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已經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其運動主題多環繞在婦女本身角色的探討及相關權益的爭取,相當程度的吸引社會對婦女問題的重視。但對於一般的公共政策,社會議題則甚少提示出婦運者的觀點,即或有,也還是集中於婦女相關的問題,如選美、「婦女福利法」、男女工作平等等。
以這次波斯灣戰爭為例,剌激我們反省「戰爭」的本質與意義,在2月2日清華大學文學院所主辦的「反戰文化座談會」中,特別安排了以女性的觀點討論「反戰」。主講人成令方小姐談到婦女反戰是因為:「戰爭對女性有很壞的影向」,原因如下:(1)戰時會將所有的國家資源集結國防軍事,這使平時就有限的婦女福利預算支出更加微少;(2)戰時因男性赴沙場作戰,身體、心理壓力均大,他們在回家後便把這種緊繃的情緒轉嫁到婦女身上,促使父權權威將愈形牢固;(3)戰時男性在前線作戰,婦女須負擔後方生產工作並提供廉價勞力,等到戰後男性回到生產線後,婦女又得回到廚房;(4)戰時、戰後必然有大量的傷兵需要照顧,這個擔子又落在女性身上。
總結來看,成小姐的意思就是說:「因為戰爭對婦女不利,所以反戰。」這種自利性的論述當然言之成理,也確是事實,所有弱勢團體有一個重要的社會功用:那便是呼喊出一向為社會所漠視的聲音,進而爭取本身的權益。但如果我們採取另一種負面的思考:如果戰爭對婦女有利,那婦女是否就支持戰爭呢﹖就以成小姐所說的第三點理由為例來作一些歷史的回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大多數男性必須上前線作戰,使得後方的生產線輪空,於是便由婦女填補之,她們在農場、礦場、工場中捲起衣袖,揮汗工作時,她們發現自己也能作男人所作的事,心中有著相當的滿足感,也鼓舞了無比的自信,並且也證明了婦女的工作能力不在男子之下,從而促成婦女意識的覺醒和抬頭,這是為什麼戰爭結束後婦女運動會蓬勃發展,並取得許多權利的重要原因。準此而言,戰爭反而「有利於」婦女地位的提升,那婦女是否因此就要支持戰爭﹖忽視了這種歷史辯證的發展便極容易混淆「反戰」的意義。
再從婦運的策略來說也是十分不利的,因為這種自利性的訴求是把自己塑造成戰爭的「被迫害者」,使得一般人以為婦女是因本身利益被侵犯才反戰,而不是因為戰爭不好才反戰,這不僅很難喚起一般人的同情,恐怕更強化彼此的對立而牽引出另一場男女戰爭的可能。這也反映出婦運者的一個困境:婦運者在建立自我認同及主體性的過程中,其焦點十分模糊,從這次的「反戰」訴求中未能開鑿出更深刻的內涵便可見一斑。婦運做為一項道德理想的訴求,不應只停滯在淺薄的「自利」上,而應追求更廣闊和深刻的「共利」和「互利」。
事實上,「反戰」應是婦運建立主體性的極佳主題,可惜卻浪費了這樣的訴求。因為所有新生兒的生命都是透過婦女而來的,每一個婦女都應負擔地球生命繁衍的責任,而戰爭卻是否定人存在的價值,是摧毀生命的,因此婦女必須反戰,反對那些摧毀生命的戰爭,反對那些以戰爭為手段屈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戰爭〔宜加「販子」兩字,2015-07-29,網編〕。西德綠黨首任主席,也是傑出的婦運者派翠.凱莉(Petra Kelly)說過:「婦女們應該走向和平運動的最前線,因為婦女具有復原再生的母性本質,我認為只有她們能夠徹底地回復人類固有的自然律動,而在那種狀態下獲得和諧。男人,至少大部分的男人,顯然時常沉緬於權力的鬥爭,以及堅持大自然的戕伐。」這說明婦女反戰不只是〔宜加「因為」兩字,2015-07-29,網編〕對自身不利,而是對一切的生命均有害,因為戰爭製造了相互毀滅的可能,也造成無數弱勢者面臨飢餓、疾病、死亡的威脅,基於此,婦女最有資格反戰。而具體的作法也很多,如拒買玩具武器給小孩子玩,因為它提供小孩子戰爭意識早熟化的可能;又如反核,因為這是製造原子彈的基本原料;又如反對台灣當局意圖經援聯軍作戰等。
不過,這可能涉及到一個基本的思維模式:所謂的「男性」、「女性」如何界定﹖如果只是「男人」、「女人」的區分,只怕治絲愈棼,其結果將永難擺脫兩性鬥爭的夢魘。也許我們應把這兩者理解成不同生命型態與人格特質的表現,「女性」的特質在於生養、保育、溫和、包容,「男性」的特質在於冒險、侵略、征服。我們希望的地球是「女性」的,因此反對一切侵略行為,自然更反對一切的戰爭。女性所對抗的不是男人,而是挑戰這種具侵略、鬥爭的特質的「男性」,進而注入女性的生命特質資源,終而泯除性別之界限。◆
社論
英美經濟形勢
彼岸觀點
社會主義與中國改革前途
二二八專輯
青年論壇
連載
通訊
編輯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