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反恐戰爭後中亞的新形勢

湯紹成
(政大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


美國侵略伊拉克的戰爭,在伊方薄弱的抵抗約一個月後,已接近尾聲。此乃美國第二階段的反恐戰爭,這對於全世界的局勢已造成相當的影響,其中中亞地區也不能倖免。在二○○一年十一月美國攻打阿富汗時,中亞各國積極支持配合,可是此次美軍侵犯伊拉克,由於俄國的反對及其各該國的國內因素,導致中亞國家的反應不一,差別甚大。

所謂的中亞地區,共包含: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與土庫曼等五個國家,原本都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自九○年代初蘇聯瓦解後,紛紛獨立。但該地區的發展極為落後,除了哈薩克的國民平均所得有千餘美元外,其餘各國只有幾百美元,可是中亞與裡海地區的石油蘊藏極為豐富,目前估計大約在兩百五十億桶以上,僅次於中東,乃為各大外國勢力所覬覦。

獨立之後,這些國家都亟於想與西方改善關係,因而早在九○年代上半就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和平夥伴關係」機制,但因北約忙於南斯拉夫等戰事,以及中亞地區的地緣位置遙遠之故,雙方的關係一直相對冷淡。可是,自911事件以來,其形勢大為改觀,尤其美國為了攻打阿富汗,導致中亞地區的戰略地位一夕間谷底翻身。同時,由於這些國家在反恐行動中都積極的配合,美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進展神速,考其原因,此乃主要由美援的利益所致,而此次美國攻打伊拉克,更加深此一大國在當地的影響力。

依照美國助理國務卿瓊斯(BethJones)的觀點,美國在中亞地區有三大利益:一、防止恐怖主義的擴散,二、協助政治、經濟與法治的改革,三、保證裡海地區能源的安全與運輸。由於中亞地區的落後以及民族與宗教的對抗,使得該地區確實已成為恐怖主義的淵藪,在911事件之後,美國自然認為有大舉進入該地區的必要。相對的,中亞這些國家政府也認為美軍的進駐有助於其安定,再加上,與美國合作還可獲得相當的支援,同時這還可以增加他們與中俄兩國談判的籌碼,因而對於美國的介入大表歡迎。而美方早在二○○○年四月,就已提供中亞各國七千萬美元的邊檢訓練與偵查設備,進而,在私有化、財產權、法制建立、通貨兌換、銀行與稅務制度改革等方面,也提供了相當的資助。

再者,裡海能源的開採,對於中亞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極為重,要如何保障裡海地區國家的自主性,分散能源風險,增加美國投資的機會,也是美國重要的利益。但目前這些管道都需經過俄羅斯,為降低這些國家對於俄國的依存度,美國與中亞國家都認為有另辟能源輸出渠道的必要。因而,美方支援土耳其、亞塞拜然與喬治亞等國建立從裡海經由高加索到達土耳其的油管,這條從巴庫經提布裡斯(Tbilisi)到達土耳其瀕臨地中海的Ceyhan城油管,已在二○○二年九月開工,而將在二○○五年完工運作,乃最佳例證。

在美國與中亞各國的關係方面,北約與烏茲別克的關係始自一九九一年,911事件之後烏國主動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雙方高層互訪頻繁,亦曾簽訂多項合作協定,美國也提供數千餘萬美元的支援,烏茲別克乃中亞五國中與美國關係最為密切者,其中烏國內部的反俄勢力較強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烏國國內的政經亂象,其政府亟盼引進外力來自保,因而積極支持美國攻伊。

在吉爾吉斯方面,美國於二○○二年一月下旬在該國舉行聯合軍演,並在馬納斯機場附近整建三十七公頃基地,以容納三千名美軍與指揮總部,雙方合作進展快速,雙方關係集中於政經改革與長期戰略夥伴與安全合作。可是吉國外債較高,也向美國要求紓困。雖然如此,因懼於支持美國攻伊會刺激國內的回教激進份子,故該國政府保持低調。此外,美國與哈薩克也已建立長程戰略夥伴計畫,尤其注重安全、政改、能源、投資與經貿等方面,哈國特別需要外資與對私營企業的支援。可是,由於哈國向俄羅斯輸出石油乃其重要的收入,而此次俄國乃反對美國攻伊最力的國家之一,因而導致哈薩克並不支持美國的立場。塔吉克乃中亞五國中最窮者,仍在從內戰與乾旱中復興,需要大量的支援以及經濟與政治方面的協助,所以擔心伊戰之後,國際的援助會因伊拉克的重建而有所影響,故以緘默的態度因應。

