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美國雖勝猶敗

王春生
(旅美評論家)


在絕對性優勢的武力之下,美軍和英軍終於推進了巴格達,血肉橫飛的巷戰並沒有打起來,很快的,伊拉克戰爭進入了尾聲。伊拉克整個進入無政府狀態,沒有水喝、沒有電,難民什麼都搶;醫院裡堆滿了屍體和傷員,紅十字會的人員數都數不清,傳染病已經開始,這就是布希侵伊戰爭的果實!

雖勝猶敗 美國聲望低下

四月十一日《華爾街日報》報導(Might still doesn't make right)在全球調查訪問的結果,驚訝地發現,各國的領袖和人民認為美國是一個傲慢政權的觀感並沒有因為伊拉克人民「慶祝」美國勝利而改觀,多數人對美國:

--不顧國際的反對,單方發動侵伊戰爭,還是非常生氣。

--因為伊拉克戰爭勝利,而今後以「更改政權」做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而深感擔憂。

--大部份人認為,美國對於人權和民主顯示出雙重標準。

這個調查遍及全球:

★一位三十五歲的日本人,做銷售工作的,他對布希印象特別惡劣,布希強制性的反動戰爭引起他反感。他說只要布希在位,美國就喪失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一位三十三歲的Bu Weibin,美國保險公司駐北京顧問,認為今後美國會更傲慢。他認為布希總統會進一步去取消其他所謂邪惡軸心國家的政府,如北朝鮮和伊朗,中國也會面臨這個威脅。他還記得美國間諜飛機被迫降,和中國大使館被炸,這些都是很危險的訊號。

★在印尼,第二大伊斯蘭教領袖,對美軍幾星期來不斷大型轟炸伊拉克有很大反感,他說,聯軍所犯的罪行是全世界人類不會忘卻的。他還說,如果美國繼續她政治上的傲慢,她會更孤立。

★在俄羅斯大學學生一般認為美國是個侵略者,一個十七歲的學生說「美國現在是唯一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他還說,他看到美國電視新聞報導,簡直是宣傳。

★德國、英國被訪問的人民深表憂慮,他們恐懼今後美國會更為所欲為,只追求附合美國利益的政策,而使美國和歐洲的關係更加不穩。

★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人民同樣地擔心美國的單邊主義。

★以色列人民是唯一為美國戰勝而高興的國家。

正如一位《紐約時報》資深新聞評論家Apple Jr.撰文說,美國武力是空前的強大,但是美國在世界上的聲望也是空前低落!

布希好戰派是真老虎

伊拉克戰爭,倫斯斐證明了他絕不會手軟,不惜丟下一百七十萬的準確性炸彈,也不怕犧牲美國大兵。雖然伊拉克在開戰時,沒有像切尼、倫斯斐誇口四十八小時就會垮台,也在南部港口烏姆堡打了一個星期的漂亮仗,讓阿拉伯人民驕傲了好一陣子;但是,在巴格達卻是草草收場,沒有給美軍、英軍一定的挫傷,虎頭蛇尾,阿拉伯人民又陷入失望的深淵。

布希政府的好戰派,切尼、倫斯斐和伍佛維茨趾高氣揚,不可一世,伍佛維茨馬上放話要敘利亞小心,這個政權需要換。倫斯斐也警告敘利亞不該幫助伊拉克,聲稱美國不會放過她的。前中情局局長沃爾賽更公開放肆的說,這是第四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階段而已!(冷戰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伊拉克戰爭是新保守主義中東政策的產物,這個政策不只是要打倒薩達姆‧海珊,更重要的是使中東這個地區三個最重要的國家,埃及、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都是親美政權,這就會使中東局勢改變,使親美力量佔上鋒,以保證美國在中東長遠的利益。這個政策同時也和以色列的「民主和平理論」(『Theory of Democratic Peace』)不謀而合。於是導致了共和黨新保守派和猶太人集團的密切合作,他們是新的美國世紀(New American Century)的堅強後盾,也是「先發制人」教條的擁護者。

要親美的民主會是真民主嗎?

小布希大言不慚,他要帶給伊拉克人民議會制的民主,伊拉克不再會有獨裁,這個說法漂亮,可是讓我們來看看布希要的是什麼民主?

