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分裂法」與「十一五規劃」:台灣的危機與出路

楊開煌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兼任教授)


一、重大突變的一年:

從單純的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今(2005)年是十分震撼的一年。從年初的春節包機,三月的「反分裂法」,五、六月的連、宋登陸,七、八月中共陸續將反分裂法政策化,九月美國公開提出希望中國成為國際體系中負責的利益關係人(the responsible stakeholder)十月中共通過「十一五規劃」,十二月初台灣的執政黨在地方選舉中遭逢重大的挫敗;這每一個事件都是大事,都對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是以在預測未來的兩岸關係之前,有必要回顧一下兩岸關係史上極重要的一年。

二、解讀重大事件的意義:

在今(2005)年發生的大事中,雖然大致可以區分為政治和經濟兩大類,其中所有的大事都是大陸方面主動出招,而台灣方面被動因應,從應對的態勢來看,與八十年代初的四、五年間,兩岸之間的過招情況十分類似,但是其結果則完全不同,當其時也國民黨領導的台灣尚能一面以「三不政策」鞏固內部的心防,一面則緩步釋出資訊教育人民接受變化,最終推出探親政策,為台灣在外交重大挫敗之下,利用「一中原則」開拓了台灣新的政治與經濟空間,然今年的情況則給人一種主客易位,優劣立判的感覺。這些事件其影響必是複雜而深遠的:年初的春節包機,是兩岸之間第一次客機的不落地直航,是第一次大陸飛機直飛來台,在台商笑逐顏開的稱便之際,無形之間,也戳破了台灣長期以安全來阻止直航的政治謊言,自此之後,台灣只能以對等、談判等自欺欺人的理由來阻撓「三通」。大陸於3月14日由全國人大通過的「反分裂法」,硬生生地劃出了一條「台獨」難以逾越的政治大峽谷;台灣執政當局只能發動一場民眾的大遊行,表示反對;其他方面並沒有得到任何實質的幫助,因而不論台灣是否承認或願意,兩岸關係在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中、美共管的格局,此一格局的形塑,基本上代表「法理台獨」的追求已經失去政治的可能性。此一格局將隨著中美關係演變成利益關係人和戰略對話的定型化,此一政治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低。因此,台灣的執政者在此一議題上,如果仍然是堅持意識型態必將導至台灣被台獨所綁架,而不得不與中美及周邊國家對抗,從而越來越孤立越來越邊緣化。反之,則必須逐步自我調整,以某種「自主性政治實體」而非「國家」的身份,才有可能進入國際社會。連、宋登陸,對台灣而言,最大的影響是改變從九十年代後期台灣執政者處心積慮所塑造的台灣社會,「仇中」「反中」意識得到消解,特別是隨後中共所推出的對台政策,如台灣十八種水果免稅銷陸,台生的教育、就業、創業的國民待遇,提供台商三百億貸款等,這些直接針對台灣人民的新政策,都使得台灣人民在台灣經濟一直沒有起色的情況下,開始理性思考其他的可能,從而慢慢地為台灣如何面對兩岸關係,開啟若干理性討論的空間。美國的副國務卿佐立克(RobertB.Zoellick)在九月二十一日的講演中,正式將小布希上任以來,中美關係的定位以競爭對手調整為「利益關係人」,美國認為和中國的利害關係是多元,例如經濟、反恐、能源、地區安全等,所以中、美必須加強合作,當然中美之間也有分歧點,需要加以處理,而且中美之間也開始了定期的戰略對話,(美方稱為資深官員對話)中美之間的互動,必然帶來台灣某種程度的不安,而且至少在未來的兩年,中美之間的互動都會是正常而密切。換言之,台灣的不安感是不會消失的;在一連串的政治事件之後,中共政權在十月提出的「十一五規劃」為中國大陸的未來提供了明確地發展的新方向,此一方向對台灣經濟的產業而言,應該說只要台灣的執政者願意採取一種理性、務實、愛台灣、尊重專業的態度,則必然從中共所公佈的「十一五規劃」,看到台灣一個新的機會,特別是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構想,放置在「十一五規劃」中,這對台灣的經濟而言有可能是擴大腹地,擴大市場的大好機會。十二月初的台灣縣市長選舉,當然也是一件極為重大的大事,因為在這一年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執政黨遭受重大挫敗,這是民進黨創黨以來心理上最大的挫敗,從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應該說是在經濟發展停滯和反中策略的失效,兩者都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相關,當然執政黨是否願意從此一角度來反省,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然而如果民進黨願意藉此機會,調整其大陸政策,應該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從而可以真正從經濟市場、台灣安全之間找到理性、務實的兩岸經貿政策,提供台灣新的崛起的機會。

