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受難死亡人數的探索
二二八受難死亡人數的探索
本年適逢二二八事件65週年,《聯合報》於2月21日刊載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正視中學史地課本》有關國族定位之投書,文中舉例質疑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稱二二八事件「死亡的台灣民眾超過萬人」一事,引起綠營媒體鋪天蓋地的抨擊,稱受難者家屬極度不滿,認為罔顧事實,言論錯誤,是在家屬傷口上撒鹽。
就事件整體而言,首先,綠營是轉移焦點,郝先生投書原文主旨是籲請政府《正視中學史地課本》中有關對國家認同的誤導,關於二二八事件中的受難死亡人數,只是全文中的例舉之一,但綠營不知是否暗中有所策劃?居然不約而同地集中火力抨擊郝文有關低估二二八事件中的受難死亡人數。其次,即使是抨擊郝文有關低估二二八事件中的受難死亡人數,但卻不抨擊郝文所提前內政部長吳伯雄先生所提更加低估的二二八受難死亡人數,當然就更不提郝文中認為二二八事件中亦有外省人的死亡部份。第三、綠營媒體報導受難者家屬抨擊郝柏村的言論好像是沒死那麼多人就「很心安」,並稱郝柏村任內籌組過「二二八事件專案小組」,並稱相信該小組所撰《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稱,二二八事件死亡人數是一萬八到兩萬八。
面對綠營媒體排山倒海的凌厲攻勢,藍營學者石之瑜為文反擊,稱讀者被台獨勢力以誇大二二八死亡人數的方式從情感上綁架,好像受難者人數愈多,他們受迫害的情感才愈有正當性。
前述正反兩說,姑且置之,但獨派紀念二二八遊行的標語是「自救護台灣」,甚至高舉白布條,質疑「兩岸若統一 會再發生二二八事件」,則獨派藉郝文挑起二二八事件受難死亡人數論戰的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筆者生於斯長於斯,曾研究此一課題,深知在兩岸統一的道路上,二二八事件是個無法迴避的政治歷史問題。對於二二八事件中的受難者,本人認為在感性上,即使死亡受難者是一個人,都是我們民族我們同胞的悲痛,我們應以同理心去理解家屬的感受;在理性上,除充分發掘二二八史料,亦宜藉其他相關資料佐證,理性分析並追求接近歷史真相。
惟如果我們認知是短短數日鎮壓致使台灣民眾逾萬或數萬人死亡,其歷史意義是國軍曾對台灣同胞進行無差別的大規模屠殺,也就是台灣《自由時報》刊載二二八系種族滅絕(genocide)惡性最大的反人性罪,那將是族群間恆久難以化解的仇恨。換言之,也就是石之瑜教授所云,誇大死難人數問題的目的,「是要製造加害者的罪惡,……這個加害者就是國民黨與中國人」。無可諱言,台獨就是藉誇大死亡人數以挑起族群仇恨,誤導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例如獨派大老史明稱二二八事件死亡人數達十幾萬人、辜寬敏則稱死五萬人。
本人曾查閱日據時期日本殖民政府留下的人口統計,1943年底台灣本省人口613萬、戶數103萬戶,推估假設1947年時增至114萬戶。如果當時死亡人數超過十萬或五萬人,那表示本省人中平均每10戶或27戶家中就有一家其家屬有人死於二二八事件;至於死亡一萬八到兩萬八,以保守的死亡兩萬人而言,那也意味著平均每57戶家庭就有一家其家屬有人死於二二八事件,亦即平均每條熱鬧大街可能都有一戶其家屬有人死於二二八事件。我們憑良心捫心自問,上述數據與我們日常生活接觸周邊親友與鄰里社區所可能遇到二二八受難家屬之比例的感受是否相符,是否有相當的落差?
當然,論者或雲此一平均數字的概念不能全面反映真實情況,因為事件中必定有某些地區遭迫害力度較大,遭殺戮甚眾?大哉問,首先,平均數概念是一形象概括的想像,從宏觀視野印證與我們生活經驗感受認知的不符。其次,就某些地區遭殺戮較眾,那表示該市該鎮是平均每幾戶人家就有一家庭中其家屬有一、二人死於二二八事件。如果真有這樣的城鎮,台獨勢力會放過這樣的事實而不充分的利用嗎?
