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台灣最缺、最需要的是什麼?

史威
(旅美評論家)


現在台灣最缺、最需要的是什麼?這個題目是海內外炎黃子孫、首先是台灣人民所關心的,也是他(她)們最有發言權的。遺憾的是,這個問題的答案雖然是明擺著的,就是兩個字:信心;可是,看目前台灣各種傳媒,好像這兩個字似乎是有意無意地被淡化了;有些「菁英」,出口成章,或高談闊論,或娓娓道來,一路說開去,頗有「煽情的效果」--實際上、實質上卻是在跟「信心」這個主題做相反的文章。因此,做為海外的一個遊子,不揣冒昧,就這個題目,說些「一得之見」--咱們民族不是有句老話麼:「愚者千慮,或有一得。」就是這個意思。不過,我不想具體地引述「菁英」們在做這種反面文章時的「生花妙筆」下的「精彩」論述和詞句,只是「抽像」地談一談問題--這是要請「菁英」們原諒的。

有些「菁英」們口口聲聲說,台灣是一「小」夾在兩「大」之間,反覆告誡人們要懂得自己的這種處境,小心謹慎,有以善處。可是,一到論述台灣目前種種現實問題,他們就把上述他們自己強調過的問題丟到太平洋裡去了。眾所周知,兩「大」中之一「大」,就是那個超級大國,它一直是把台灣永遠從自己的祖國分裂出去,視為自己的戰略利益所在。要實現這一戰略目的,它就需要在島內培植、扶持一種勢力,這種勢力一定要是對中國具有非常強烈的「仇恨」,儘管這種「仇恨」沒有廣泛的現實的社會基礎,也一定要千方百計地製造出來。這就是目前島內在所謂「國家認同」上的「危機」的主要根源。「菁英」們似乎也找不出解決此一「危機」的靈丹妙藥,他(她)們好像也沒有台灣工商界的有識之士那樣的見識和魄力,敢於正面回應「台獨」勢力的挑釁,其唯一「招數」就是「屈從」這種「現實」;除了「指責」當局大力推動兩岸三通、改善兩岸關係、力求兩岸和平與發展的雙贏是「步子太快」,也實在看不出「菁英」們有什麼特別「高明」之處。「菁英」們的「智者」「千慮」之一「失」,到了需要由賴幸媛女士出面加以「校正」的地步,實在也是夠諷刺的。

記得我在大陸的時候,那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常收聽《美國之音》中文廣播。收聽者並非我一人,有的還寫信給《美國之音》索要材料;材料寄來,我還親眼看到過這樣的材料,也沒有聽到過誰因收聽《美國之音》被怎麼怎麼樣。總之,當時大陸當局的態度好像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時,《美國之音》連續廣播了美資與中方在北京合資辦廠,生產吉普車的故事。時間已久,我記得可能不太準,好像是叫「切諾基」(Cherokee)吉普車。《美國之音》的廣播,洋洋灑灑、詳詳細細、相當生動具體地敘述了當時的中國官方的規章制度、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以及官僚們落後、陳舊甚至是腐朽的觀念如何與現代化企業的經營管理背道而馳,最終導致了這家合資企業的「散伙」結局。我相信,《美國之音》在這個故事中所敘述的許許多多的具體情節,大都是真實或基本真實的;不過,《美國之音》這樣做,到頭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也是絕對真實的。何也?君不見,結果是讓德國人搶了先機。當美國人回過神來,後來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到上海辦廠時,中國的汽車市場已被德國大眾佔了將近一半,至今美資企業所生產的汽車在中國市場佔有的份額,仍遠遠落後於德國企業。美國人的這種戰略失誤,應該給《美國之音》記上一「功」。因為,它用自己的廣播,在企圖影響中國人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選擇的發展道路的信心的同時,也給美國人自己釋放出一個錯誤的信息:不可到中國投資辦廠生產汽車,分享中國汽車市場這塊「大餅」。竊以為,現在台灣一些「菁英」正在犯上述《美國之音》同樣的錯誤。如果就事論事,他(她)們對一些具體事情的論析,很可能都是對的或基本上對的;但是,其總結論卻是根本錯誤的。他(她)們只看到眼前的某些具體的事變,遷就這些事變,卻看不清事物發展的本質和總的趨向。因為,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發展,這是事情的本質,也是事物發展的總的趨勢,誰也改變不了,包括超級大國。他(她)們卻正在散播對台灣前途「喪失信心」的傳染病;而他(她)們自己,則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可謂害人害己。蓋害人害己,智者所不為也。

