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世紀的兩岸關係:城市主義、文化網絡及經濟整合

楊志誠
(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一、廬山之外看廬山

中國有一句俗話說「當局者迷」,想要知道廬山真面目,就必須跳出廬山之外,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同樣的道理,我們只有跳出「兩岸關係的框架」之外,才能真正看清楚「兩岸關係」。從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來看,不管是個人、組織、社會或是國家,在這個世界中的種種行為,其基本動機和動能就是為了求生存及求發展。因此,不管你基於怎麼樣的想法或主張,包括任何意識型態,兩岸關係的內在動機和動能也都是為了各自的生存與發展、共同的生存與發展,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而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要思考方向則是各自的發展是否必須立基於共同的發展;也就是共同的發展是否會提供更好的機會,促使兩岸有各自更好的發展。

從台灣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在過去60年的經驗,並不是如此,在兩岸對立和隔離的情況下,台灣曾經造就過「台灣經濟奇跡」。那麼,為什麼在當前以及可預見的未來時期,兩岸必須走上共同發展的道路呢?其主要原因是世界情勢的發展脈動,是受到歷史力的推進,也就是歷史的必然,無法逆轉,用中國的話來說,就是「天意」。那又是為什麼呢?

二、探索「天意」

什麼是天?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說:「物競天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也就是說,任何物種的競爭力決定於外在環境(天),能否適應「天」就決定其生存與發展。中國的哲學也揭示:「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又說,「日日新,又日新,茍日新」、「順天則昌,逆天則亡」。當前全世界都處於全球化效應的衝擊下,加上電子科技的推波助瀾,整個生存環境瞬息萬變,不易掌握,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重大的挑戰;也就是說,天意難測。但是,基於生存的需求,人們又必須極盡所能地探索「天意」。

那麼,天意為何呢?又應如何探索天意呢?我們根據科學的系統性分析架構,將從三個途徑的發展脈絡來探索:時間、空間、價值議題。

從時間的座標層面來看,天意的內涵就是歷史發展的脈絡。根據馬克思的辯證理論,宇宙萬事萬物的存在,是由「正-反」兩現象或本質屬性的辯證統合而成,也就是中國道家哲學所揭示:萬物的存在皆由陰與陽的統合而成,再以八卦的數理符號顯示其基本特質。以當前人類既已形成的文明進程來看,全球化已經是當代文明體系的顯像;反全球化(就是地方化)也將同時成為其對應性的現象。於是,根據該理論,未來的文明進程或發展脈絡將邁入此正反現象的統合,也就是區域主義。具體來說,穩定的全球體系將是由各地方特質共生共存的全球;而各地方也必須是能夠融入於全球體系網絡架構內的地方,才能維持其生存與發展。而各地方在全球體系內要能達到該目的,就必須發揮一定的功能,並需要具有明確的身份定位和認知。然而,生存於全球體系網絡架構內的地方,其競爭力將不可與過去同日而語,必將來自於區域合作的機能;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天意的具體顯像,「順天則昌,逆天則亡」,古有明訓也。兩岸生活及生存機能的合作顯然正是受到歷史力的推動,無可逆轉;果若天意如此,又何必逆天呢?

其次從空間的座標層面來看,在電子科技的運作下,人類的各種生活機能竄行於全球各地方;於是,全球各種文化的生活型態將落腳於各地方,各地方都是全球化的縮影,形成了「全球地方化」的空間顯像。

各地方一方面必須順應著全球化的過程,展現出自我與他者的共生現象,另一方面又必須在接受異質文化侵入的同時,盡其所能維繫自我的特質。於是,立足於區域主義(包括地緣、政治、經濟及文化)成了各地方能夠永續成長的發展趨勢。立基於區域主義的地方競爭力,才能在全球化體系內緊密、矛盾、共生的關連性網絡中尋求功能性的定位及身份認知。另外,經過幾世紀的發展之後,資本主義的經濟運作已經從生產決定論轉移到消費決定論,經濟發展的動能將來自於消費;而城市又是市場經濟主要的實體消費平台。另外,全球各城市在推行現代化的風潮下,也展現了全球現代化的統合機制,形成「統一中有多樣、差異中又趨同」的城市創意內涵。城市將隨著市場經濟的全球運行,及現代化機能的全球一體化,而展現全球性風貌:以城市為主幹的多元、交錯、全球規模的機能網絡。作為人類生活空間及反映社會關係結構的各城市,將是具有世界網絡特質的城市;這就是全球化時代的「城市主義」。而同樣基於競爭力的提升,未來的全球城市網絡將是一種以區域主義為基礎所形成的多元機能網絡系統。

