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奧巴馬第二任、展望中美關係

譚中
(旅美評論家)


(一)

2012年11月6日晚上美國總統選舉投票完畢,波士頓飛機場出現空前未有的緊張,幾乎全美富翁的私人專機都想飛來降落,機場容納不了。這些富人雲集波士頓是來參加共和黨競選總部計劃舉行的羅姆尼擊敗奧巴馬的慶祝盛典,但競選結果公佈,大家掃興而歸,富人們在競選期間支持羅姆尼花掉的大量金錢統統打水漂了。

奧巴馬以黑人身份兩次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真是奇跡。今年1月21日他選擇為黑人人權殉難的馬丁路得金的生日在華盛頓廣場70萬人面前宣誓就職大典上向全世界宣佈所有人種都有權利發展,使我們不禁想起美國獨立時黑人身掛牌子在奴隸市場上像牲口一樣拍賣,50年前馬丁路得金帶領黑人到華盛頓抗議遊行時許多人身上還掛著「我是人」(意思是「不是牲口」)的牌子,這今昔之別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奧巴馬第一任時,他的政敵通過極右傳媒詛咒他是「希特勒」、「社會主義者」、「出生外國的穆斯林」等,反映出有種族主義色彩的美國右派與奧巴馬不共戴天。可是美國多數白人群體已成垂直分裂,知識菁英中的開明派、左傾、反戰、民主、人權運動人士、學生及年輕婦女再加少數民族多半都是奧巴馬的積極支持者。奧巴馬第一任內雖然沒有特別為美國黑人爭取福利,但在兩次大選時黑人對他的支持同樣銳不可當(占90%以上)。2012年大選美國反奧巴馬勢力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把「黑皇帝拉下馬」。

奧巴馬不但智商絕倫,身兼黑人的戰鬥性與從左傾白人母親那兒繼承的「美國勝利主義」,練出一身「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競選本領,在第一任期間是美國無人不知的「競選大統帥」。這次大選中他運用效率無比的「奧巴馬機器」,利用「社會傳媒」網絡與近千萬「基本戶」取得聯繫,隨時一呼百應,真可謂「得人者昌」,也是他所向披靡的秘訣。

這一切絕不會自然發生在仍舊對黑人嚴重歧視(有錢黑人很難買進白人高級住宅區、大城市出租車晚上不接納街頭叫車的黑人顧客、黑人少年兒童90%以上從小只能進條件極差的學校以及青少年輟學與犯罪現象嚴重等)的美國。縱使奧巴馬智商高、相貌英俊、口若懸河、又有哈佛大學畢業資格也不可能有此奇跡,歷史與社會的宏觀因素是真正原因。

美國政論家把奧巴馬這次連選連任歸功於「人文轉移」,就是說:那長期以「WASP」(白人、盎格魯薩克遜種、基督新教徒)為統治菁英的社會一去不復返了。美國社會政治的人文旋律起了革命性質變。奧巴馬勝選後,共和黨自覺勢衰,3月中旬共和黨積極分子在華盛頓舉行「美國保守聯盟」大會,出現一些年輕少壯派,代表了美國保守勢力在被奧巴馬領導的左傾勢力逼到死角以後適應潮流、養精蓄銳,想在四年後奪回白宮的強烈願望,但美國輿論主流認為他們大勢已去,除非奧巴馬在第二任中犯下嚴重錯誤,使得經濟重新倒退。

另一方面,在這次競選中民主黨的許多白人溫和派老將逐漸退出,奧巴馬「民主聯盟」的核心集團起著結構性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左派與少數民族參加進來。這個「民主聯盟」新核心和基層群眾聯繫較密,正對美國基層社會灌輸左傾政治意識與激進思想,要使今後共和黨人永遠進不了白宮。

當前美國民情的一大現象是「厭戰」,「公開反戰者(Peaceniks)」隊伍日益壯大。小布什曾經「策劃美國」進入伊拉克與阿富汗兩大戰爭,現在擺在奧巴馬面前的任務是「策劃美國」退出這兩大戰爭。奧巴馬提名哈格爾這個Peaceniks為新國防部長就是為了執行這一任務。

哈格爾曾在越南戰場上掛綵受勳、是沒有管理經驗的共和黨前參議員,在參議院接受審查時表現出缺乏辯論才能,行家認為奧巴馬捧他出來主掌五角大樓充當政敵指責的擋箭牌,也說明他打算為美國龐大的國防開支「瘦身」。哈格爾在經過百般折磨後終於被參議院通過上任,美國執政「三劍客」(總統奧巴馬、國務卿克裡、國防部長哈格爾)組成華盛頓有史以來罕見的「反戰軸心」。奧巴馬已經公開表示退出「冷戰機制」,但對怎麼駕馭已經佔領全球海陸咽喉的海陸空以及海軍陸戰隊四軍的空前龐大的戰爭機器卻心中無數。

