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中
(旅美退休教授)
譚中
(旅美退休教授)
三年前的五月二十日我在台北,從電視上看到馬英九就任總統大典的盛況。這三年來海峽兩岸的發展雖不能說是天翻地覆,也可以說是大變樣了。這使我想起「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辯證論,在今天的新氣象中,馬英九既是創造時勢的英雄,也是新時勢的產物。對他三年的是非功過應該這樣評價才能客觀。
海空暢通、買賣繁榮、氣氛和睦
五月十九日馬英九在台南大學作的就職三週年講演,對自己三年的成就如數家珍。他說:「譬如政府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迄今將近三年的時間,已經為台灣創造超過1,000億元收益,觀光業也增加了1,600億元投資,包括旅館、遊覽車、餐館等等。單單鳳梨酥的營業額從四年前每年20億元,去年增加到250億元,賣鳳梨酥的現在股票要上市了,成長12倍。再舉一個例子,簽署ECFA後,台灣石斑魚列入早收清單,關稅下降後,行情因而看漲。四年前,石斑魚出口到大陸只有2,742萬元,到了去年變成24億元,成長了87倍,很明顯的,我們為台灣的農業 創造了很多機會,由此可見,對的政策可以幫助人民做生意,讓人民過好日子,我們現在要努力讓更多人享受到開放跟改革的好處。」
馬英九講的這一些都是改善了海峽兩岸關係的良性後果,馬英九執政三年正是兩岸關係大變樣的三年,可以用十二個字來形容:海空暢通、買賣繁榮、氣氛和睦。陳水扁八年統治,台灣陷入「去中國化」的陰霾,在馬英九時代,台灣洋溢著「兩岸走親」的熱烈。馬英九功不可沒。但這些進步也不是馬英九領導的台灣能片面取得的,大陸方面也同樣功不可沒。我想,馬英九也應該同意這一評價,雖然他不便公開宣揚,怕有心人拿他的話來醜化他的形象。
馬英九說:「從台灣發展的歷史來看,開放總是帶來興旺,封閉一定帶來衰蔽。過去一段時間,台灣進行『鎖國』,錯失參與亞太經濟整合的良機。 2008年以後,我們採取鬆綁、開放政策,打通台灣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對內制定『產業創新條例』,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對外簽署ECFA,也與其他國家相關經濟合作協議,目的就是為了調整台灣經濟的體質,帶動經濟成長,提升對外競爭力,為人民創造最大的福祉。」這些話都說得好,說得實際、得體。
他說:「我們深知,政府的責任不僅要為這一代努力,更要為下一代著想;不但不應影響下一代的機會,還要為下一代的幸福打好基礎,才能薪火相傳,綿延不絕。這就是『世代正義』。」這話也說得很好。
和平、安適、氣壯
但不知道馬英九對台灣「下一代的幸福」是怎麼看的,究竟有哪些具體內容?如果我能夠代替他來詮釋的話,可以用(一)和平、(二)安適、(三)氣壯六個字來概括。「和平」與「安適」的意思容易明瞭,馬英九也說了:「希望透過我們大家一起的努力,讓世世代代的子孫能夠在兩岸和平繁榮的環境中成長、發展,這是我們不能推卸的責任。」 可是我說的最後兩個字「氣壯」需要解釋,我的意思是:「台灣人」應該像中國人、美國人、日本人、新加坡人、香港人那樣在這個世界上理直氣壯地做人,換句話說,「台灣人」應該像其他人那樣,在這個地球上有不折不扣的「國際空間」。毋庸諱言,在這一點上,「台灣人」是少了點什麼。這一點馬英九也承認,他說:「過去幾十年,兩岸之間相互衝突對抗,中國大陸不只威脅台灣的安全,也刻意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他這是明白地說出「台灣人」的「國際空間」並不完善,是打了折扣的,不是理直氣壯的,只不過他分析此中原因有點斜,有點邪了!
「漢賊不兩立」,這話是誰說的?是毛澤東說的嗎?是鄧小平說的嗎?他們都沒這麼說過,江澤民、胡錦濤也沒這麼說過。這話源自台灣、源自「中華民國」,源自「過去幾十年兩岸之間相互衝突對抗」。「過去幾十年」的「台灣人」、「中華民國人」把大陸人當作「賊」,這是誰「打壓」誰呢?