接下來,第三個層面我們將從價值議題的途徑來探討;也就是近代世界思潮的歷史演進。人類理性隨著文明的進程而提升,處理人際、社群間或國際問題的方式也會更理性和文明,價值議題的主軸也將隨之改變。檢視近百年的世界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其相關價值議題的演進: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其議題主軸是以暴力為內涵的軍事對抗;冷戰期間,由於受到核武保證相互毀滅的死亡平衡,暴力只能扮演嚇阻的角色,其競爭的議題主軸轉移到以意識型態為內涵的政治對峙;隨後1990年代之後的「後冷戰時期」,各國警覺到厚植國力是國家發展的基礎,資財爭奪的經濟競逐成了主要的價值考量;邁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軟權力」思想的提出,文化的影響力受到正視,多元文化的碰撞與對話成了顯像,世界將走向衝突或共生,將成為關注的議題主軸。這種歷史力將推動未來世代的發展,邁向一個融合三大立體座標系統的網絡世界:立基於區域的城市機能網絡(包括文化、經濟、政治、社會……等生活機能)的全球化體系。日本的大前研一和德國的貝克(Ulrich Beck)針對各民族國家的發展,稱這種趨勢為「區域國家」。

三、兩岸合作乃順「天」應「人」的發展

再深一層來看,文化是由生活所創生,當現代化的生活機能透過先進的通訊科技,跨越各種有形和無形的障礙,暢行全球各地方,各種文化將相互碰撞、對話、交流而形成共生網絡,進而體現於各城市。城市扮演著文化交流與對話的符號平台,具體呈現出城市的空間型態、結構或建築形式、及生活機能的運行脈動;符號將在上述城市樣貌的平台中流動、融合和進化,「城市主義」將成為全球性文化流動的機能網結。譬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必須在城市中營造文化消費的能力及場域。但是,另一方面,城市網絡的形成還是會受到各既有體系之間價值差異程度的影響而顯現彼此的兼容性或排斥性,而決定其價值體系兼容性的相關因素包括地緣、血緣、生活方式、語言、思維模式、政經體制……等;這就是為何全球化的效應卻會歸結於區域主義的原因。從這些相關因素的兼容性來看,整體而言,未來兩岸城市網絡的建構最能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

總結而言,從整體「天行」運勢來看,符合三大層面的發展:時代潮流、區域主義城市網絡、及文化交流與共生,兩岸的城市文化交流正是順「天」應「人」建立共生共榮的區域體系,也是促進人類和諧社會的新時代典範。作為世界偉大文化底蘊的中華文化將成為未來世界建立和諧社會的希望;另一方面,作為東西文明交匯的窗口,台灣精神的容忍性及對異質文化的包容力,正可接引著中華文化邁入全球領域,再造人類的新文明。未來兩岸攜手,協同創新,將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脈絡形成重大的影響力。

四、創意的當代中國神話

基於上述的期許,鑒於神話乃民族文化的符號源頭,根據地緣、歷史與文化的關係,我們在此也為未來的中國創造一個神話和夢想;創意之所以為創意,就是現在還沒有被發現或還沒有顯像,必須要能夠「敏銳觀察」,進而採取「大膽假設」,再「細心求證」。

世人根據傳統中國的神話,皆認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中國的文明也在這樣的神話精神下源遠流長,持續不斷。如果從中國的地貌來看,中國的疆域內孕育著二條大龍及一條小龍--黃河、長江及珠江。再從近代的中國歷史來檢視,我們概略可以發現,在清朝結束以前的五百年間,中國的國家發展重心落在黃河流域;用神話的話語來說,就是「清朝結束前的五百年氣數在黃河流域」,黃河這一條大龍,翻雲覆雨於歐亞大陸,曾經輝煌了五百年,但卻未能返身面向海洋(乾隆皇帝玩了60年,把中國的命脈玩掉了,中國百姓因而受盡凌辱,愈二百年),也在末期(1895年)丟棄了台灣(中日馬關條約)。相對來說,清朝結束以後的五百年氣數將落在長江流域,不僅國家發展的重心會轉移到長江流域,連領導人也都出身於長江流域。再擴大視野來看,從中國的長江這一條大龍向東方遠望世界,台灣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長江出口,進入海洋的龍珠;龍珠確實也在過去三、四十年中牽引著這條大龍邁入現代化、邁向海洋、邁向世界、也邁向未來。

如果根據該神話的立論,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應該會逐漸邁入「龍-龍珠」的互動關係。巨大而源遠流長的龍身,翻騰於天地之間,澤及萬民,而龍珠則賦予精神力及包容心,光耀前程,翻騰中不失方向,共創中華新文明,普世承德。龍身不可能吞下龍珠,吞下龍珠即神失體竭,天地難容,豈能再翻騰?顯然,兩岸之間的空間分離,乃客觀存在的事實,若欲併吞,必將付出慘痛代價,世所難容。然而,另一方面,今日的長江龍,從地緣戰略言,亦絕無可能會再棄龍珠,而相對來看,龍珠如離龍身,亦無所立身,將隕落大地。所以,儘管空間看來,台獨似乎具有現實性,但從更長遠的發展及更廣大的視野來看,台獨在天地之間根本無立足的可能,同時,更重要的是,龍身再也不可能放走龍珠,任其獨行。

歸結來說,未來兩岸關係的特質將在地緣分離、血脈相連、精神相系、經濟相依、城市相通、文化相融的整合機能下建構「全球化體系的大中國網絡」;此即為「大中國主義」也!所以,兩岸關係絕不是中國大陸吃掉台灣,也不是中國大陸來養活台灣,而是兩岸攜手,在「城市主義、文化網絡及經濟整合」的共榮架構下,邁向世界,共創「大中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