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航與導航:重建本黨,挽救台灣
迷航與導航:重建本黨,挽救台灣
本文作者關中,美國塔夫滋大學國際關係博士,返台後,「學而優則仕」,政學經歷豐富,歷任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台灣省黨部主委,中央組工會主任,副秘書長,曾為國民黨創下「七喜」的選戰佳績,奠定黨內初選制度。譽之所至,謗亦隨之,是蔣經國刻意培養的下一梯隊。不意李登輝篡黨奪權,關中成為當年捍衛國民黨路線的非主流中生代領袖,當選過立法委員。新黨分裂,關中忍辱含垢,仍留在國民黨裡,唯黯然退居考試院任銓敘部長、副院長。陳水扁上台,關中是為原國民黨官僚中唯一一個聲稱「理念不合」而辭職的政務官,辭職後慨然赴淡江大學任教,重執其國際政治學的教鞭。開除李登輝後,國民黨得以有改造的條件,各方都在注意關中這位當年國民黨戰將的動向。近日傳出,九月一日關中將接掌國民黨的「國家發展研究院」(原革命實踐研究院),革命實踐研究院一向是國民黨高級幹部的培訓機關,也是國民黨思想和意識型態的中樞。「關老爺」重現江湖,必定「轟動武林,驚動萬教」。沉潛了十年的關中,這位當年的「國民黨長子」,現在究竟在想些什麼?想做些什麼?我們徵得作者同意,轉載這篇二月份關中在中常會中的報告。
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中央常務委員及各位先進同志:
今天,一中奉命代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內政組,就「中國國民黨應如何扮演在野黨的角色」提出報告,深感榮幸,也極為惶恐。謹以「迷航與導航:重建本黨,挽救台灣」為題,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和建議,如有不當之處,敬祈予以指正。本報告分為五部分,第一是「台灣當前的危機」,第二是「本黨的責任」,第三是「本黨的危機和自救之道」,第四是「如何重建本黨」,第五是「深化本黨的改造工程」。
壹、台灣當前的危機
一、經濟上的危機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台灣的經濟將承受資本外流和貿易逆差的雙重壓力。由於過去幾年對兩岸經濟政策的誤導,如「戒急用忍」、「南進政策」,使台灣失去了與中國大陸「同步發展」的機會。當前民進黨政府以意識型態治國,使兩岸關係雪上加霜,造成去年台灣五十多年來第一次的經濟負成長。短期內如不改弦更張,台灣經濟將進一步衰退,甚至可能面臨人才外流,通貨緊縮的困境。
二、兩岸關係上的危機
部分人士或由於昧於國際情勢,在冷戰結束後仍對中國大陸採取敵視立場;或由於個人政治野心,以「狹隘的本土意識」,推動「台獨」主張,進行「去中國化」的陰謀,造成兩岸關係不僅停滯不前,而且有益形對立之勢。面對美國與中共戰略利益的重新結合,以及東亞新秩序的加速發展,台灣有進一步被邊緣化的可能。
三、文化與社會上的危機
為了政治的目的,部分人士「狹隘的本土化」訴求已成為台灣社會的亂源。為了凸顯其政治立場以達到打擊、醜化與分化對手的目的,「本土化」的訴求已成為無限上綱,從泛政治化到泛道德化,極盡其氾濫之能事。在此一前提下,可以隨意修憲,搞出不倫不類的憲政體制,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可以放縱黑金政治,腐化社會和人心,使得多少罪惡假「本土化」之名而行之;可以顛倒是非,錯亂價值,譬如不贊成「台獨」便被戴上「聯共反台」或「聯共賣台」的帽子。這種病態的「本土情結」,不但造成自我封閉,夜郎自大的心態,更嚴重的是口水取代了政治,情緒掩沒了一切就事論事的思維。
針對這些危機,本黨應明確指出:
一、台灣要與世界接軌,就先要與中國大陸接軌
為了生存,要有全球化的戰略思維,將中國大陸納入經營的範圍。台灣應以加入「中華經濟共同體」,或成立「兩岸共同市場」的方式,避免在經濟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區趨勢下被孤立。同時,應盡速與大陸進行「三通」,來保障台商的利益,增進台灣同胞的福祉。我們也必須指出,全球化的基礎在區域合作與雙邊合作上,如不能經由兩岸合作進入亞洲自由貿易區,台灣面臨的將是競爭力的喪失。
二、追求健康和積極的兩岸關係
為了安全和發展,台灣應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架構下,以對等地位與大陸恢復對話,以談判化解對立,謀求漸進的、民主的和平統一。我們必須警告民進黨政府不要誤導人民,美國對兩岸的政策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關心台灣安全,所以主張應和平解決兩岸關係,但不會支持「台獨」、「一中一台」及「進入聯合國」。民進黨政府一方面緊抱美國大腿,事事請示美國主子;一方面又以愚民政策,以「狹隘的本土化」遂行其「台獨」主張。這種荒謬的作法,除了「權力慾」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理由呢?
