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列強侵華史的血淚中站起來

《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問題》讀後感

葉先揚★ 陳冠雄☆
★(美國加洲大學長堤分校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河邊分校教授)


何新先生《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問題》長文發表之後,在關心中國的人士之間,引起了相當的討論和思考,由於經濟問題本身,既有其非常專業性的一面,又有其大眾民生性的一面,既和政治密切結合,又和歷史文化影響相關,所以,對中國經濟問題,尤其是當今中國經濟問題的討論,不但相當困難,而且也不是幾篇文章能夠談得清楚的,在此,我們願意從非專業性的角度,談一點讀何文的初步,簡略之感想,主要是表達對中華民族未來生存發展的關心。

吸取落後地區的資源和人才

何文首先明確指出︰「世界資源有限,而且目前世界經濟結構很不合理,發達國家來投資,既不是來搞慈善事業,也不是為了幫助發展國家實現現代化,他們是來賺錢的,因此有一個資金向富國逆流的經濟規律。」其實,發達國家來第三世界投資,除了賺錢以外,還往往破壞了地主國家的自然生態,造成環境污染,因為資本家必須為一些無法在發達國家立足的夕陽工業和製造公害的工廠找出路,數年前美國的杜邦公司設在印度的化工廠洩毒害人事件就是例證,由於世界資源有限,經濟發達國家為了維持其既得的經濟利益和高水準生活方式,就必然要使用各種政治的、經濟的甚至軍事的手段來保護已經佔有的自然資源和市場,並且繼續爭奪更多的資源和貿易市場,這是歷史的必然,世界近代史,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大致可歸納為︰分割非洲,殖民澳洲,衝擊和爪分亞洲,形成近代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今天,美國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的5%,而每年用掉30%的全球總油量,(1977年美國進口石油佔全國用油量35%,而1990年,美國50%的石油是依賴進口),這也可以間接說明為什麼一當盛產石油的波斯灣有狀況,美國立刻有反應的理由,(注意︰美國國內汽油價格遠低於歐洲和日本的油價),同理,二次大戰後,日本於1983年終於在《防衛白皮書》第一次明文寫上「日本周圍數百海浬,海上航線一千海浬左右的海域,為日本防禦的地理範圍」,將其戰略利益南推,把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列入其利益範圍,當然,對釣魚台列嶼的侵佔,就更不在話下了!

除了資金向富國逆流,更危機的是技術人才向富國逆流,第三世界國家要發展經濟,必須要花錢培養自己的專業技術人才,要是各行各業優秀人才紛紛移民到生活水準高的歐美地區,則落後國家的經濟將更不易發展,以美國為例,除了移民法規定專業技術人才得以優先移民之外,各大學的研究所普遍招收國外來的研究生,只須花三至五年的研究所訓練,配合移民法,即可為美國國內的專業科技市場提供人才了!相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經過千挑萬選,層層淘汰,從出生長大到大學畢業的20年栽培之投資,這真是無形的損失!

恢復中國主權才能發展中國經濟

關於社會主義優缺點及改革開放問題,我們以為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的民族,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可以說是一部血淚斑斑的帝國主義侵華史,也就是中華民族在東西帝國主義經濟剝削,政治壓迫的多重鎖鏈之下,為爭取民族獨立自由,繁榮富強的奮鬥史。因此,任何探討今日中國經濟問題的論點,必須要考慮到近代中國的歷史背景,歷史經驗證明:近代中國的貧窮落後,是帝國主義造成的,帝國主義一方面打開中國的門戶,迫使中國對外開放,但他們的掠奪和剝削又使中國貧窮落後(不平等條約中的割地賠款,領事裁判權,關稅豁免權,內河航行權等等),處於沒有能力正常地對外開放的地位,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力量爭取到民族的獨立,恢復國家的主權,才能發展自己的經濟,在過去的四十年內,中國依靠著社會主義制度,從當年(1949年)極端貧窮落後的基礎上,對內,基本上解決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全民溫飽問題,對外,先後頂住了超級強國美國和蘇聯的經濟封鎖和政治壓力,並且以自己薄弱的經濟力量,靠全民族團結一致,抵抗住美國挑起的韓戰和越戰。自鴉片戰爭起,中華民族在戰場上失去的民族尊嚴,民族信心,只有在成功的頂住帝國主義霸權戰爭之後,才能夠恢復起來!

何文提到毛澤東當年指出社會主義也存在矛盾和缺點。談到特權和腐敗的問題以及民主集中制未能真正兌現的問題,其實這兩個問題是關係到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甚至政治穩定的重大問題,由於特權腐敗,破壞了社會的公平規則,挫傷了個人為集體努力奮鬥的積極性,直接影響到工作效率。尤其是生活物資的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平則鳴!由於民主集中制未能真正兌現,使政府各級領導和人民之間的溝通管道受阻,衍生下來的結果是政府的信譽,政令不能徹底執行,民心的失散,這對於一個以高度集中統一為優點的社會主義制度而言,對於一個以放手發動群眾,依靠工農起家,傾聽人民的呼聲的無產階級政黨而言,都將是根本性的挫折。於是在西方強勢文化宣傳(如美國之音)及高水準物質生活的影響之下,首當其衝的知識份子,極易迷失自我,而產生否定四十年建設成就,甚至全盤否定五千年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思潮(如《河殤》)。因此如何能夠對症下藥(如︰加強民族精神教育,熟讀帝國主義侵華史等等),解決這已經看到的大問題,應是所有關心中華民族前途的人們,共同努力的目標,何文提到「發動社會主義改革,目的就是要在社會主義制度中,興利除弊」,可惜何文未能在這方面有所發揮。

不可成為仰賴日本技術的從屬經濟體系

何文最後指出「以日本的資金,先進技術與中國的人力,工業基礎和資源相結合,建設一個東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圈」。我們認為︰雖然今天中國有獨立自主的中央政府和一定程度的工業基礎,但是對中國長期的經濟利益而言,「和日本合作搞經濟圈」的構想,實在值得再三思考。因為首先要看到日本今日經濟力量的支柱,主要就在其先進技術,這幾乎是日本的「命根子」,其次,過去四十年內,日本在亞太地區不少地方搞過技術合作、經濟互助,其結果都是以形成完全仰賴日本技術的從屬經濟體系而告終,根本無法達到平等互利的合作地步,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以美國和日本的經濟技術關係而言,今天美國的鋼鐵工業、汽車工業、電子工業之現況,則提供我們對爭取日本技術和資金的另一面鏡子,我們絕不反對和日本打交道,然而,對中國而言,只有完完全全站在「自立更生」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做到和日本建立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關係。

何文從全球經濟的宏觀角度出發,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是人類通向歷史正義之路,同時表明做為一個知識份子,要為自己民族謀利益,這是值得肯定的。回顧過去四十年的歷史,中國人以自立更生,勤儉建國,艱苦奮鬥為原則,才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今天,在前輩建立的基礎上,中國向世界打開門戶,走改革開放的大道,然而,面對的世界形勢仍是以強大經濟力量為主導的帝國主義在爭奪資源和市場。因此,向我們挑戰的是︰如何和資本家握手而又保持自己經濟獨立自主(頂得住外國經濟封鎖,引進外資外債而不被套牢的問題)?如何面對自己的缺點而不崇洋媚外,喪失自信(知識份子意識型態被淘空的問題)?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依據自己民族文化歷史背景而發展自己的經濟體系?相信以中華兒女的智慧,必能以中華民族利益為重,進而調動一切積極力量,為建設振興中華的宏偉大業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