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匯聚.台灣現實的世界先進性

評以西方殖民主義為主體的「福爾摩沙大展」

王鎮庚


台灣是原住民的台灣,不是任何人可以「發現」或「誕生」的。唯台灣與中國的交往,《台灣府志》稱《尚書.禹貢》的「揚州即台灣」。最遲至三國時代東吳丹陽太守沈瑩著《臨海水土志》中「夷州」,被確定為台灣。孫權於公元二三○年曾派衛溫、諸葛直征台,「得夷州數千人還」;又隋煬帝於公元六一○年派陳稜、張鎮州征台。至一五四九年,葡萄牙人才至台灣,時海盜吳平、林道干、曾一本、黃朝太、林鳳遭官兵進剿,亦多以台灣為根據地。一五九三年才有豐臣秀吉派人使呂宋,經過台灣。一六二一年,顏思齊、鄭芝龍來台立寨。一六二二年,荷人據澎湖,二四年退居台灣,與鄭芝龍時戰時和。四六年鄭芝龍降清北上,台灣才全部落入荷人之手。六二年,鄭成功驅荷,八三年,明鄭降清。荷蘭人獨治台灣的時間不過十六年而非三十八年。不實的誇大荷蘭人統治影響,又葡萄牙人的「福爾摩沙」是十六世紀,不是十七世紀,台灣也不是由葡萄牙、荷蘭、西班牙人「誕生」的。政府以國家資源做出這麼一個扭曲歷史的展覽,欺騙人民,能不負政治和歷史的責任嗎?編 者

這次在故宮博物院展出的「福爾摩沙大展」,內容相當之豐富,其牽涉到一些文化思維、政治體性、社會變遷以及鑒古知今,真是洋洋灑灑、巍巍乎,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是色彩珣爛,五光十色,謂之為華麗或失之於彷徨猶豫者,實乃繫於一念之間耳。話題從這裡展開似乎確有一些話題可談的。

明末以前的中國對台灣並不感興趣,天朝真想要冊封台灣,也不知找誰做對象。從政治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台灣內部只有部落共同體,連酋長國都沒有,基本上缺乏一個中華國可以與之對話的高級「政治實體」。不過還有像豐臣秀吉這樣搞不清楚狀況的自大主義者,竟然在一五九三年自己發出「國書」,要台灣的「高砂國」向日本進貢。事實上,在十七世紀以前,台灣連代表向北京或日本朝貢的政治與文化實體都沒有。(二月十二日,《中國時報》藝術人文版「福爾摩沙特展發展現台灣系列十三」《中華帝國圈外的》陳其南著)

──那個時候的世界環境,人們的思維,文化生活及物質生產利用等等都跟現下大異其趣的,住在台灣的原住民應該世代相傳已經數千年,而他們的生活方式用今天的說法說他們仍然過著接近原始社會的生活,但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思維自有其自然之形成而世代相沿,生活是純樸的,生命是契合天時地利較接近於宇宙天成的自然秩序的,那是另一種人文高尚的價值,所謂帝力與我何有哉。

然而,自十六世紀以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還有其他西方國家,帶著完全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體系東來,努力要敲開這個自我完成的中華朝貢體制。面臨剛起步的西方現代性之挑戰,中華帝國的知識體系和世界觀首次呈現了與西方複雜的衝突知識和辯證過程,其中有不少經過改編與轉型,似乎他再現於今天台灣和中國的定位和互動形式中。(同上引文、文末)

──這裡可以發現這樣有趣的對比:在這個(中華朝貢體制)體系中,中國從朝貢國家獲得的貢品其實不多,反而回報的賞賜價值往往超出更多。中國所強調的,應該是從這個政治禮儀對內和對外建立統治權威的宣示。參加個體制的各國也透過這種「冊封」關係,鞏固其本國內部的統治地位。像琉球原來從三個分立的三國統一為一個琉球王國,就很需要中國的加封。外國統治者樂於參與朝貢,主要原因也是可以獲得中國皇帝的巨額賞賜,並在過程中買賣其他商品,如茶葉、絲綢、瓷器等。朝貢體系歷久不衰,其奧秘乃在這種結合政治外交的「朝貢貿易」形式。(同日文三段)

這雖然有政治、外交的性質,但其過程卻是平和的甚至溫馨的,總之謂之為中國文化的政治學社會學面相或性質允為其宜也。這是文化的「大架構」,也是認識文化「性質」屬性的要素之點的不可或缺的認知。一六○四年荷蘭人趁著島上無人防守佔領澎湖,開始建立城堡,準備展開與大明中國貿易,但是福建官方還是相應不理,並派都司沈有容率兵驅逐,結果荷蘭只在馬公灣盤桓了一百三十一天,離開好不容易剛建好的據點。這就是澎湖沈有容喻退紅毛蕃碑(本次有展出)的典故來源,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經過十八年,荷蘭人又捲土重來。(一月二十六日,陳其南,文第二段)

