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材
(政治大學國際法教授)
趙國材
(政治大學國際法教授)
大陸政策穩定性相對較高
中共高層呈現多頭馬車的權力格局,總書記只是「共識建立者」,而非政治強人,因此決策模式趨向「集體領導」。這種「梯隊接班」的政治繼承模式奠基在1980年代中共實施的幹部「四化」政策,並逐漸走向制度化。儘管派系關係仍然重要,但必須在符合各種制度規範的前提下運作。領導班子接班的制度化增加中共高層政治的穩定性,也提高領導班子的人事異動的可預測性。由於高層決策必須經由協商、妥協達成多數共識,預定接班人選有參與前一屆領導班子的集體決策,若無來自大陸內部社會或國際的劇烈壓力,重大政策的制定過程拉長,政策出台之後穩定性相對較高。
中共中央第五代領導人面臨三個問題
2012年秋天,中共十八大將選出新一代的中共領導班子,胡錦濤、溫家寶等第四代領導人則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國家主席胡錦濤正運作推升其最親密的盟友進入政治局,以維持其影響力,並保護其退休後的歷史地位。習近平、李克強兩人可望順利連任政治局常委。美國預料他們將面臨三個問題:1.大陸內部鎮壓愈來愈多;2.經濟上采民族主義;以及3.在國際社會上是否會更霸道。
美國擔心習近平、李克強等人接班更難搞
中共中央第四代領導人經歷過1960年代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在某種程度上比較謙卑,不希望大陸重蹈覆轍。習近平的成長經驗中,中共黨內「左傾激進主義」對他的父親和家庭的迫害,也就是習仲勳與康生那筆起源於陝北綏德土改運動早年的政治宿怨,這使習近平一生牢記「謹慎、務實、低調,穩中求進」的原則。然過去30年來,大陸每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八、九,中共中央第五代領導人目睹大陸的強大、美國的式微,他們的民族主義會更高漲,對自己的看法會更有信心,可能更是難搞。
習近平對西藏政策有任何轉變的企圖?
大陸近年在西藏大力修築基建,強化鐵、公路設施,活絡經濟,基本政策仍是強化傳統的控制能力,持續國內批判的宣傳,並對達賴喇嘛領導的流亡團體進行國際圍堵。法國作家馬克西姆維瓦斯著,《並非如此「禪」:達賴隱匿的另一面》,指出:「西藏不是一個國家,西藏從來沒有獨立過,而且自古就是大陸的一部分。」習近平強調,大陸希望美方切實履行承諾,承認西藏是大陸一部份、反對西藏獨立,慎重妥善處理涉藏問題。未來西藏將隨著政治角力的內涵演變,而跳脫出傳統外交政策可以處理的範圍。大陸對西藏的治理,暫時看不出習近平會對西藏政策上做出任何轉變的企圖。
發展中美新型軍事關係
大陸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就發展中美新型軍事關係提出四點提議:1.打破思維定勢,確立有利於兩軍關係發展的相關政策;2.加強對話交流,不斷增進戰略互信;3.圍繞共同利益,深化務實合作;4.始終著眼大局,妥善處理有關分歧的敏感話題。
美國國防部部長帕內塔則說,發展美中關係必須打破思維定勢,著眼未來。美方支持建立面向21世紀的強而有力的兩軍關係,希望雙方加強合作,共同面對挑戰。
2012年8月23日,大陸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蔡英挺率領的大陸軍事代表團向美方強調,希望雙方按照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達成的構建陸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共識,推進兩國新型軍事關係發展,深化在高層互訪、磋商交流、軍艦護航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增進互信,減少和避免戰略誤解誤判。
北京與華府缺乏戰略互信
中(國大陸)美兩國之間有著共同利益和共同命運。目前兩國所面臨的挑戰是缺乏戰略互信,而有信任赤字,兩國領導人應視對方為戰略夥伴,必須努力克服分歧,推動兩國關係繼續前行,走出一條大國關係之道,任何一方必須避免採取單邊行動以造成誤解。
南海情勢
從2002年在金邊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到2011年制定宣言指標,南海問題和整合一樣,是東盟一直討論的議題。南海周邊國家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針對南海地區進行軍事合作交流,並透過國內立法、行政程序宣示主權,侵犯兩岸對南海之權益,皆已逾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
一、日本和美國聯手共謀南海
2011年6月上旬,日本首相菅直人與越南共產黨常務書記張晉創;中旬與印尼總統蘇西洛會談時都強調海洋安全的重要性。與美國介入南海的步伐相關,日本也希望通過聯手美國將南海問題國際化以制衡大陸。日本外相松本剛明在8日召開的記者會上針對南海局勢表示:「海洋起著連接世界經濟的重要作用」、「航行自由是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以及「希望通過多邊磋商來解決問題」。
二、東盟國家之態度並不一致
南海周邊國家中,越南相對強硬,因越南經濟發展較快,但資源相對短缺,急於獲取南海資源,這是越南挑起南海問題的重要原因。菲律賓雖然與美國是盟友,但由於其與美國簽訂的《來訪部隊協議》侵犯其主權,國內對此一直有反對聲音,由於國內對美國的態度不一,這就有可能影響美國的介入程度。其他國家中,馬來西亞與大陸關係相對較好,馬來西亞其實不想與大陸起衝突,既不願主動出頭,在爭端中過於突顯自己,又希望南海問題國際化,從而獲得更多利益。
