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馬英九答美國記者的幾個問題

李家泉
(北京資深台灣研究教授)


前不久,馬英九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採訪,回答了有關美台關係、兩岸關係、美國軍售、經濟協議等一系列問題。很多人對此是贊同的,但也有不同聲音,民進黨的反應尤其激烈,認為馬是「失言」、「愚蠢」、「棄友投中」等。筆者擬就其中最重要的這四個問題,發表一點個人看法:

表現了中國人的「民族氣節」

(一)關於美台關係。馬在談話中,排除了「美國協台空間」,斬釘截鐵地告訴美國記者:「我們永遠不會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我個人高度讚賞這句話,認為這是有「骨氣」的,表現了中國人的「民族氣節」。

國共兩黨,海峽兩岸,雖有制度和意識型態之爭,但畢競是中國人內部的事,毋容外國人插手,它體現了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精神。

馬的這句話,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告訴民進黨,你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一心想把美國「拖下水」,要他們為「台獨」而戰,這是不應該的,我馬英九不會這樣做;一方面也告訴美國朋友,我們雖然願意並希望貴國在軍售方面給我們以一定的支持,但並不希望你們萬一在台海有事時介入這場戰爭,我們不願也不會把你們「拖下水」,請你們放心。事實上美國朋友也不願被「拖下水」。

馬英九這樣說,也是因為他吃透了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本質上就是「要和平不要戰爭」;江澤民早在「八項主張」中,就已明確提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胡錦濤主政以來,一直把「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列為主軸,要求雙方「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並一再呼籲「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中國大陸在對台政策上所堅持的是兩條:一條是「一中」,一條是「和平」。和平這一條,兩岸分歧不大,分歧最大的是「一中」。中國大陸為什麼要堅持「一中」呢?因為沒有「一中」,就會有人搞分裂,搞「台獨」。這就又必然會「引狼入室」,難道中國自鴉片戰爭以後的一百多年受外人的欺侮和壓迫還不夠嗎?

掌握時機 馬英九和緩兩岸關係

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都希望能緩和關係。馬當局緊緊地把握了這個時機,與大陸合作,恢復了台灣「海基會」和大陸的「海協會」的密切往來。兩年來,經過四次協商,共簽訂了包括兩岸直航、食品安全、陸客去台、司法互助等12項協議,正像馬英九所說:「因為這些協議,我們不僅建立了友誼,也解決了兩岸因貿易投資往來迅速發展而衍生的諸多問題」,因而,「曾經是東亞衝突引爆點的台灣海峽,如今已成為和平繁榮的地區」,「台美中三邊關係正處於60年來最佳狀態」。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有少數人不高興,蓄意尋釁,製造事端,甚至一心要把美國「拖下水」,這是很不應該、也是非常值得警惕的。

馬的這次講話,也引起了綠營一部分人的強烈反彈,但願馬英九能挺得住,不要因為壓力而修正自己的看法。俗話說得好:「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二)關於兩岸關係。目前的兩岸關係,基本上建立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但對「九二共識」,國共兩黨,台海兩岸,在解讀上有同也有不同。同就是雙方都承認「一個中國」,這是最重要的,但對這「一個中國」的內涵,雙方的表述則各有不同。大陸主張,在目前情況下應「求同存異」,只要指出「一個中國」的「同」就行了,至於它的內涵,即什麼樣的「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階段可以不談,這就叫做存「異」。

馬英九不講台灣主權獨立 CNN質疑

馬在這次談話中,就說出了這個「異」。他在回應CNN媒體主持人質問:為什麼您主政後,「未曾講過台灣將成為獨立國家」時,就強調說:「自1912以來,中華民國一直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明年我們將慶祝建國一百年,因此我們沒有理由再度宣佈獨立。」站在國民黨的立場,這個回答是有力的。馬在這裡所說的「一中」,就是「中華民國」,也就是國民黨對「九二共識」的詮釋——「一中各表」,或「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馬英九和國民黨之所以要堅持這個詮釋,有其自己立場,或者有什麼策略上的考慮和需要。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既不同於民進黨說的「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與之保持距離;也不同於中國大陸所說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現已調整為兩岸同屬於中國),並亦與之保持距離。這樣,就給自己留了「餘地」,對國民黨內部,對民進黨,以及對美國都好「交代」。

中國大陸之所以不能認同這樣的詮釋,是因為它很容易滑向「兩個中國」,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一個是「中華民國」在台灣,這不是「兩個中國」嗎?在中國大陸看來,「兩個中國」就是變相「台獨」,這是不能同意的。國民黨內部以及海外朋友中,都有人認為「中華民國」的存在是事實,中共應該承認。民進黨執政期間,曾經大搞「法理台獨」,連國民黨和藍營都是反對的,如今如果硬要中國大陸承認「中華民國」,使之「合法化」,那不就成了「法理獨台」嗎?從民進黨的「一中一台」,亦即陳水扁主張的「一邊一國論」,走向國民黨的「兩個中國」,亦即李登輝主張的「特殊兩國論」,其結果不都是「分裂中國」嗎?這就是中國大陸無法認同的根本原因。