──所以前文提到,人們不能以今天的觀點看十七世紀的事物,那麼荷蘭人又捲土重來,結果如何呢?曰:

一六二二年巴達維亞總督顧恩再度派遣雷爾生提督率領大批荷英聯合船艦攻擊守備薄弱的澳門,結果還是失敗,只好再轉向無人防守的澎湖、重建要塞城堡。當時的明朝中國雖然不認為台灣是其一部份,對於澎湖的地位倒是相當重視,深怕荷蘭人一旦據有其地,勢將嚴威脅大陸沿海,一六二四年乃又一次大規模的海戰和談判結束僵局。條件是荷蘭人放棄澎湖,轉向「不屬於大明的台員(今之安平)」,任其隨意定居,中國不再干涉。荷人這次據澎湖共兩年一個半月。顯然,對荷蘭人來說,台灣不如澎湖,澎湖不如澳門,其他中國海岸更佳,「台灣是最後的選擇。」

文章中說「對荷蘭人來說,台灣不如澎湖,澎湖不如澳門」,這也證明那個時代的人們地理認識、思想觀點不能拿來跟今天相提並論的。至於文中說到「台灣(大員)不屬於大明」,話也不能這麼說,因為大員如果不屬於大明那大明,則何能叫荷蘭人放棄澎湖而去台灣「任其隨意定居,中國不再干涉。」這還得說到剛才的那觀念,那個時期人們的地理觀念國家權力實務都跟今天是不一樣的。你看吧事情竟有了新的演變:

不論如何,經過三十八年的經營,荷人以為已經相安無事,沒想到舉著反清復明大旗的鄭成功在華南沿海節節敗退,也是因為走投無路不得不轉向台灣,終於在一六六一年四月底率三四百艘船艦浩浩蕩蕩從福建跨海而來,前後歷經九個月的封鎖和交戰。島上不及千人的荷方等待巴城援軍不到,只好與國姓爺(Coxinga)談判簽訂降約,全數退出福島,結束他在台灣的「黃金時代」。……一六六三年荷蘭海軍大將波特再從巴達維亞率軍出發,這來了十六艘戰艦,四艘商船,船上總共有四四三門大炮,兩、三千名士兵。他們首先攻佔屬於明鄭的金門諸島,接著即橫渡澎湖,直逼安平,一面展開陣勢……在會談中荷蘭代表堅持台灣全島必須歸還荷蘭。相持不下,荷方衡量自己的實力,最後不得不又虎頭鼠尾地打了退堂鼓。……這好像一直是台灣島的宿命。(一月二十六、《中國時報》十四版,陳其南,文末)

──台灣這數百年來吧,所走過的路確乎是多樣而特殊,說她是悲情固無不可,但說其為八方匯聚多姿多彩更能激勵人心和恢宏其氣度的。所以說台灣之認定及何去何從乃端繫於人們一念之間也。

就以這次大展的現場來說吧,其展出內容確乎多姿

多彩,但卻又似缺少了一個「中心」的思維,就以現實的台灣民心之所向來說吧,鄭成功的事功還是在地人們比較熟稔和貼心的。至於鄭成功時期,林天人(故宮研究員,本次特展執行人)直說,這是台灣第一個漢人的政權、史觀較貼近我們的生活經驗,但可惜的是,鄭氏王朝是一個軍事政權……他提出三幅借自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畫像做例子,指稱雖畫著鄭成功與施琅(清)正在海上征戰,但鄭軍卻穿著荷蘭軍服,處在雲端的媽祖神像,只好幫著施琅來打鄭成功。歷史詮釋權的掌握,林天人認為鄭成功時代雖有限,但感情上與當今台灣人接近。(中時十四版丁榮生報導,一月十六日)然而──

在展場上鄭成功的事跡並非主體,而在杜正勝(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展出《導覽手冊》上,其標題為「台灣的誕生.十七世紀的福爾摩沙」。論台灣的「誕生」則在數千年以來在原住民的名下則久已誕生矣,如謂為十七世紀荷西葡的東來貿易為台灣的「誕生」,那也不是以台灣為主體反而是以西方的殖民主義為主體的權力制約時代為認同了,也所以這次的特展,固有其特別之處,但其失去「重心」的認同,所以應該是一場含糊其詞的展出,不知這樣的合不合乎這次展出的實情?希望別人也有不同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