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2006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DP)平均每年增加9.7%,實質增長約十五倍。英國和美國在工業革命時,歷經五十年始增長一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加9.5%,但八十年代為4.7%,九十年代更降至1%,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時,均無持續成長如此快速之例,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將於2007年年底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2006年中國GDP以7.97人民幣折合一美元計算為$26,458億,人均國民所得$2,013,但若以對等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計算,一美元在中國之購買力約為美國之3.67倍。2006年中國人均ppp為$7,387。2006年中國ppp占世界總額11%,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但若以ppp計算1995年以後世界經濟成長額,中國所佔之比重高達四分之一以上,超過美國,因此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已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中國經濟成長快速乃農業社會逐漸轉型為工商社會的必然結果。但中國經濟發展的另一原動力為經濟全球化以後,外商直接投資和貿易順差金額的快速成長。
國民生產總值由三種產業組成。第一產業包括農、林、漁、牧。林業產品可以食用的部分極少,而且中國林產品僅佔第一產業總值百分之四弱。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糧食不足,政府以糧票控制糧食的供應。1978年糧食作物占農作物播種面積80%,世界平均僅51%,因此油類、食糖和棉花的耕種面積都不夠。1978年中國人均糧食生產量僅219公斤。此後農產持續增加,至2006年,糧食作物占農作物播種面積降至67%,人口雖增加36%,但人均糧食產量增至379公斤。自1978至2006年中國糧食生產增加之主要原因有三:(一)中國灌溉面積從1978年的450萬公頃增至2006年的550萬公頃,占播種面積35%,占世界灌溉農田面積20%。(二)中國肥料用量增加5.4倍,2002年占世界總量28%,居世界第一位。(三)作物品種改良,例如由袁隆平所領導的團隊育成的「雜交米」使產量增加30%以上。2004年中國穀物產量每公頃5,187公斤,遠高於世界平均之3,078公斤。
穀物增產以後,餘糧可用為飼料。1978年畜產業僅佔第一產業產值15%,2006年增至32%,各種肉類總生產量增加3.5倍。2004年中國肉類產量占世界28.6%居第一位。其中豬與羊肉第一,雞肉第二,牛肉第三。
1978年中國遠洋漁產占世界5%居第三位,1995年增至13%躍居第一位。2004年中國海洋漁產捕獲量占世界17%,內陸漁產占26%,養殖漁業占67%,成為一超級漁產大國。漁業佔第一產業的產值從1978年的1.6%增至2006年的10.4%。
綜上所言,中國農、牧、漁的發展到了九十年代初才能確保充分的食物供應,但至今中國穀物占耕地面積的比例較世界大多數國家仍偏高。
中國第一產業占GDP的百分比,自1978年的27%降至2006年的12.5%,今後仍將持續下降,許多高度開發國家的比例僅約5%左右。
第二產業包括工業和建築業。工業包括製造業、礦產和電力等,2006年工業佔第二產業產值的88%,中國工業集中在東部地區(包括沿海的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七省和京、津、滬三個直轄市)佔全國產量84%。
最近十年工業產品產量增加三倍以上者,包括化學纖維、農藥、乙烯、塑膠、生鐵、鋼料、金屬切削機、汽車、洗衣機、電冰箱、空調器、計算機、集成電路、彩色電視機等。
過去外商投資主要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工,高科技的產品甚少。以電子零件為例,九十年代初,中國僅能製造20-30%,但近年已升至80-90%, 2006年,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成品製造業已躍居工業產品之第一位,占總值14%,例如製造硬碟存儲產品的邁拓(Maxtor)公司自新加坡移到中國,製造行動電話的松下電器和製造筆記型電腦的東芝株式會社將其在菲律賓的工廠移到中國。
第三產業為服務業包括交通運輸、餐飲零售、金融、房地產等。2006年第三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39.9%,其中67%在東部地區。
經濟開發國家服務業占國民所得之比例通常超過60%。服務業之興盛與城市化有密切關係,根據美國人口參考局的統計,2006年中國都市人口占總人口37%,低於世界平均值之48%,而高度開發國家都在76%以上。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都市化每提高1%,GDP可增加1.5%,平均每一工業從業人員的生產力約為農民的8.2倍,服務業則為的4.4倍。從1978年至1997年,中國城市人口每年增加0.65%,1997年至今,則加速為每年1.41%。
交通運輸的收入為服務業的一部分,而交通運輸的方式影響製造業的成本。
1978年鐵路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全長51,700里,占貨運44%;2006年鐵路長度77,100里約增60%,但鐵路所佔總貨運量減至14%。2007年,青藏鐵道完成,在1,142公里的全程中有632公里在凍土帶,凍土易融沉,採用「冷卻地基」的方法,確保路基穩定,為一極艱鉅的工程。
