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之後,陳水扁究竟要什麼?

紀欣
(律師、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


當民進黨政府持續推動「企業去中化」及「去蔣化」之際,陳水扁3月4日藉與「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的晚宴,提出「台灣要獨立、正名、新憲、發展;沒有左右路線,只有統獨問題」的訴求。由於這是阿扁七年來首度否決他自己在2000年宣示的「四不一沒有」,引起政壇震撼,台股隔日也大跌三百點。

儘管總統府、行政院、陸委會隔天即紛紛表示,阿扁提出的「四要一沒有」,與「四不一沒有」並無任何矛盾;阿扁聲稱要獨立不等於宣佈獨立,而正名亦不等同於改國號,新憲更不是要推動兩國論入憲,但美國還是在第一時間表示阿扁此番談話「沒有助益」,大陸更提出嚴正抗議。且不論「四要一沒有」是否僅為阿扁的選舉語言,或是他對李登輝「口號治國」批評的反制,眼看已加入競逐總統提名大戰的民進黨四大天王,正從各個角度附和阿扁,以爭取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支持,而藍營對於一系列的「正名」、「去蔣」行動,並未發揮太大反製作用,令人不得不憂心,在「四要一沒有」之後,阿扁還將如何繼續切他的台獨香腸。

府院黨的後續動作頻頻

3月5日上午,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表示,扁的談話和「四不」承諾無關,旨在說明今年元旦講話中「台灣主體意識」的具體內涵及政策內容。行政院官員表示,會持續評估與推動企業正名,現被列管的單位多達上百家。民進黨主席游錫坤公開讚揚,阿扁談話「說得好,說得對。」

3月6日,陸委會表示,「四要」實際上是在維持現狀,台灣和中國互不隸屬,說要獨立就是要捍衛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的現狀。蘇貞昌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仔細核對了「四要一沒有」全文,發現其內容與阿扁歷次發言並無不同,他毫不在乎因此被譏為「哈巴蘇」。謝長廷則利用列席蔡同榮公投記者會表態,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時機已成熟,可以公民投票達成共識。

當然民進黨中也有人持不同意見。林濁水指出,若說台灣沒有獨立,「陳總統還是不是總統?」鄭運鵬也表示,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主張,台灣任何有關獨立狀況更動必須由台灣全體住民決定,「總統不要違反黨綱比較好」。台聯黨更高分貝回應,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總統要獨立、要向誰獨立?」連國防部長李傑3月12日在立法院也表示,他個人反對「四要」;國安局副局長王西田更說,如果現在就宣佈台灣獨立,一定會給台灣帶來災難。

就在「四要一沒有」口水戰剛要落幕之際,阿扁3月17日在參加台灣法學會主辦的「憲法變遷與憲政改造」研討會時又重申,台灣需要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他強調,催生新憲是要確認台灣人民奮鬥而來的民主成果,不是中國宣稱的所謂「邁向法理台獨」。3月18日,行政院對外證實,一向被視為「深綠的基本教義派」、民進黨籍的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將升任駐美代表。這兩件事顯示,阿扁至今未放棄在任內完成修憲的決心,也知道唯有派出最清楚他理念的子弟兵,才能加強對美遊說工作。

國民黨的反制不夠有力

2006年底北高市長選舉的投票率偏低,特別是國民黨大票倉,高雄左營區與台北大安區,投票率都只有六成(遠不及過去的八成),被視為不少國民黨核心支持者放棄投票。而面對扁政府今年以來發動的「仇中、去蔣」運動,國民黨只低調批評:「去中國化影響經濟發展」、「企業更名、拆蔣公像浪費政府資源」,更被其支持者批評為軟弱含糊,在藍營中四處可聞「不知為何而戰」之歎。「四要一沒有」談話後,國民黨的蘇起及張榮恭表示,早研判陳水扁今年將有台獨大動作,他們並預估,阿扁可能會採取軍事挑釁中共的策略,例如軍機擦撞等,全面引爆台海危機,企圖改變現狀,甚至停辦總統大選。馬英九則連續藉著三個不同場合,表達不贊同「四要一沒有」,也較完整地提出他的兩岸政策藍圖。

