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局勢與台灣農業發展

雷立芬
(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


一、東亞經濟體之形成

2002年11月4日,中國與東南亞國協共同簽訂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決定到2010年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屆時將形成一個擁有17億消費者、近2兆美元生產總值的經濟區,從而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貿易區。2003年6月18日中國與泰國更簽署了「早期收穫」協定,提前實現中泰之間水果和蔬菜產品的零關稅措施。該協定共涉及蔬菜和水果貿易188項產品,其中,蔬菜產品為食用蔬菜、根及塊莖(如蘿蔔、甜菜根等)等,共計108項;水果產品為食用水果及堅果等,共計80項(周應恆、宋海英,2003)。2004年11月29日中國與東協再簽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貨物貿易協定」,朝中國大陸和東協推動成立「十加一」的方向更進一步推進。另一方面,日本與韓國也宣佈將自2005年開始,與東協十國展開自由貿易區談判,以作為成立「十加三」的起步。由於中國大陸已在2003年7月與10月分別與香港及澳門簽署「更緊密經濟夥伴關係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並自2004年元月一日起實施,雙方商品貿易將逐漸達到全面免關稅的目標,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經濟體即將在東亞崛起。

大前研一(2003年)在中華聯邦一書中大膽預測,在中國大陸的「磁吸效應」下,周邊國家如不善用機會,與中國大陸形成合作夥伴關係,勢必被邊緣化(請參考圖一)。從目前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預言似乎正在逐漸實現中。台灣就地理位置的毗鄰與文化傳承的淵源,自然比其他國家或地區與大陸有更優越的經貿活動交流基礎。以客觀情勢分析,台灣農業發展對大陸的倚賴更勝於其他產業,若能順勢搭上大陸經濟成長的順風車,不但可以拓展台灣農業發展空間,若能有效帶動大陸農業發展,更有利台灣農業的永續成長。

二、台灣農業發展需倚賴大陸

台灣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是:農業生產效率相對低於非農業部門,而有產銷失調,資源利用不當現象;農業人口過多且老化,因此勞動生產力低,農民所得相對偏低;農村建設落後、公共設施不足等等。加入WTO更加深農業發展的弱勢,其直接影響是開放進口或降低關稅的情況下,國外農產品以低生產成本的優勢,進口到台灣的數量增加而導致農民收益受損。其次削減境內支援也將影響農民福利,長期而言,對於農村發展極為不利。所以台灣的農業除了要面對國內非農業部門的資源競爭,還需要因應國外的產品競爭,凸顯解決「農業結構調整」問題的迫切性。為了因應農業結構調整,現有資源必須重作安排,而且部分的農業資源必須自農業部門釋出,其中包括農地、水利、勞動力、資金等。土地、水利具有不可移動性,僅能由台灣的其他產業吸收。但是勞動力、資金都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而自由移動。以客觀的環境而言,局限在耕地面積狹小、生產成本偏高的海島上,台灣農業確實很難有重大突破。往外拓展生產資源與增辟消費市場,才是可行之作法,而大陸具備豐富生產資源以及廣大消費市場的條件,理論上可以為台灣農業發展開一扇門。然而2010年東亞自由貿易區成立後,這些國家之間的產品可以免關稅的自由移動,台灣因為被排除在外,產品的競爭力會因為要支付關稅而大大降低。以大陸對泰國農產品零關稅為例,台灣自認優質的熱帶水果若沒有零關稅優惠措施,根本無法在大陸市場立足。站在總體經濟的層面,積極開拓、推行具有共同發展基礎的農業交流,應該有助台灣經濟免於邊緣化。

