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主因與政府經濟政策選項

雷立芬
(台大農經系教授)


一、前 言

從不斷調升的油價到民生物資價格的調漲,人民已經深刻感受到物價上漲帶來生活品質下降的痛苦。雖然政府一再強調消費者物價指數只是微幅上升,不足以說明存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台灣石油靠進口、大宗物資靠進口,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必然對台灣的物價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國民生計。因此,從客觀的事實,就可以預測台灣是否存在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壓力。過去台灣也經歷過通貨膨脹重創經濟成長與國民生計,但是因為政府及時推出經濟政策而有效降低影響程度。如今將再面臨通貨膨脹的衝擊,不但市井小民應該關心,政府更應該提早因應之。

本文擬分析最近一波物價上漲的因素,並說明通貨膨脹的定義以及對民眾的影響。最後更要呼籲政府重視通貨膨脹的嚴重性,以及應該有的政策選項。

二、物價上漲之主因

本波物價上漲雖然肇因於石油,糧食作物的供需不平衡也是重要因素。以下分別討論之。

(一)石油供給吃緊、能源作物興起

自2005年油價由每桶28美元開始攀升,本月初已經逼近百元大關。石油價格上漲直接拉高運輸與能源費用,造成企業成本增加;卻也間接帶動了替代能源的需求,其中生質能源包括甘蔗、玉米所提煉的生質酒精,以及由黃豆、菜籽提煉的生質柴油。由於能源作物也是糧食作物,一旦轉移作為燃料,當然會造成糧食供應吃緊而價格上漲。例如在2007/08收成年度美國使用八千萬公噸玉米糧作為生質酒精來源,約占美國玉米總收成的二成,可供飼料用料當然減少。

(二)氣候變異,糧食作物減產

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候異常,導致許多農產大國這幾年不是碰到大旱就是暴雨,以致於農作物產量銳減。例如2004年全球小麥生產量達到高峰後就逐年遞減,今年因歐洲、澳洲、加拿大等重要小麥產區乾旱,更讓小麥的價格一路上揚,目前每英斗7.78美元,對比較低價每英斗2美元,成長3倍有餘。

(三)新興市場所得提高,糧食需求提高

近年中國、印度等因經濟崛起,國民所得逐年提高,對於糧食需求也隨之上升。不僅是提供熱量的主食作物,對於蛋白質的需求更是快速成長,連帶增加對於飼料作物(玉米、黃豆)的需求。例如1995年中國黃豆還能維持自給自足,2007年的進口量已經高達3千萬公噸,主要原因是人民對蛋白質(肉類、蛋)的需求快速成長所致。

當物價不斷上漲,社會大眾普遍存在預期心理,惜售、囤積、搶購、投機風潮四處蔓延,將會因為產品供給更加不足,加深物價上漲趨勢。

三、通貨膨脹對民生之重要影響

一般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直接感受是鈔票變薄,經濟學稱之為「通貨膨脹」,其定義為「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持續上漲的情況」。如果只是某一種或某一類商品價格上漲,而其他商品的價格沒有發生變化,就不能視為是通貨膨脹。在1973年及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時,因為,石油是主要能源也是多種產品(塑膠)的生產原料,石油價格的調升引起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以目前的物價上漲情況而言,不僅是石油價格漲,糧食價格也漲,幾乎所有民生物資價格都上漲,只要物價持續上升,則可視為通貨膨脹。下表舉例說明1千元在不同通貨膨脹率下,分別經過1、2年後,所具有的購買力。當通貨膨脹率為4%時,千元在一年後,只能買到與今天962元等值的物品。比較極端的例子。當通貨膨脹率為1000%時,目前的一千元在兩年後,只和目前一瓶養樂多等值。

 年 1%  4%  30%  50%  100%   150% 200% 1000% 
 1  990 962   769 667 500 400 333   91
 2  980  925   592   444   250   160  111   8

在通貨膨脹期間,如果個人所得會跟隨通膨率調整,則通貨膨脹的損害會相對減輕。仰賴固定收入的人,例如薪水階級、靠社會福利金、退休金,以及依賴固定利息過日子的人,在通貨膨脹之下,購買力降低,生活當然會受到影響(參看前表)。通貨膨脹時,房地產價格會上揚,擁有房地產的人財富會跟隨增值,但是沒有房地產的人則更加買不起房地產。簡言之,通貨膨脹會使全體國民的所得及財富進行重分配。一般而言,中、低固定收入且無自用住宅者,受通貨膨脹為害最重。

在通貨膨脹嚴重(1000%)時,貨幣嚴重貶值,人人不再儲蓄也對貨幣失去信心,反而爭相囤積貨品,或者是將錢投入購買房地產、黃金及外幣等投機性或不具生產性的用途。其結果是,正常的生產事業缺乏資金來源,企業也因成本及收益難以掌握,造成投資停頓,嚴重影響經濟成長。

四、政府該有的因應措施

通貨膨脹發生時,對民生、經濟、政治、社會都會產生重大影響,政府不能單以「油價高,就換小車;菜價高就到超市買5元一把的青菜」,輕輕帶過。台灣的各種民生物資在面臨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壓力下,如果國民所得不能隨著物價成長率調整,則百姓生計將更加辛苦,何況台灣平均實質薪資已經十年沒有調升。政府除了短期穩定物價的緊縮貨幣政策外,更應該積極建構經濟政策。

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當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為了提升跟深化總體經濟發展而開始規劃10項大型建設工程,稱為「十大建設」。該建設自1974年起,至1979年底次第完成,共動用新台幣3,000餘億元;其中六項是交通運輸建設,三項重工業建設,一項為能源項目建設。十項建設過程中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建設完成時不但便利了交通運輸,也提升了工業建設的技術水準,帶動台灣經濟建設的發展。1974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僅有1.1%,而工業成長率為-4.5%,通貨膨脹率則高達47.8%。1976年,各項數字便已大幅好轉,經濟成長率創下空前的13.5%,工業成長率升至24.4%,而通貨膨脹率也重新降回10%以內。

由成本增加推動的通貨膨脹,會造成經濟衰退以及失業率上升,最有效的因應策略是由政府進行公共建設增加支出。因此,60年代的十大建設是一個正確的選項。如今政府舉債困難,要進行公共投資可能不容易。退而求其次,鼓勵民間消費帶動總體需求,但是必須先提高國民所得,顯然,由公務人員調薪帶動民間薪資上漲是一種可考慮的選項。最後一種思維,如果有更多外國觀光客到台灣消費,也可以帶動國內需求,但是要達到觀光客倍增的對象在哪裡?才是政策能不能有效達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