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紅戰術失效
在此次台灣三合一(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長)選舉期間,儘管北京當局汲取過去的經驗,甚少發表公開評論,但是「大陸因素」和「兩岸關係」依然是朝野攻防的主要議題之一。
根據陳水扁歷年來的行為模式,只要面臨選舉,藍綠激烈對陣,就會把中國大陸拉進來,製造台灣受打壓的悲情,同時抹紅對方,製造「愛台」與「賣台」的對立,藉此保住台獨基本盤,並矇混、撈取中間選票。今次,陳水扁又一如既往、故伎重施,只是這一次,不僅不靈而且慘遭大敗。
陳水扁在全台助選演講中,一再強調藍營「聯共製台」、「聯共反台」,綠營就要「反共保台」,縣市長選戰是選台灣和選中國的決戰,如果泛藍的席次過半,「立法院」就可能通過「台灣版」的《反分裂國家法》(按指親民黨提出的《兩岸和平促進法》),這是「投降法」,到那時,台灣就「去了了!」陳水扁堅持,在這次的縣市長選舉中,如果泛藍贏得了過半席次,兩岸政策絕對不會大幅度調整,為了捍衛台灣主權和國家安全,如果泛藍大勝,兩岸政策只會更加緊縮,絕對不會鬆綁開放。
陳水扁這些話,除了反映他的意識形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對美林證券公司在11月18日發表的《台灣策略報告》所引發的負面效應消毒。
二、在台外商認為藍勝綠敗有助兩岸政策開放
《台灣策略報告》指出,根據民意調查分析,這次「三合一」選舉的確是民進黨執政5年來最大的挑戰,「選舉只要不是民進黨大勝,對股市都是中性偏正面的影響」,也就是對股市比較有利。如果民進黨輸了,或許將刺激它進行內部改革,在兩岸關係上進一步鬆綁。由於外資投入台股已久,在市場上佔有一定份量(外資總持股占台灣股市市值23.3%,在每日成交量中約占25%),對台灣選舉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因此,這份報告的分析,不能不引起藍綠雙方的重視,況且,持相同看法的外資機構不在少數,如德意志證券、瑞士信貸、法國巴黎證券都認為,藍營應會小贏,美國摩根斯坦利公司和法國里昂證券甚至預測,民進黨會遭到重挫,迫使民進黨重新思考對大陸的策略,加速兩岸開放。
馬英九打蛇隨棍上,他認為,如果這次選舉,民進黨大敗,陳水扁將會有大動作,政局將有極大變化。他呼籲選民讓國民黨贏得過半縣市,催化陳水扁政府調整兩岸政策。馬英九指出,過去5年來,台灣經濟不振,就是因為陳水扁政府畫地自限,使台灣從東亞的中心變成邊陲,這是民進黨最大的錯誤。馬英九認為,台灣未來的發展要善用中國大陸經貿市場,避免台灣被邊緣化,在這方面,陳水扁負有很大責任。他希望,陳水扁不要賭氣,「不要因為在野黨主張應該開放,他就故意說要緊縮,這樣的話會害死台灣。」馬英九曾說,如果國民黨在2008年執政,兩年內一定三通。陳水扁政府目前卡在「一個中國」的問題沒辦法解決,要看能不能回到九二共識。他質疑,從台灣到上海,直飛只要80分鐘,現在卻要飛6到7個小時,好像把台北搬到印尼雅加達。他說,全世界有沒有這麼愚蠢的政策?馬英九強調,中國大陸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也是最大的製造工廠,刻意搬遠只會讓台灣的發展受到限制,這不是愛台灣的方法。馬英九指出,大陸現在已經很不一樣,許多地方水準提升,他認為,台灣如果不要做得太過頭,兩岸可以相安無事,陳水扁不希望看到這樣,但他沒有生路了!
