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復興從西部出發

認識中國大陸西部大開發

歐陽承新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所研究員)


二○○一年是中國大陸《十、五》計畫西部大開發正式起步的第一年。中國大陸西部地區擁有廣袤的土地,覆蓋十二個省區,總面積六百七十八萬平方公里,人口三億五千五百萬,並與十四個國家接壤。

從人文環境背景看,西部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分佈最廣,自然資源最豐富,但目前發展相對落後的經濟邊陲地帶。不過如回溯歷史,當會發現,位在黃河中游的省區不僅孕育了古華夏文明,是傳統中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其中僅陝西一地就曾為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的建都所在;《資治通鑒》用「闔閭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的語句描述盛唐時期當地的風俗文物;而在海通興起以前,貫穿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起自長安,客商絡繹於途,足見長期以來中西部地區在中華民族的蕃衍播遷和經濟開發史中確有其不容撼動的價值和歷史定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空間經濟和人文的重心不斷地出現位移;從宋代開始,長江流域開始取代黃河流域,人才和技術南進,「孔雀東南飛」的現象首度躍入歷史舞台。但這一形勢伴隨洲際大帝國元朝的統治而改觀;在三千六百萬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南方的農耕文明與漠北的草原遊牧文明在元大都交會,並向西投射到帝國疆域所及的四大汗國,古絲路的重要性更見提升;唯降至明、清兩代,中國大陸西北和東南兩區境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擴大,其中沿海地方在西方勢力入侵後,更淪為殖民地經濟,與內陸的發展完全脫節,號稱十里洋場的上海不過是西方列強海外勢力的延伸。民國以後,內戰頻仍,並無安定的環境從事建設,直到一九五○年代,西部地區的開發建設才開始升溫。《一、五計畫》(一九五五~六○年)期間,占國土面積百分之十二的東部沿海地區對大陸整體工業產值的貢獻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七點六,內陸佔百分之二十二點四(其中邊疆少數民族所居住的西部地區僅佔百分之九)。但在區域均衡發展的策略指導下,從《一、五計畫》開始,大陸當局對西部的投資已有百分之十八點五;之後,上升的趨勢一直延續到《三、五計畫》實施期間(一九六五~七○年),使得西部地區的投資資金佔有率升高到百分之三十三點一;但隨後一路下滑。一九七○年代末,以改革和開放為主軸優先發展經濟特區和東南沿海省市的不平衡策略再度取得主導地位,以至於整個一九八○年對西部的投資更下降到歷史的最低點百分之十二點七。

一九五○年代大規模的開發,初步奠定了西部地區工業化的基礎,代價是犧牲了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但一九七○年代末以來,側重東部沿海省市的改革開放政策,卻造成人口、產業、科技、資源利用、都市化和空間經濟佈局的不平衡。在世紀之交,北京決議推動西部大開發,以降低大陸東部與中西部地區不斷擴大的發展和居民所得落差,並扭轉一面倒向東部地區的發展路線。一九九九年元月十七日,大陸國家主席江澤民宣佈加速西部地區開發的基本綱領,並強調開發大西部在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要進行多方面的協調與配合,運用國內和國際資金,引進技術,循序推進。二○○○年三月五日,朱鎔基總理進一步闡釋,西部地區的開發戰略攸關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二○○一年五月十一日,國務院西部開發辦事處在四川雅安市召開「南方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會中發佈,在上年已開工的十大基建工程的基礎上,追加建設青藏鐵路等十二項專案共三千億元人民幣的工程計畫,其中「南水北調」、「西氣東運」、「西電東輸」及「青藏鐵路」更是二○○一年所啟動的《十、五》計畫的重中之重。

已在積極部署並動員人力、物力加速推展的《西部大開發計畫》,對於大陸經濟本身、海峽兩岸經貿關係,乃至整個亞洲大陸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都將作出重大貢獻;但另一方面,由於該一世紀性工程勢將帶動資源和土地的開發,河川的治理,環保的提倡,人口的遷徙,而因應大開發工程所引發的效應也將傳佈到西部地區各個角落,進而形成人文、社會、生態、民族關係等非經濟層面的連鎖反應,如三峽大壩的工程效益評估,損益互見,就是一例。因此,在西部大開發列車啟動的一刻,更有必要綜合經濟和非經濟的相關面向,針對特定問題進行多層次有重點的會診,以彰顯其利弊得失,並防患於未然。當然,對台商而言,瞭解大勢所趨,掌握商機,俾便布建營運據點,參與西部大開發,同樣是應予重視並加以研究的課題。

從以上的陳述可知,西部大開發計畫現已如火如荼展開,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片壯闊而內容豐富的圖景,作為炎黃子孫這一代的中國人對此當然不能無動於衷;反之,海峽兩岸的同胞均應捐棄成見,盡一己之力,為西部大開發做出貢獻,攜手連心,共同擁抱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