首先,布希設了一個前提,伊拉克的民主政權必須是親美的政權,親以色列的政權。美國務院次卿馬克爾格羅斯曼並表示,他期望伊拉克新政府能「承認以色列」。

美國這次侵略佔領了伊拉克之後,才用飛機空降了一位反對薩達姆‧海珊的Dr. Ahmed Shalabi。這位反對派領袖,多年來住在華盛頓,這次被美軍送回來,伊拉克人民在聽了他一次講話之後,奇怪的問「他到底是誰,我們對他一無所知。」「他什麼都不知道,這裡是美國人做主!」

伊拉克人和阿拉伯人民都看得佷清楚,這個所謂民主不過是美國用坦克車、炸彈送來的。這個新的政權領袖是由華頓盛坐飛機來的,伊拉克政府要在幾十萬美軍的監督之下運作的,這就是小布希所謂的讓伊拉克人自己統治自己。

美國對民主向來有雙重標準的,雷根總統在八○年代為了利用伊拉克來消滅剛奪取政權的伊朗伊斯蘭革命政府,就稱呼薩達姆‧海珊政權是「中東民主的堡壘」。當伊拉克在一九八三年用化學武器對付伊朗人民的時候,兩次美國派遣特使直接向伊拉克提供了軍事情報和援助,那位特使就是倫斯斐,現任的國防部長(《僑報》,二○○三年四月九日)。然而一旦薩達姆‧海珊不再聽話,不附和美國利益,就要再另立一個「民主政權」。

小布希要聯合國不得插手伊拉克重建,美國要遴選一個保證親美的、親以色列的政權,這會是一個真正民主的、代表伊拉克人民的政權嗎?不會的!

歷史的教訓

布希的侵伊戰爭,民主之旅,不是歷史上的第一次,法國的拿破侖在一七九八年,英國在一九二○年,以色列在一九八二年,都走過同樣的路,最後,還是被中東人民送了回去。

拿破侖在一七九八年帶兵進入埃及,他當時說,他要帶來一個「真正回教的」平等和尊敬,他將埃及領導階層殘殺了千人以上,為了將歐洲的文明帶給埃及的知識份子,他還率領了一百個科學家同行。在佔領埃及數月之後,穆斯林回教領袖帶領了一個起義,殺死了三百個法國人,在反覆的起義和鎮壓,法國終於在三年之後離開了埃及。

英國繼法國之後進入埃及,用「保護國」的方式來進行半殖民地統治,英國自誇是埃及封建農奴的解放者;但是經過幾次事件,英國也不得不放棄,埃及反而變成了反對西方殖民主義的中心。

一九一四年,英國軍隊開進伊拉克,對奧圖曼.土耳其(Ottaman Turkey)開戰。在開頭三年,英國佔據巴格達,也說了和拿破侖同樣的話:「我們的軍隊不是佔領者,或是敵人;而是來解放你們的,巴格達的人民會再興盛起來,阿拉伯人民會再一度成為偉大的民族。」(這是《阿拉伯的勞倫斯》的故事)。

但是,英國同樣的殺了成千上萬的反抗的伊拉克人,而英國和她遴選的國王們永遠也沒法子贏得伊拉克人民的支持;因為他們老是挫折伊拉克人民要求獨立的政治和文化的意願,最後費瑟(King Faiscil)二世被軍事政變推翻,英國的半殖民時代也就結束了。

布希政府今天也不過重覆了拿破侖和大英帝國的話,但是小布希向來不喜歡讀書,研究歷史。他認為,伊拉克可以像二次大戰後日本或德國一樣的重建。我的日本朋友是在日本MITI專管中東石油的,對伊拉克很有心得,他認為美國是說笑話,要重建伊拉克和日本一樣需要一百年,伊拉克和日本在於不同的發展階段,他認為,美國不過拖進了第二個越南而已。

結 論

布希聲望隨著伊拉克戰勝而略有上升,華爾街股票在上升後又跌回到經濟的現實,民主黨終於覺悟到要走回到基本選民,而不要再走「中間路線」,反戰團體繼續奮鬥,把重心放到反對大公司在伊拉克重建獲利。

伊拉克戰爭給我們帶來了失望和憂慮,心情低落的時候,突然哼起了七○年代愛唱的歌「東風吹,戰鼓擂,今天世界上誰怕誰,不是人民怕美帝,而是美帝怕人民。歷史規律不可抗拒……」我們可真需要有毛澤東的豪情壯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