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加入世貿組織(WTO)一年來,經濟發展遠超出各方預測。不但喧揚一時的「中國崩潰論」不攻自破。「中國機遇論」正代之而興。大多數觀察家認為中國大陸正朝向世界製造基地,研發中心,及採購總部邁進。在本世紀十年代有可能取代日本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帶頭雁」。到本世紀二十年代,將超越日本及西歐,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將使兩岸三地整合成為「大中華經濟圈」的景觀加速形成。
(一)大陸經濟的突出表現
前年加入WTO時,不少悲觀論者認為大陸缺乏效率的國有企業,停滯不振的農村經濟和脆弱多變的金融體系,一旦拆除關稅壁壘,在跨國公司強力衝擊下,將面臨土崩瓦解的厄運。所謂「中國崩潰論」一時甚囂塵上。由於西方媒體的推波助瀾,幾成為經濟評論家的共識。但一年來,在世界三大經濟中心,北美、西歐及日本低迷不振,金球經濟復甦無力的情勢下,中國大陸經濟卻能「一枝獨秀」創造出亮麗的業績。
去年大陸經濟的三大指標,外貿,外資及GDP成長率皆有突出的成就。對外貿易在前年突破五千億美元的基礎上增長百分之二十一點八達到六千二百零八億美元。在世界貿易總量中的地位,由前年第六名躍升到第四名,僅次於美國,歐盟及日本。如果未來四年,每年成長率能保持百分之十,到二○○五年,有可能追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去年廣東一省的進出口額即已超過二千二百一十一億美金,與台灣不相上下。
由於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在加入WTO市場開放商機預期的刺激下,去年外資流入大陸也創下新高峰。外商直接投資(FDI)高達五百二十七億美元,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十二點五,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吸收外資最大國家。截至去年十二月底,中國大陸累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四十二萬多家,外商投資合同八千二百八十一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四千四百七十九點七億美元。目前外商企業僱用人員二千三百多萬人,外商出口商品佔大陸輸出五成以上,成為大陸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
與外貿及外資齊頭並進的是基礎設施投資的大幅投入。從一九九八到二○○二年,共發行長期建設國債六千億元(人民幣,下同),每年拉動經濟增長一點五至二個百分點,累計創造七百五十萬個就業機會。建設一大批巨型基礎設備項目,包括增加鐵路新線五千五百公里,新建公路七點六萬公里,改造機場三十五個,開工興建青藏鐵路,西電東送等跨世紀工程。巨額國債的發行帶動地方一部門和企業的配套投資,使投資總額達到三萬二千億元,抵銷亞洲金融危機及世界經濟增長疲弱帶來的衝擊。
外貿及外資的增長,使大陸外匯儲備大幅上升,到去年年底已達到二千八百億美元,比上年激增百分之三十。城市居民收入增加,消費市場起新變化。汽車及住房成為中產階級追求的新目標。去年大陸汽車產量達到三百四十八萬輛,六成以上系由私人購買。在外貿、外資與內需的推動下,去年大陸GDP突破十萬億元,比上年增長百分之八,成為亞洲地區增長率最高國家。
(二)三大基地逐步浮現
對外貿易的拓張,與外資的湧進,主要是「比較利益」的引導。與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比較,中國大陸具有許多明顯的優勢。首先,十三億人的消費市場,是西方國家覬覦已久的龐大商機。大陸市場的潛力,從電訊業的發展可見一斑。中國從一八八二年擁有第一部電話,到一九九二年達到一千萬戶,經歷了一百一十年的漫長歲月。但從一千萬戶到一九九八年的一億戶,只用了六年。以後到二○○○年的二億戶,只用了二年;到二○○一年的三億戶,只用一年時間。去年已達四億戶,成為世界上擁有電話最多國家。去年前十個月,大陸手機產銷量突破九千萬部,全年產銷量將達一億一千萬部,吸引外資商業大舉進入中國。類似情形,也發生在速食業及零售業。
其次,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優質而低廉的勞力資源。目前的平均工資不但遠低於美國、日本,也低於四小龍及東南亞國家。在全球商品供過於求,價格普遍下滑的基本情勢下,高勞力成本的產品,根本無法在國際市場立足。近年不但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紛紛移向大陸,即資本密集及技術密集的產業,也開始向大陸移動,最明顯的例證是全球九大汽車製造公司,不但以大陸為潛在市場,且更進一步以大陸為生產基地。去年七月,日本的本田汽車公司,即宣佈計劃在大陸設廠。所產汽車亦不內銷,而系專門輸往亞洲及歐洲市場。這是世界大汽車公司首次公開宣佈以大陸為生產基地。