三、確立正確的國家認同理念
本黨五十多年來,建設台灣,保衛台灣,從無省籍之分,奈何在李登輝和陳水扁擔任總統之後,本黨卻變成了「外來政權」?台灣同胞在日本統治時代,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怎麼在台灣光復五十年多後,突然「發現」自己居然不是中國人了?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是一些政客可以決定的嗎?先主席經國先生不是說過「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嗎?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那麼又是哪一國的一部分呢?如果中華民國是中國,台灣就不是中國,那麼中華民國不早就消失了嗎?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的前言不是寫得清清楚楚,是「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而做的修正,這不就表示台灣未來要追求的是全中國的統一,而且台灣明明白白地屬於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李登輝和陳水扁到底又是哪一國的總統呢?我們真的被搞糊塗了!少數人的私慾、野心和無知,造成今日台灣的價值錯亂和信心危機,這才是我們面對的最大危機。
貳、本黨的責任
台灣的危機歸根結柢還是政治的因素,因為是政治的原因,本黨便不能推卸責任。本黨的責任便是過去十二年來的路線錯誤和領導不當,為此本黨已付出慘重代價,不僅失去了政權,也造成了黨的分裂及黨員的迷失。
過去十二年來,本黨的基本理念已被竄改,本黨的基礎已遭破壞,本黨的政策已被扭曲,造成黨的一再分裂。時至今日,危機仍然重重,黨的前途已岌岌可危。
當前,民進黨政府仍在延續此一錯誤路線,使台灣的出路日益狹窄,使台灣的希望日漸渺茫。
面對此一險惡的局面,本黨必須挺身而出,從改造中重新出發,以正確的理念和果敢的行動來挽救台灣。
首先我們要澄清幾個觀念:
其一,什麼是本土化?地域情結,古今中外皆有,本無可厚非,但它不能成為國家發展的目標,也不應成為政黨的圖騰,更不應作為野心政客的愚民政策工具。請問,如果政黨均以「地方性」為號召,豈不是天下大亂。冷戰後的南斯拉夫,五、六個地方勢力混戰迄今,造成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飽受戰禍之苦,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本黨在台灣的建設和發展,哪一點不是本土化的?所有的成果,都是為台灣同胞共享。本黨從反共抗俄到革新保台,到和平統一,哪一個政策不是為了保衛台灣,為了台灣同胞的安全和生存而奮鬥。
本土化是天經地義的,是不解自明的,本不應成為政治上的口號,但是為什麼會有人提出此一訴求?他們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說穿了,不就是為了分化我們的同胞嗎?不就是為了爭取選票嗎?不就是為了消滅他們口中的「外來政權」嗎?
所以,「本土化」不等於「去中國化」,更不等於「非中國人」。如果有人把「本土化」作為政治上的目的,將是自外於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前途,也是背離世界全球化的潮流和發展,更是自陷台灣於困境和絕境。如果有人把「本土化」作為「台獨」的過渡,就是以犧牲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福祉為代價,來滿足他們的野心和幻想。
其二,為何統一,如何統一?統一是目的,也是手段,統一是為了中國人的長治久安,和平強盛;統一可保障台灣的安全、發展和繁榮。
台灣和中國大陸本為一體,分裂和分立不能改變歷史和文化上的認同,當前的世界潮流和兩岸關係的趨勢也使兩岸不可分、不必分、不能分。換言之,台灣需要大陸,大陸也需要台灣,分則兩害,合則兩利。
統一不是誰統一誰的問題,而是中華民族復興再造的問題,這是一個由交流-整合-統一的過程。兩岸同胞由交流而互利,由互利而均富,由均富而生活在一種制度之下。
中國國民黨認為我們不能在這「交流-整合-統一」的過程中缺席,我們必須以經營台灣的經驗和成就來主導未來中國的發展。
民進黨反對「一個中國」是錯誤的,事實上,在「一個中國」政策之下,符合台灣、大陸和美國三方面的利益。這個事實,從一九七二年美國與中共改善關係以來,迄今三十年來沒有改變過,我們不瞭解民進黨和台獨分子為何反對,如何反對?