雖然奧巴馬有肯尼亞父親「反帝」及夏威夷母親「激進」的基因卻沒有左傾「主義」意識薰陶,他不懂經濟、沒有企業家感性知識,對錯綜紛紜的專家理論也無法做出明智選擇,他所熱衷的「大政府」路線沒有必要的精工細作是不能使資本主義最後堡壘美國振興的。奧巴馬第一任執政是「無預算」政府的典型,開支失控,國債(即聯邦政府發行的公債)年年增長。到今年1月10日已達115,770億美元,等於美國GDP的73%,再加政府內部收支赤字48,550億美元就接近165,000億美元了。本屆大選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瑞安說,當今美國債務已超過美國生產總值。

富豪放債、窮光蛋借債是人世規律,美國是世界最大富豪,卻是背著全球最重債務的窮光蛋,這是史無前例的矛盾。美國經濟疲軟,最富的富豪利潤卻越來越豐盛,窮光蛋越來越多,領取「食物補貼」的已佔總人口四分之一。美國繼續帶領世界科技進步,高新技術企業招員越來越困難,普通勞動者就業機會越來越少,這又形成矛盾。

行家評論,奧巴馬的終極目標是要把美國傳統式資本主義社會向歐洲式「福利社會」轉移。奧巴馬將超越國會意志而提高債務限額,以加重稅收來維持開支增加。「主街」壓倒「華爾街」的方針不會改變,他也會繼續抵制煤碳工業操縱而大力發展新能源工業。他個人是主張開發石油、減少對海灣國家能源依賴的,但可能無法超越民主黨內強大環保運動的極力反對。還有,強化「美國造」已是奧巴馬的響亮號召。

美國經濟似乎開始復甦,紐約股市上升到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最高點。但去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萎縮,主要由於國防經費減少了22.2%。這並不一定代表經濟發展總趨勢,但也顯示政府面臨的財政緊縮對今後振興經濟是不利的。當前困擾美國的是已經生效的所謂「自動減赤」法令,今年內減少政府開支850億美元(其中半數為軍費)。但奧巴馬堅決不同意共和黨提出的十年內使政府收支完全平衡的預算,他也不認為今後十年美國會因欠債而財政破產,估計他今後會以行政權力增加美國債務,開後門增加開支。

從奧巴馬第一任看出,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已經進入「非對抗」狀況,所謂「面向亞洲」與「加強平衡(rebalance)」(切莫鬧笑話譯成「再平衡」)都是哄哄那些紙上談兵的傳媒「論者」玩的,何況當今國務卿克裡對「面向亞洲」不感興趣!奧巴馬腦子活,看來他第二任又可能有類似哄人玩的名堂,但美中「老大」與「老二」之間的相安無事與相依為命的主旋律是不會改變的。

(二)

從30餘年外交官生涯退休的新加坡印裔、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新著《大合攏:亞洲,西方與天下一家邏輯》(The Great Convergence: Asia, the West, and the logic of One World)預言中國可能提早在2016年實現全球經濟第一。果真如此的話,奧巴馬第二任等於主宰美國從「老大」降到「老二」的轉型期。馬凱碩在書中寫道:「我的著述可能會把你們從高枕無憂的境界拖出來,但我希望你們認識這是與過去數百年不同的新世紀。」這句忠言是會直接或間接傳到奧巴馬耳邊的,或可對不那麼絕對相信美國「無匹敵」的奧巴馬起一定的影響。

無獨有偶,另一位國際知名的印裔、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任職、現為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阿筠.蘇卜(Arvind Subramanian)(他是去年出版的著名新書《黯然失色:生活在中國經濟統治陰影下》Eclipse: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China』s Economic Dominance的作者)認為,到2010年中美兩國的經濟與貿易規模大致相等,到2030年中國就會大大領先。不久前他到北京參加有關世界銀行《中國2030年》報告的研討會,許多知名經濟學家都警告中國經濟會出現危機,他卻十分樂觀,認為危機可能性不大,即算發生危機也不難克服。他的言論在美國有一定的影響。

奧巴馬總統第二任所處的國際總形勢是美國作為全球經濟「老大」與中國作為全球經濟「老二」正處在換位的關鍵時刻,大概到十年後習近平與李克強領導班子交班時,中國在「老大」交椅上就能坐正。十八大後習李班子強調「兩個百年目標」(到2021中共成立百週年時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到20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百週年時中國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國夢」更是對這一國際總形勢的肯定與強調。在這種國際總形勢下來結合台灣海峽兩岸融合與對峙展望中美關係發展可以從三方面來探討。

第一方面,應該排除愁雲,用樂觀的笑容來展望未來。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有一句話:「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無論我們身在大陸或台灣或美國,如果都從這一點出發而抱著「迎接機遇」與「共享機遇」的態度,既關心自己的機遇,又關心別人的機遇,中國和美國之間繼續保持並適度發展相輔相成的經貿往來,台灣繼續對大陸發展做出貢獻、大陸繼續對台灣實行特別優惠政策,日子就會好過。大陸、台灣、美國在發展信息技術功能、開發新能源、減少環境污染上都有合作的廣闊天地。