三、2006兩岸關係的動向:

從兩岸當局的政策來看,中共的對台政策之可預測性高、穩定性強,而台灣當局的大陸政策則常常在島內政局的影響下出現變化,是以在吾人預測兩岸關係的動向時,首先思考台灣當局的大陸政策,可能的變化,以目前比較確定的因素有二:一是第二次經濟發展會,二是憲政改革;對兩岸關係而言,此二種因素將出現四種可能的情況:

第一種:如果憲改的內容不涉及「反分裂法」的「紅線」,則其影響就在於是否有助於釐清台灣的政局,匡正台灣的亂象,落實台灣的民主,從而形成大陸實行民主的壓力和垂范;在此情況下,二次經發會只要不是強力阻止兩岸經貿往來,兩岸關係極有可能實現三通和大陸同胞來台觀光,其後有可能因為兩岸民間交流的增加,出現糾紛也必然增加,最終迫使兩岸當局不得不舉行正式的談判,解決問題,建立管道,如此一來縱使兩岸的政治分歧並未化解,但是多渠道的談判仍在舉行,兩岸之間的互信也可以不斷積累,最終就有可能促成兩岸和平架構的建立,使台灣與大陸之間出現雙贏的結果。反之,兩岸關係仍有可能陷入危險不安的戰爭邊緣。

第二種:政治上不對「反分裂法」提出正面的挑戰,但是在行動上提出或作出某些負有挑戰意味的政策,如提出或連署舉辦「中華民國是台灣」公投等;兩岸經貿上,適度放寬,以符合島內民意,造成大陸以「政經分離」原則接招,則執政黨在政治上得分;大陸以「政經合一」為原則,不接招台灣當局就可以引導台灣人民認清中共的統戰伎倆,此種作為就是九十年代國民黨的作法。

第三種:是政治上不挑戰,反而是經貿上一如三合一選舉前所說,要進一步緊縮,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來管理,更嚴重的罰則來限制兩岸的經貿正常化的發展,此種經濟台獨的作為,估計而言,只有在台灣經濟突然出現新的方向,新的生路而且很快見效,否則不大可能有效。

第四種:是政治上挑戰,經濟上堅持在政治上有尊嚴的情況下,才願意開放「三通」「觀光」等措施。此種雙緊的政策,看起來只有在執政黨黨內鬥爭惡化,或是朝野衝突嚴重擴大,或是大陸內部情勢出現重大突變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因為此種政策極有可能導至民進黨2008年失去主導台灣的權力,換言之,此種可能性出現的機率並不高。

以目前的因素研判出現第一、第二種情況的機率是比較高的。而第一種情勢的發生必須是台灣領導人真正具有戰略眼光,則對大陸而言,除非中共政權願意在中國大陸也能相應的民主化,否則這對中共應該是短多長空的政策,是木馬屠城的政策。但台灣領導人是否有此戰略眼光,我們並不寄望。剩下則是第二種的可能性相對要高得多,在此情況下,大陸當局基於戰略主動,戰術靈活的原則,可能的對台政策的戰略指導思想是「台獨不是台灣,積極掌握主導」,戰術上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具體作法方面,在政治上應該是從容接招,縝密佈署,有效封殺,控管危機;在經貿上則繼續利誘,不斷出招,實惠到民,以便真正落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政策能夠開花結果。則兩岸關係就有機會在大陸官民和台灣民間的努力下,台灣當局邊緣化,而台灣民間與大陸統合化的矛盾辯證現象。

四、結 論:

回顧這一年的台海形勢的發展,「台獨非台灣」及「台灣當局的邊緣化」的兩種趨勢,在中共的反分裂法制訂之後,似乎愈來愈見明顯,因為中共的第四代領導人真正相信「台獨非台灣」,因此中共的對台政策表現的更加主動而辯證;因為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地區與國際影響力的有效擴大,因此台灣政治作用也就相對的弱化,於是堅持反對「一中原則」的台灣當局,被「邊緣化」的趨勢也越來越突出,但於此同時台灣的民間活力和經濟潛力,因為並沒有「一中原則」的束縛和障礙,故而依舊發展,前膽未來一年此一基本格局並沒有很大變化,關鍵因素目前是被動地掌握在台灣當前的執政黨之手。這可以是寫歷史的手,也可能是扼殺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手,結果如何,存乎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