1978年公路長89萬公里,2006年增至346萬公里,在此期間還建造了4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公路長度將超越美國。公路貨運量自34%增至72%,成為最重要的運輸工具。公路中有兩條世界級的工程,一條是新疆塔里木沙漠公路建築在流動性的沙漠上,全長520公里,兩旁種植二千萬株樹木,利用埋在地下的水管作滴水灌溉,穩固地基。另一為自寧波至上海,全長36公里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公路。
中國內河航運極不發達。三萬噸輪船可到美國密西西比河中游,二萬噸船可到歐洲萊茵河中游,而長江在南京以上,無法航行一萬噸以上的輪船,部分河段祇能行駛五千噸的船隻。自1978年至2006年中國航運雖增加6倍,但占貨運量之比例自19%減至12%。
每單位汽油的載貨量,若公路為一公里,則鐵路為3.4公里,輪船為8.6公里,水運的費用最低。
改革開放之初外商投資金額極少,最初六年平均每年僅約30億美金,1988年至1992年,每年仍僅100餘億美金,1996年以後,除2001年外,都超過500億,2004年及2005年超過600億,2006年更超過700億。最近數年中國所獲外商投資總額僅低於美國。
自2002至2006年,外商投資日本最多共258億美金,韓國次之225億美金,美國第三194億美金。
中國為世界貿易最大國家,2006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占GDP 67%,美國與印度僅約25-30%,2000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占世界總額4%,2007年將升至10%。
2006年中國貿易順差共1,775億美金,其中對美國順差1,442億對歐盟順差937億,但對亞洲國家進口金額超過出口,對日本逆差為240億,對韓國為55億,對東南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三國的逆差共300億美金。多年的貿易順產,使中國到2007年底累積了一兆四千億的外匯存款。
2004年以後,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信息技術產品貿易第一大國。中國阿里巴巴網路公司的總值已接近美國的谷歌(Google)和日本的奇摩(Yahoo)。
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隱憂為石油和水資源的供應,中國煤的儲量占世界12%,極為充裕。但石油儲量占1.4%,天然氣更少僅1.0%。
2006年中國能源消費量煤占69%,遠高於世界平均之27%。石油消費量占20%,低於世界平均的37%。中國石油產量占世界3.7%,而消費量占世界7.3%居第二位,因此約有一半的石油需要從十餘個國家進口,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洲的安哥拉。近年來中國石油消耗量的增加約占世界增加量的1/3,為世界油價上漲重要原因之一。今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石油的供應將成為一嚴重的問題。
中國天然氣最大生產地在新疆,近年已完成「西氣東輸」的工程,建造4,200公里長的管線將天然氣輸送到上海。
中國現有電力供應,火電占83%,水電15%,核電2%。
中國水力發電資源居世界第一位,其中76%在西南地區五大基地總發電量超越長江三峽。現已有多處動工,其中最大者為金沙江的溪洛渡和向家壩。西部電網將與長江三峽及中國東部聯線完成「西電東送」的計劃,以紓解東部電力的不足。
中國現有核電廠五座,預計在2020年之前將在東部沿海增建十三座核電廠,完成後可供4%的電力。
中國人均水資源2,200 m3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中國水資源分佈不均,南部水資源豐沛而北部短缺。
根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標準,每人每年可用水低於1,000 m3為缺水地區,中國有十個北方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低於此量,其中黃河、海河及淮河流域僅350-750 m3為嚴重缺水地區。不僅黃河的徑流量從七十年代的559億立方米減至2002年的288億立方米,華北地區的地下水位亦持續下降,有些地區水位已達到80米的深度,即將耗竭。
為了解決華北的水資源問題,中國已進行「南水北調」的計劃,將長江的水輸送到華北。此一計劃包括東、中兩線。東線利用大運河輸水,但因地勢南低北高必須建造13個抽水站用電力將水位提高,以助其向北流動,抵達黃河南岸後,在河床下築一隧道,輸水至華北,此一工程極為艱鉅。中線從長江支流漢江的丹江口水庫引水經湖北、河南至京、津地區。
南水北調的水量有限,僅足以供人民生活和工業之用,無法紓解農業用水。中國農業用水約占總用水量65-70%,許多華北地區都靠地下水灌溉,一旦枯竭,勢必造成農作物的減產。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糧食不足,經十餘年的努力,到九十年代中,始徹底解決糧食問題。此後外商才大量投資,國際貿易順產快速成長。九十年代中國工業以勞力加工為主,近年高科技信息產業外銷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一位。
回顧中國經濟發展,持續的「五年計劃」,邀請學者專家共同研議,強化基礎建設,完成許多世界級的工程,實功不可沒。
改革開發以後,中國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東部沿海地區遠比中部和西部快速。雖然此一差距,將持續加大,但內陸地區的經濟成長率仍將高於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
今後,中國經濟發展仍將維持每年接近百分之十的成長率。但石油和華北水資源的短缺將是經濟發展的兩大隱憂。石油供應不足雖是世界性的問題,但是在各大國中,中國所受的衝擊可能僅次於印度。
社論
南京大屠殺70週年
中國經濟與嫦娥一號
中美關係與中共十七大
台灣經濟與物價
台灣選情
統獨動態
保釣與統運
海峽短評
編後
台灣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