一隻大象,如果只在一公尺的距離內觀察它,很可能只看見一塊兒黑糊糊的粗糙皮膚,上面長滿如小草似的毛,毛中間還可能蠕動著不知名的小蟲子;或者只看見大象的一隻腿。必須在十公尺開外,才能看到它的總體形象。我們的祖先早就看出通常人們很容易有這種認識上的局限性,故有詩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民要有開闊的眼界,要看到自己根本的長遠的利益,顧及到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就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就不能只看眼前的這狹小的空間。于右任老先生書贈蔣經國先生的名句:「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京劇--台灣叫國劇--《女起解》裡蘇三有一句唱詞:「洪洞縣裡沒有好人。」她吃了冤枉官司,一腔怨恨,無從發洩,說說氣話,我們完全可以理解,並且充滿同情。癡心女遇到負心漢,大呼「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根據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並且充滿同情。但是,如果我們把她們的這些氣話當作一種「科學的判斷」,那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了,因為它只會吞噬人們的信心。如果「洪洞縣裡沒有好人」,「洪洞縣」如何還能搞得好呢?如果「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那你的爸爸、爺爺也算不算在內呢?如果「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不要說一個家,就是一個鄉、一個縣、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又如何能夠搞得好呢。《鏡花緣》裡的「女兒國」,在現實世界裡是不存在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在真誠地同情她們的處境、幫助她們克服具體困難、改善她們的處境的同時,也要引導她們把眼光放遠大些,不要喪失生活的信心,喚起她們對前途的信心;而不是向她們散佈「喪失信心」的「瘟疫」。

歷史的經驗告訴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看到光明;越是在受到挫折的時候,越要看到自己的真實存在的有利條件;越是在危機的環境中,越是要有信心。面對同樣嚴酷的現實,有了信心還不夠,還必須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創造有利的條件,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如果喪失了信心,一定會失敗,如果沒有信心,則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的結局。上個世紀中國的全部歷史,都證明了這個真理。當前國際大環境,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有人稱之為「金融海嘯」),並有可能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歸根結蒂,是由某些發達國家的過度債務和超前消費所造成的。它既影響到大陸,也影響到台灣。在此困難和艱難的時刻,我們更應該樹立和鞏固我們戰勝困難的信心,首先要看到當前台灣的有利條件:

首先應看到,兩岸關係的發展,正面臨著非常難得的歷史機遇。馬英九說「四年沒有戰爭」,絕對不是「客裡空」(見http://baike.baidu.com/view/423586.htm)。堅持承認「九二共識」不動搖,則兩岸的和平,何止是「四年」,而是可以一直保持下去。「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有了和平,就為台灣今後的發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條件。

台灣是個海島,自身市場狹小,自然資源稀缺。這決定了它的經濟要有大的發展,必須大力開拓外部市場。原來出於「冷戰」的戰略考量,西方曾經以較為優惠的條件向台灣開放市場,這是後來台灣成為「四小龍」並成為「之首」的重要外部條件。「冷戰」結束後,這個條件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大陸的迅速崛起,美國自身的經濟陷入危機,已經使大陸取代美國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這更是為台灣經濟增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也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更為寶貴的歷史機遇。台灣在經濟發展中的這種條件和機遇是得天獨厚的。事實上,台灣連年在兩岸貿易中一直保持著巨額順差,累計超過千億美元。沒有這筆順差,台灣早已是外貿逆差的「大戶」。因此,馬英九當局堅持在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發展兩岸關係向「雙贏」方向發展,大方向是正確的。這是當前台灣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有利條件。當然,在「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決策和政策仍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缺失。這種「缺失」和「大方向」之間,是「戰術」和「戰略」之間的關係。前者所得彌補不了後者所失。只有戰略上的正確,才是勝利的根本保證。一時戰術上的失誤,只要戰略正確,一定會得到克服,贏得最後的勝利。「大方向」正確,這就是「信心」的源泉。

台灣經濟自身的體質是良好的。否則,它不會曾經是「四小龍」之「首」。它的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在一定意義上是符合「兩隻手」並用的「規律」的。所謂「兩隻手」,一隻是「看不見的手」;還有一隻是「看得見的手」--即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在上個世紀的東亞金融危機中,除了大陸、香港,台灣在應對這場金融危機中,表現得是比較好的,比其它「小龍」、「小虎」要好,就是因為它的那只「看得見的手」的作用,發揮得更好一些的緣故。雖然由於外部勢力的扶植、支持,「台獨」勢力執政八年,把經濟搞得一團糟,使台灣從「四小龍」之「首」掉到「之末」,但台灣自身的體質並沒有「垮」,還是能夠恢復到「良好」的。最近外國一些結構調查,台灣經濟的競爭力,仍在亞洲居前列,就是一個證明。有什麼理由可以悲觀的呢,又有什麼理由可以失掉「信心」呢。

在「信心」的問題上,本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精神,我覺得,台灣倒是可以以大陸之「石」,攻自己之「玉」。大陸民眾,即使是在最艱難困苦的年代,也沒有喪失過信心。最近西方一些民調機構所做的民意調查,中國人民對自己的發展道路和前途,是最有信心的。有13億骨肉同胞的鼎力相助,有著自己發展經濟的光輝業績的台灣同胞,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一定會有一個光明、美好的前途。暫時的困難和曲折,是必能克服的。只要兩岸堅持「九二共識」,堅持和平發展的共同願景,只要中國的前途是光明的,台灣的前途也一定是光明的。有什麼可以喪失「信心」的呢。我深信,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一定會讓妄圖分裂祖國的外部勢力所做的種種企圖磨滅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自信心的「文章」,最終都會變成抹在它們自己鼻子上的一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