其實,美國與以上這些國家所建立的關係,已與美日以及美韓的協防關係相差無幾,均超出反恐的範疇,乃朝著美軍常駐該地區的方向發展。美國由此取得駐紮或飛越領空權,已足以讓美軍戰機和軍事運補隨時支應中亞與中東的軍事行動,使美國軍力深入歐亞大陸內部。再者,美方所給於中亞國家的援助,也已經把該地區的下一代視為對象,其中包括供給中學、大學與研究所還有年輕教授的計劃。在這些國家當中,只有土庫曼的情況特殊,因主張中立而與美國關係的進展有限,而此次也是顧及俄羅斯的態度以及該國政府本身高壓與獨裁的作風,反對伊拉克是否也意味著否定自己?其立場頗為尷尬。

繼之,中、俄以及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等國家所組成的「上海合作會議」,在911事件前三個月加上烏茲別克而改組為「上海合作組織」。因為各會員國都畏懼美國給於恐怖份子的支援,原本反恐的本質已露出反美的跡象,導致美國的戒懼,必除之而後快。中國原本對於該組織寄望甚深,可是在911事件美國勢力大舉進入中亞之後,其功能劇減,因為美國在反恐方面取得了該地區的主導權。再者,近年來俄羅斯普丁總統日益強化親西方的政策,以及其與北約建立了特殊的關係,中國在中亞地區的地位有日益被邊緣化的跡象。

還有,以美國以及其所領導的北約勢力來穩定中亞地區的亂象,也未嘗不符合北京的利益。再加上,美國雖然是北約的主導力量,可是北約到底還是一個集體組織,其中法、德兩國的地位更不可忽視,因此,北京還認為,北約的妥協性較高,居中合縱連橫的可能性較大。進而,若中共也能對於北約施加一些影響力,這對於美國圍堵中國的政策也可以產生一些反製作用。中方對於美國一九九九年南斯拉夫的炸館事件,以及二○○一年南海撞機事件等霸權行徑都一再忍讓,就是因為雙方的國力差距仍大,暫時無法予以改變,既然無法改變,那就仍須以合作為上策。

因此,終於導致北京與北約的接觸。在去年十月間,北京駐歐盟代表關呈遠造訪比利時北約總部,與北約秘書長羅柏遜密談,並相約定期接觸,以討論相關戰略事宜。此乃北約成立以來,中方第一次的善意表達,與幾年前北約轟炸科索沃時北京極力批判的態度,大異其趣。此外,由於大陸對於進口能源的需求量日增,目前約百分之二十左右,估計到二○一○年會增加到百分之四十,而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中東地區,為分散風險,中亞以及裡海地區能源的重要性自然增加,因而將會激化與美國以及俄羅斯在該地區的競爭。

在俄羅斯方面,自911事件以來,俄羅斯以反恐為名積極與美國改善關係,目前俄羅斯已具有與北約會員國幾乎相同的權利。可是,傳統上俄羅斯就與中亞地區有緊密的關係,使得莫斯科又不願中亞國家與西方走得太近,而影響俄羅斯的利益。比如一年前美軍在吉爾吉斯建立軍事基地之後,俄羅斯也在去年底有同樣的作為,由於美軍基地的租金高達每年三億美金,因而俄國政府則要求吉國償還其四十一億美金的債款。因此,當前俄國對中亞的政策顯得有一些尷尬,與北約在該地區也有一些矛盾,此乃俄羅斯西進美歐、南下中亞與東向中國政策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與中亞國家積極推展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的同時,於二○○二年五月俄美首腦會晤之前,俄羅斯與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正式決定成立新的地區集體安全條約機制,並通過組建快速反應部隊與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來顯示俄國維護該地區安全穩定的作用。對俄羅斯來說,這樣的機制無疑與北約東擴有關,可是這個機制的份量是無法與北約相比的。

