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有感
「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有感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在西昌航太發射中心,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準時點火,順利升空,將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送上太空,開始了繞月飛行的征程。這是中華兒女將「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話變為現實邁出的關鍵的第二步。是繼載人飛船進入太空之後,進而實施「嫦娥登月」工程的第一步。這一步走得很穩健。
順利升空後,「嫦娥一號」沿著西昌地區的緯度,在地球軌道上飛越湖南、江西、福建、台灣上空衝入太空。10月31日17時15分,「嫦娥一號」進入繞地球軌道飛行,經過三次變軌,啟動了第四次變軌控制系統,17時28分,「嫦娥一號」衝出地球軌道,奔向月球軌道,標誌著當今中國已經有能力衝破地球引力,進入太空深層去探索。
11月3日18時,已經飛行了10晝夜的「嫦娥一號」,在月球轉移軌道上以每秒500多米的速度,直向月球捕獲點飛去。11月5日11時許,「嫦娥一號」抵達月球捕獲點,飛行速度為每秒2.4公里,必須及時進行有效制動,以便準確的進入月球軌道,開始繞月飛行。
11時45分,地面控制中心發出掣動指令,衛星乖乖地降低了速度,「太空剎車」精準完成,飛行了144個小時的「嫦娥一號」進入12小時週期的月球極軌橢圓形軌道,成為真正的月球衛星。這是當今中國人航太技術的又一項重大突破,邁出了「九天攬月」又一關鍵步伐。至11月7日,再經過三次近月制動,「嫦娥一號」進入週期127分鐘、距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極月圓軌道,進入「攬月」位置。11月18日,「嫦娥一號」的各種探測儀器全部啟動,對月球的科學探測開始進行,我中華「九天攬月」的夢想,終於成為一次歷史壯舉。
據「嫦娥工程」指揮部介紹,我國航太事業的「嫦娥工程」分三步走。24日的發射壯舉為完成第一步開了一個好頭。「嫦娥工程」是我國航太事業發展的里程碑。
1991年,我國「863計畫」航太領域首席科學家閔桂榮院士,首次提出中國應開展月球探測活動。國家接受了這項建議,隨即成立了「863月球探測課題組」。
1993年,國家航天局專家組論證了用一枚「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一顆人造物體硬著陸月球的計畫。第二年,由歐陽自遠、褚桂柏領銜的專家組,完成了第一份較為完整的月球探測工程可行性報告。
1998年,中國科學院完成了我國月球探測發展戰略的研究項目,提出了探測月球的初步設想。2000年,中科院研究組完成了《我國月球資源探測衛星科學目標》研究報告,提出了對月球進行「繞,落,回」三步走的設想。當年1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航太政府白皮書》,申明「開展以月球探測為主的深空探測的預先研究」被列入近期發展目標。2002年,200多位專家開始了「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綜合工程立項論證」。
第二年,國防科工委宣佈,月球探測工程進入預發展階段。國家航天局宣佈,正式啟動月球探測工程的預先研究。2004年國家航天局正式宣佈,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啟動,命名為「嫦娥工程」。經過三年的艱苦攻關,自主研發,24日進入了發射升空階段,中國的航太事業進入了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我國的探月工程落後於美國、俄羅斯。日本已於今年9月14日向月球軌道發射了「月亮女神」繞月飛行的探測衛星。據日本航太專家分析,我國的「嫦娥一號」與「月亮女神」相似,各有短長,而整體水準則在「月亮女神」之上。可見,我國「嫦娥一號」升空雖然比「月亮女神」晚一個多月,而研發水平則高於日本。
在我國之後,印度也即將進行繞月飛行工程。國際社會的航太工程專家普遍認為,中國已經牢固的佔據世界航太事業第三的地位,進入了世界航太大國的行列。他們預見,在今後不很長的時期內,中國的航太事業將與美國相媲美,甚至超越美國。而我國則強調,走自己的路,造福於中華民族,造福於世界人民,不與任何國家競爭,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為全人類的和平發展事業做貢獻。
「嫦娥工程」是一項階段性的整體計畫。說是「階段性」,是指工程的目標鎖定在「探」的階段,也就是要全面探明月球的情況,充分掌握,以便展開對月球的深入研究。而「探」,要分三步走,每一步都有確定的目標。達到每一步的預定目標,才是完成探測工程的標誌。
第一步是繞月飛行。「嫦娥一號」的使命,就是繞月飛行一年,對月球進行整體性、全球性、綜合性的探測,包括月球的地質地貌、地形、物質成分、月壤特性,日、地、月之間的空間環境,以發回大量的多維照片為獲取的原始資料樣本。要實現五個目標:第一,突破月球探測基本技術。
第二,研製、發射我國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月球衛星。第三,首次開展月球科學探測。第四,初步構建月球探測衛星航太工程系統。第五,為月球探測後續工程積累經驗。10月24日18時05分的發射成功,僅僅是實施第一步的開始。
第二步是實現探測器在月球上的軟著陸,可簡稱為「落」。這是嫦娥二期工程要完成的任務。
要研製出能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探測器,並能在月球上巡視。這種探測器的技術水準遠比繞月飛行的衛星要高,研製與發射的技術水準要達到一個新的水準。而軟著陸後要精細探測著陸區和巡視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就位分析其物質成分及分佈規律,測量著陸區物理機械特徵,獲取日、地、月空間環境參數,為未來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球表面環境、地形、月巖的化學與物理性質等等資料。
