹕戰爭結束立即歸還中國。但日本並未履行其諾言,到華盛頓會議始肯歸還。

一九二○年代的日本,在美國的日本專家們的眼中,是日本的民主政治時代,基於政黨政治的興起﹔一九二五年通過成年男子選舉權﹔日本為一九二五年《日內瓦條約》廢除生物和化學戰的簽字國﹔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間幣原的「協調」外交政策﹔和田中內閣為一九二八年《非戰公約》的簽字國﹔以及日本為「國際聯盟」四位常務理事之一。

但這些事實並未改變「日本基本侵華政策」的實質,也沒有延緩追逐一八九五年日本新軍領袖山縣有朋首先制定的所謂「大陸政策」之目標的實現。

一九二七年四月,頗具中國知識、山縣「大陸政策」的真正繼承者田中義一陸軍大將,以政友會領袖身份出任首相,田中上台正值日本經濟危機和以蔣介石率領的「北伐」為標誌的中國國民革命運動進入高潮。是年五月二十七日,田中派遣數千日軍到山東,阻擋國民革命軍北上,隨即於六月召集外交及海陸軍高層官員在東京舉行「東方會議」。二十二位正式與會人員之外,八名內閣成員出席會議。在會議上,以不同地區與範圍,由其負責人作出八項報告﹕

「一、以蔣介石的南京政府為中心的華南政情--由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矢田七太郎報告。

二、以汪精衛的武漢政府為中心的華南政情--駐武漢總領事高尾享報告。

三、以張作霖的滿蒙為中心的華北政情--駐奉天(瀋陽)總領事吉田茂報告。

四、軍事觀點上的華南華北形勢--參謀本部第二部長松井石根報告。

五、軍事觀點上的滿洲形勢--關東軍司令官武籐信義報告。

六、海軍警備--海軍省軍務局長左近司致三報告。

七、行政觀點上之滿洲形勢--關東廳長官兒玉秀雄報告。

八、中國一般政情--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報告。」

長達兩周(預備會議於六月二十一日開始)的東方會議,主要討論滿蒙問題。其所得結論﹕就中國分裂的局面,增強日本對東北的控制與開發,日本將以武力阻止「北伐」﹔「萬一動亂波及滿蒙……都必須抱定決心不失時機地採取適當措施。」東方會議的真正目的是「使滿蒙脫離中國本土,置於日本勢力之下。」

《田中奏摺》擬定侵華策略

東方會議後田中首相立即將其內容書成《田中奏摺》於七月二十五日呈送裕仁天皇。

《奏摺》之引言如下﹕

歐戰而後,我大日本帝國之政治經濟,皆受莫大不安,惟其原因,無不因我對滿蒙之特權,及確得之實利,不能發揮所致。因此頗煩陛下聖慮,罪大莫逭。然臣拜受大命之時,特賜對支那及滿蒙之行動,須堅保我國權利,以謀進展之機會云云。然臣自在野時主張對滿蒙積極政策,早極力欲使其實現,故為東方拓開新局面,造就我國新大陸,而期頒布昭和新政。計自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七日共十一日間,召集滿蒙關係之文武百官,開東方會議。

《田中奏摺》長約四萬字,討論十三項問題如下列﹕

●怎樣侵略中國﹖

●怎樣擒拿少帥張學良﹖

●怎樣扶植傀儡政權﹖

●怎樣竊取滿蒙地區﹖

●怎樣打進山海關內﹖

●怎樣分化華北﹖

●怎樣入侵華中﹖

●怎樣威脅南京﹖

●怎樣掠奪西伯利亞﹖

●怎樣南進發動太平洋戰爭﹖

具體的行動步驟可歸納為﹕「首先攫取滿洲和內蒙,以在該兩地奪取之資源,發動對華戰爭和佔領中國。然後北進西伯利亞與蘇聯開仗,並掠奪該地資源,進行與英、美一戰而征服南太平洋和印度,最終擴張到歐洲和太平洋之彼岸。」

