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世界博覽會

孫若怡
(元培科技大學共教會召集人兼通識中心主任)


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sition/亦稱World』s fair)源自於1851年5月1日至10月15日,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所舉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由於舉辦世博會的國家或城市,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展現良好的組織能力、規畫完善的基礎設施、並有相應的國際地位與經濟成就,因此,世博會的承辦既是榮耀也是實力的象徵。正由於這個原因,過去曾舉辦過世博會的國家或城市,大多集中在西歐及美國所謂先進發展國家,1940年以後,亞洲的日本、韓國開始加入爭取舉辦的行列;時至今日,舉辦城市廣佈在歐洲、美洲、亞洲及澳洲等地,非洲是唯一還沒有產生候選場所的地區。

目前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際組織,是成立於1928年的國際展覽局(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Bureau;法語: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Expositions,簡稱BIE),這是一個屬於政府之間的國際組織。是時由31個國家和政府代表,共同在法國巴黎簽署了《國際展覽公約》。公約第一條載明:「博覽會的目的在為大眾提供一個有教育價值的展覽場所,其題材與內容包含人類在各個領域上的創新成果及對未來的展望。」1993年5月,中國正式成為其成員國;截至2009年12月31日,參與該局的國家或城市已高達156個。

成員國必須經由與奧運會類似的競標程序,才能取得世界博覽會的主辦權。依性質規模和展期,國際展覽間將世界博覽會分成兩大類型。一、註冊型(registered type)又稱綜合性類型,每5年舉辦一次,展期通常長達半年,這是全球最高級別的博覽會,上海世博會即屬於此一類型。二、認可型(recognized type)又稱專業性類型,一般在兩屆註冊類世界博覽會之間舉辦一次,展期只有3個月左右。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首次提出了舉辦的主題,影響所及使此後的世博展皆有明確的主題,做為參展國規畫場館的標的。以下將幾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世博展,回顧如下。

1933年後歷屆世博主辦城市和主題

年代/舉辦地點/主題

1933/美國芝加哥/一個世紀的進步

1935/比利時布魯塞爾/通過競爭獲取和平

1937/法國巴黎/現代世界的藝術和技術

1939/美國紐約/明日的新世界

1958/比利時布魯塞爾/科學、文明和人性

1962/美國西雅圖/太空時代的人類

1964/美國紐約/通過理解走向和平

1967/加拿大蒙特婁/人類與世界

1968/美國聖安東尼奧/美洲大陸的文化交流

1970/日本大阪/人類的進步與和諧

1974     /美國斯波坎/無污染的進步

1975/日本沖繩/海洋-充滿希望的未來

1982/美國諾克斯維/能源-世界的原動力

1984/美國紐奧良/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日本築波/居住與環境,人類家居科技

1986     /加拿大溫哥華/交通與運輸

1988/澳大利亞布里斯本/科技時代的休閒生活

1990/日本大阪/人類與自然

1992/義大利熱那亞/哥倫布-船與海

1992/西班牙塞維亞/發現的時代

1993/韓國大田/新的起飛之路

1998/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來的財富

2000/德國漢諾威/人類、自然、科技的發展

2005/日本愛知/自然、城市、和諧-生活藝術

2008/西班牙薩拉戈薩/水與可持續發展

2010/中國上海/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1、1851年的世界博覽會

該次由英國所舉辦的博覽會,又名「萬國工業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或「水晶宮博覽會」(The Crystal Palace Exhibition Crystal Palace Exhibition),其涵意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就建築技術而言,水晶宮長564公尺,高125公尺,在7.4萬平方公尺的展區中,耗用了4,500噸鋼鐵材料(其中鐵梁2,300根、鐵柱3,300根),相當於8萬4千平方公尺的30萬塊的玻璃和60萬立方尺的木材,以當代最先進的工業技術組建完成。這座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覆蓋主體的全新建築設計,相較於英國傳統厚重的石塊結構的冷硬感,其通體明亮的溫暖調性,帶給人們完全不同的視覺震撼。清朝外交官張德明曾以「一片晶瑩、精彩眩目,高華名貴、璀璨可觀」形容之。〔注1〕而博覽會中的「萬國」之名,主要是因為加入了英國殖民地與保護國做為成員國;水晶宮內眾多的展品中,除了紡織機、蒸汽機、液壓、潛水表、香水、水力印刷機等科技產品外,還包括了產自印度、紐西蘭和澳洲等地的金剛鑽、大象標本、礦石及恐龍模型等稀有物品。

這些豐富多采的陳列,不但使超過600萬人次的參觀者驚喜連連,鋼鐵與玻璃展場所呈現的耐力與柔軟度,也見證了英國近百年來工業革命的成就:「技冠群雄、傲視全球」。另一方面,隨著軍力的擴張、科技的變遷與經濟實力的厚植,英國對自身的成就,充滿了自負與驕傲,萬國工業博覽會充份傳達了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1837-1901),日不落帝國(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炫耀自我意識的方式。