儘管東南亞國家力量弱小,與大陸不是一個級別,但它們在對南海利益的訴求方面,並沒有本質區別:一方面它們在所佔據的大陸南海島礁和海域任意進行軍事、經濟、資源方面的活動;另一方面,又將大陸進行正當的維權活動視為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幾個國家在南海問題上,並無本質區別。
三、東盟宣言談相互利益
2010年以前,東南亞國家極不願加強與美國的關係,以免激怒北京,但在2010年之後,東南亞國家別無選擇,只能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緊密關係,以制衡大陸未來的意圖和行為。
除了日本,東盟也和陸、韓、美、俄等18個參加東亞峰會的國家擬定一個旨在尊重各國主權、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六項原則:1.維護、促進和平與穩定;2.增進有關安全和經濟發展等相互利益的合作;3.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4.推進睦鄰外交;5.加強相互信任、理解和友好關係;6.尊重主權、平等和地區的一體化。
日本以2011年7月下旬召開的東盟地區論壇(ARF)部長會議作為此項努力的前哨戰。當時除有大陸、越南以及菲律賓參加之外,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也將列席。日本和美國政府在ARF部長會議上密切配合,就此原則基本達成一致。11月在印尼舉行的東亞峰會上,東盟發表關於相互利益原則的宣言,以六項原則構建和平的環境,作為新的行為準則,要求南海在多邊框架內解決,牽制大陸的行為。
俄羅斯涉足南海大抵有兩種考量:一是在北約東擴以及西方國家成功滲透中東的條件下,大陸衝破第一甚至第二島鏈將緩解歐美國家對俄國的壓力。在當今世界上,中俄兩國互相都是對方難得的防衛戰略合作夥伴。二是當俄國在遠東地區面對著一個迅速崛起大國的時候,鼓勵後者南進符合俄國利益。當然,俄國的遠東歷史表明,俄羅斯會根據形勢不斷調整有關策略,以圖最大化自身的利益。
大陸和俄羅斯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互相支援。大抵大陸人的傳統智慧就是這樣,朋友要多交一些,也就是爭取多數,反對少數的意思。一些大陸網民批評本國政府在中東問題上配合俄羅斯的政策。大陸在東海、南海海疆吃緊的情況下,中俄兩國同屬「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如果彼此不能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互相支援,往後還有哪個國家會寄希望於大陸與俄羅斯的支持呢?
東盟美日共圖南海利益。2012年4月4日,第20屆東盟首腦峰會的主題是:「一個共同體,同一個命運」。這次峰會原本要討論東盟整合、實現經濟共同體建設的目標的會議,南海爭端問題不是這次峰會的官方議程,但因菲律賓強行攪局,幾乎變成了「南海爭端討論會」。儘管柬埔寨努力想聚焦經濟,菲律賓和越南仍將南海爭端置於東盟議程之中。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制定《南海行為準則》是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一部份,將由大陸與東盟國家直接商談。《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不是用以解決南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的,東盟方面也多次強調,東盟作為地區組織,在南海爭端問題上,不持立場,南海爭端顯然很難在短期內解決。菲律賓必會持續將東盟峰會導引成「菲律賓的東盟計畫」,這將是東盟和整個亞洲面臨的一大挑戰。
2012年7月東盟在對於《南海行為準則》的要點達成共識後,東南亞外長們表示,他們已經準備好與大陸就降低南海緊張展開對話,而大陸則敦促東盟將南海島嶼主權爭端排除在亞洲國家安全峰會議程之外。但是,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拒絕大陸關於延遲南海領土主權爭端談判的要求,力促藉由東盟各國制定《南海行為準則》,以集體談判來解決南海主權問題。由此可見,大陸與美國的權力鬥爭才是南海問題的癥結,而東盟領導人都不願意選邊站,東盟的不作為,基本上符合東盟傳統的不干涉政策的核心價值。在大陸的阻撓下,東盟各國在南海問題上意見紛歧,在區域會議上無法解決南海爭端,甚至無法達成共同聲明。
南沙群島共129個島礁,南海周邊聲索國趁機佔領並宣告主權,但憂慮大陸會動用武力收回的情形下,東盟各聲索國不但聯合一氣,並尋找美、日兩國撐腰,美、日基於自身利益,加入對抗大陸陣營,強力要求南海島礁須以和平方式解決,逼迫大陸接受《南海行為準則》。有待兩岸建構起南海合作機制,再推進討論南沙群島爭端區的管控,最終形成決策與戰略性的規劃。
美國續在南海、東海問題上把握平衡術