其中心一段如下﹕

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征服,其他如中、小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服於我。使世界知東亞為我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遺策,是亦我日本帝國之存立上必要之事也。

《奏摺》引起各方關注

自從田中首相之《奏摺》消息傳出後,外界甚至田中的內閣閣員都感迷惑。上海的英國記者首先間接獲得《奏摺》的消息,並悉日本決定以武力佔據滿洲,遂立即引起各國英、美、中、蘇等國情報部門的矚目。中國外長王正廷特遣密使不惜高價尋求《奏摺》。

因《奏摺》主要關係東北,當時少帥張學良部下負責對日外交的王家楨(一八九九~一九八六年)秘書,委託其在東京慶應大學同窗好友台灣人蔡智堪尋覓。

蔡在日經商得力,在日本政界交遊至廣,與「政友本黨」領袖床次竹二郎及牧野顯生等人頗有往來,床次曾任內政、鐵路、郵政等部部長,牧野曾任教育、農商及外交部長,他們反對田中擬以武力奪取滿蒙的「鐵血政策」,最後牧野幫助蔡智堪潛入皇宮,在裕仁皇帝的圖書館抄錄《田中奏摺》,牧野所提的條件是《奏摺》必須公佈,藉以造成田中的尷尬。

王家楨於一九二九年初自蔡手中獲得《奏摺》後,立即譯成中文呈交張學良。張送南京政府四份,並請作家紀清漪在北平、上海各雜誌詳為報導《田中奏摺》和日本滅亡中國,征服世界的野心。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王正廷部長(王家楨已調任為外交部常務次長)以中國「白皮書」的方式將《田中奏摺》公諸於世,歐美各政府為之震驚﹗

鐵證如山

很自然的,日本政府對於犯眾怒的《田中奏摺》立即否認。直到今天,日本學術界還是不承認。但是,鐵一般的事實無法否認。

第一,張學良親告史學家羅家倫說他以十萬元獲得《田中奏摺》。同時張支持床次競選又有鐵證。「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到張之元帥府抄家,在張之保險櫃裡發現床次給張的五十萬元的收據,而導致床次系獄,政治生涯瓦解。

第二,羅家倫於一九四六年六月三十日在南京《中央日報》發表《田中奏摺問題》。後又於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二日在台北(時羅任國民黨黨史會主任委員)與蔡智堪會晤,詳告抄取《奏摺》經過,留有紀錄。

王家楨於一九四七年接蔡來信,恢復聯繫,並函台灣省主席魏道明推薦蔡氏,信中強調,「蔡先生為《田中奏摺》抄取人,功在國家」。遲至一九六二年,王還在「政協」出版的《文史資料》第十一輯,發表《日本兩機密文件中譯本的來歷》一文,回溯蔡抄取《田中奏摺》經過。蔡本人曾撰《我怎樣取得田中密奏﹖》刊載於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八日香港《自由人》報。在台灣,從蔣介石到外交部長葉公超無不推崇蔡為取得《田中奏摺》的台灣志士。

《田中奏摺》之影響有兩方面﹕幾乎所有日本人一條心的追隨裕仁天皇邁向滅亡中國,征服世界之路﹔漢奸除外,所有中國人都聯合起來,一致對日抗戰。日本最後一任侵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誇張的比喻說﹕「日本非敗於兵力、財力之不足,實敗於《田中奏摺》耳。」

新《田中奏摺》出爐

最近的日本網路上出現一篇「奇文」,頗得日本人的賞識,其題目為《大日本帝國興國聖戰計畫》。經熱心人士譯成中文,其內容頗與七十多年前的《田中奏摺》相似,但更具有現行意義,特照抄於下﹕