3月12日,馬英九在政大演講時重申「在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和大陸恢復協商」、「中共撤除對台飛彈,雙方簽署和平協定」等國民黨的「五要」立場。他也表示,他不同意把兩岸關係定位為「統獨關係」,因為不管是「統」或「獨」,都不符合目前台灣大多數人的期望。他說,大陸是「威脅」,也是「機會」;應采「兩手策略」:在「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的基礎上,重新開啟與中共的對話,但為抵禦中共的威脅,還必須維持堅實的國防實力。

3月17日,馬英九在中華戰略學會年會上,提出「兩岸談判階段論」。他說,台灣應依「安全機制、共同市場、國際空間」的順序,盡速與對岸展開談判;兩岸談判並非談統一或投降,而是要改變兩岸互動模式。他也宣示,若國民黨重返執政,將首先推動兩岸安全和平的談判,但中共對台飛彈一定要撤。其次,他認為兩岸應談經貿正常化;由於中共不願與台簽署屬於國與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台灣方面又無法接受港澳模式的CEPA,就應透過談判,邁向「共同市場」。馬英九還說,台灣的生存空間不容抹滅,兩岸應在務實主義前提下,秉持「活路原則」,為台灣的國際空間找出一條路。

3月20日,馬英九又在對外法人演講時,端出了「全面三通」牛肉,並提出「原則開放,例外管制」的政策主張,希望建立兩岸共同市場,重現台灣經濟活力。

馬英九以上三場發言,雖仍顯出他想討好中間選民及美國,且對大陸處境不甚瞭解,但其內容已較前豐富,架構亦較前完整。兩岸復談及三通的確是改善兩岸關係的當前急務,為促成島內共識,馬要求大陸釋放更多善意,例如進一步結束敵對狀態,以及在不失「一中原則」下,給予台灣某些國際空間,並非完全不可行,亦不失為好的建議。且不論馬英九近日談話,能否為他加分,他能勇於誠懇表達意見,總是件好事。馬英九應該想通,除非他不選,否則未來一年,統獨議題將如影隨形,他既不可能避戰,亦不可能永遠兜圈子,與其討好天下人,還不如先穩定核心支持者,重新激發泛藍選民的熱情及戰鬥力。

美國重申不支持台獨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考馬克3月5日說,「任何令人質疑陳總統承諾的言論,都是沒有助益的(unhelpful)」。媒體隨即追問,指國務院是否視陳的「四要一沒有」言論「沒有助益」?麥考馬克說,美方立場明確,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任何牴觸這項原則的言論都是無助益的。麥考馬克並重申,陳多次保證將貫徹「四不一沒有」,而且也在2004年就職演說中承諾,有關憲改目的,僅為政府效能與國家經濟競爭力,不會涉及主權議題。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專案主任貝德(JeffreyA.Bader)對《華盛頓觀察》週刊直言,「陳水扁發言完全牴觸四不一沒有,即便不是字句上的,也絕對是精神上的。」但他認為國務院所說「沒有幫助」,已經是嚴重的外交措詞,陳水扁應該適可而止。葛來儀則對同一週刊表示,國務院回應只能算是「溫和的訓斥」,美國政府應該發表更嚴厲的講話,以阻斷陳水扁食髓知味;美國最應防範的就是陳水扁逐步地由言論(台獨)過渡到行動上的台獨。她更指出,「四要一沒有」似乎在嘲諷「四不一沒有」,讓美國人聽來格外刺耳。

