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下的美國文化戰略

書介:《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

謝尚文


作者:弗朗西絲、斯托納、桑德斯(Frances Stonor Saunders)
簡介:弗朗西絲、斯托納、桑德斯,一九八七年畢業於牛津大學,是一位居住在倫敦的文獻紀錄片獨立製片人,拍攝過《無形的手:關於現代主義的另一部歷史》(Hidden Hands:A Different History of Modernism),一九九八年出版短篇小說《重大事件》集。本書原名為《誰承擔後果--中央情報局與文化冷戰》,可視為美國從二次大戰結束起至蘇聯解體的一部文化冷戰史。著者從開始研究到成書,歷時八年,輾轉各地,查閱大量資料,遍訪在世的當事人,觀察敏銳而細緻,可稱得上一本瞭解在「冷戰體系」下,美國政府如何透過中央情報局及大量的金錢,在西歐從事文化滲透工作,最終造成東歐的劇變及蘇聯的解體。
譯者:曹大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前 言

如果我們把「冷戰」界定為思想戰,那麼這場戰爭就具有一個龐大的武器庫,武器是刊物、圖書、會議、研討會、美術展覽、音樂會、授獎、等等。

內文:前言(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局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戰爭對各國的政治、經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國內階級衝突加劇,各國都面臨著重建的艱巨任務。這為美、蘇推行自己的外交政策,擴大影響提供了良機。殖民帝國的瓦解,民族解放運動和民族民主運動的蓬勃發展為美、蘇向第三世界的擴張與滲透提供了空間。戰前的國際經濟關係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和重構。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把西歐經濟納入美國的資本主義軌道中,通過援助計劃推行其政治戰略。蘇聯拒絕了「佈雷頓體系」及「馬歇爾計劃」,同東歐國家建立了「經互會」的經濟組織。最終形成了以蘇、美兩大強權的兩極體制,取代原有的以歐洲為中心的舊格局,雙方推出強硬的對外政策,構成了綿延四十五年的「冷戰」。冷戰是美蘇爭奪全球範圍利益和世界範圍的影響力,所形成的兩國關係和整個國際關係的一種狀態,構成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九一年的一種國際體系。美蘇兩國在國內和國際上進行了激烈的意識形態戰爭。

內容介紹

美國在國內展開了對「共產主義」主義及進步力量的清剿。美國頒布了國家安全法,成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和中央情報局,開展「忠誠」運動,聯邦調查局的活動無孔不入,麥卡錫主義也曾風行一時。對社會主義和意識形態進行猛烈攻擊,積極推動和平演變政策。對外動用一切輿論工具,包括「美國之音」、「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宣傳美國政策主張和宣揚美國式的生活。美國自認肩負著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保護國際秩序和經濟繁榮與人民福利的歷史使命。在冷戰高潮中,美國政府投入巨資在西歐執行一次次秘密的文化宣傳計劃,其目的就是「無中生有」。執行這項極端機密計劃是美國的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局」,這項計劃的主體是「文化自由代表大會」(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自一九五○年至一九六七年,透過中央情報局的邁克爾.喬斯爾森(Michael Josselson),尼古拉斯.納勃科夫(Nicolas Nabokov),梅爾文.拉斯基(Melvin Larsky),這三人(白俄、東歐、猶太人)的背景,悉心經營。「文化自由代表大會」被視為唯一的一個獨立的國際組織,一貫提倡自由的價值。代表大會的一份聲明稱:「其任務是要開闢一塊文化自由的天地,在這塊天地裡,追求的是文學、藝術、和思想的自由。『我們』反對一個一切都要服務於政治的世界,對於『我們』來說,這樣的世界是無法接受的,為此,有必要建立一個講壇,在這個講壇上,文化可以自由表達,不必顧及政治,也不與宣傳相混淆;在這個講壇上,關心的是思想和藝術作品本身。」當然,代表大會背後的邁克爾、喬斯爾森就是秘密把宣傳工作小心翼翼地掩蓋起來的人。「文化自由代表大會」是設在歐洲的橋頭堡,以此來阻止共產主義思想的進犯,對歐洲的知識份子、同行施加一種壓力,使他們脫離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或一些同路人的組織,它鼓勵知識界、壓力集團、和從政的少數精英份子提出理論和觀點,讓它反過來影響政策的制定。讓它從獨立的角度支持美國外交政策目標,既通過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和歐洲統一運動(美國支持和資助)成為傳播美國文化的地區。「文化自由代表大會在三十五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出版二十多種名聲頗大的刊物,舉辦各式各樣的藝術展覽,擁有提供新聞、紀錄片和故事片的服務公司,組織高水準國際會議,並為音樂家和畫家頒獎,提供公演和展覽的機會。其任務就是讓西歐的知識份子不再熱衷於「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轉而從思想上接受有利於「美國方式」的觀點。中央情報局成立於一九四七年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一直以可觀的財力支持著西方高層文化領域,名義上是維護言論自由。實為西歐、世界注射防疫針,防感染共產主義,同時又為美國外交政策在海外獲得利益鋪平道路。傳達美國理念就是世界需要美國和一個新的啟蒙時代,這個時代可稱為「美國世紀」。