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資源的匱乏性,決定了我國發展的終極形式是﹕發動戰爭﹗我始終認為﹕我們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強烈的憂患意識與現實主義,是支撐民族不斷創新和發展的精神之源,這就是勤儉、智慧的大和人所獨有的奮爭精神。

然而,世界對我們卻是這樣的不公平。一些劣等民族,佔據著大片的肥沃土地,卻不能充分地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而我們擁有先進的技術,成熟的經驗,團結的意志,卻只能守著貧瘠的土地望洋興歎。潛伏的危機,使我們意識到﹕涉獵在世界上,這個資源有限、充滿殘酷爭奪的現代森林裡,只有保持旺盛的鬥志與適當的野性,才能換取民族生存的根本。這就是地球生存的法則,這就是勤儉、智慧的大和民族,所面臨的現實。

島國的命運,最終將會覆滅於海底,匱乏的資源,將會導致民族前進動力的斷絕,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軍事擴張,運用大和民族的勇武、智慧與精神去征服亞洲。去洗刷幾十年前聖戰未獲成功的恥辱,用大和民族的優秀去駕御其他民族的低劣,從而推動整個世界的進步。這是天皇賦予日本民眾的使命,這是為維護大和民族高貴的尊嚴而開展的聖戰﹗

在幾十年前嘗試征服世界的聖戰中,我們得出兩條教訓﹕

一、在未完全征服亞洲、鞏固地位之前,不應招惹美國。在新的世紀裡,美國應是我們實現征服亞洲的好夥伴與幫手,雖然在征服世界的聖戰中她會是我們的敵人。

二、滅亡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時,不能過於著急地一口吃掉,而應像吃生魚片一樣,一片一片的吃。中國不同於日本,他是個多民族混合的國家,自身矛盾很多。應該利用他們內部的分歧和差異,分裂這個國家,然後一個一個地消滅。

新疆、西藏、青海、寧夏、滿洲等,都應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分裂這些地區的根據,就是他們獨有的民族性,這就是外界傳播的「中國七塊論」。我們把它具體為《分裂中國計畫》,這是我們征服亞洲、滅亡中國、進行聖戰的一部分。

在中國,只有東部的漢人具有阻礙我們的能力,因此,如果中國被分裂成七個或幾個國家,漢人的力量就會被大大削弱,其戰略迴旋的餘地也就會大大地縮小。中國的滅亡,日本帝國的興起,也就為期不遠了﹗而只要征服了中國,我們也就取得了征服亞洲的基礎,其他國家就會在漢人馴服的榜樣下,臣服於我們。

只有這樣,我們才具有擊垮美國、稱霸世界的本錢。當然,中國漢人的西部開發戰略,對於這個計畫是會有一定的阻力的,但我們不應該放棄分裂中國的努力,因為發動聖戰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日本欲征服世界,必須先征服亞洲﹔欲征服亞洲,需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需先分裂、削弱中國。

日本是一個面積狹小的島國,軍事迴旋餘地很小,只有發展強大的帝國艦隊,才能實現未來帝國對於聖戰的需要。

《大日本帝國興國聖戰計畫》之戰略步驟﹕

一、滅亡中國,征服亞洲

欲亡中國,需先分裂、削弱中國﹕台灣在我們的努力下已經分裂出去,下一步,我們應該採取對台灣的絕對控制。即使這樣,我們也未走完《分裂中國計畫》的第一步。

征服新疆、西藏、滿洲等,還有漫長的道路,而現實卻沒有給我們那麼多時間。日本近幾年的經濟已相對飽和,發展已相對乏力,以現有的技術水平,日本的發展已至極限。不盡快發動聖戰,沒有任何資源支撐的日本經濟,終會陷入崩潰。

但是,在嘗試對中國的分裂中,中國政府似乎已經覺察到了我們的計畫,並制定了《中國西部開發戰略》,這個具有民族同化作用的戰略,不但具有重要的經濟目的,也有重大的戰略目的,這勢必將封殺我們的分裂計畫。