在本田擴廠計劃宣佈後,豐田、日產、德國大眾(福斯)、美國通用及福特也紛紛跟進。據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預測,今後十至十五年內,中國大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根據他們的測算,今後十年,大陸每年GDP增加量,約有七分之一至六分之一將由汽車業貢獻。
除汽車外,全球的IT產業也紛紛向大陸集中。電子資訊產品製造業已成為大陸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的最大行業。目前全行業吸收外資總額超過七百億美元,設立外商投資公司一萬多家。去年大陸生產程控交換機三千八百萬台,彩視五千萬台,均居世界首位。大陸成為世界製造基地的格局正迅速形成。
隨著製造業的移入,自九十年代後期以來,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也爭先到大陸設立機構,利用大陸優秀而低成本的科技人才。到目前為止,在華建立研發機構的,有美、日、德、法、加拿大、荷蘭、丹麥、俄羅斯等十多個國家,數量達一百二十多個。其中有四十二家設於上海,包括IBM、雀巢、阿爾卡特、微軟、拜耳等跨國公司。這四十二家公司中,有十四個在上海設立全球性研究中心。涉及電腦、軟體、通訊、化工、汽車、醫藥等領域,而且都投入可觀的資金及人力,微軟在中國設立的亞洲研究院,目前擁有一百二十多位優秀科技人員,三年中,已在國際第一流學術刊物和會訊上發表四百多篇論文,申請國際專利逾百項。北京的德國公司,在中關村成立四十多家研究機構。與附近的中國科學院,清華、北京大學院校合作,充分利用中國年輕人的聰明才智、數學基礎和創造力,使中國大陸由製造基地逐步成為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
伴隨著製造業及科研機構的轉移,許多巨型跨國公司,也將其營運總部或採購中心移入中國。去年二月美國零售業巨擘、華爾市場(Walmart)將大陸採購總部由香港進入深圳。十月又在上海成立全球採購上海分部。家樂福,百安居(B&Q)等跨國企業的採購中心也都移入上海。據官方報導,上海去年零售市場規模突破二百五十億美元,首次達到世界公認的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基本水準。到二○○五年,將基本建成口岸貿易中心,批發交易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等多功能的綜合體。二○一○年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後,中國大陸不僅是全球的製造業基地,研發中心,也將是亞洲地區最大的採購中心。
(三)重劃亞洲經濟版圖
八十年代的亞洲經濟是日本獨領風騷的時代。哈佛大學傅高義教授《日本第一》的名著,確立日本亞洲經濟霸主的地位。日經指數攀登四萬八千點,日圓對美元的匯率,由六十年代初一美元兌三百六十日圓,遽升到一九八五年一美元兌八十五日圓,日本成為亞洲經濟的帶頭雁。中國大陸經濟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不但無法與日本相提並論,且落在印度之後。
近十年來,日本成長率停滯不前,經濟進入長期蕭條,銀行不良債權逾四十三兆日圓,日經指數暴跌到近月的八千五百點,經濟不但無復甦跡象,且有惡化趨勢。許多外國公司紛紛撤離日本。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納斯達克公司,已決定在去年內從日本市場撤退。許多外國通訊社,也認為日本已魅力不再,紛紛撤離日本,轉進中國大陸。它們的共同看法是日本領導東亞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本世紀內,中國大陸必將取代日本成為亞洲的帶頭雁。
由於日本經濟的長期衰退,日本研究已不再是西方的顯學。最明顯的例證,是美國民主黨重要智庫美京布魯金研究所,最近準備結束日本經濟研究。目前連每年五萬美元的款項都無法籌到。亞洲國家的領導人已不再重視日本模式。馬來西亞的馬哈迪總統,更公開表示將日本經驗作為「負面教材」,並警告其國人應記取日本經濟向下沉淪的教訓,不能走上日本的後塵。(見去年十二月二日,紐約《世界日報》)。
與日本的低迷不振相對照,中國大陸由八十年代初推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不斷上升。國內生產總值從一九七八年的三千六百二十四億元增加到去年的九萬五千九百三十三億元,按可比價格計標,平均每年增長率為百分之九點四,超出世界同期平均增長率六個百分點。由一九八九到二○○一年這十一年間,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仍能保持百分之九點三的年增長率,已奠定與日本爭鋒的堅實基礎。
