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
金人
台北《中國時報》5月13日刊出其駐華府與紐約記者的二則專電,重點報導了馬英九總統參與美國重量級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辦的越洋視訊會議,馬與其他與會者的發言;而此一會議結束後,台北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則邀約到美方多位專研中、美、台三邊關係問題的知名人士,隨即舉行座談,各人發言要點,亦經摘要刊出。再者,《中時》同日亦刊出其記者發自台北的報導,指出馬英九在視訊會議上以「極長篇幅」,闡述兩岸簽署ECFA後,兩岸關係發展對台灣的影響。但視訊會議中的美方人士卻更為關切2012年的總統大選,要求馬做選情評估。
我們認為,這才是CSIS召開這一場「口試」的真正用意。我們也認為,馬英九一定是「誠實作答」的。馬上台以來兩岸關係的和緩化進展,雖然已多次被美方相關人士,包括在這場視訊會議上予以肯定,但對馬而言,他也因此面臨更大與困難的爭取美國「信任」的壓力。事實上,人們應可察覺,即使只以CSIS與「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人等的相關發言,彼等關注的重點,仍在馬如獲得連任,他將如何處理兩岸關係上。這裡暗示了如果馬的口試不過,美國自可換邊押寶。所以馬的冗長「報告」,並不能如馬所期望的受到欣賞、甚至理解。「口試委員」們要的是馬多少也知道的另外的東西。
馬英九坦白承認,2012年的大選,他的難題是「主權和兩岸關係」。《中時》的報導說,馬對此並未具體說明,但他的說法實包含有如果他在選戰落敗,這個「難題」應為致命點的潛台詞。當然,馬的對手便極可能操作此一「難題」在選戰中搶攻。
馬真是何等誠實的在視訊會議上,精準的把台灣將要經歷的這次大選,予以描繪了。在台灣掌握優勢影響力與支配主動的美國(和日本),將如何選定牽成目標?
可以引用受台北駐紐約辦事處邀請座談發言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對馬英九發言的評論,來觀察與理解馬的「難題」,其實也是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國民黨的「難題」。黎安友說,「馬英九說話很直接,但也充滿模糊空間」,他不懂馬為何說「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憲法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此外,台灣最後還是要和大陸談政治整合,但馬英九並未針對這個問題明確回答」。黎安友似乎也是一個既直接又模糊的美國人。◆
社論
賓.拉登之死
馬英九執政三週年
美國對台政策的檢討
中美關係與台日關係
保釣四十年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