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貫教育大亂

歷史教育受害最深

王仲孚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二○○二年九月,台灣地區國民中學將實施所謂「九年一貫」課程,這一課程由於制訂的過程草率,內容粗糙,受到各界的質疑,咸信一旦貿然實施,國民教育必將面臨一場混亂之局,受害者將是千千萬萬無辜的青少年,但是教育部和「教改人士」堅持勢在必行。

何謂「九年一貫」?原來我國從一九二二年采六三三四學制──即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沿用至今,其中小學六年為國民教育或義務教育。一九六八年台灣地區將初中三年改為義務教育,稱「國民中學」,簡稱「國中」。所以國民義務教育共計九年。實施至今已屆三十四年矣,在這三十四年裡,國民小學和國民中學的課程各自實施,並沒有很大的問題,如今在表面上的理由是把國小六個年級與國中三個年級的課程連成一貫,不再分國小課程和國中課程。所以稱為「九年一貫」。

「九年一貫」課程,表面上的理由似乎冠冕堂皇,但實際上卻是雜亂無章。就以「九年一貫」的形式而言,既然國小、國中要「九年一貫」那麼校園的規劃也應將國小、國中九個年級規劃在一個校園內才是,但如今不僅國小、國中各自獨立,相反的,卻是有許多所謂「完全中學」,把國中與高中規劃在一個校園,所以「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在形式上也看不到「一貫」的精神。

其次,就課程的實施而言,既然是要把九年義務教育的課程加以統整,那麼在實施上也應該從國小一年級到九年級逐年實施,經過九個年頭才能完成「一貫」的課程實驗,如今卻是國小與國中分別實施,國小在二年前即已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國中卻趕在今年實施,更令人不解的是,今年國小三年級不實施「九年一貫」,四年級卻實施,五、六年級不實施「九年一貫」,七年級(即國一)卻又實施。如此,在課程的實施上就形成了「多貫」而不是「一貫」,因此造成了國小、國中新舊課程銜接不良的現象,教育部說是要用假期作補救教學,至於如何補救,也沒有一套辦法出現,官員七嘴八舌,家長急如熱鍋螞蟻,人民則一頭霧水。

「九年一貫」最大的變動是課程的內容,二○○○年九月,教育部公佈了一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規定「學習領域」七大類,依次是:「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綜合活動」。各領域規定了學習的內涵,「社會科」的學習內涵:包含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制度、道德規範、政治發展、經濟活動、人際互動、公民責任、鄉土教育、生活應用、愛護環境與實踐等方面的學習。也就是把過去的公民、歷史、地理三科編在一本教科書內,名之曰「社會科」。在《綱要》的「實施要點」,第一項「要求學習領域的統整」,所謂「統整」,就是把過去的分科改為「合科」,也就是把公民、歷史、地理三科「統整」為「社會科」一科,實際內容不過是分別有一點點公民、歷史、地理的教材,卻不再有這些學科的名稱了。

在《暫行綱要》附錄──「九年課程計畫示例」提供的第四階段(七~九年級,亦即國中階段)的「單元主軸」,中國歷史共列以下十五個項目:

史前時代先秦時代秦漢帝國的盛衰分裂時代隋唐帝國的盛衰宋遼金元時代明與盛清時代外力入侵與清廷的反應變法與立憲辛亥革命中華民國的建立南北分裂建國十年與對日抗戰國共內戰中華民國在台灣

世界史共列以下十二個項目:

人類的起源大河文明地中海文明亞洲與美洲古文明西歐的發展東方文明的形成東西文化的接觸與交流(含台灣與世界)近代歐洲的形成政治、思想與工業革命帝國主義兩次世界大戰今日的世界(含台灣與世界)

以上所列,是分配在國中階段「社會科」裡的中外歷史教材綱要,這些教材綱要看來已夠粗糙,還要與公民、地理教材「統整」在一本「社會科」內,實際上是分散在各章節內,斷續而缺乏系統,尤其是授課的時數,屬於歷史科的大約每週一節,以如此粗糙的課程與教材,配合每週僅一堂課的授課時間,而且又沒有「歷史科」的課程名稱,今後青少年還保留多少歷史記憶,也就不難想像了。

再者,「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開放民間編印,有些書局為了搶奪市場,投下巨額資金,網羅專家學者,投入編輯陣容或聘為顧問,而有些「顧問」或教科書的編者,竟是強力推動「九年一貫」的學者,甚至不乏具有官員身份的人與出版社有密切的關係,筆者不止一次親自聽到教育部的官員說:「『九年一貫』課程,勢在必行,不要說不實行,就是慢實行兩年,廠商的利息就負擔不起了。」他所說的「勢在必行」的理由,多麼微妙,算是哪一門邏輯?

現在,各書局的教科書已紛紛出版,正在搶攻市場中,以「社會科」而言,國中一年級共有五個版本。依照《暫行綱要》規定的「能力指標」,第二階段(國小五~六年級)為台灣史,第四階段(國中階段,七~九年級)為中國史,與世界史。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在已經審查通過的「社會科」五個版本中,居然有兩個版本不符合「能力指標」的規定,把第三階段(國小五~六年級)的台灣史,編進第四階段的國一社會科內。這兩家不符規定的「社會科」版本,也能獲得審查通過,固然是神通廣大,而更嚴重的是採用這兩家版本的學校國一學生念台灣史,另外三家版本的學生念中國史,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多元」嗎?還是混亂?可以預見這將造成不同版本學校的學生一旦需要轉學時,勢將在學習上發生適應困難的情況。而且不遵守「能力指標」的版本,造成國小、國中教材重複,形成重複學習,浪費學生的青春,嚴重違反教育原理,而且無從彌補,使學生成為「九年一貫」亂局下的犧牲品。

再者,開放民間編輯的教科書,書價動輒每本百元或數百元,引起家長的不滿,教育部為「平抑書價」,規定縣市政府以「議價」方式購書,書商為抗議「議價」,放話威脅要讓議價流標,開學時,學生無教科書可用。有些書商砸大錢編教科書,本來就是準備撈一票,如今擺出架式,要以「聯合壟斷」抗拒「議價」不惜讓學校的教科書「開天窗」,此事萬一成真,不知這大亂之局將如何收場。本文完稿之時,教育部宣佈不惜將「九年一貫」延後一年實施,動用國立編譯館機制,將庫藏舊課本搬出來應急,書商似暫屈服,接受議價。相信爭亂並未真正結束,好戲恐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