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視美國對華政策的新動向

社論


70年代以來,在中、美、蘇的三角關係中,美國的世界戰略是「以共制蘇」,迫使蘇聯向美國尋求和解。在這項戰略指導原則下,85年,戈巴契夫上台,果然,開始「新思維」向美國尋求和解。

在美國「以共制蘇」的戰略下,曾在朝鮮半島作殊死戰的中美兩國,終於79年關係「正常化」,中共才得以卸下美蘇兩面夾擊的戰爭壓力,走出「戰時經濟」的戰壕,而從事於經濟建設,是為鄧小平的經濟改革;因此,也才能解除台海兩岸的軍事對峙,而兩岸和解和人民交流的形勢才得以出現。

85年後,蘇聯不但向美國尋求和解,也向中共尋求和解。至88年,消息傳出中、蘇外長將於12月初在莫斯科會談後,日本《朝日新聞》即刊出評論說,「面對中蘇共關係改善的重大徵兆明朗化,美國正好利用新舊政府遞嬗的機會,檢討以往的對蘇聯、對中共的外交政策」,及言「85年後美蘇關係日益改善,『中國牌』對美國的價值大減,也是一大因素」。中蘇外長會談後,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何漢理接受《聯合報》訪問時亦指出:「戈巴契夫上台後,美國和中共二者與蘇聯關係得以改善,這意味著(中美)雙方共同反蘇關係不能再作為今後的共同基礎。」

89年5月,戈巴契夫訪華發表《中蘇聯合公報》,接著即爆發「六四事件」,美國對中共進行經濟制裁和封鎖。所以,美國對華政策的新動向實肇始於85年蘇聯向美國尋求和解,尤其是88年中蘇共也開始和解。

六四事件後,美國進行對中共經濟制裁,據89年8月份中央情報局對參眾兩院的秘密報告中預測,中共的經濟問題將在九○年代造成社會和政治的動亂。

美國的制裁,並沒有能促使六四事件後大陸動亂的惡化,反而漸趨穩定,中央情報局的預測遂落空。

89年,東歐掀起脫離蘇聯的風潮;90年,蘇聯本土也開始分崩離析。

90年6月,前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克萊恩,在台灣國民黨陸工會的一篇演講中宣稱:中共「對美國來講,永遠是一個潛在的敵人,我們不能忽視中共仍控制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甚至「中共不但是美國的潛在敵人,也一定會是兩個超級強權(美國與蘇聯)的共同敵人」。另6月,中央情報局仍預測:「解雇工人和工資偏低已經威脅到中國大陸的社會安定。」

但大陸的穩定仍然持續,並無新動亂的跡象。10月,中央情報局又評估,「如果李鵬等保守勢力掌權,恐怕將增加台海的戰爭危機」,而將台海列為可能爆發戰爭的B級地區。接著不斷有許多美國政客、官員、學者、特務紛紛對台灣的「大陸熱」提出警告。

11月,波士頓塔芙茨大學中國問題專家茲邁格即指出,中共與美國關係逐漸起了本質上的變化,中美關係由戰略性、經濟、人權的優先次序逐漸改變為人權掛帥、戰略、經濟次之的排列。同時,《紐約時報》(10日)則發表社論謂:「重新檢討美國傳統上『一個中國』政策的時機已經成熟」,「華府沒有義務遷就北京否定兩個中國事實的心態」。

11月16日,《洛杉磯時報》亦報導美國情報界與學術界普遍認為:「中共對美國的重要性已降低」,「華府與北京均把蘇聯視為重大軍事敵人的情況已不復存在」,且預測中共在鄧小平死後,「會有急劇的政治改變,甚或於權力鬥爭中引發軍事政變」,所以,「美方仍只會小幅放寬與中共的關係,而不會大舉改變」。

由對華政策而反映到對台政策,代表美國學界的中國專家前哈佛大學教授費正清就認為「統一沒有什麼意義,那對誰都沒有什麼助益」,「雙方沒有什麼統一的條件,我看即使在未來,中國恐怕也是較少統一的可能」。前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傅高義亦言:「台灣對自己的前途當然需謹慎,對統一也會感到不安全,所以在短期內與大陸統一也不必要,不如繼續等下去到時機成熟」。

今年3月5日,前國務院中國科科長費浩偉在華府的一項講演中亦預測中美關係將繼續惡化,且「美國將逐漸接受台灣為一個分離個體的事實」,他說:「美國不再堅持只有一個中國的政策,難道會顯得太牽強嗎?」

尤甚在波斯灣戰爭之後,美國挾其戰勝的餘威,以獨霸全球的姿態,將會對海峽兩岸有何動作尚不得而知。50年代,美國「台灣地位未定論」沒能成功;90年代的「兩個中國論」是否能實現也有待於未來的證明。但海內外期望祖國統一的中國人,我們則不能不對美國對華政策的新動向抱以最嚴重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