根據本年一月十二日聯合國《二○○三年世界經濟形勢和預測》報告:去年亞洲地區的經濟成長,主要是來自中國強勁的進口貿易,尤其是對東南亞的進口。去年,中國從台灣進口在上半年增長百分之八十,對菲律賓進口增長百分之百,從馬來西亞、韓國和泰國的進口,都有兩位數的增長。中國已逐漸擔負起美國的角色,成為亞洲增長的火車頭。
(四)塑建「大中華經濟圈」
在大陸經濟崛起的影響下,台灣海峽兩岸三地的經濟正加速整合。一個以中國人為主體的「大中華經濟圈」正日趨定型。
去年兩岸間的貿易,再創歷史新高,達到五百零五億美元,占台灣貿易總值百分之二十,台灣對大陸輸出,已佔其總輸出百分之二十五,大陸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市場,順差高達三百一十一億美元,比台灣全部順差高出一百八十餘億美元。據大陸官方的統計,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兩岸間的間接貿易總數累計已達二千六百三十五點四九億美元。其中大陸對台出口只有四百一十九點三八億美元,自台進口達二千二百一十五點九七億美元,台灣自大陸獲得的順差總額為一千七百九十一點五九億美元。如無對大陸的連年巨額順差,台灣一千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恐早已枯竭。
兩岸貿易的大幅增長,主要是台商大舉到大陸投資設廠,自台灣輸入器材原料。從一九八七年開始到去年十一月底,根據大陸官方的統計,台商投資項目累計達五萬五千六百一十七個,台資合同金額六百一十五余億美元,實際到資三百三十二億美元;但據台灣中央銀行的估計,實際投入資金已超過七百億美元。台商投資大陸,不但帶去資金技術,也加速大陸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去年,大陸資訊硬體產值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百分之六十四的產值系由大陸台商所出產。二○○二年台灣有高達百分之四十六點九的資訊硬體產值移至大陸製造,預計今年這一比率將高達六成。兩岸經濟的整合,已達難分難解的地步。
香港回歸中國以後,與大陸經貿關係更加緊密。一九九七至二○○一年這五年間,香港與大陸進出口貿易總額達二千四百九十八億美元,比前五年增加百分之十七點五。二○○一年貿易增加值創歷史最高水平,達到五百六十億美元,去年上半年香港與大陸貿易高達三百一十億美元,比前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十九點六。過去五年間,香港對大陸投資仍有增無減,截至二○○二年六月,港商在大陸累計投資項目達二十萬四千八百多家,外資合同總額為三千六百零八點八四億美元,實際使用資金一千九百五十一點八七億美元,佔大陸吸收外資總量百分之四十六點五,居外商投資大陸的首位。目前有二十多萬港人在大陸工作,僱用人員超過五百萬人。
大陸在香港投資也與日俱增,到二○○○年底,大陸在港各類型投資達一千四百億美元,占香港外來投資百分之三十一,(見二○○二年七月十三日《人民日報》)
從港台與大陸貿易及投資增長的情勢觀察,大中華經濟圈已加速成型。這一觀念過去只是學人的構想,如今已成為舉世矚目的經濟實體。去年十二月初,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以七頁篇幅勾劃大中華經濟圈的形象,認為是未來經濟超強(EconomicSuperpower)。據統計,過去四年中,大中華經濟圈在世界出口貿易中的比重由百分之六點九上升到百分之九點六,已超過日本。預計到二○○七年,將抵達百分之十三點七。屆時,大中華進出口總值將達二兆美元,將超過日本一倍,達到美國三分之二的水平。據世界銀行的估計,未來五年內,按購買力平價估算,大中華將取代歐盟成為一個擁有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十三兆美元的經濟實體。
從兩岸三地的經濟情勢觀察,中國大陸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港台的經濟腹地。港台對大陸的貿易,成為這兩地保持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去年十二月下旬,台灣經濟部長林義夫曾指出,二○○二年台灣百分之三點一至百分之三點三的成長率中,有一點七個百分點系來自出超,尤其是對中國大陸龐大的出超。(見二○○三年一月二十二日台北《工商時報》社論)。換言之,如無對大陸的大量輸出,去年台灣經濟成長將可能減半。同樣地,如無港台資產及技術的源源注入,不可能有廣東、上海、蘇州等地的經濟起飛。兩岸三地的經貿投資,已形成互利互補的格局。如能擱置政治糾葛,結合大陸的製造與研發能力、香港的金融優勢與台灣的資金與技術,在未來的歲月中,大中華經濟圈必能與北美及西歐並駕齊驅,共同主宰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經濟。◆
社論
國際觀察
美伊戰爭
保衛釣魚台
兩岸統獨
大陸經濟
日本侵華史問題
其他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