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君、明君、能君

從藍綠五都佈局談馬英九連任之路
耿榮水
(資深政論家)


馬英九就任忽焉兩年,第一個總統任期已過了一半,儘管馬團隊很努力在做事,也企圖尋求多數民意的支持,但各項民調顯示,現在馬英九的施政滿意度,已由就任初期的六成多跌到三成多,頂多四成多一點,足足掉了兩成以上,雖然已走過去年「八八水災」以來的最低潮,距離預期的數字還差甚遠,尤其若要與二○一二年的連任之路掛鉤思考,更令人膽戰心驚。從兩年前的大贏二百餘萬票,演變為憂心兩年後能否順利連任,落差不可謂之不大,吾人與其歸咎於民意如流水,不如虛心反躬自省,究竟馬英九的施政出了什麼問題,不但馬團隊自己要深入檢討,旁觀的第三者允宜客觀評析,提出善意建議,或對台灣未來前途與發展有大利焉。

不愧「仁君」與「明君」

從宏觀角度,就歷朝歷代最高統治者的性格與素質而言,馬英九稱得上是「仁君」,也算得上是「明君」。

仁君的性格特徵是心地善良,仁民愛物,不耍權謀術數,尤其要有「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慈悲襟懷。漢文帝聞河朔大鬧饑荒,竟至易子而食,不覺悲從中來,下詔罪己,「三日不食,與饑民同」。他有感於高祖一代連年征戰,勞民傷財,啟用曹參為相,與民休息,留下「蕭規曹隨」的政治佳話,也開啟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承平年代,算是很典型的仁君。歷代具有仁民愛物性格特徵,死後謚號「仁皇帝」的,大概可稱得上是仁君,如宋仁宗、清仁宗等人皆是。

統治者在仁民愛物之餘,尚須有明察大勢,知人善任的特質,否則就不算是個好皇帝,這可謂是明君。以三國時代的蜀漢後主劉禪為例,他基本上也是個仁厚之主,而且能重用諸葛亮,應該是個不錯的皇帝,他在諸葛武侯死後,不敢有違「親賢臣,遠小人」的教訓,連續重用蔣琬、費禕等社稷重臣,因此蜀漢還維持了二十多年的政權,也算是明君的著例。後人以「扶不起的阿斗」來貶抑他,乃是以興亡成敗論英雄,實際是冤枉了他。東漢明帝「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隱發為明」,在位期間,政治清平,四海歸心,謚為明帝,可謂是名實相符。

馬英九內心深處,應該有著悲天憫人、仁民愛物的胸懷。他是筆者僅見外省第二代子弟中談到抗戰時期種種竟還能潸然淚下的人,也是少見國民黨高官中,具有歷史使命感,能以林則徐、劉銘傳、孫中山為崇拜偶像的人。至於具備潔身自好,不貪不取的基本品德,那就更不在話下了,應該說,他算是個仁君。

在悲天憫人之餘,馬英九更明白天下大勢,特別是兩岸鎖國二十年(李登輝十二年,陳水扁八年)之弊,對台灣前途而言,乃是最大的盲點與誤區所在,因此上任之後立刻大幅開放兩岸交流,從三通直航,到引進陸客、陸資,在宣佈接受「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致力於兩岸的和平發展,開啟了六十年來前所未見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時代,可說在他的認識裡,兩岸關係的解凍,乃是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最大的利基所在,他對兩岸形勢的判斷是非常正確而堅定的,決不受任何因素所左右,應該說他是個頭腦清醒的明君。唯在大幅改善兩岸關係之餘,他也不忘台美、台日關係的重要性而有了所謂「親美、友日、和中」的三大戰略指導原則,更突顯了他的穩健與平衡性格。

「能君」基本元素稍有不足

若要在雞蛋裡挑骨頭,或者以「春秋責備賢者」的角度,造成馬英九今日民意支持度難以提升的最大關鍵乃在於他欠缺做為「能君」的基本元素,亦即他在大多數台灣人民眼中是個好總統,卻不是個能幹的總統,南方朔評論他是個「天天不做事的總統」,與「天天做壞事的總統」阿扁相提並論,固然言過其實,卻也相當程度反映了目前民間對馬英九認知的轉變,這是當今民選政府不得不接受的政治宿命。想當初南韓的李明博政府,日本的鳩山政府,美國的歐巴馬政府,都在不足一、二年間,迅速由六、七成的支持度急遽下降到二、三成,英國的布朗首相甚至已在半個月前鞠躬下台了,這固是民主國家選民的無情,也說明在台上的人,實應時時以臨深履薄的心情,來面對內外的挑戰。

藍營支持者對馬的「恨鐵不成鋼」,或者是中間選民對馬能力的質疑,有不少是基於愛深責切的心理,更有一些人是以要求「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再現來期待他的,這都是極為不現實的。有論者以「英九中興」來期勉馬英九,頗有與「光武中興」前後輝映的意味。實則漢光武劉秀雖是個太學生出身,但允文允武,算是個很有能力的皇帝。

資治通鑒裡有一段伏波將軍馬援與隗囂評論光武帝的對話,十分傳神。馬援稱許光武帝「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經學博覽,政事文辦,前世無比。」囂曰:「卿謂何如高帝?」援曰:「不如也,高帝無可無不可,今上好吏事,動如節度,又不喜飲酒。」