其三,何謂中間路線?為了爭取選票,陳水扁以「新中間路線」為號召,並界定多數台灣人民為「不統,不獨」。這是一個錯誤的解釋。
中間路線通常指的是在政治光譜中在左右兩個極端之中,採取不左不右(也就是不偏激,不保守)的路線。但台灣的統、獨之分不是偏激與保守之分,而是對台灣地位和發展的認定。中華民國的憲法、體制和政策是「一個中國」原則,沒有「台獨」的空間,這是為什麼有心人士一再修憲和企圖改變政府體制的原因。
本黨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主張漸進的、民主的、和平的統一,既符合憲法精神,又保障台灣人民安全,這才是真正的中間路線。換言之,不走極端,並不表示沒有方向;只有理性的選擇,才能符合台灣同胞的利益。
參、本黨的危機和自救之道
一、本黨的認同危機
本黨當前最大的危機便是認同的危機。此一危機如不能嚴肅面對,不僅將危害到本黨的生存和發展,並且也將危及台灣的生存和發展,以及中華民國的存亡絕續。
此一危機來自本黨過去的十二年間,有心人士以「本土化」的包裝,進行「去中國化」的陰謀,不但企圖將本黨變成「台灣國民黨」,進而達到「台獨」的目的,並且以「黑金政治」、「腐化政治」破壞了本黨的光榮傳統。在此一過程中,造成不少本黨忠貞黨員出走,也造成本黨一次又一次的分裂,更導致本黨失去執政。
更嚴重的乃是,由於上述原因,造成本黨的理念不明,思想混沌,既失去了號召人民的理想性,也失去了領導國家的使命感。
問題的關鍵,不是什麼人,什麼力量,什麼思想在反對本黨、破壞本黨、分化本黨,而是本黨要能證明本黨代表的是什麼?追求的是什麼?堅持的是什麼?面對「台獨」分子對本黨蓄意的扭曲和醜化,我們能逃避嗎?面對關心本黨前途人士對本黨立場的質疑,我們能迴避嗎?!
二、釐清理念,以強化認同
本黨如何克服此一危機?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便是釐清本黨的理念,來爭取人民的認同。
自總理建黨以來,本黨代表的便是中國人的自尊和自信,追求的便是中國之自由平等。本黨一路走來,雖屢遭頓挫,但始終以民族大義自持,以國家生存為重,以人民福祉為念。本黨在台灣五十多年的奮鬥,不但保障了台灣同胞免於戰亂,並且創造了舉世稱羨的經濟奇跡和備受肯定的政治民主,使台灣同胞享有了開發中國家中最富裕的生活水準。本黨沒有對不起台灣同胞,本黨無愧於「報國以忠,愛民以誠」的立黨初衷。
三、本黨必須要勇敢的站起來大聲告訴我們的人民
中國國民黨黨員是中山先生的信徒,堅持的是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的建國理念。
中國國民黨追求中國的和平統一,保障中華民國的生存,堅決反對「台獨」主張。我們反「台獨」,不僅因為它不可行,害台灣,並且是不道德--以撕裂民族感情為手段,去滿足少數人的政治野心。
中國國民黨堅持民族大義,堅持社會正義,堅持台灣生存第一,堅持人民福祉為先。
中國國民黨要光明正大的高舉自己的理想,在族群和諧、同舟共濟的基礎上,號召民眾「保衛台灣,建設中國」。
中國國民黨主張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以及「台灣不獨,大陸不動武」的前提下,為兩岸同胞爭取三十年的和平過渡時間。
肆、如何重建本黨
面對「國之不國」、「黨之不黨」的處境,我們不能懷憂喪志,更不能坐以待斃,唯有徹底醒悟,大破大立,才能救亡圖存,挽斯民於水火。
我們必須重建本黨,才能振衰起敝,中興再起,我們主張本黨要:
一、做一個堅持中國人的政黨
我們認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兩者是一體,是不應也不能被分化或造成對立的,凡是真正愛台灣的人都應該珍惜民族感情,發揮同舟一命的精神,為台灣的前途、為中國的未來而努力。
我們必須揚棄李登輝過去錯誤的路線,走出其「狹隘本土化」的迷思,才能發揮民族大義,真正實現「主權在民」的精義。
二、做一個真正民主的政黨
擴大黨內民主機制,增強對內的凝聚力,強化對外的競爭力。
