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勝選,日本難掩焦慮

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12月3日的台灣縣市長選舉,日本全國性的報紙媒體都很重視,事前事後皆有報導,而平常很喜歡報台灣政治消息的保守派報紙的分析尤其「別具意義」。

日本保守派報紙選前「平衡的」論說主要對陣政黨國民黨和民進黨的缺點、弱點。挑出國民黨彰化縣長候選人卓伯源擅自用日本影星籐原紀香等人的肖像,且借用民進黨的話來加以批判,對於民進黨,僅蜻蜓點水地提了一下受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涉「高捷」弊案的影響(完全不提陳哲男和陳水扁的關係,「自動自發」替陳水扁劃清與「高捷」的界線!),認為執政黨選情有點不利,可是選戰激烈,執政黨、在野黨反覆攻防差距很小。而對「禿鷹案」、「陳哲男、馬永成炒股案」,以及選戰期間「非常光碟」、「公佈私人病歷」、「走路工」、賄選傳聞、陳水扁總統詛咒胡志強之類的言行都「蒸發掉了」,隱隱約約可以感覺到日方的「偏好」。

這次縣市長選舉,陳水扁總統設定為「地方選舉」,台灣人民也是這麼想的,但日本保守派報紙仍「很有想像力」的將選舉投射到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上,而在12月3日投票日當天登了標題為「對中政策如何選擇」的報導,理由是05年4月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了「國共高層會談」,國民黨應經濟界的要求,訴諸「三通」等,而民進黨在3月則是訴求對抗中國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此次縣市長選舉是這些情況發展之後的首次選舉,可見日本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多麼敏感!

選舉結果,國民黨大勝、民進黨大敗,日本保守派報紙除了報導事實之外,也不自覺地在論述的字裡行間留流露出它們的「焦慮」。因為這類報紙一向「欣賞」民進黨提倡「台灣意識」、「制定新憲法」、「台灣獨立」的政策,只因民進黨在立法院居少數,受掣肘,使得「台灣化」進程遲緩。而國民黨是和中國大陸協調的政黨,其黨綱「反對台灣獨立」,因此認為這次的選舉結果「國共合作」可能會更進一步。然後舉例又敘述了一遍4月的「連胡會」;提及執政的陳水扁及民進黨想向美國買武器,國民黨持續反對;8月新當選的新任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是香港出生的,屬中國大陸籍(外省人)──強調台灣人、外省人之分,並指出馬英九說過「釣魚台(日本稱尖閣諸島)是中華民國的領土」,馬英九是「對日強硬派」,其「抗日」的關鍵是「國共合作」等等(意在點出馬英九在歷史問題、領土領海問題上對日本是較嚴肅的)。毫不掩飾地表露,日本右翼保守勢力對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可能接近持高度警戒,暗示日本會「被迫」調整對台關係。

仔細閱讀日本保守派的報紙,不難體會日方對於台灣執政者的亂政、貪腐,還有台灣人民因陳水扁政權的腐化而經濟民生凋敝、吃足苦頭都不在意,日本只要一個俯首稱臣、反中國的台灣政府就好。

日方判斷這次選舉很可能是台灣政治新的轉捩點。而凡是主張和中國大陸協商、交流、合作的政黨,日本都充滿戒心,甚至潛藏著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