為配合美國重返亞洲,將戰略重心重新轉向亞洲。美國國務卿希拉蕊繼續在南海及東海問題上把握謹慎的平衡術。希拉蕊在北京向大陸外交部長楊潔篪表示,美方致力於同大陸構建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這是美方在亞太地區「再平衡」的關鍵,竟然警告稱,「有關方面」不要在處理有爭議且資源豐富的南海爭端時訴諸脅迫、恐嚇和威脅,並敦促該地區國家共同合作制定《南海行為準則》。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大陸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有維護自身領土和海洋權益的權利。中方注意到美方多次表示在南海主權爭議問題上不持立場,希望美方言行一致,多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相反。針對希拉蕊的這一說法,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大陸同東盟國家按照《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原則和精神,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朝著制定「南海行為準則」而努力。中方希望其他國家尊重、支持大陸和東盟國家為此所做的努力,多做增進互信、有利穩定的事。
針對南海問題到底是否涉及大陸核心利益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稱,南海問題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各方理解和關注重點不盡相同,對自身利益的認識自然也會有所差別。就中方而言,南海問題的核心是大陸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被侵佔所引發的領土主權爭議及相關海域海洋權益主張重疊問題。
中美應加強在國際事務問題的協調合作
美國無法贏得亞洲的地面戰爭,所以應該想辦法與崛起的大陸合作,而非與之對抗。戰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礎,中美兩國,沒有任何一方可以處於支配對方的位置,也不應支配對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須相互信賴,與對方經常地坦率進行對話,尊重對方立場,盡可能取得相互諒解。
大陸願與美國保持高層密切往來,充分利用中美戰略與經濟的對話、人文交流、兩軍交往等各種管道,加強彼此戰略意圖和發展走向的瞭解和認知,努力避免誤讀、防止誤判。
美國計畫新的亞洲飛彈防禦系統
美國擴大亞太飛彈防禦系統的決定,表面上針對北韓,但實際上可能是圍堵大陸,坐實大陸對美國的疑懼,並刺激大陸加速其導彈計畫。五角大廈特別憂心台灣海峽的軍力失衡。大陸持續部署能夠瞄準此區域內美國海軍的先進導彈及反艦導彈。如果美國擴大在亞洲的飛彈防禦系統,台灣將從美國新軍事計畫中獲益。
美國更仰賴戰略核子武器及網路嚇阻
隨著國防預算刪減的可能性逼近,美國可能發現其更加仰賴戰略核子武器及網路嚇阻,作為可負擔的主權保障工具,並避免美國與亞太潛在的敵人發生重大衝突。
美中太空協定是新的戰略武器裁減
美國空軍的秘密太空飛機-37B一直繞著地球軌道飛行,可從高空偵查地面上的敵情或干擾敵方衛星。美中戰略武器裁減將聚焦於競爭上升而影響深遠的太空。在太空的互動將決定中美關係是否會變得更合作或更危險。
與大陸的關係會成未來美國的挑戰之一
鄧小平推動的改革開放政策,改變大陸,更影響世界。大陸已發展成為經濟大國,更將成為世界強國,中美關係從雙邊關係變成全球性的關係,美國雖還有較強的科技及創新人才,但未來與大陸的互動只會愈來愈密切,與大陸的關係會成為未來美國的挑戰之一。
美國欲和平演變大陸
美國的強盛國力,不是來自軍事、經濟,而是來自堅持的價值,自由、民主、人權與自由市場。一旦這樣的價值與聰明、勤奮的人民結合在一起,凡事無往不利。
美國抨擊大陸的人權,宣揚其捍衛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觀影響大陸。
大陸關注美國重返亞太的反應
大陸綜合國力的持續性成長是對美國重返亞太的最大威脅。大陸領導人及菁英日益關注美國重返亞太,重視美國重返亞太政策包括亞洲國家的反應,對亞太區域及大陸影響的評估。
北京在南海問題上的強硬立場給美國重返亞太帶來問題。最近,大陸在南海設三沙市及三沙警備區,美國認為大陸成設立三沙市有著更大的戰略重要性,這會升高當地緊張情勢,而反對不以和平外交方式威脅與恫嚇解決爭端。
大陸認為,設立三沙市是地方行政機制的調整,且早於1959年已在西沙、南沙與中沙設有辦事處,並無不妥。美國認為這可能是其對美國重返亞太回應的一部份。無論美國採取何種方式對大陸圍堵,並未能有效阻止北京與亞太國家的區域經貿合作,反而會損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經貿利益。
美國應重評其大陸政策的基本假設
美國需要培養一群深度、透徹理解亞洲的專家,應該重新評估其大陸政策的基本假設,並認真考慮一個以大陸力量逐漸衰退、以及在20年內大陸無預警民主轉型的可能性越來越高為假設前提的替代策略。
大陸還沒完全準備好做世界領導者
大陸在世界舞台上剛嶄露頭角,要做為世界領導者必須要有擔當,但北京還沒完全準備好。大陸表示無意也無精力謀求成為全球領導者。大陸致力於和平發展,讓民眾改善生活品質,願意繼續在國際上發揮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社論
外交與國防
釣魚颱風雲
諾貝爾獎爭議
兩岸關係
歷史教科書
悼念林書揚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