要梳理這一段歷史是很難的,現在連戰、吳伯雄和其他國民黨元老到中國大陸都不去算這筆賬了,都不用「打壓」這樣的字眼了。我想如果馬英九去了,也不會用這樣的字眼,因為挖歷史的過錯等於掀開自己的傷疤。可是為什麼馬英九在就職三週年要說這些不吉利、不合時宜的話呢?這是因為他站在台南,想迎合一些對歷史不那麼清楚的人的心理。對江湖政客來說這樣做也無可厚非,但馬英九在講話時強調「世代正義」。他這是「到哪個山上唱哪個歌」,不是什麼「世代正義」。
話又說回來,馬英九在說了「打壓」以後,接著又說出:「兩岸關係的改善不僅創造了和平紅利,也有助於我們擴展國際空間。」這就說明他現在承認「打壓」已經被別的現象取代了。這是一點進步。不過從上下文來看,馬英九似乎急於要把功勞記在自己頭上,而對大陸那麼熱情「讓利」、明裡暗裡與他配合都不敢公開承認。不承認倒也無所謂,如果他心裡有所感激那也不完全背棄「世代正義」。
馬英九說:「大陸固然對台灣是威脅,但大陸經濟的崛起,同樣也給台灣帶來機會。」我想,如果馬英九有機會到大陸哪個大學講演,他是絕不會講出這種話來的。如果他這樣講,肯定會遭到痛斥的。「大陸對台灣是威脅」,這豈不是大張旗鼓宣揚「中國威脅論」?!大陸既然對台灣是「威脅」,怎麼又能「給台灣帶來機會」呢?這個邏輯是說不通的。
「中國人」的「國際空間」
現在再回到馬英九說的「台灣人」的「國際空間」話題上來,如果單從「台灣人」的狹隘角度來看是不夠完整,如果從中國的宏觀角度來看,它只是從1949年開始至今中國還沒有完成領土主權完整的另外一面。借用馬英九「國際空間」的表達,那就是當今世界所有十四億人都還沒有完整的「國際空間」。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大陸應該負責,台灣也應該負責。比方說,「台灣不是中國」,這等於是從理論上損害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它構成對中國的侵犯,是非常嚴重的。換句話說,如果開口閉口談「台灣」和「台灣人」而把這些概念孤立起來,甚至與「中國」和「中國人」對立起來,那就是損害「中國人」的「國際空間」的行為。我想這一點馬英九是明白的。
馬英九說:「在尋求兩岸和平的過程中,我們捍衛『中華民國主權』、保障台灣安全與維護人民尊嚴的堅定決心,從來沒有任何改變,也從來沒有任何退讓。」這話孤立地看是沒有問題的,但擺在十四億人的中國大範疇內來看就有問題了。我們可以設身處地來想,既然馬英九能說這樣的話,那麼胡錦濤也應該說同樣的話。如果同樣的話出自胡錦濤之口,那就會是:「在尋求兩岸和平的過程中,我們捍衛『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保障中國大陸(與台灣)安全與維護人民尊嚴的堅定決心,從來沒有任何改變,也從來沒有任何退讓。」胡錦濤是應該這樣說的,但是他從來沒有這樣說過,他怕說出來會傷害馬英九,會刺激台灣某些人,因此委曲求全。胡錦濤能夠委曲求全,馬英九就不能設身處地嗎?!