2、1889年的世界博覽會

法國是一個熱衷舉辦博覽會的國家,繼萬國博覽會之後到1900年止,法國先後辦了五次規模龐大的綜合性博覽會,但其中以第四次巴黎博覽會(1889年)最具有歷史意義。

首先適逢法國大革命一百週年紀念;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一為經濟科技革命、一為政治思想革命,兩者領域種類雖各自不同,但對近代世界的型塑,都屬關鍵性的事件和時間。法國因這次大革命的影響,徹底擺脫了封建社會制與專制政治體制,最後逐漸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並間接影響了俄國及中國的革命。

其次,是艾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英語:Eiffel Tower)的設計與建造。座落於巴黎15區塞納河左岸的艾菲爾鐵塔,由居斯塔夫.艾菲爾(Gustave Eiffel,1832-1923)設計,自1887年起建。塔高300公尺、天線高24公尺,共計324公尺;為一三層鏤空結構鐵塔,分別離地面57.6公尺、115.7公尺及276.1公尺,自塔座至塔頂共1,711級階梯。該座建築物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及250萬隻鉚釘。曾經頗受爭議的艾菲爾鐵塔,在1889年世界博覽會開幕後,正式使用,時至今日已成為巴黎旅遊的觀光景點及地標。

3、1933年的世界博覽會

做為一個在近代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美國,自19世紀至20世紀的百餘年間,總共舉辦過12次的世界博覽會,其中19世紀有2次、 20世紀10次,屬專業性類型的有4次,主要分別由紐約、費城、紐奧良、舊金山、亞特蘭大、芝加哥、聖路易、西雅圖、諾克斯威爾及斯波坎等十個都市辦理,紐約及芝加哥則各舉辦過兩次。

4次的專業性類型的展覽會,分別集中在1960-1980年的20年間舉辦。因應太空發展、全球化時代與地球暖化的來臨,這4次的主題多以自然生態、居家環境及科技應用做為展覽主題。但在芝加哥舉行的兩次世博會,則別具意義。1893年在該地舉辦的世博會,主要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週年,故又稱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1929年世界經濟大恐慌,美國深受其害,經濟易陷入谷底。1933年5月27日到11月1日,芝加哥仍以「一個世紀的進步」為主題,勇敢的舉辦世界博覽會。會展中透過不同的園區與場館的設計,強調人類百年來的科技進步,不但引領人們走出憂鬱的陰影、憧憬未來的美好,除吸引二千多萬人次參觀之外,更提振了芝加哥當地的經濟,奠定下工業城發展的堅實基礎。

4、1970年的世界博覽會

日本是第一個舉辦世博會的亞洲國家;戰後的日本經濟於60年代快速復甦,故自1970-2005年先後舉辦了4次世界博覽會,其中綜合性類型與專業性類型各半。而1970年的大阪世界博覽會,因正值戰後日本經濟繁盛發展的階段,加上大眾媒體與交通的迅猛革新,故世博會的主題就焦距在人類的文化與精神生活上,特別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為了舉辦此次世博會,日本政府雖然在交通系統的重建與改建上,投入了大筆的資金,但也為關西地區的城市形塑與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提升與拓展的機會。

近些年來,儘管一些西方學者對已商業化的世界大型展覽活動,提出頗多負面的評價;〔注2〕但世界博覽會仍被視為國際間文化交流、資訊互通、知識傳播、技術提升與展現創意的最好場所。就歷史上幾次關鍵性的會展來看,世博的舉辦卻也隱含著世界舞台中不同民族的角色易位。

〔注1〕張德明(1847-1919)又名張德彝,字在初,清漢軍鑲黃旗人。1862年,進入大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創辦的同文館學習,於1865年畢業;1866年隨英國總稅務司赫德等遊歷歐洲之英、比、法、俄等10國;同年隨蒲安臣使團出訪歐美任翻譯。自1870年至1906年,他先後隨崇厚、郭嵩燾、洪鈞及羅豐祿等人,出使法、英、比、俄、德、西、瑞士與義大利等國,擔任翻譯官或參贊之職。適時清朝要求駐外使節,將所見所聞寫成日記,定時向朝廷秉報。張德明謹遵皇命,從1867年起,將海外見聞寫成《航海述奇》、《再述奇》、《八述奇》等約二百餘萬字。 其中《再述奇》又名《歐美還遊記》,其中一專章則記英國見聞。 〔注2〕David Whiltson and Donald Macintosh, The Global Circus: International Sport, Tourism, and the Marketing of Cities;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JSSI), 20(3), 278-295, 1996. 資料來源: 1.《世界博覽會條》,維基百科。 2.《張德彝條》,百度百科。 3.《大美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