再者,由於中亞諸國都有水源危機,數十年來,中亞國家的主要淡水來源阿姆河與錫爾河,在過度灌溉的情況下已幾近枯竭,但是淡水的消耗量卻節節攀升。去年底,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建議普京總統建築一條運河,以鄂畢河下游沿岸的漢特曼西斯克城為起點,往南穿過哈薩克,直抵阿姆河與錫爾河,與之共同匯入鹹海,全長兩千五百五十公里,工程總預算在一百二十億至兩百億美元之間。盧日科夫聲稱,此運河每年將百分之六至七的鄂畢河水南引至乾旱的中亞地區,將會增加俄羅斯的財源,因為未來中亞的淡水將貴若石油,運河比輸油管道更具影響力。茲不論此建議的可行性如何,由於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無法與美國勢力相抗衡,但仍舊高度重視這個特殊利益地區,因而假其地緣優勢,轉向為既合作又競爭的多元方式來處理其中亞政策。

此次美國攻打伊拉克,導致介於伊拉克與中亞之間的伊朗,地位敏感。雖然布希總統曾以「邪惡軸心」來稱呼伊朗,但由於反恐的原因,美伊雙方同時也已開始接近。這主要是因為兩伊的邊境長達一千公里,這對於美國攻打伊拉克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美方擔心伊拉克部隊會進入伊朗境內躲避。此外,只要伊朗不積極以行動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就等於是對於美國的有益幫助。再者,美國與北約對於中亞地區也還是可以發揮穩定的作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伊朗雖然反對北約的擴張以及美國在中亞駐軍,但是其反對的力度並不太大。比如伊朗總統於去年四月訪問烏茲別克時,雙方都刻意淡化美軍進駐中亞一事。月前,伊朗外長也曾公開表示,外國駐軍只會對於當地的政經發展有害,成熟的國家應該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不需他國插手。可是,近日伊朗宣佈煉鈾成功,以及在俄羅斯等其他國家協助下,伊朗正發展一種名為「流星四號」的長程飛彈,射程涵蓋義大利、德國、希臘等北約國家,此乃美國與北約的一大隱憂,在伊拉克戰事告一段落之後,美國與伊朗的關係轉趨惡化的可能性不可忽視。

綜上所述,反恐與能源乃美、俄、中三方在中亞的利益所在,在美國積極介入中亞地區後,俄中兩方勢力明顯受到打擊,而美方也有長期與全面性介入該地區事務的打算,必將激化三方勢力在該地區的角逐。雖然外界的協助對於中亞地區的政經改革有所助益,且其憲法中也都有三權分立的明文規定,但是基於其長年的封閉與伊斯蘭教的影響,其政治運作仍舊十分不民主,整個制衡機制無法運作。可是,這種趨向於集權統治的政權,卻對於該地區國家的安定有所助益,但在改革過程當中有明顯的危機存在,比如貪污腐化的情況嚴重,美方的積極介入,助長了該地區的反對勢力,短期間是福是禍尚難逆料。

美國大舉進入中亞,自然威脅俄羅斯的傳統利益,目前基於反恐與攻伊,導致原本雙方互信與協調受損,競爭與防範加強,可是,俄羅斯的實力還是與美國相去甚遠,因而近期內雙方在中亞地區的競和關係將持續,一旦戰爭結束,雙方對於該地區的爭奪必將激化。而中共在中亞地區也有反恐、反獨與能源等利益,而中亞地區則為恐、獨兩大勢力的溫床以及能源的寶庫,除與中亞各國改善關係外,北京若能拉攏伊朗與土耳其,對於疆獨的控制極為有利,此乃中美之間的潛在矛盾。另外,俄羅斯已經成為北約這個聯防體系的準會員國,一旦中俄爆發衝突,對於前者極為不利,這也是北京所將面臨的一個新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