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評馬英九在《亞洲週刊》的訪談論點
耿榮水
(資深政論家)


11月9日台灣各重要報紙都刊登兩則消息,一是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開幕式的報告中,提出兩岸可就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和平發展新遠景。另一則是馬英九在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表示,和平協議非兩岸最優先要務,並質疑「以現在的情況,簽署和平協議,內容還能增加什麼?」

這兩則頗具針對性的新聞,看似相互呼應,實則馬的專訪早在一周前即已進行,而胡則在11月8日才提出來,兩人可謂不約而同表達不同的立場,甚有戲劇性,也可見雙方都早有定見,只是表達的場所與時間不同而已。

胡立場一貫,馬搖擺不定

胡錦濤早在2008年12月31日紀念《告台灣同胞書》30週年座談會上提出「胡六點」,其中提到兩岸可在國家尚未統一的情況下,務實探討政治關係,包括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都可務實協商。在2007年的「十七大」政治報告中,胡更早就提出兩岸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此次「十八大」政治報告甚至提出兩岸應商談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灣局勢。可見大陸的立場一貫,胡的報告內容每次都有進步和新意。

反觀台灣,馬英九早在四年前第一次競選總統時,就把簽署和平協議放在他的兩岸政策中,2010年規劃的「黃金十年」,也有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保障台海世代和平的相關字眼。去年9月第二次競選時,還曾一度提出和平協議的議題,後因輿論反應兩極,臨時補上公投的程序,引發更大的反效果,此次再度重申簽署和平協議並非當務之急。相較之下,馬政府的立場多變,說法反覆,突顯馬的大陸政策不夠堅定,自暴信心不足。

細讀馬英九在《亞洲週刊》的專訪內容,至少給人三個深刻印象:

其一、目前採行的「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漸進」大陸政策,深受民意支持,也是國民黨執政以來最大的政績,無需再向前一步,兩岸交流速度剛好。

其二、四年來兩岸兩會簽署18項協議都是和平的,有助於增進台海和平,不必在形式上再簽和平協議,民意也無此需求。

其三、只要台灣堅守「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即使不滿意「一中各表」,也會接受兩岸現狀,繼續給台灣讓利。

這三個重大觀點,表面言之成理,似無挑剔必要,然則仔細深思,都是似是而非,甚且暗藏禍根,將來勢必危機湧現,難以因應,語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筆者試逐一加以剖析評論之。

大有為政府不應滿足於現狀

關於目前兩岸交流速度是否適當的問題,固然各項民調都獲得極高評價,但絕不能滿足於現狀,尤其是以大有為政府自詡的執政當局,更要引領民意,體察時代脈動,抓住機遇,甚至要創造機遇,帶領民眾前進,才不致落後於形勢的發展。

就當前兩岸交流現狀,固然較之四年前大為改觀,但未來還有三年半,焉知人民永遠會滿足於現狀,不會有更進一步的要求?馬英九在向國民黨中評會的報告中說,未來將深化鞏固兩岸關係,將要在修訂兩岸關係條例和雙方互設辦事處上著墨,似乎完成這些工作就功德圓滿,甚至可流芳百世了,這樣的想法實在過於單純和一廂情願,缺乏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膽識。

須知,即使台灣把兩岸關係條例修訂了,雙方的辦事處也成立了,兩會也再簽了多項的協議,畢竟都只是經貿議題,沒有涉及政治領域,台灣人民埋藏於深處的不安全感,仍然存在,兩岸的最終極關係還是得不到徹底的解決。在沒有和平協議的保障之下,台灣人民還是存有極大的疑慮和恐懼,將來兩岸關係若驟生變化,受害的必是台灣一方。

兩岸若簽署和平協議,其位階勢必高於目前兩會簽署的經貿協定,畢竟兩會只是兩岸當局的白手套,兩岸之間的經貿糾紛,必須有更高位階的法律或協議才能有更充分的保障,以ECFA為例,此為馬政府所津津樂道者,唯實施兩年多來,對岸已有不滿的聲音,認為對大陸自身限制太多,港澳工商界尤其有不平之鳴。若能在和平協議中有所規範,賦予台灣較寬鬆的政策和優惠措施,相信當可平息爭議,亦即以和平協議來強化和保障經貿協議,應是最切實可行之道。

結束敵對狀態 永保世代和平

馬英九最膚淺無謂的看法是:目前兩會所簽18項協議都是和平的,和平協議內容還需要增加什麼?這若不是《亞洲週刊》片面解讀或斷章取義,就是馬英九過於隨意草率的發言。從事後總統府並未否認或更正來看,此應是馬英九原意,果真如此,那就更令人失望了。