但事物總有相反的作用,因為隨著漢人向西部少數民族區域的遷移,當然會增加漢人與少數民族的接觸、同化。

但矛盾、摩擦是並存的,五至十年之間都不會形成漢人絕對的鞏固,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時機,製造並挑起漢人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摩擦事態的發展有可能會向著有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因此對於中國西部的分裂計畫應該堅決地執行下去。

另外,在嘗試分裂滿洲的計畫中,我們卻受到了來自韓國的阻力。韓國至今仍不允許我大日本皇軍踏上韓國之國土,這勢必會阻礙我國對朝鮮半島的控制,勢必減緩對滿蒙分裂的進程。

對於韓國的抵制,可以利用外交手段緩和緊張,必要時可以利用美國的壓制,對於朝鮮可以利用美韓的軍事壓制。

中國是有可能干涉的,既然分裂不可能那麼快實現。時間又不允許我們繼續拖延,我們就應該適時使用大日本帝國強大的艦隊,利用台海衝突或第二次朝鮮戰爭,一舉將中國龐大而實際上並不可怕的艦隊摧毀。

對於摧毀中國的艦隊,美國人是會支持的,台灣人也會支持的,南中國海周邊國家也是十分樂意的。如果成功,利用這次行動,我們就可以牢牢地控制住台灣,並使之成為我們的軍事基地。

由於失去了海空權,中國對於我們壓制朝鮮的反應,也就會顯得力不從心了,從而支那人的形象,就會大大地受到損害,支那人的精神與意志就會受到極大的打擊,他們會再一次陷入大日本皇軍威脅的恐懼之中,而中國政府的威信必將大大降低。

因此,中國賴以保持穩定的基礎將會被打破,我們就可藉機挑撥中國各區域的民族分裂勢力開展獨立復國運動。這樣,中國會不戰自弱,而我們就可以在滿蒙重建大日本皇軍關東軍本部,為滅亡漢人統治下的剩餘中國作準備。

還有一點就是,不必擔心經濟貧困的俄羅斯會出兵干預,因為對中國適量的削弱,俄羅斯也是會十分歡迎的。通過車臣戰爭,可以看出俄羅斯虛弱的軍事力量,已無力支撐一場像樣的戰爭。看來,建立一支強大的帝國艦隊,與實現海外派兵合法化,是實現發動聖戰的首要條件。

計畫的時間安排﹕

一、控制亞洲﹕

(一)二○○○年,協助親日分子擊垮對手,扶持台灣分裂勢力上台執政。

中國由於懼怕美國的恫嚇,憑借其現有的武備還不敢貿然出兵收復台灣,只會適當地擴充軍備等待時機。而我們也正好藉機提升軍備,爭取用四~五年的時間,強化帝國海軍,積極謀求海外派兵合法化,並利用經濟,緩和與俄國的關係。

(二)二○○五年三月,示意台灣當政者宣佈《台灣獨立宣言》,挑動中國大陸攻台,中台戰爭爆發。應台灣要求,日向台派遣援台軍事部隊,進佔尖閣列島(釣魚島),進駐台灣,協助台軍作戰,日、美、台聯合艦隊突襲中國艦隊,向中國宣戰。十月,摧毀中國艦隊,奪取海空權。俄羅斯通過聯合國出面調停,中國與三方簽署停戰協定。

