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四人幫垮台,加上中共推行「四化」推行新聞改革,新舊報紙陸續發行或復刊,使得雄霸一方的《人民日報》從鼎盛時期日發行七百萬份,減到現今的四百萬份左右,發行量次於「參考消息」排名第二。但是因其直屬中共政治局,是中共黨中央機關報,而發行更遍於全國,其權威及影響力仍無可搖撼,中外政治觀察家,也常以其言論來蠡測中共之可能政策方向。
本文擬以新聞分析的角度,探究《人民日報》海外版(1985年7月1日創刊)及國內版筆下之台海關係,試圖透過第一手資料之觀察,分析《人民日報》於兩岸關係之政治面及交流面之報導現況。
基本而言,《人民日報》報導台灣新聞的類目相當地廣泛,但訴求重點則隨著時間改變。改革初期到84年,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報導台灣的問題及危機,和台灣的外省人對大陸的懷念,偶爾報導台灣在科技及醫藥上的成就,刺激大陸這方面之進展。85年後,國內版多報導社會問題,海外版則重視工商貿易,兩版皆明顯報導「和平統一」。鑒於政治宣傳之手法,國內版多持負面性報導;海外版肯定台灣經濟建設成就。
近年來因為開放探親,台商投資及參加亞運之影響,使兩岸關係漸漸成為《人民日報》報導的重點,報導上偏向「政治面」及「交流面」兩個面向。前者著重「和平統一」連貫;後者則以民族情感為訴求。
(一)政治面
1990年9月1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上,一篇題為《化解敵意為當務之急》的論述中,批評「軍方悶死遣返的大陸客」及「不淮錢穆子女奔喪」兩件事,認為政府不應對大陸採取敵意,文中對執政黨的研議「一國兩區」、「一國兩治」斥為痴人說夢。分析下,整篇文章以「台灣當局」為控訴對象,建議事項也未提及「民間」或「在野人土」的聲音.立場,隱約地在《人民日報》眼中,其政治對手仍為「台灣當局」即執政黨。
值得一提的是,「化」文中引述呂秀蓮在大陸的談話,呂在文章之頭銜為︰「美麗島」受刑人,「民主人同盟」會長。事實上可以說是一「妾身未明」之用語,也就是不得不引用,但又不肯定存在。這似乎是《人民日報》筆下在野人士之定位。
(二)交流面
「台商投資」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重頭戲。就大陸的立場而言,「兩岸經貿往來」是當前兩岸關係之重要議題。
在「探親新聞」方面,如11月2日國內版,有篇《寡婦村易名記》之社會報導,指控「寡婦村」是因國民黨在內戰擄走村內壯丁而成,現今則因開放探親,壯丁得以返鄉團聚,延議改名;此外,9月12日海外版一則新聞公佈了錢穆侄子錢偉長的致唁文,寫著「骨肉暌離,分隔兩岸……海峽未通,此心怏怏……」等文句。在「探親」交流上,民族情感一直是中共訴求的重點。
至於,兩岸關係之中的體育交流。8月2日國內版頭版新聞「台北代表團下月包機抵京」。文中稱李慶華為「中國」台北奧委會副主席。並提及我國選手團於9月19日乘包機「前來」北京,絕然不提過境香港,以鼓吹三通。兩岸關係中,體育之政治性,中共恐不輕易放鬆。整體而言,中共之台海關係就交流面言,「投資」是重點,而體育交流是政治的延伸。
以上對《人民日報》的分析中,可知中共對國府態度及海峽關係之定位,仍依循「一國兩制」,「實現統一」的一貫脈絡,唯較引人注意的是《人民日報》筆下對在野人士,甚或獨派主張之報導,似乎仍不明朗,或許這當是後續研究值得著力的方向。◆
社論
英美經濟形勢
彼岸觀點
社會主義與中國改革前途
二二八專輯
青年論壇
連載
通訊
編輯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