馬英九說籤署和平協議是因為之前有內戰,「對兩岸來說,這階段早已過去」。殊不知,自1949年兩岸分裂分治以來,從未就過去國共內戰有個交待,亦即目前就形式言,雙方還處於敵對狀態。1991年李登輝雖宣佈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結束動員戡亂時期,但那只是承認中共是合法正當的政治團體,而非叛亂團體而已,且那還是台灣單方面宣佈的,對岸從未呼應,也不會承認,兩岸的對立還是存在與持續中,非簽和平協議無法體現兩岸由敵對轉為和平的狀態。以一個專研國際法出身的馬總統,竟會出現這般違反普通常識的言論,著實令人訝異不已。

再以兩岸軍事互信機制言,這是和平協議最重要與核心的問題,必須先談好了,才有可能簽署和平協議,這麼敏感與重中之重的議題,難道可在兩會協商中可以拿出來討論?其他諸如外交休兵、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等議題,也只有透過政治談判與對話,才有可能獲得圓滿解決。台灣的最終歸屬與兩岸關係的最後結局,更非經過和平協議的簽署才會有最後的答案,絕非目前的交流進度所能解決的。

和平紅利有時而窮

最令吾人擔憂的是,中共對台讓利不可能無限制的讓下去。綜觀這幾年來兩岸的交流互動,是台灣佔了大陸便宜,不論是直航班次、陸客來台,外交休兵或ECFA的簽訂,大陸都盡量讓台灣方面滿意,能讓的盡量讓,基本上是不對等的交流。以外交領域為例,為了不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也為了迎合馬政府所提外交政策,北京寧可放棄結交新朋友的機會,也不願破壞兩岸關係。以筆者所知,若非呼應馬政府外交休兵的提議,至少有四個台灣友邦國家會與北京建交(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地區);簽訂ECFA也自願放棄WTO會員之間的平等互利原則,讓台灣多了二百多項產品免稅登陸,也莫怪港澳工商人士會眼紅。

在馬的第二任期內,吾人可以預估,大陸絕無可能再像第一個任期那樣輕鬆讓利,必是越來越嚴苛,逐步進入深水區,馬所謂「看不出即使換了班底,(兩岸)大政方針有什麼差別」,這是缺乏危機意識的錯誤研判,不只是國內有識之士擔憂「胡規習隨」的必然性(如蘇起),連大陸學者也提醒和平紅利非國民黨專利,試看大陸方面最近接待謝長廷登陸的規格和用心,可見中共的善於運用統戰策略,其兩面手法與政治藝術之高,實已發揮得淋漓盡致,國民黨若不掌握機先,顯非其對手甚明。

從動態的兩岸關係發展角度看,唯有掌握時代脈動,不斷推陳出新,創造議題,與時俱進,才能在變動的兩岸局勢中,永遠居於主導地位。在馬所剩三年半任期中,若能放棄保守被動的大陸政策,勇於開拓創新,展開與大陸政治接觸和對話,必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對內可藉此轉移話題,引領輿論焦點,也可擺脫經濟景氣低迷所帶來人民的不滿心理,對外則可因兩岸關係的進展而稍稍壓制大陸強硬派的氣焰,讓理性溫和持續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主流勢力,可說是一舉兩得的雙贏策略,何樂不為呢?

兩岸談判可摸著石頭過河

就實質言,台灣也可藉此政治平台提出自己的主張,「一國兩制」已注定不為台灣人民所接受,必須另闢蹊徑,中共方面也應嘗試在「一國兩制」之外,試圖找出兩岸都能接受的統合模式。可以說,兩岸未來的政治談判,雙方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台灣實不必未談先怯,更不應缺乏信心到連談判桌都不敢上。

即使做最壞的打算,兩岸談判無法取得共識,雙方談不攏,台灣也不會有什麼損失。當年國共談判失敗,共軍可立即揮師渡江,現今有台海天塹阻隔,國際大環境也不允許對岸有何魯莽行動,那又擔心什麼呢?或謂若談判沒有取得預期成功,恐怕更失民心,這也是失敗主義心理作祟。現在馬政府支持度已低無可低,再低也低不到那裡去,何妨乾坤一擲,死馬當活馬醫,或許能衝出一條血路也不一定。

再者,這也是打開兩岸歷史之門的大好時機,只要跨出政治談判與對話的第一步,就可樹立勇於面對現實的典範,後來者必以之為圭臬,從此不畏與對岸接觸,不懼政治對話,前仆後繼,直到爭取到台灣人民最大福祉,台海世代和平可期,如此才是馬政府八年任期對台灣社會最大的貢獻,也是馬最好歷史評價的保證。

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

天下事本無百利而無一害,福禍相倚,吉凶相隨,兩害相權取其輕,領導人之智愚,就在於能否善謀能斷。時不再來,機不可失,蔣經國當年嘗言「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作為領導十大建設的自我期許與鞭策信念,以蔣經國學生自詡的馬英九總統實應思之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