(三)二○○五年十二月,日軍應台灣要求取得駐台合法權,把持親日當權政府。

(四)二○○六年一月,策反中國民族分裂分子,開展獨立復國運動,中國陷入內亂。

(五)二○○七年三月,台灣發表政府聲明﹕台灣自願併入日本版圖,日本政府表示不予接納,但允諾對其實施應有的保護,日、台建立軍事同盟關係。

(六)二○○七年五~八月,日、美、台聯軍收復北韓,宣佈朝鮮統一。

(七)二○○八年二月,台軍反攻大陸,日、台聯軍出兵滿蒙,二○○九年五月中國軍隊退守關內。日軍佔領滿蒙,重建日本關東軍本部,構築侵華根本。

(八)二○一二~二○一五年發動對中國大陸的全國戰爭,滅亡中國,構築雄霸亞洲之基礎。

鞏固亞洲地位稱雄世界

日本滅亡中國後,理應成為亞洲當之無愧的領袖,要用優秀的大和民族精神去震懾劣等民族,要消滅他們的語言、習俗及奢靡的生活方式,即劣等民族的劣根性,要消滅這些民族性的存在,消滅他們的一切,轉而學習我們的一切,要在他們原先的土地上,用我們的方式培育出支那日本人、台灣日本人與朝鮮日本人,要使整個亞洲不但統一成一個國家,而且還要統一成一個民族,那就是大和民族。

實現這個目標,要靠大和民族強大的合力,超人的智慧,無畏的精神,以及從內心去徹底征服每個亞洲人的心志。要讓他們認同並崇尚我們的精神,景仰我們的奮進力,並徹底臣服於大日本帝國的腳下,讓他們無限地忠誠於我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牢牢地掌握住亞洲,進而征服整個世界﹗

征服世界,僅僅依靠日本帝國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些得力的幫手與夥伴。美國是與我們瓜分世界最好的夥伴,利用美國聯合德國,協助德國日耳曼法西斯政黨重新掌握政權,再利用德國日耳曼人征服歐洲。

事實證明,在上一次為聖戰而簽署的盟約中,允許義大利人的加入,對日本的聖戰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羅馬帝國的後裔已經喪失了先輩的奮爭精神,成為無知的劣等民族,就像我們先輩崇尚的漢唐人,現在卻退化成低劣的漢人,他們擺脫不了被統治的命運。最後,待我們牢牢控制了亞洲,德國與美國控制了歐洲,而後合力從兩面將獨聯體一舉滅亡。此過程大致需要三十~五十年。

前後兩個文件的比較

很明顯的,《田中奏摺》和《大日本帝國興國聖戰計畫》兩者頗多相似之處,甚至在目標和實質上雷同,為饗讀者,特將兩者並列比較於左﹕

一、目標

《奏摺》和《聖戰計畫》同出現以下語句﹕「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二、「正義」的侵略理由

「滿蒙較日本帝國國土(朝鮮及台灣除外)大逾三倍,但人口只兩千八百八十萬,為我國人口三分之一,並有當世無比的資源,如礦產、農業和森林......。我們必須把滿蒙變成朝鮮第二,以資完成新大陸政策。」(出自《奏摺》)

「世界對我們卻是這樣的不公平,一些劣等民族,佔據著大片的肥沃土地,卻不能充分地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島國的命運,最終將會覆滅於海底,匱乏的資源,將會導致民族前進動力的斷絕。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軍事擴張......去征服亞洲和世界。」(出自《聖戰計畫》)

三、聖戰是天皇的使命

「讓世界都知道東亞為我國的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遺策,臣自在野時主張對滿蒙積極政策。」(出自《奏摺》)

「去洗刷幾十年前聖戰未獲成功的恥辱,用大和民族的優秀去駕御其他民族的低劣.....這是天皇賦予日本民眾的使命,這是為維護大和民族高貴的尊嚴而開展的聖戰﹗」(出自《聖戰計畫》)

四、聖戰中的日美關係

「欲以鐵與血主義而保東三省,則第三國之阿美利加,必受支那以夷制夷之煽動而制我。我之對美角逐,勢不容辭,將來欲制支那,必以打倒美國勢力為先決問題......我國為獨立計,不得不與美一戰。」(出自《奏摺》)

「在未完全征服亞洲、鞏固地位之前,不應招惹美國。在新的世紀裡,美國應是我們實現征服亞洲的好夥伴與幫手﹔雖然在征服世界的聖戰中他會是我們的敵人。」(出自《聖戰計畫》)