國共兩黨都認同中國

不過,國民黨所堅持的「憲法一中」(根據國民黨在大陸時所制定的憲法)與民進黨主張的「台灣獨立」,仍然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國民黨強調的「中華民國」與民進黨認可的「中華民國」,法理內涵上是不一樣的。國共兩黨,都認同中國,這是最大的共識,是兩岸談判的基礎。其分歧點是「一中」的內涵,即什麼樣的「一中」。

美國新聞媒體CNN記者在對馬英九採訪中,曾提到胡錦濤主席所說的「十六字」方針,即「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我相信,只要雙方都能朝著這個方向持續努力,積以時日,這個分歧是一定能夠解決的。

(三)關於美國軍售。這本質上是中美關係。美國新聞媒體CNN記者在這方面的提問,使人感到有一種在兩岸間挑撥或挑動感情的味道。例如,記者問馬:「有很多台灣人表示,他們憂心或許您為了討好中國而在台灣主權上讓步。對此,您如何回應?」又如,這位主持人,一再向馬強調和渲染「中國的軍事威脅」,她說:「全世界很多人,包括美國都認為中國是一個日益強大的強權——經濟強權與政治強權。若干人士擔憂中國日漸增長的軍事實力……,您是否認為中國將成為一個逐漸擴大的軍事威脅?」

該主持人,還向馬讀了一段中國政府關於美國對台軍售的強硬聲明。該主持人的目的,一是挑撥兩岸關係,所謂「討好中國」,就是附和民進黨「傾中賣台」的說法;二是強調「中國軍事威脅」,旨在暗示台灣「應向美國擴大軍購」。

「雪裡埋不住牛」

馬英九是怎麼回應的呢?在談到他是在「討好中國」時,馬說:「所有這些指控,均屬子虛烏有。」他說,過去兩年來,台灣與中國大陸簽署的12項協議,「均有助台灣的繁榮與安全,而且這些協議中沒有任何一項條款對台灣主權或自主有所讓步,這些協議也均屬公開文件。」

在談到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時,馬說:「這的確是一項擔憂,但已是過去的擔憂」,「緩和緊張並降低敵對氛圍甚為重要,但達成此事的方式不必要從事軍備競賽,可以有其他方法,且事實上我們已經做到了。」答覆得好啊!

美國CNN記者,又企圖以馬英九的民調支持度一直低迷來壓服他,暗示他已脫離台灣主流民意。馬英九並不以為然,並以一些數據來說明台灣經濟形勢正逐漸好轉。馬認為,許多真實情況的呈現,還需要時間,需要有一個過程,不能只看眼前和局部。

看來,馬在這方面,似有難言之隱。僅就民調來說,情況也確實比較複雜,俗云「民意如流水」,早上或晚上往往變化很大。我看,對於民調,不可不信,也不可太信。民進黨或綠營,在中南部就掌控有近200家地下電台,不時呼風喚雨,製造民意。這樣的「民意」你能都信嗎?真正的民意不能看一時,更不能看現象。中國大陸有一句民彥「雪裡埋不住牛」。一切的一切,最後都要由時間和事實來檢驗。

美國的對台軍售,既有政治意圖也有經濟考量。政治上,它是想利用軍售來牽制台灣和拴住台灣;經濟上,它是想以推銷軍火來滿足華爾街大老闆們的超額利潤追求。軍售對於台灣,其實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它可以滿足台灣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以達到「自我壯膽」和「增強自信」的目的。

而就中國大陸說,其對台灣之所以要這樣做,有其能理解的一面,但又必須堅決反對。這主要是民族感情問題,美國以自己的國內法——《與台灣關係法》,凌駕於中美兩國簽署的《八一七》公報之上,干涉中國內政,這完全是霸道的和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不能吞下這個苦果,必須堅決反對。這個問題一天不解決,中美關係就一天很難有根本的改善。

蔡英文繼承李、扁的一邊一國論

(四)關於簽訂ECFA。這實際上是島內藍綠兩大派關係。CNN主持人也提到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問題」,他對馬英九說:台灣許多人並不瞭解ECFA,認為ECFA的簽訂,「將使台灣過度依賴中國」。並問馬英九:「您要怎麼向他們說明」?馬英九告訴她說,在4月25日,他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此辯論後,情況已不同了,瞭解並支持ECFA的台灣民眾已較前有大幅增加,因此,他本人對此「很有信心」,認為只要今後能持續說明ECFA的內涵,以及簽署的必要性,它對台灣的好處,「相信人民一定會支持他這個政策」。