二期工程研究、規劃、分析、論證工程已大體完成,預計2015年之前,可望實現首次發射飛行。第二步要達到的目標有三個:第一,突破軟著陸、自動巡視勘察及其相關技術。第二,研製、發射月球軟著陸器和月球車。第三,建立我國的月球探測航太工程基本系統。
第三步,月面探測器完成預定探測、採樣任務後,攜帶採集的樣本返回地面。這是嫦娥三期工程。這一步是在二期工程的基礎上,達到一個質的飛躍,就是既能將探測器送上月球,又能通過地面站的搖控,使其安全返回來。只有完成了這一步,才能開始載人登月工程。
實現這一步,預計在2020年。這一步的目標也有三個:第一,返回系統的可靠性研究,以確保載人登月安全返回。第二,將採集的樣本帶回來後,深化對月球起源、物質結構,存在環境的確切認識。第三,為發射載人登月系統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進行實踐性研究,研製出可靠的飛行器、動力系統,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選址等研究。這一步順利完成了,「嫦娥登月」則將成為現實。
從「嫦娥一號」的發射,可以看到這幾個問題:第一,高度透明。提前很多天發佈消息,告知發射的時間、地點、火箭準備等情況。發射現場對媒體開放。發射全過程進行現場直播,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實況。這樣做,說明準備非常充分,有足夠的把握,估計到了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做好了應急處置的準備,有足夠的信心做到發射成功。
第二,發射全過程,指揮沉著、穩健,緊張、有序,一切均按照原計劃的步驟準確無誤的進行,達到了兩個百分之百的成功,證明中國的航太技術、研製、操控能力達到了一個新水準。
第三,現場指揮,各項技術的把關人,有許多年輕人。老科學家、年輕幹才齊上陣,是一支強大而有巨大潛在力量的第一線研發隊伍。至於方方面面更廣泛的相關研發力量,則難以估量,預示中國航太事業的發展前景無限廣闊。第四,標誌著我國科學技術整體水準有了飛躍式的提高。能把月球探測衛星送到月球軌道,是中國進入太空深層研究的開始。這比進入地球軌道的技術要求高得多。能把幾噸重的智慧物體送出地球軌道,準確的進入月球軌道,沒有各學科的綜合研發能力,是設計不出來的。就是設計出來了,也不一定能製造出來。造出來了,怎樣讓整個飛行器按設計的要求飛起來,這又需求很多學科的知識和駕馭這些知識的能力。而要實現設計目標,又要動用跨越很多行業的技術力量,組成一支構成複雜而又能在統一指揮下進行協調工作的大軍。可見,《嫦娥工程》體現了當代中國掌握、運用現代科學的綜合能力。
雖然我國與美、俄最強的國家相比差距甚大,與日本、印度相比,各有短長,而要從我國積貧、積弱的基礎相比,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進入世界最先進的行列,實屬人類科學發展史上的奇跡。
第五,標誌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表明在現代生活中,一個國家與人民生存、發展所需要的各種條件,中國人民都能經過自己的艱苦努力創造出來。過去沒有的,今天有了,今天沒有的,明天會有。別的國家有的,我們國家也能有,或已經有了。其他國家沒有的,只要人民生存需要,我國就有能力研製出來,造福於人民。中國人民正在用實際行動改變世界各國的中國觀,真正取得世界各民族平等的資格與身份。
第六,增強了中國人民為世界和平事業做貢獻的能力與信心。中國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國,佔人類總數的五分之一。在世界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為人類的和平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古代的四大發明不足以代表中華民族做貢獻的全部內容,當今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中,只要稍加留意,時時都能體驗到中國人的智慧,成為全人類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代以來中國落後了,西方列強不僅造成了中國的落後,而且還以這種落後污辱我民族、欺壓我國家,使中華民族對人類和平發展的貢獻力降低到了極點,反過來還要向東、西方的現代文明來學習,以求自強。
中國人民快步趕上來了,文明古國,文明大國,集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於一身的當今中國,成為開始騰飛的東方巨龍。研究天上的事,開拓太空研究的領域,歸根結蒂,還是為了人間之事,為人類和平發展事業開闢廣闊前景。少數國家壟斷這項研究,不一定給人類造福,可能會走向反面。而在數千年前就產生「嫦娥奔月」神話的中國,進入到了太空研究的領域,對保證太空研究造福於人類,而不是造禍於人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不是嗎?一些人都在揣測中國研發「嫦娥工程」的軍事目的,他們以自己的用心度當今中國之腹,對中國的進步存在畏懼心理。只有心術不正的國家才存在這種心理。中國人民對此則坦然以對,莊嚴宣佈我國航太事業的和平使命,真誠尋求國際合作,從各個不同領域,創建和諧國際社會。我國這種能力的增強,才能令世人相信我們的承諾是真誠的、負責任的、有能力的,中國是世界大家庭合作共事的一員。
「嫦娥一號」飛起來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更長、更艱巨的路程還在後面。繞月飛行,攬月探測已經實現。登月考察,開發月球,建立月、地通行航線,為地球人開拓更加廣闊的活動空間,全面提升地球人的生活品質,這些長遠、艱辛而又光榮偉大的歷史使命,正等待我中華兒女去完成。我中華民族是世界人類和平發展事業大軍中一支強大的生力軍。為了人類的和平發展、幸福生活而奮勇前進的隊伍中,是永遠不會缺席、掉隊而要走在前列的成員。
◆
社論
南京大屠殺70週年
中國經濟與嫦娥一號
中美關係與中共十七大
台灣經濟與物價
台灣選情
統獨動態
保釣與統運
海峽短評
編後
台灣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