三、大陸關係是資產不是負擔
選舉結果國民黨大勝,民進黨慘敗。國民黨在縣市長方面奪下過半的14席,其中包括台北縣、宜蘭縣和嘉義市等具有指標性意義的縣市。在縣市議員和鄉鎮市長方面,國民黨所獲得的席次也大大超過民進黨,如果加上無黨籍中偏藍(選前對國民黨沒信心,選後帶槍投靠)的席次,超出的幅度就更大。正如馬英九所說的,是民進黨打敗自己。選舉的結果表明,民進黨歷來靠操弄族群對立、省籍矛盾、愛台、賣台二分等選舉語言迷惑選民的招數已經失靈。在泛藍三黨主席連戰、宋楚瑜和郁慕明相繼訪問大陸受到大陸民眾發自內心熱情歡迎的場面,大陸日新月異的建設,通過電視螢幕,展現在台灣廣大老百姓前面之後,陳水扁利用大陸打壓台灣製造悲情,抹紅對方的伎倆已經失效。國民黨大勝,除其他因素外,雄辯地證明了大陸關係已經不是負擔而是資產。民進黨此次敗選,使陳水扁面臨從政以來最嚴峻的考驗,政治聲望、個人信用跌到谷底,今後兩年何去何從頗費思量。衡量島內外主客觀情勢,黨內改革、內政建設,陳水扁可以著力並取得重大成效的不多,發展兩岸關係可能是比較容易突破並取得成績的方面,關鍵在陳水扁一念之間。
解讀這次的選舉結果,不難斷定,族群和諧、政黨和解、兩岸和平已經形成不可違拗、不可抗拒的主流民意。衡諸台灣的經濟發展情勢,大膽、大力西進,已經是明顯的主要趨向。
四、加速兩岸政策開放,才能避免台灣被邊緣化
固然也有人揣測,陳水扁在新敗之餘,加上2008年自己不能再競選,有可能破罐破摔,緊縮大陸政策,使兩岸氣氛緊張,甚至不惜拋出具有爆炸性爭議的「憲改」話題,製造兩岸對立,但客觀情勢並不容許陳水扁率性而為。
從台灣的總體經濟看來,鋼鐵、航運、塑化、半導體等產業,都已經到了景氣的頂點,未來兩年還看不到帶動經濟成長的產業。由於台灣島內製造業資本已經相對充足,甚至有些過剩,再透過增資方式,所能創造的利潤相對有限,目前唯有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才能明顯刺激經濟成長。但產業結構調整,唯有通過加速兩岸經貿交流及整合,才能落實。因此,加快大陸政策開放,就成了提高未來兩年經濟成長率的不二法門。
台灣經建會官員說,台灣目前最迫切的就是避免被「邊緣化」,但執政黨在各個面向上「去中國化」,台灣產業和人民孤守一島,斷了許多生路。經建會針對兩岸關係,提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方針,但執政黨在執行時,偏重「有效管理」,「積極開放」則沒有進展。僵固的政策箝制,太多的政治口號,扼殺了台灣企業的競爭力。競爭力下滑,造成台灣貿易出超今年前9個月,掉到19.4億美元,創23年來新低。台灣財富成長正處於由正轉負的臨界點。
12月5日在台灣的外商呼籲,兩岸政策選後「絕對不能緊縮」。外國商會指出,兩岸貿易要盡快正常化,兩岸三通才能使台灣免於被邊緣化的命運。今年10月12日瑞士銀行亞洲經濟師安德森(JonathanAnderson)發表了《困境中的台灣》的研究報告,他指出,目前看來,中國是台灣未來唯一的希望。包括各項投資與建設數據都顯示中國正在興起。改善兩岸關係,是改善台灣經濟環境最重要的管道。包括專業人才、資金往來與觀光人潮,都必須有自由直接的管道交流。台灣必須承認它與中國血濃於水的關係,並且善用這個優勢提高台灣的國際競爭力。10月10日高盛集團亞洲策略分析師慕天輝(TimothY.H.Moe)在《台灣生了什麼病?》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當亞洲區域市場今年平均上揚15%,韓國股市更創記錄地躍升了34%時,台股卻下跌1%。其原因是台灣大小選舉不斷,兩岸情勢不明,統獨政治議題變成全民關注焦點,而改善投資環境與基本政策的動能則大不如前。摩根斯坦利公司台股分析師何資文預言,如果兩岸關係有所好轉,明年下半年台股指數有望達到6700-6900點。里昂證券台股策略分析師蘇廷瀚(PeterSutton)預估,民進黨當局在兩岸政策開放上,可能會優先考慮海空運貨運直航,每日一千人次以下有限度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以及特定節日包機直航等措施。美林公司《台灣策略》報告以最近達成的兩岸春節包機協定為例指出,這件事在春節兩個多月前就拍板,而且不僅航點增加,班機也增多了五成,旅客搭乘包機的資格也放寬,由原先的台商包機變成台胞包機,這在在顯示了民進黨當局的確有意加速兩岸政策開放的速度。