大陸在解放初期面臨百廢待舉的困境,因此農業的主要目標是積極增產。另外要發展其他產業也要仰賴農業,因此農業賦稅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農業更是穩定國家社會的重要基礎。自1978年從事經濟改革,隨著經濟起飛,對外貿易的拓展,積極爭取加入WTO以獲得更多促進經濟發展的要素成為必要的手段,不過代價卻是犧牲農業的相對自主性。然而大陸農業人口眾多,農村相對落後,如今再面對非農業部門的競爭,所呈現的「三農」問題是: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陳桂棣、春桃,2005),亦即以貧困問題為主。由於農業人口仍佔大陸總人口數一半以上,如果農業不能持續成長,農民不富,農村經濟不發達,則必然要牽制整體經濟的成長,因此大陸的農業問題應首重解決農村、農民的貧困問題。但是觀察過去經濟改革的過程,大陸當局已出現「重工輕農」的政策,對農業投資比重逐年下降,由於農業部門無法留住其本身所累積的各種剩餘,將導致農業與非農業部門的發展差距不斷擴大,終致因貧富不均造成社會不安定。顯見大陸推動經濟改革的盲點是缺乏合理的農業發展政策以因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所以除了資金、技術、管理,台灣在經濟發展過程所累積金融、運銷以及農民組織等制度面的經驗與教訓,其實更值得大陸的學習與參考。

有鑒於台灣農業生產已明顯弱勢化,而大陸不乏與台灣互補之農業條件,同時大陸的農業發展又攸關其政治與社會安定,盱衡兩岸情勢,積極而主動的整合兩岸資源,除了可以避免彼此的競爭,更可以創造一個強勢的農業主體而促成兩岸農業的永續發展。

三、農業合作模式

若能從農企業的觀點以「產業分工」的方式,整合兩岸農業資源,共同發展農業競爭於全球市場,除了擴大台灣農業發展空間,也因技術輸出而有效提升大陸生產水準,而達到雙方互利、互惠的結果。根據比較利益原則,針對台灣與大陸的資源優劣勢,以及長期發展的必要性,兩岸農業應朝向「大陸生產、台灣研發/行銷」模式發展。台灣將農業主力放在品種改良、科技創新,利用大陸的人力與土地作為生產基地,以日、韓、中亞、中南半島等鄰近中國的地區或國家為主要市場,積極開拓並掌握產品通路。同時可以在大陸生產農工原料,到台灣作深度加工後出口,為農民創造更多附加價值。

或許有人會認為在台灣不再生產農產品而在大陸生產,台灣農業就不存在。但是日趨普遍的國際化策略,眾多知名品牌業者無不將生產線移到生產成本低的地區生產,其母公司僅保留研發、行銷等重要職能。可見得母公司生不生產並不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與支援。緣此,台灣農業發展不應該局限在台灣有限土地上,包括善用大陸資源,都是更積極而長遠的合理作法。

四、台灣何去何從?

台灣的地理位置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雖然中國面積廣大,但是海岸線有限,台灣可以說是大陸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出口。但是兩岸長期停滯不前的關係,讓大陸積極調整對外發展策略。包括簽訂「東協加一」協定、興建從聖彼得堡,經青藏高原到新加坡的鐵路、和日本合作在馬來半島開鑿運河,以及與蘇聯劃定領土界線等等,都是大陸向外拓展經貿關係的重要手段。當大陸完成前述佈局時,台灣的戰略地位即將消失,經濟重要性也隨之下降。台灣若不想成為「亞細亞的孤兒」,就應該積極利用大陸豐富的資源,作為提供經濟發展的來源,準備再創一次台灣奇跡。

然而從「戒急用忍」政策到「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原則,兩岸經濟合作關係並未提升,其中很大的因素是政治層面的考量無法排除在經濟議題之外。長此以往,台灣會在無謂的內耗中消失競爭力,並且加速國內經濟持續衰退現象。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惡化,台灣必須面對大陸「磁吸效應」,以及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在不危害國家安全的前提下開放三通,並且爭取加入既有之自由貿易區或與大陸建立高度整合之經貿合作關係。兩岸農業共同發展的最佳方式是「大陸生產、台灣研發/行銷」。台灣在農產運銷現代化發展得比大陸迅速,這是台灣目前所擁有優勢也是應該要繼續維持的優勢。倚靠大陸相對低廉的土地與勞動成本不間斷的供給優質產品,而台灣全力培養運銷人才執行運銷職能,才能將兩岸的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分工」與「專業化」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也是兩岸此時良性互動與長遠發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大前研一,中華聯邦,商周出版社,2003年。
周應恆、宋海英,「中泰農產品協定對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分析」,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3年。
陳桂棣、春桃,中國農民調查,大地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