再者,依青年學者楊晨光君分析,當時全台醫療體系無法承受大規模屠殺的能力,如果真像有人所說是國軍沿街過處即行「大肆」射殺,依戰時死傷比例約是一死三傷計,如果有逾萬人或兩萬人遭殺害,則當時受槍傷未死的台灣民眾將是好幾萬人。惟據統計1946年7-12月台灣省立各醫院(不包括台中醫院)各科(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產科、……)全部住院人數共4,022人,本人將其平均,每月平均約670人,每十天僅67人,故至於外科槍傷病患住院人數則勢必遠低於此數。換言之,當時全台灣公私立醫療院所於十天短期內所能提供處理的槍傷患者,可能極其微少,何況醫療槍傷的公私立外科醫療院所及其所庫存的消炎片、抗生素等藥品存量,是無法承受數日間數萬名遭槍傷的傷患。更何況醫生都是當時的台灣人菁英,如果有這樣的大規模槍傷傷患救治事情,今日必然留下相當的回憶錄與醫療紀錄?
此外,當時如果短短數日有兩萬人或數萬人遭殺害,但以那時登陸國軍官兵數量、水準與醫療體系,實無處理此一大規模死亡屍體的能力,但當時並未發生因大規模屍體所導致的瘟疫橫行事情。
台籍日本兵死亡三萬為何不追悼?
另一當時台灣民眾死亡人數,是台籍日本兵的大量死亡。據日本政府厚生省發佈的資料,二戰末期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徵調20.7萬台灣青年入伍(其中軍人8萬、軍屬軍夫12.7萬)。在二二八事件後的第二年,日本厚生省於1948年4月發佈資料,台籍日本兵死亡者共計30,304人。
二戰末期,日本殖民當局明知戰況極度惡化,敗相已露,卻迫不及待地將台灣青年送往戰場陪葬。對那些埋骨異域的台灣人而言,遭日本殖民者以國家機器強制下的「死亡煉成」,就時間而言那三萬名台灣人的死亡與二二八受難死亡者僅事隔二、三年,為何台獨勢力未有任何批判、追思與紀念?獨派大老難道同樣的受難死亡紀念,也是依政治需求選擇性追思與紀念嗎?
二二八事件發生在1947年2月28日,是台灣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對戰後台灣政治的影響深遠,分離主義者將其視為台獨意識型態的原點,藉連結陳儀政府的失敗,與後續國府執政的白色恐怖,俾建構其台獨的正當性。故二二八迄今仍是籠罩在台灣上空揮不去的陰影,每年二二八之際,島內藍綠政治人物或學者,都說要撫平此一歷史傷痕,但結果是島內二二八集體記憶越加撕裂,蔚為台灣政治奇觀,今年的二二八受難者死亡人數論戰可說是類此事情的經典案例。
最後,關於二二八的遇害人數,眾說紛紜。有論者質疑不知是否因忌憚台獨媒體暴力鋪天蓋地的態勢,台灣「國史館」館長呂芳上強調,應以行政院版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的數據代表政府立場。大哉言!如果官方數據可代表政府立場,那65年前的《楊亮功調查報告》和《白崇禧報告》的數據,離那個時代最近,也許更具參考價值。
本人曾將主要說法整理出來,二二八死亡人數從數百人到十幾萬人都有。惟當時台灣人監察院監察委員丘念台的報告,認為受難死亡者「全台殆不下二、三千人」;1990年內政部長客家人吳伯雄確查二二八事件當時非正常死亡及失蹤人數為五百餘人;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於1995-2004年間,通過受理賠償案件的查核(對每名死難者發給六百萬元新台幣的賠償金),二二八事件死亡者約860人。誠然上述三者數據較近,與前述本人所提疑點佐證相近。但二二八事件究竟死亡多少人?確實數字可說永遠是個謎。在此,本文只是提出分析方法及其見解,期盼能運用更多的佐證,對接近歷史真相有所助益。◆
社論
台灣與美國的「棄台論」
大陸兩會的觀察
郝柏村與二二八
騰沖研討會
釣魚颱風雲
台灣事情
連載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