貫徹政黨之間的民主,政權可以輪替,政黨可以競爭,政策可以合作,但必須是黨對黨之間的關係,只有如此才能符合責任政治和政黨政治的理念。
此次立法院正副院長的選舉,本黨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政黨政治必須要有朝野之分,政黨合作必須要基於理念,而政黨之間的互動,必須要符合「黨與黨」的機制。
三、做一個以理念為號召的政黨
在民主、開放、多元的時代,只有理念才能有效結合黨員,號召群眾。本黨應擴大、加速改革,拋棄舊包袱,掃除過去的遺毒,把本黨被扭曲的形象,重新塑造,把本黨優良的本質,重新擦亮。
本黨應號召過去被有心人士打擊、迫害而出走的本黨黨員重新歸隊,共同重建本黨。本黨更應呼籲為了救台灣,凡是中山先生理念的信徒,都應拋棄一切個人的恩怨、毀譽與得失,團結在三民主義的旗幟下,共同奮鬥。
基於「泛藍軍」的基本理念相同,本人建議應在平等、互惠及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提出一個「三-五年的合作計畫」,以具體行動來愛台灣、救台灣、保衛中華民國。
四、做一個平民化的政黨
本黨過去因長期執政,難免養成黨國一體的思維,甚至在野之後,仍保留若干執政的心態。
本黨應徹底放下身段,走入群眾,真正做到「苦民之苦」,誓為人民的喉舌。本黨工作同志要革除官僚化的習氣和形式化的作風,無論在精神上和作為上,都要讓民眾感受到本黨是真正和他們在一起。
五、做一個年輕人的政黨
本黨的黨員結構已呈現老化,熱心參與黨的工作者,年輕人的比率所佔極少,尤其在大專院校中,本黨之發展已陷於瓶頸。本黨對年輕人缺少吸引力,是因為本黨的形象是老化、僵化與保守。
本黨的領導風格與年輕人也大有距離。台灣四十歲以下的選民已超過選民的一半,抓不住年輕人的心,本黨還有什麼前途可言?如何爭取年輕人認同本黨,如何提拔優秀的年輕人參與黨的工作及代表本黨參加選舉,將是本黨今後最大的挑戰和考驗。
伍、深化本黨的改造工程
改造是痛苦的,但今天不做,可能今後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先主席經國先生在民國七十六年便曾指示本黨要徹底改造,可惜過去十幾年,本黨困於權力鬥爭及分裂,未能貫徹改造工作。總統大選失利後,本黨已進行了第一階段的改造,但顯然尚未竟其功。我們建議第二階段的改造工程,應包括下面幾點:
一、組織進一步精簡 就現代化的政黨而言,本黨組織仍過於龐大。以台灣省的組織為例,區黨部不必比照鄉鎮市的設置,可由現有之三百零九個區黨部減至四十至六十個左右,除精簡一部分人力外,還可集中優秀幹部至重點鄉鎮市。以區分部為黨的基層單位,小組長為區分部成員,只負責聯繫黨員工作。原各種黨部均以不同名稱,成立黨員聯誼組織。
二、黨的任務單純化 由於時代與環境均已大為不同,黨的任務應盡量單純化。黨的組織工作重點,在於以熱心義務幹部於地方上廣結善緣;黨的文宣工作重點,在於瞭解民眾需要並提出有力的號召。本黨已不再、也不必「家大業大」,必須以最平實、樸實的方式來推動工作。
三、幹部年輕化 要做一個年輕的政黨,必須要有年輕的幹部,為確保幹部的年輕化,可規定年輕幹部之一定比例,如四十歲以下者不得少於百分之五十,三十歲以下者不得少於百分之三十。在提拔年輕幹部時,首重其理想性和熱忱。
四、工作企業化 組織即行銷,文宣即廣告。本黨必須從成功的企業經營中吸取經驗,並有效學習。與企業和媒體的合作也是一種方式。黨的工作幹部必須具有推銷員的專業知識和傳教士的精神,才能走入群眾,喚起民眾。
五、特別加強訓練 值此本黨遭受重大挫敗,應全面對黨員進行深入的教育訓練。訓練的方式應講求變化,不拘形式,重點在訓練中培植人才,選拔人才,在訓練中要求工作,分配任務。在今後兩年,本黨應以訓練十萬名年輕義務幹部為目標,做為本黨中興再起的生力軍。
台灣正在迷航,挽救台灣,有賴本黨之導航。本黨深陷重圍,必須衝出封鎖線,才有機會繼續為中華民國奉獻。區區此心,尚祈各位先進同志明鑒。◆
社論
台獨與日本軍國主義
「一邊一國」
重建國民黨
教育與經濟
歐盟的對華政策
連載
海峽短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