這是說光武帝雖是個學養俱優,有為有守的能君,但比起開創四百年基業的漢高祖劉邦而言,還是遠遠不及的。以創業帝王劉邦來期待馬英九固不必論矣,即使以光武帝來期勉馬英九,吾人實亦不敢寄望過甚。

外界的認知,與馬英九的自我期許,其實一直存在相當的落差。至少在二○○六年爆發特別費案之前,馬英九是相當自負和自信的,之後稍有謙遜和自省之心,然二○○八年的大勝,又使他的左右親信戒心不足,自信四年後連任乃理所必然。去年「八八水災」重創馬團隊形象,急速下降的支持度,令他有點亂了方寸,幾次立委補選的失利和縣市長選舉的不如預期,導致有名嘴喊出「棄馬保藍」的說法,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所幸四月下旬舉行的「雙英辯論」,馬表現出乎意料的好,暫時挽回頹勢,也為馬的再出發注入一針強心劑。現在一般皆以年底的五都選舉視為二○一二年大選的期中考,亦為馬能否連任的試金石。

五都選舉重勢也重位

從有形的地位而論,五都選舉當然十分重要,至少比去年的縣市長選舉和幾次立委補選的含金量高很多,若視選舉結果就決定了馬是否連任的要素和前提,則倒也未必,畢竟候選人不同,兩年後的政局發展也很難臆測。但若說五都選舉完全不影響馬的連任,則不免是掩耳盜鈴心態,一旦藍軍保不住現狀──藍三綠二,則勢必嚴重打擊藍營士氣,相對提升了綠營的信心,二○一二年的大選,馬將陷於極度被動的局面,那絕不是藍營所樂見的形勢發展,故而對於目前藍綠陣營五都的佈局是值得深入觀察的,筆者現逐一加以評析:

(一)台北市:由郝龍斌對上蘇貞昌,台北市原為藍軍的大本營,選民基本結構為藍六綠四,至少是五五比四五,藍軍至少應佔有一成的優勢,加上郝為現任市長,連任本來應不成問題,但自蘇宣佈參選後,幾次民調兩人都在伯仲之間,甚至出現蘇領先郝的局面,這就令人不得不提高警覺。如果郝不在形象上力求突破,或者不能嚴防公共事務一再出差錯(如文湖線、貓纜等等),蘇是很有挑戰機會的。唯筆者預估,除非藍軍犯了不可原諒的大錯,否則郝應可有驚無險連任,但雙方差距可能減少到十萬票以內。

(二)新北市:藍軍自推出朱立倫後,綠軍人人自危,除嚇得蘇貞昌轉戰台北市外,綠營幾乎推不出合適的人選,可見朱的形象之好與綠軍的心虛,以目前綠營檯面人物的實力,由黨主席蔡英文親自掛帥出征,算是最強的對手,但也構不成對朱的威脅,對藍營而言,朱的參選新北市可穩住五都大選的陣腳,有一夫當關之勢,朱由此一戰而確保藍軍的江山,他未來儲君位置可益加穩固,筆者預估朱至少可贏十五萬票以上。

(三)台中市:此為藍軍最有把握的地區,主要是胡志強八年台中市長累積的政績和超高人氣,已到了無人可匹敵的地步,廖了以後來之所以知難而退,也主要看到了這個形勢,自知無法超越胡,才有此顧全大局之舉。原本綠軍不論派誰上陣,都是聊備一格而已,但自宣佈徵召蘇嘉全上陣後,形勢有變,因蘇不論在形象和政績上,都可與胡一搏,胡能夠贏十萬票以上,就算是不錯了。

(三)台南市:此為綠營的基地,原本現任縣市長皆為綠軍執政,只是料想不到初選由立委賴清德勝出,此與筆者年初在北京一項研討會上的預測完全吻合。賴能打敗現任的蘇煥智與許添財,可見他的人和與形象之清新。至於藍營推出前立委郭添財應戰,也屬於聊備一格之局,他能輸在十五萬票以內就可交待了。

(四)高雄市:此更為綠營的大本營。原本四年前陳菊靠「走路工事件」,僥倖小贏黃俊英一千多票,但四年勤政經營下來,陳菊人氣扶搖直上,不但在高雄市穩住陣腳,還大幅領先高雄縣的楊秋興,目前的陳菊聲勢可謂如日中天,藍營即使派王金平上陣也選不過她,黃昭順有勇氣挑戰陳菊,精神可佩,卻如同「小孩玩大車」,黃能輸在二十萬票以內,已算是差強人意了。

打造黃金十年 寓意深遠

綜上分析,藍軍在五都選舉中,應可維持目前藍三綠二的現狀優勢,准此以觀,則兩年之後的政權保衛戰,藍軍應可居於有利位置。易言之,馬在二○一二年的連任應是可以審慎樂觀的,只是領先的票數可能在一百萬票以下,絕不可能再出現二○○八年的盛況。除此,預料馬尚有兩項有利因素:

一是在就職兩週年之際,提出「打造黃金十年」的口號,除了與過去扁政府「沉淪八年」對照外,也為自己連任造勢,有預為藍軍永續執政奠定基礎的用意,可謂是寓意深遠,對於爭取中間多數選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二是連任搭配的人選,須有互補互利的獨特條件,屆時蕭萬長將功成身退,馬將會挑選一位能在個性、能力與省籍地域具有選票優勢的副總統候選人,相互搭擋,自能贏得大選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