五、日俄關係

「欲以鐵與血而保東三省......我國終須再與赤俄角逐於滿北平原......向之日俄戰爭,實際即日支之戰,我之對美角逐,與日俄戰爭之意,大同小異。」(出自《奏摺》)

「不必擔心經濟貧困的俄羅斯出兵干預,因為對中國力量的削弱,俄羅斯也是十分歡迎的......利用經濟緩和與俄國的關係。」(出自《聖戰計畫》)

六、如何征服亞洲

「以滿蒙為根據,而攫取全支那之利源,以支那之富源而作征服印度及南洋各島,以及中、小亞細亞,及歐羅巴之用。」(出自《奏摺》)

「只要征服了中國,我們也就取得了征服亞洲的基礎,其他國家就會在漢人馴服的榜樣下,臣服於我們。只有這樣,我們才具有擊垮美國,稱霸世界的本錢。」(出自《聖戰計畫》)

《聖戰計畫》新增內容

一、分裂中國

「滅亡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時,不能過於著急地一口吃掉,而應像吃生魚片,一片一片的吃」,《聖戰計畫》作者說,「如果日本欲征服中國,需先分裂、削弱中國。」響應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在其一九九九年出版的《台灣的主張》中提出的「中國七塊論」,《聖戰計畫》則說「如中國分成七個或幾個國家,漢人的力量就會大大削弱......分裂中國是我們征服亞洲、滅亡中國的一部分。」

二、建立強大的帝國艦隊,積極謀求海外派兵合法化

《聖戰計畫》堅信日本的出路需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否則無法發動「聖戰」,因此日本政府所有內閣,特別是小泉純一郎首相,皆全力以赴,企望完成的。但這與美國一手制定的日本憲法第九條牴觸,該條憲法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作為國家主權發動戰爭,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但目前日本所致力的建立強大海軍和派兵到海外與其憲法背道而馳。

三、佔據台灣為控制亞洲的第一步

按《聖戰計畫》,日本已於二○○○年成功的幫助親日「台獨」派擊敗其敵手,在台灣奪取政權。畏懼美國的干涉,在未來的數年裡,「中國不敢貿然出兵收復台灣」。正好日本藉機提升軍備,到二○○五年,日本示意台灣政府宣佈獨立,向中國挑戰。然後在數月內,日、美、台聯合艦隊消滅中國海軍。一年後,台灣政府請求與日本合併。事實上,金美齡女士,台灣陳水扁政府的國策顧問,已於去年六月宣稱「台灣應成為日本的第五島」。(按日本主要由四個島組成﹔加州佛利蒙市《阿格斯》日報,二○○一年六月二十七日)陳水扁對金之言論未予反駁,亦無撤其顧問之職。

四、日、美與復活的納粹德國統治世界

二○○七年,日、台、美聯軍將克復北韓,宣佈完成朝鮮統一,並開始反攻大陸,以日、台聯軍首先進攻滿洲,重建日本關東軍。到二○一二年,進行在大陸上之全面戰爭,滅亡中國,奠定日本稱霸亞洲和世界的基礎,「利用美國聯合德國,協助德國日耳曼法西斯政黨重新掌握政權,再利用德國日耳曼人征服歐洲」。

結 語

筆者提出數點為讀者參考﹕

(一)日本對美國一戰早在日本當政者計畫之中。雖然對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基本原因之著述可以說汗牛充棟,但讀《田中奏摺》之後,應不再懷疑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珍珠港事變是早在一九二七年的「東方會議」或《田中奏摺》即預兆其不可避免了﹗此即為第一次中日戰爭(一八九四~九五年)期間,山縣有朋所首先制定的「大陸政策」,後於一九二七年東方會議的決議或《田中奏摺》所加強,成為「新大陸政策」、「大陸政策」之北進侵華和「海洋政策」的南進征服西南太平洋皆為明治天皇(一八六八~一九一二年)的遺產,在東方會議閉幕時,田中首相和關東軍總司令武籐的一段對話是很好的啟示﹕

