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紀行
上海紀行
有事即將發生。是的,大事降臨了。我要前往上海。是我最想探索的都市,上海對我既遙遠又熟悉,因為這個中國最美麗的鑽石,有一位我最深愛的女作家--張愛玲,雖然讀遍張愛玲所有的著作、文字的魅惑。而上海離我如此的陌生,當飛機的引擎作響,空服人員廣播著航程的地點--上海,我心狂跳不已,知道這不是夢境,而我踏上旅程,飛往我魂縈夢繫的城市--上海。
獨自來訪常德公寓。上海的初春,空氣中滿浸著清冷的氣味,二○○三年冬日的暖陽,照射在熱鬧十字路口,繁葉落盡的法國梧桐,枯枝挺立,顯現荒涼的景致。「荒涼」兩字是張愛玲的著作最喜愛的兩個文字,張愛玲是位天才,老天總是吝嗇的,天才不多見,才彌足珍貴。
一九九四年,二十三歲的張愛玲,成名甚早,那年她就在這幢常德公寓,與胡蘭成熱戀,及她視如母的姑姑,在《對照記》中,張愛玲記述:「我姑姑,一九四○末葉。我一九五二年離開大陸的時候,她還也還是這樣。在我記憶中也永遠是這樣」。
她的姑侄在這個住所首次招待胡蘭成。一種現代的新鮮明亮幾乎是帶刺激性,令滿室陳設俱顯出華貴之氣。而張愛玲穿了一襲寶藍綢襖褲,戴著鑲黃邊的眼鏡,胡蘭成更覺得這裡有「兵」氣。
張愛玲一九五一年離開上海,她的狂戀、成名,在上海滋養她寫下癡男怨女的狂戀,這幢張愛玲與胡蘭成纏綿悱惻的住所,也在這公寓立下婚約,「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張愛玲終究還是女人,當我登船游著外灘,看著東方明珠,閃爍燈火,滾滾紅塵,一片祥和景象,我獨自待在船頭,心頭不免悲愴,想到張愛玲獨自去溫州等胡蘭成,而胡蘭成已有小周與范秀美,張愛玲對胡蘭成道:「我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而冰心聰慧的張愛玲早已知胡蘭成情分已盡了,她去信道:「我一人雨中撐傘在船舷邊,對著滔滔黃浪,立涕泣久之。」張愛玲最終仍是一切枉然。
上海該是懷舊,像黑白照,所以相機安裝柯達四百度黑白底片,對著常德公寓發呆半晌,最終未按下快門,輕輕地內心深處歎息著,空氣中散發久遠潮濕的氣味。張愛玲生性孤絕,一生保有個人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及獨特思想,一生獨來獨往,不被世人所侵犯,終生不欠不攀緣,直至一九九五獨自坦蕩面對生命,在洛杉磯孤獨離世,這是我最敬重她的地方,尊重她對生命態度堅絕。原以為只能在文字閱讀到場景,如今,歷歷在目,內心的激動,一時無法平復,於是沿著常德路,雙手插入大衣的口袋裡,仰望著上海灰色的天空,嘴唇因天寒,喘息吐出一縷白氣,靜默中向張愛玲致敬。
風景永遠只是景致,對我而言,最迷人便是一人上海之行,我因為從事藝術繪畫(油畫)創作,我因藝術而去,透過東方廣播製作人劉沙先生相見。劉沙為人豪邁,氣度溫柔,方頭大耳,身裁厚實有力,是個上海好男子。初次相見,他陪我去至茂名南路看旗袍,終後在常樂路,訂做一件像張曼玉《花樣年華》婉約嫵媚、風情萬種藍底玫瑰圖案的旗袍,我設計黑絨的長披肩一襲旗袍,上海八十三歲旗袍老師父,耳聰目明,誤以為我是香港來的電影明星。
上海之行我接觸從六十五歲至二十五歲的上海男人,他們體貼周全,而上班回家隨手做家事,而且做的自然又開心,他們身上散發出美好質地,上海女人,真有福氣,真令我欣羨。
九天的行程,有一天至蘇州虎丘,因腳膝蓋舊疾,未登塔樓,於是與抬轎夫談起天,她與我同是一九五七年出生。同樣有一個在念大二的女兒,同樣一位十九歲的兒子,問她生活過得如何?她滿面皺紋,風霜日曬,又不失母親慈祥的容顏,展顏而答:「還可以的。」她身上散發出那種力量是懾人的,坐上她的轎下山,我們互相雙手緊握,彼此祝福,珍惜這份短暫的緣份。
最末一日,中華兩岸人民文經交流促進會湯紹成會長及彭秀裁秘書長帶領同行師生四十餘人與華東師大師生座談會。我心情既興奮又不捨,住在華東師大校園落葉抖大掉滿地,只剩枯枝的法國梧桐,湖水泛著光,散步在校園,美得以為身在英國劍橋,從國際聯誼宿舍兩旁直又立的白楊木,我滿心感激,此行豐厚我生命。
在虹橋陳香梅故居拜訪上海外灘藝壇傳奇人物徐龍森先生。徐先生身材碩長,臉龐清冷透著貴族線條,與他對話,真是痛快,雖然素昧平生,我取出畫冊,請他指教,徐先生敢言,直言又不媚俗的態度及藝術嚴謹,他獨特人生閱歷,真是迷人,亦印證了──與君一夕談,勝讀十年書,徐先生豐厚藝術修為與內涵令我著迷。
心想,最後一日去取旗袍,清晨四點離開上海,就來不及了,散步在茂名南路,抬頭一看,怎麼天空飄起棉絮,誤以為哪戶人家在打一大床的棉被;怎麼天空飄起這麼白白棉球,在瑞金賓館跟朋友說起,他微笑說,那是「下雪」。
及時飛奔至賓館前草坪,心也隨之起舞,那是生平首次見到下雪,心中大喜,上海朋友說,這場春雪,是為我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下的,因為上海已經有五年未曾下雪了……
中國苦難太多了,況且我們都是同文同種,大家拋開一己之私,下一代要和平,要攜手邁向中國人世紀。衷心感激華東師王建磐校長親自設宴款待,頒發結業證書,這趟藝術之旅、上海之行,感謝上海朋友的真誠熱情付出及華東師大師生熱情的招待,真謝謝您們,在心裡一一跟您們擁抱道謝。
上海朋友說十月法國梧桐美到極致,我答應、允諾今年金秋十月,上海再見。◆
社論
國際觀察
美伊戰爭
保衛釣魚台
兩岸統獨
大陸經濟
日本侵華史問題
其他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