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台灣救我們的經濟

保羅.肯恩 著


只要大膽行動一次,歐巴馬總統可以糾正這個國家的方向,確保其連任與子孫將來的機會。

他得扭轉美國那種國家安全心態,老以為美國力量全靠軍事實力,實際上更靠經濟方面的實力、靈活度與競爭力。他得讓大家明白,今天美國更該重視的是就業和財富,不是軍力。

確如參謀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將軍去年說的那樣:「對國家安全最大的威脅是債務。」

歐巴馬可主動出招強化我們的經濟安全,其中一招:他應該與中國領導人辟室談條件,中國一筆勾銷手中1.14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美國相對在2015年結束對台軍援軍售,終止美台聯合防禦。

對北京穩重的領導人而言這是一求之不得的大禮,他們不惜代價要得到的大禮。1979年調整後,我們與台灣的關係畢竟只是冷戰的一點遺跡。

今天台灣對美國已無多少戰略意義,無論通過到大陸投資或與大陸企業合資,台灣在經濟上已逐漸與中國成為一體。這個小島遲早會融入中國大陸。

目前的狀況才危險:如果台灣的國民黨政客決定宣佈獨立,如果北京鷹派失去耐性開始以武力強取台灣,美國即可能突然捲入數萬億美元的戰爭。

美國誠然有「中國鷹派」,視以台灣作交易為投降,不過他們對紅色中國威脅亞洲的疑懼是時空錯置。說美國是民主的雅典,中國是專制的斯巴達,美國受到中國威脅,聽起來很有想像力,但沒比這更脫離現實的說法。

今天的戰爭是在董事會中的各種資產負債表上展開,不是在軍事或意識型態「主宰」太平洋的地緣政治上展開。

經濟上,中美的利益分不開。軍事上中國最大的資產是美國海軍,中國的原料和產品有賴美國海軍保障的海上航道而流通。

中國有幾個理由要就台灣問題與美國達成協議。首先,出於象徵與戰略考量,台灣是北京說不出口卻又遮掩不住的頭等要務,在中國領導人眼裡,大概就水和能源的取得比這要務更重要了。

其次,有了這個協議,台灣按步就班逐漸融入中國就有了更明確的途徑。

第三、可削弱軍方強硬派,他們利用台灣問題煽動民族主義情緒,逼那些親西方的技術官僚靠邊站,攫取更多軍事預算。最後,中國可省下一大筆軍備花費。

蒙特雷國際研究院東亞問題專家李維斯(Jeffrey Lewis)估計,中國國防支出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花在台灣周邊的兵力上,一年約三到五百億美元。有了這個解決台灣地位的協議,2020年中國可省下五千億美元的國防支出,到2030年中國可以達到收支平衡,既削減了美國國債,又為我們方方面面的經濟利益作出貢獻。

如果美國出於這樣明理的談判態度,那就輪到中國領導層嚇一大跳了。除了削減我們的國債,這樣一個協議還可逼北京停止對伊朗、朝鮮與敘利亞這些為人唾棄國家的政經援助,對左搖右擺的巴基斯坦發揮一定的影響力。這是一個旋干轉坤的協議。

無須增稅或削減支出,協議就可消除我們10%的國債;協議可把美國外交政策拖出過時的冷戰時代泥淖,放到當前的經濟和戰略利益上去;另外,協議消除了我們與中國大戰一場的風險。

或有人批評這項建議不切實際,甚至荒唐。他們會說它在國會沒有一點通過的機會,不切政治的實際。今天,他們或許對了。

可是搞這樣的議程,歐巴馬會改變各派的盤算與政治局面。在國會眼裡,則與中國達成協議,正是國會可重獲美國人信任的一個機會。

負債處理得宜並非壞事,但今天超出我們處理能力的債務,會要我們的經濟、民主與子孫的命。

這樣處理台灣問題,歐巴馬可免除許多今天令他苦惱的問題,展現他大膽的外交政策思維與對預算的負責,這樣當然有利於每一位公民,也會為每一位選民所理解。

(原文載2011年11月10日《紐約時報》,作者保羅.肯恩〔Paul V. Kane〕是在伊拉克服過役的海軍,曾任哈佛肯尼迪學院國際安全研究員。福蜀濤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