武籐問田中﹕「如果這個政策付諸實行,勢必引起對美國的戰爭。你是否有對美作戰的決心,甚至導致世界大戰的決心﹖」

田中﹕「我有此決心去應付此一政策所造成的後果。」

武籐繼續追問﹕「這個政策會不會中途改變﹖」

田中﹕「絕對不變﹗」

(二)戰後初期的日本是由田中的信徒吉田茂(一八八三~一九六七年)所領導。當然吉田作了一些對日本有利的事情﹕日本獲得獨立和日本開始經濟復甦(學者都認為日本第二次「經濟起飛」始於一九五三年﹔其第一次「經濟起飛」是中國在第一次中日戰爭戰敗、巨額賠款的結果)。可是,吉田也負責對於戰後早期改革趨勢的「倒退路線」﹔可能有其充分的理由,如美蘇交惡、中國大陸變色和韓戰爆發等,他制定教育法案,禁止中、小學教師參與政治活動,和禁止採用有關政治的教材,這便成為今天日本歪曲侵略,特別是侵華歷史的先例。

他幾乎恢復戰前的警察制度,更重要的是創建「自衛軍」,這兩項都已破壞憲法上的「非戰」條款。所以吉田茂應被視為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開創者。但是,不應該埋怨吉田啊﹗吉田在戰前便是僅次於田中首相,制定侵佔滿蒙,征服中國的策畫人。他本是一名大戰犯,但僥倖逍遙法外﹔「東京大審」的美國總檢察官肯能(JosephKeenan)竟如此疏忽職守﹗

(三)戰爭結束之後,美國面臨很多困難問題,尤其是日本的復員或改革問題。由於「冷戰」的興起,更確切的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致使美國作巨大的轉變,把以前最大的敵人作為朋友和夥伴。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死傷達二十九萬一千餘人﹔有五萬人成為日本的俘虜,有百分之二十七強的俘虜未得生還,其他俘虜多被迫從事「奴工」的勞役,在美國常被引用的一九四四年十二月的民意調查曾提問﹕

「你認為在戰爭結束後,對日本這一個國家應該怎麼辦﹖百分之十三的回答者願把所有日本人斬盡殺絕,有百分之三十三支持消滅日本政府」(JohnW.Dower,WarWithoutMercy,紐約一九八六年出版,第五三~五四頁)。

當然美國人的寬宏大量是值得我們欽佩的。大多數美國人都以基督徒自居或最低限度奉行基督教的風俗,饒恕是一種美德﹔聖經馬太福音第六章十四節說﹕「因為你饒恕了別人的侵犯,天父也會饒恕你。」

但是,饒恕並不是說把過去都忘了,像一九九五年華盛頓司密桑博物館慶祝盟軍在亞洲勝利五十週年所擬的說明書,把日本說成是「戰爭受害者,美國是侵略者」的笑話。在南京大屠殺、「七三一」細菌部隊的活體實驗、「慰安婦」性奴隸、虐待戰俘、奴工等問題上,以及其他罪行和暴行,國際公法被掩蓋或置之不理,美國人在國內社會追求人道正義不遺餘力,但此種崇高精神完全沒有用在追究上述日本的戰爭罪責上﹗

(四)日本在邁向征服世界的路上,其步驟完全遵照《田中奏摺》擬定的,儘管最後是失敗了,我們怎敢說《大日本帝國興國聖戰計畫》只是一位作家的想像或謬論而已,因為眼前的事實證明正符合《聖戰計畫》所述。

美國與日本交好或合作並無不正當之處,但必須小心,因為《聖戰計畫》的最終目的與《奏摺》並無二致--「滅亡中國,征服世界」﹗

(原載《星島日報》北美版七月六日至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