「不付出代價是得不到文化的自由的」。此後的年中,中央情報局向「文化自由代表大會」及其有關項目《邂逅》雜誌投入了幾千萬美元。身負如此重大責任,中央情報局實際上是起著一個文化部的作用。中央情報局極力把文化變成冷戰武器的一大特點就是把「非官方」團體或「朋友」有系統地組織起來,成為一個網絡,形成一支非官方的聯合部隊。這就是將慈善性質的基金會、公司企業以及其他機構和個人創造性的聯合。這些機構和個人與中央情報局密切合作,提供掩護,並為該局在西歐的秘密活動提供經費來源的渠道。此外還可以依靠這些「朋友」在國內外為美國政府的利益講話,但是又表現得他們講這些話純粹出於自發。這些個人和機構保持著「非官方」身份,實際上卻是中央情報局委任的從事冷戰風險投資的資本家。凡是接受中央情報局津貼的個人和機構,都被要求成為這場範圍廣泛的宣傳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成為宣傳運動中的一份子。

一九四九年五月艾倫、杜勒斯(前美國國務卿),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自由歐洲全國委員會」,表面上是「一批非官方的美國公民」發起的,但實際上卻是中央情報局野心勃勃的外圍組織之一。它不同於公司的管理層,其權力不受持股人的約束;不同於政府,其權力不受人民的制約;它不也同於教會,其權力也不受有著牢固基礎的教規的約束。一九七六年一個特別委員會奉命調查中央情報局的活動,就該局六○年代中期滲入基金會領域的問題提出了報告:一九六三~一九六六年期間,共有一百六十四個基金會為多達七百個項目提供了一億美元以上的資助,其中至少有一百零八個基金會的資金部分或全部來自中央情報局,更重要的是,這一百六十四個基金會在這個時期資助的國際活動,幾乎有二分之一用的是中央情報局的資金。

自由歐洲全國委員會(有限公司)在冷戰時期中央情報局的領導下將外交政策機構「公司化」這一點上堪稱楷模。自由歐洲全國委員會擁有四百一十三名工作人員,其中二百零一名是美國人,許多人是歐裔,委員會擁有二百一十二名具有專長的東歐流亡者。第一年的預算就高達一百七十億三千二百六十六萬美元。另外還有一千萬美元的預算專用於委員會於一九五○年在柏林建立的自由歐洲電台。在短短幾年中,自由歐洲電台就建立了二十九個播送站,用十六種語言進行廣播。自由歐洲全國委員會的籌款機構叫做自由十字軍,該組織的重要發言人和宣傳者是一名叫羅納德.裡根(一九八一~一九八九美國第四十任總統)的年輕演員。自由十字軍被用做洗錢機構,把洗乾淨的錢用於支持後來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比爾.凱西主持的一個計劃,即紐約的國際難民委員會。

戰後,美國文化冷戰的核心是「宣傳」,的定義是:「任何以影響特定群體的思想和行動為目的的新聞、專題討論或有組織的努力和運動,均可稱為宣傳工作。」這種努力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心理戰」。這裡「心理戰」的定義是這樣的:「一個國家有計劃地利用宣傳或非戰的活動來溝通思想、交流情勢,以求影響外國群體的觀點、感情和行為,其目的是有助於國家達到其既定的目標。」均可稱為心理戰。進一步又為「最有效的宣傳」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宣傳對像按照你所指定的方向走,而他卻以為這個方向是他自己選定的。」這些定義在美國政府文件中隨處可見,白紙黑字,是無可爭辯的。這就是美國戰後文化外交的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