如果台灣當局也應該從中華民族的大局出發而委曲求全,那馬英九下面這段話就不那麼明智,更談不到「世代正義」了。馬英九說:「去年東京影展發生所謂『江平事件』,我們立刻向大陸當局表達嚴正抗議;最近世衛組織內部文件對『我國』稱呼非常不妥當,我除了召開記者會,向世衛組織與大陸當局表達嚴正抗議外,同時也要求『衛生署』邱文達署長出席世衛大會時,也要表達嚴正抗議,三天來,他在日內瓦都照辦了。所以,只要關係到 『國家』主權與台灣尊嚴,我們的立場清楚,態度堅定,『台灣人沒有在怕的』!」
台灣是不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馬英九、台灣知識菁英、台灣廣大人民都應該面對這樣一個理論問題:台灣是不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台灣有沒有脫離中國而獨立存在的國際法理空間?當然,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十四億中國人民都有發言權,不是台灣國民黨、民進黨或台灣人說了算的。這是一個普通常識,也是一個政治現實。如果有一天中國的領導人在這一問題上也像馬英九所說:「我們的立場清楚,態度堅定,『中國人沒有在怕的』!」向台灣下一道哀的美敦書:「你再不回歸祖國,我就不客氣了!」那時還會有「台灣人沒有在怕的」嗎?我看是沒有的。
已故良師益友、中國學大師兼印度學大師季羨林晚年提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理論,頗引起學術界爭議。我認為現在海峽兩岸學者最是應該注意俗話所說的當今世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總趨勢,那就是說,西方文明對東方文明的壓倒優勢與統治已經好景不長了,人類的未來黎明已經轉移到東方來了。美國已經不是什麼天堂夢境,中國已經如日方升,兩者匯合促進華盛頓對北京越來越和善、妥協、友好、順從。這和當年馬英九在美國唸書時相比是一種天壤之別。在新的時代潮流下,台灣早已失去美國「不沉的航空母艦」的價值,台灣再想像過去那樣在美國的懷中安睡已經不可能了。沒有美國的「保護」,台灣就是大海漩渦中的一片孤舟,靠自己的力量難主浮沉。只有認同「中國」、只有強調自己是「中國人」,才是台灣人的出路。
說來說去,「台灣人」的「國際空間」的不完善性正是因為台灣當前的政治地位並不穩定,這個問題拖得越久就越會夜長夢多。已經有人形容馬英九執政是「偏安式的隱性獨台」(如果蔡英文勝選,則將是「隱性台獨」),這種「偏安」不是長久之計,更不是勇氣的表現,是會為下一代台灣人製造麻煩、困惑與不安的。馬英九「要為下一代的幸福打好基礎」一定要把台灣的合法政治地位解決。所謂「不獨、不統、不武」是一種變相的鴕鳥政策。
另外還想談談台灣向美國買新式武器的問題。馬英九在三週年講話時談到他「與美國華府著名智庫舉行視訊會議,提到維護台灣安全的三道防線」,「也特別提到美國銷售必要的防禦性武器給台灣,包括F16-C/D型戰機、柴電潛艦。」他說:「唯有增進台灣的防衛力量,才能維繫台海的均勢,也才會使台灣更有意願及信心與大陸更進一步交往,上述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正是在馬英九以上講話的前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在華盛頓和美國四軍總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聯合記者招待會上就把美國對台軍售當作一項嚴重的國際事件提出。他在回答記者問時說,如果美國向台灣出售F16等武器,美中關係肯定是會再受影響的。陳炳德說:「既然台灣是中國的領土,為什麼中國人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需要美國來賣武器裝備給他們?」馬英九對美國的動向是敏感的,他應該看到台灣要求美國供應新式武器正是構成國際形勢緊張的一大因素。再有,馬英九在今天談台海兩岸防衛力量保持均勢豈不太天真了。
「八旬老朽」的祝福
最後應該作點聲明。我這個「湖南牛」出身的八旬老朽在海外飄零超過半個世紀,已經超脫國界、把三千大千世界當作家了。我對同鄉湖南「馬」素來懷有欽佩、同情、誠意、期望,這一點在過去《海峽評論》的拙文中也表示過。我對台灣「馬」家的新氣象雖未親睹卻有所聞。在陳水扁時代台灣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現在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知道馬英九胸有成竹,心中有抱負、有宏偉的願景。他身處政治大海之中,隨波逐流是免不了的。希望他的雄心壯志不被波浪吞沒。台灣這一片孤舟正需要一個英明的舵手把它駕馭到風平浪靜的境界。這就是我寫上面這些話的祝福。◆
社論
賓.拉登之死
馬英九執政三週年
美國對台政策的檢討
中美關係與台日關係
保釣四十年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