通過這次「雙英辯」會,爆露了民進黨和國民黨在ECFA問題上的四大分歧點:

(一)兩岸究竟是什麼關係。馬是根據「九二共識」及「求同存異」精神說話的,他只講「兩岸」,講「大陸與台灣」,迴避了敏感性政治話題;蔡則把「兩岸」關係,說成是「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實際上繼承了李登輝的「兩國論」和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

(二)ECFA究竟是什麼性質。馬英九一再強調這是經濟協議,並不涉及政治主權;而蔡英文則一味使之政治化,明裡暗裡,直接間接地影射這就是馬「不顧主權」和「傾中賣台」。事實上,兩岸同屬中國,根本不存在什麼「賣台」和「主權」問題。

(三)從什麼角度看ECFA。馬英九主張從戰略高度、民生大計、台灣前途等方面來看ECFA,這是符合台灣人民現時利益和長遠利益的;而蔡英文實際上是從戰術層次、技術角度看ECFA,從而覺得這也不足,那也不是。這種只看少數人的暫時利益和局部利益是十分不妥的。

(四)ECFA的主導方面是什麼。每一個事物都有它的主導方面和非主導方面。馬英九抓的是主導方面,跟隨大潮流,做符合台灣大多數人民利益的事,對於少數行業和少數人所受到的衝擊,則另尋補救之道。而蔡英文呢,忽略了大的方面,只從次要或非主導方面大做文章,以小事否定大事,以小局來否定大局,這就不對了。

中國大陸領導人,在ECFA問題上提出了「讓利」說,於是在台灣又掀起一陣波瀾。懷疑、攻擊、以至各種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究應如何來理解和看待這個「讓利」之說?

我認為,這裡說的「讓利」,就是「送溫暖」,也可以說是「獻愛心」。

我們知道,舊中國的統治者是對不起台灣同胞的,欠債太多了。不僅談不上保護他們,使他們受盡外人的欺凌、壓迫之苦,即使他們在回歸祖國之後,也未能平等對待他們,其所受欺凌壓迫之苦,比之外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新中國建國以後,走的彎路也多,未能及時地給他們以安撫和溫暖。

如今海峽兩岸國共兩黨基本上走向了正軌,尤其是中國大陸,好不容易地走上了和平發展之路。如今應該是解決兩岸關係並給台灣同胞送溫暖、獻愛心的時候了。然而「冰凍三尺,決非一日之寒」,要在最短時間內就完全化解這些冰塊,看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奉勸民進黨的朋友們

這裡我也想奉勸一下民進黨的朋友們,希望您們能擴大自己的視野。通過這一次「雙英辯」會,在ECFA問題上,人們也的確看到了您們的落後面。

一方面,「民主進步」黨的金字招牌,掩蓋了這個落後面;另一方面,意識型態的有色眼鏡,也成了您們觀察問題的一大障礙。過去,我們只感到您們的主權觀有問題,現在則進一步看到了您們這個「草根性」政黨背後的一些落後東西。

草根性,這本來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因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從而實際上沾污了民主進步黨的金字招牌。當前最突出的是您們中一些人把台灣看成一個封建「土圍子」,一心要守住這個「土圍子」,拒絕與外界接觸,特別是對中國大陸保持高度戒備。然而這個「土圍子」是不可能守得住的,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要搞現代化大生產,這種現代化大生產是天然地要打破這個封建「土圍子」的。

所幸貴黨中有些人似乎已經看到了這一點,他們可能會與大家一道來拆除這個「土圍子」,那就太好了。

從「雙英辯」會後的民調看,馬英九領先蔡英文很多,其中《中國時報》民調,馬領先蔡為36.5個百分點,電子報為31.8個百分點,最低的TVBS馬也領先12個百分點。東森電視台現場測試,民眾支持簽ECFA的達80%,不支持的僅20%,難怪許多民進黨人有「挫折感」。然而,只要能總結經驗,接受教訓,壞事是完全可以轉化為好事的。

結束語

以上四個問題,實際上是四大關係,即美台關係、兩岸關係、中美關係、以及台灣內部的藍綠關係。馬英九在以上四個問題上的談話,實際上也就是他內外政策的一個梗概說明。

四大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兩岸關係,它同時涉及到其他三個關係。所謂「綱舉目張」,只要能真正的抓好兩岸關係,其他三個關係也一定能處理好。

當然這不是馬英九或國民黨一方面就能做到的,還必須有其他各個方面的配合,必須消除成見,化解疙瘩,同心協力,共赴時艱,才有可能做到。

我們的目標應是「島內和諧、兩岸和解、台海和平」,相信在各方齊心協力下終有一天會做到的。

凡我中華兒女,海峽兩岸,全世界華人,都應圍繞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圍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團結合作和持續奮鬥,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寫於2010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