五、民進黨內部有關兩岸政策的聲音
呂秀蓮選前在接受某電視台採訪時,公開與陳水扁唱反調,她指出,與大陸發展創造性關係,將是選後民進黨必須面對的四大任務之一。12月5日前任「陸委會」主任委員,現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蔡英文表示,民進黨應修正路線,民進黨不能活在過去,要活在現在,全球化是大勢所趨;民進黨的本土化應適度與全球化結合。她認為,民進黨應走「新中間路線」,兩岸政策開放應一步一步來。「立法院」民進黨黨團書記長陳景峻直言,選後民進黨應重新檢討兩岸政策,正視兩岸三通直航的重要性,把中國視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揚棄「政治鎖國」的心態,才能獲得民意的支援。他認為,陳水扁政府應把「愛台灣」的政治意識形態拋一邊,全力拼經濟。
六、北京對選舉結果的解讀及反應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12月2日在投票前夕說,如果國民黨贏得選舉,它會更囂張,中國也會對這場選舉作錯誤的解讀。馬英九在大獲全勝之夜表示,「只要高興一個晚上就好了」,因為,國民黨還要面對很多挑戰。至於中國方面如何解讀且讓我們看看正確與否。
北京當局一再重申,台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是中美關係中最敏感的問題。因此,每次中美峰會,討論台灣問題已經成為必有之義。但是今年9月份在聯大的中美峰會,以及10月20日布什訪華,台灣問題都不再是焦點議題。促成這種轉變主要歸因於兩方面因素。一是中美關係目前處於歷史以來最好的時刻,中美兩國首腦已經5次會晤,中國提出與美國共同處理好西太平洋,包括台灣問題的建議,使美國緩和了中國的崛起,勢將排擠美國在亞太地區發揮重大作用的憂慮。二是泛藍三黨主席連戰、宋楚瑜、郁慕明相繼訪問大陸之後,兩岸關係已經呈現緩和局面,北京對遏止台獨更具信心,此次選舉國民黨大勝,民進黨慘敗,表明島內已經形成一股遏制台獨的強大力量。
因為更具信心,所以步伐就會邁得更大。參照此次台灣地方選舉結果所表明的民意,大陸將以更積極的態度主導兩岸經貿議題的開放。未來包括大陸遊客赴台觀光、台商公司大陸A股上市,對台商300億人民幣的融資,都將加足馬力全速展開,連戰訪問大陸後成立的國共論壇將更積極靈活推動,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也將大力進行建設。另外便民的「台灣省居民身份證」也可能出台,取代「台胞證」,給予台胞更多國民待遇。預計北京當局「以人為本」的對台政策,今後將陸續對台灣民眾釋出善意,推出多項有利台灣民眾的措施。
七、台灣與大陸經濟地理格局基本未變
從大航海時代來臨,西力東漸之後,台灣歷來是西方躍進、經營中國大陸市場的跳板,這樣的經濟地理格局,基本沒變。如今中國已然成為世界工廠,潛力無限的消費市場,「台灣的希望在大陸」這樣的視野,已被視為理所當然,勢所必至。而陳水扁經此一役之後,所剩的政治資本已經不多,迴旋的餘地更小。如果要在2006年北、高兩市市長選舉和2007年立法委員選舉以及2008年「總統」選舉爭取中間選民,在兩岸經貿交流政策方面,就必須採取一些積極措施。而泛藍陣營也會繼續爭取兩岸議題的主導權。北京更盼兩岸持續和平發展。因此,可以預見,選後兩岸關係將相對穩定,並且持續發展。
社論
國際與外交
台灣與東亞
「馬英九現象」與台灣
「馬英九現象」與美國
「馬英九現象」與日本
兩岸關係與軍購
歷史
敬悼汪道涵先生
海峽短評
編 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