儘管美國國務院重申不支持台獨,智庫也認為陳水扁不應該繼續挑釁,但多位軍情首腦日前才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同聲表示,中國現在就是美國的軍事威脅,接下來威脅還會升高,想和美國分庭抗禮;台灣是中美唯一可能發生衝突的原因,但美國應繼續協助台灣加強自衛能力。看來,只要美國一天不改變它想永遠維持壓倒性獨霸的戰略,它就不可能放棄以台制中之策略,繼續圍堵中國。因此,美國即令對阿扁的能力操守,反覆無常的個性有所不滿,但為其自身利益,大概還是不願破壞民進黨的選舉行情。知此道理,就難怪阿扁吃定美國,剛澄清「四要」不牴觸「四不」後沒幾天,就又叫囂要繼續推動公投新憲。而美國過去幾年多次拒絕無外交資歷的民進黨人出任台灣駐美代表,竟在此時此刻接受阿扁的人馬--吳釗燮,其立場難免令人猜疑!

大陸對台工作有新思維

儘管大陸正在兩會期間,國台辦仍於隔天就對「四要一沒有」提出抗議:這是陳水扁赤裸裸鼓吹台獨,在台獨分裂道路上又邁出的危險一步;陳水扁想透過「憲改」謀求「台灣法理獨立」。全國人大及政協十屆五次會議,雖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主軸,但也都「堅決反對『台灣法理台獨』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動」。

從大陸近來對阿扁各項挑釁回應之迅速,反應之強烈,可見大陸已把法理台獨視為《反分裂國家法》中之台獨重大事變,因此必須採取最嚴厲的遏制措施。大陸瞭解唯有民進黨2008年下台,才能暫時解除法理台獨引信,因此有傳聞,胡錦濤將於今年4月第三屆「國共經貿論壇」時,與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簽訂和平協定。但該傳聞已被國台辦3月14日否認了。其實,胡連2005年4月共同發佈的「五個願景」,已包括「促進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且不說馬英九所言和平協定內容為何,在國民黨未掌有行政權前,大陸與其簽署和平協定,似不具實質意義。

除對台灣形勢掌握更清楚,作法更謹慎細緻外,大陸對台工作及智庫近來對於美國在法理台獨上的態度,亦有更清楚的認識。照道理說,深陷伊拉克戰爭泥沼,又有伊朗、北韓困擾的美國,應該不願看到台海有事,更不致樂見台獨沖毀中美關係,因此,中美應該「聯手制獨」,維護台海安全。但目睹阿扁從一邊一國、公投到終統,甚至放棄「四不」,美國除發表聲明,於阿扁出訪過境時稍加刁難外,並未採取太多事前防範和事後懲戒措施,大陸終於洞見,中美之間對於法理台獨的認知及立場差距很大。

不論美國是因為太有自信,認為可逼使阿扁在修憲時不觸及改變現狀,或是有意允許阿扁遊走於法理台獨邊緣,從中取利,大陸盡早面對美國無法真正遏止法理台獨的現實,不但有助於其對台工作的調整,也可為一旦阿扁採取法理台獨大動作時,該如何應變中美關係預作準備。

陳水扁進兩步退一步

台灣有媒體說,問題沒那麼嚴重,府院不是馬上就補上「四要」並不違背「四不」,李傑不也說了「現在也沒決定要怎樣」,這是阿扁「標準的進兩步再退兩步」。有媒體說,要獨立、正名與新憲,都須按修憲程序進行,以立院目前席次看,任何修憲案連委員會都走不出去呀!也有媒體洞見,阿扁只是想刺激華府、北京,拉抬民進黨選情,只要他們不隨之起舞,阿扁就玩不下去了。這些評論聽起來有理,但也都有可議之處。

首先,阿扁絕非進兩步退兩步,而是進兩步退一步,匍匐前進。去年「終統」前,誰會想到阿扁會硬生生地拿掉「一沒有」,僅僅一年後,連「四不」都成了「四要」,如此衝撞速度還不夠快,對兩岸關係的破壞還不夠大?吾人應記憶猶新,2005年在野三黨先後訪問大陸後,台灣民意明顯轉為反獨趨統,兩岸關係也空前趨緩,不到兩年光景,跛腳的阿扁竟能重挫兩岸關係至此,怎能說他在原地踏步?

