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顧後,為德不卒

扁政府「包機直航」決策模式的危機

耿榮水


春節前後喧騰一時的兩岸「包機直航」新聞,隨著台商的陸續返回大陸投資地而悄悄落幕,此一號稱兩岸隔絕五十四年來的首宗台籍飛機登陸歷史事件,原本應該大書特書,卻因扁政府決策模式的錯誤,最後仍然落個「瞻前顧後,為德不卒」的罵名和評價,非常不值得。

首先,「包機直航」方案是由國民黨籍立委章孝嚴率先提出的,雖也獲得民進黨委員的連署,但無疑章孝嚴在此事件過程中搶了頭功,扁政府充其量只是被動回應,順水推舟而已,在決策上可說失掉先機。一個原本可以爭取民心,在選票上加分的大陸政策,由於主政者的目光短淺、行動迂緩,未能及時順應廣大民意,竟讓在野者捷足先登,在歷史事件中寫下珍貴一頁,不能不說是扁政府的嚴重失策,從而也暴露了民進黨意識型態治國的窘態。其實,在章孝嚴之前,原來也有不少頭腦清楚的民進黨立委,早就提案要求趕快三通了,其中之一就是現已當選台南縣長的前立委蘇煥智,另外王拓、許榮淑、陳忠信等委員也有類似的提議,可惜都礙於黨內的反對聲浪與擔心對個人自身政治前途的負面影響,不敢太過積極行動,以致讓章孝嚴達陣得分,這是民進黨無可彌補的損失。

再者,陸委會在審批過程中,完全置多數民意的呼聲於不顧,竟將此案視為特殊個案,以專案申請的方式處理,未能擺脫以往兩岸決策模式的窠臼,仍須停靠香港、澳門,費時又費力,多數台商都認為此舉如同「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在兩岸關係上並無多大突破。更可笑的是,蔡英文等扁政府大陸政策的主要智囊,竟妄圖利用此事逼使北京當局視同三通談判,讓外界誤以為兩岸政府已恢復接觸,雙方關係已解凍,僵局已解開……等假象,但此等陰謀伎倆早就被北京當局看穿,最後還是只能由民航業者提出申請,再經大陸民航局審查同意後執行,兩岸政府仍然未能接觸,大陸當局堅持了「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公司對公司」的原則,台灣當局渴望官方接觸的美夢未能成真,甚至派了陸委會官員詹志宏隨機觀察之舉,也被章孝嚴痛批為「三流演員」的爭功行為。台商不感激,對岸不領情,扁政府落個「豬八戎照鏡子,兩面不是人。」堪稱是近年來大陸政策的敗筆之一。

相對於台灣當局的左支右絀,大陸方面在此歷史事件中,堪稱得了裡子,又贏了面子。原先,大陸方面的談判條件是兩岸對飛,不經港澳,但最後並不堅持,同意台灣方面所提單向直航,仍經港澳的模式,終於完成了所謂的「包機直航」,表面看是北京當局讓步妥協,實則凸顯了大陸決策模式的靈活與談判技巧的成熟。站在北京的立場,要求「包機直航」的是台灣,主要旅客也是台商,只要台灣方面提出來的點子,大陸盡量配合,以滿足台商的要求。至於多數台商不希望經過港澳的呼聲未能如願,主要障礙是台灣當局,大陸不但不是幫兇,還主動為台商設想,希望不必繞道港澳,最後決策者是台灣方面,台商的不滿,只會發洩到扁政府身上,與大陸當局無關,大陸方面既贏得了國際宣傳,又贏了台商民心,堪稱是一舉兩得,應是最大贏家。

若從長遠戰略觀點視之,目前大陸完全處於以逸待勞、只贏不輸的有利局面。台商大舉登陸已是大勢所趨,擋不住的潮流,交通問題日益迫切,直航更是當務之急,台灣當局多延宕一天,台商就多抱怨一天,台灣的國力也多消耗一天。早年可能是兩岸談判籌碼的直航問題,現在反而是台灣方面的燙手山芋,放也不是,禁也不是。大陸則是勝券在握,若不直航,台灣民怨日增,若開放直航,兩岸人民互蒙其利。

易言之,台灣現在怎麼做都是輸家,只是大輸與小輸之別而已,衡量利弊得失,當然還是小輸為佳,早日開放直航已無他途。

至於有人憂心扁政府可能利用民意所在,積極在今年上半年與大陸展開直航談判,期能在下半年正式開放直航,如此將有利於2004年的總統大選,為其連任加分。扁政府若真有此意,吾人也願舉雙手贊成,畢竟直航是超越黨派的大是大非,大利大益所在,不必在乎對哪個黨派有利。只是筆者懷疑,一旦失掉先機,令多數台商傷心抱怨的直航問題,即便年底開放了,也可能會被解讀為一時的權宜。目的在騙取選票,台商非但不感激,反而深惡痛絕其中的機關算盡,對阿扁的連任不一定是好事。若年底仍不開放,保證那些與台商有關係的選票一定不會投給阿扁的。如此看來,扁政府在直航問題上已勢成騎虎,上下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