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謝長廷的大陸之行
朱駿
(政大國發所博士生)
評謝長廷的大陸之行
朱駿
(政大國發所博士生)
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在馬英九總統政績差勁、舉國同悲、其「無能」成為共識的大氛圍下,民進黨竟然還以七、八十萬票敗北,黨內外檢討之聲蜂起,直指民進黨的「中國政策」。選後事態的發展證明,確實許多投票給馬英九總統的選民並不是真心支持此人,而是珍惜兩岸關係四年來進展的成果,擔心民進黨執政僨事敗成,再度陷台灣於「迷航之旅」。有鑒於此,謝長廷先生抓住機遇,甘冒綠營之大不韙,頗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架式,親赴大陸進行「開展之旅」,縱然風險挺大,但潛在的報酬將極為可觀。由謝一行人能見到中共對台單位的負責人的事實觀之,謝先生應該在不經意中已經收到了一份黨內無人曾經自中共獲得過的超級大見面禮。
謝先生此行初到彼岸便發表談話,表示「兩岸如果要再跳躍提升,就不能只是求同存異,應面對差異,處理差異,超越差異」。兩岸之間差異萬端,是不爭的事實,但在兩岸至今交流日趨熱絡,層面與幅度與日俱增,幾乎無所不包的情勢下,唯獨尚未能處理政治議題,也是無庸置疑的事實。簡言之,最為雙方在意且關鍵的則是政治差異。政治是每個社會或國家最核心的利益,若要「處理及超越」政治差異,顯然捨政治談判莫由,而政治議題的高敏感度極易激發尖銳反彈,也必然成為必須承擔的成本與必須順帶「面對、處理及超越」的項目。
謝長廷先生一行此次能見到中共對台單位負責人,表示中共當局也是內心興奮地快速伸手緊握此次的機遇,願意在一定的適當條件下,開放民進黨長遠戰略空間的大門。在這次訪問之後,真正的難題落在民進黨的身上,假使民進黨真想改善與中共的關係,打破國民黨獨攬兩岸利得的局面,其黨內必須面對一個嚴肅的抉擇:是否將跨入「一個中國」的場域?如果不是,則罷,兩岸依然持續為國共的蹴鞠戲場,每次總統大選都要面臨昔日激進的「迷航之旅」所遺留的後遺症,縱使因國民黨的施政無道而當選執政,也有可能面臨大陸斷絕兩會商談而造成跛腳執政的嚴酷現實;若是,則勢必將公開宣示放棄「台獨黨綱」或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自主決定的幻想與主張,恐怕連「憲法一中」、「憲法各表」或「憲法共識」(謝長廷用語)都無法派上用場,這真需要民進黨諸公「心靈解放」,覺今是而昨非,否則,永遠無法竟其功,永遠只能在野或迷航,束手旁觀國共之間一出出的戲碼,這恐怕非民進黨之所願吧!走進一個中國的場域將必然引起黨內真正獨派的激烈反彈,也極可能反映在未來的選票上,這應該是令民進黨最擔心與棘手的難題。換言之,民進黨在這次謝長廷一行的訪問之後面臨一次戰略抉擇:是否將放棄台獨政綱,進入「一個中國」的場域,坦然承受早已身處其中之「一個中國的事實」?謝一行人此次之所以未能如外界揣測見到「常委級」的涉台事務領導人,恐怕與訪問後半段一再否認「九二共識」的發言有關吧?之所以不識相地當王毅面提及對方早已知道的反「九二共識」的立場,發言調性與在廈門時差異頗大,應該是為了預留返台後對內交代的話頭與空間吧?當然,謝與王毅及戴秉國之間是否有尚未公開的討論內容,也須進一步的注意與觀察。
若為民進黨計,黨內領導人應先回歸事實的基本面,再從事實的基本面出發,看清楚在現階段兩岸關係的客觀形勢中民進黨的戰略位置遠優於國民黨的事實,莫因其主觀的自我屏蔽使得客觀的優勢被淹沒糟蹋了。假使民進黨內充分辯論兩岸情勢的事實基本面,不難看出「一個中國」是始終存續不斷的事實,這點胡錦濤在2005年已經指出。既然是事實,其事實向量力遠大於「主張」或「原則」的向量力,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連上帝也無法改變。如果這是一個中長期都看不到其將改變的事實向量力,而且事實的向量力道與日俱增,民進黨何以一直沉溺於不現實的虛妄之中?豈不自誤自傷?民進黨曾經執政長達八年,大可以宣佈獨立啊!但顯然是不敢也不能。民進黨內不乏腦袋優秀者,試想一種情況,一旦採取「一個中國」的戰略,一步一步做出來讓中共相信民進黨贊成統一的舉措,請問國民黨對共產黨的價值何在?一旦啟動「一個中國的戰略」,民進黨將可以在沒有國民黨之負面歷史包袱的情境中直接與大陸人民對話,改變台灣與大陸之攻守位置,縱使將有20%的真正獨派支持者從民進黨分出去,然而,由於民進黨的戰略之矛將比馬英九總統的「三不」具有更寬闊的戰略縱深,更能與深藍的思維對話與契合,失之東隅,必收之桑榆。合理地試想,從另外一邊民進黨能抓住多少%?豈不連新黨的徒眾都得跟著走?國民黨內將有多少人也必須跟著走?泛藍的兩岸政策恐怕將會崩盤潰敗。屆時,且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當然,這些到目前為止都還只是紙上談兵的「戰略假想」,一次極具潛力的訪問是否真能開創出結結實實的戰略成果,還在於後續是否能有真正令人信賴之堅定不移的一貫作為,戰略轉換必然帶來短期的震盪與黑暗,然而,在不改變必然死路一條的前景下,短期的震盪與黑暗似乎只是經歷新一次鍛煉成長的機會與歷程,一旦走過,功力必然大增,格局自然開闊。總之,戰略轉換的路一定是崎嶇顛簸的,但前景一定是廣大光明的。◆
社論
外交與國防
釣魚颱風雲
諾貝爾獎爭議
兩岸關係
歷史教科書
悼念林書揚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