其次,獨立、正名與新憲作起來困難,但光是叫一叫,就可凝聚綠營選票,又可讓藍營跟著團團轉,好處多多。扁政府近來不顧民意反對,硬搞「更名」、「去蔣」,正是為展現若非中共打壓,他早已完成正名制憲的決心。更何況,第一部呼應陳水扁與辜寬敏第二共和的憲法版本已於3月16日出爐,亦已引起各方討論。且不管該草案下場如何,只要修憲版本層出不窮,就代表修憲議題方興未艾,而阿扁還有得玩!

再者,阿扁確實算計過,北京與華府不可能沒回應,最好北京反應過度一點,那將有助於綠軍選情,美國抗議大一點,他又可以擺出一副不怕老美的悲壯姿態。但另一方面,中美若不強烈抗議,阿扁一定會得寸進尺。基此,大陸雖已總結過去經驗,知道要避免作綠營的助選員,但仍必須表明立場。至於美國對「四要」及「第二共和憲法」的態度,倒不失為吾人觀察它對法理台獨立場的一塊試金石。

阿扁的下一步為何?

阿扁不再有連任壓力,又得為自己身家性命想辦法讓民進黨繼續執政,也想在卸任後繼續翻雲覆雨,在「四要」後,他的下一步是什麼,值得吾人探究。

一、繼續炒作「去中」、「去蔣」。回顧府院近來的改名作業,可發現其速度驚人,而且保密到家,確實做到了「先做再說」。去年蘇貞昌宣佈中正國際機場將改名的八天後,桃園國際機場即隆重掛牌。今年2月8日《阿扁總統電子報》提到中華郵政、中油、中船應該「正名」,四天後台灣郵政、台灣石油就掛上新招牌。依此推理,繼高雄文化中心拆除蔣公銅像後,中正紀念堂改名、拆圍牆、慈湖蔣介石陵寢撤衛兵,大概也將在2008年總統大選前陸續完成。

二、依公投法舉辦公投。中選會主委張政雄日前表示,游錫坤提出的「黨產公投」案及王建煊等人提出的「反貪腐公投」案已完成提案人查對作業,現已進入第二階段的連署,要由六月產生的新任中選會委員開會決定。這就難怪藍綠立委為中選會組織法修正案已連續在立院打了三次架,到目前尚未定案。黨產公投案及蔡同榮正在力推的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案,與公共政策無關,不過是綠營想借題發揮,影響藍營選情的工具。尤其加入聯合國案就算有半數選民支持通過,亦完全不可行,但其過程恐不利於兩岸關係。

三、推動新憲公投。就在2007新憲公投被認定已出局之際,由陳明通等人草擬的《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憲法草案》(簡稱《台灣憲法》)匆匆上市。該草案主張,原有憲法總綱予以保留,然在新憲前言規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任何政治形式的政治關係」,必須交付公民投票。陳明通得意地表示,他「以『第二共和』方式重新肯定中華民國,統派應感到欣慰。」又說第二共和是幾個修憲方向中「比較務實可行的選項」。但該草案擺明是要落實阿扁的「一邊一國」。扁政府對該草案尚未公開表態,而該案所提之內閣制未必被民進黨四大天王所接受,因此要依修憲程序,經立院高門檻通過,再交由公民覆決,依然困難重重,只是阿扁勢將繼續操弄此訴求,並將把修不成憲的責任,轉嫁於藍營「不站在人民這一邊」。

結 語

陳水扁拋出「四要一沒有」宣示,為原本已硝煙味濃厚的2008總統選舉,投下新一波爆炸話題。吾人期待,民進黨未來選戰主軸既定,國民黨就應嚴肅以對,盡早做好一切必要準備,並予以正面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