第二方面,當今世界局勢兩大熱點,一在西亞、北非,另一在東亞。諷刺的是,過去東亞緊張的焦點在台灣海峽(甚至成為美國五角大樓準備對華作戰的引線),現在台海平靜,釣魚島、西沙、南沙卻掀起波浪,朝鮮冒天下之大不韙,對中國形成考驗與挑戰。網上看到最近升任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的劉少奇之子劉源上將說,國際緊張來源於「很大程度是因為面子」的「較勁」。我想他的意思是:許多國家在處於窘境的情況下需要有一個為自己「壯膽」的平台。日本右傾政治勢力需要在釣魚島問題上「壯膽」,中國的反應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日本右翼這一招扳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同樣的,初出茅廬的朝鮮金正恩玩弄核玩意兒「壯膽」也捅出漏子。)

3月1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接受ABC電視台採訪時並不把朝鮮的挑釁當一回事,他說:「最值得注意的是從來容忍北朝鮮的中國開始擔心(北朝鮮)崩潰及貽害他們。」他還說不必大驚小怪,避免犯歷史上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錯誤。問他是否已經到了那種地步,他說沒有。很明顯,美國當前頗覺自顧不暇,對伊朗與朝鮮這兩根眼中刺無可奈何,也不那麼擔心。上月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訪問華盛頓時想在釣魚島問題上拖美國下水也不如願。奧巴馬政權顯然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既然釣魚島之爭主要在於「面子」,誰都知道為了一個釣魚島戰爭是打不響的。劉源對「中國網」說:「按鄧小平同志說的,我們是他的後世之人,我們應該有這個智慧,甚麼是大局,甚麼是對中國和日本老百姓最大的利益,應該搞清楚。」在戲劇性的國際事件中,政治領袖就受到考驗,誰缺乏原則與道義立場、膽小「和稀泥」就會露出馬腳。馬英九的「親美、友日、和中」六字經不是萬靈丹,他在中日各自「壯膽」的對峙中有個立場問題,如果「中立」就會喪失「中華民族大義」,為後世炎黃子孫唾棄。

第三方面,奧巴馬第二任又逢大陸習李梯隊接班,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個嶄新的局面,新人、新政、新思想,北京、台北、華盛頓都一樣。從總體來看台海關係是大陸主動,台灣跟進。在過去的十年中,離任的以胡錦濤為首的中國領導人先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國家法》、確立「分裂國家的人就是歷史罪人」的鐵定原則,然後積極採取兩岸發展和平關係的政策,現在交班了,是一個歷史時期結束。過去國民黨積極響應了大陸的能動,馬英九雖然步伐慢些,但也沒有掉隊。最近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團訪問大陸,北京舉行歷史性「習連會」與「胡連會」,連戰希望以16個字的「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精神使兩岸自我認知「一中」,建立「平衡、對等、有效」的政治架構,中國領導人則說出「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

看來台灣還得在跟進上更進一步努力。台灣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廖達琪說,「一個中國」在台灣仍無共識。退役陸軍上將王文燮、現任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及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說,現在台海兩岸不但「三通」(通航、通郵、通商)還通婚,「水乳交融」,已經是「一個中國」了。兩人都認為不必急於統一。廖達琪教授說,習近平執政的前五年不必急著和談,王文燮將軍說:「將來一定會有更聰明的人,以最合理、自然的方式」解決統一問題。這種說法看起來實事求是,實際上讓兩極化台灣政局與詭譎多變的國際形勢劫持中國的命運。

目前大陸與台灣都面臨一個現有政權鞏固穩定的問題。大陸方面主要在於認真改革,新政府要加強與廣大民眾溝通,進一步肅清貪污腐敗,使言論更開放,大力加強已經開始的「下情上達」趨勢,在經濟持續高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得更多的階層人民受益,搞好農村建設,使「農民工」順利融入城市,改進生態環境。國際輿論盛傳今後習李政權將投資40兆元人民幣建設城鎮,使全國再增四億城鎮人口,到那時中國經濟總量又超過美國,大陸就如虎添翼了。

台灣同樣面臨現有政權鞏固穩定的問題。國民黨的民間威望並不比民進黨高多少。馬英九引退後國民黨是否能繼續執政也還不能蓋棺論定。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教授邱毅對香港「中評社」說:「馬英九一直認為因為美國的壓力,所以要和大陸保持距離,但這樣只會使美國更看不起台灣,認為台灣只是小媳婦,馬英九把台灣愈做愈小,大陸對台灣也更為不爽。」馬英九兩頭不討好,活得好累。

無論怎麼看也不能說現在已經是「一個中國」了。台灣島內很多人還否認自己是「中國人」,行政上台灣不歸中國管轄,聯合國沒有「台灣」存在,「中華民國」實際上是國際孤兒。再有,台灣一天不在「中國」整體之內,中國就一天不是「完整的」主權國家。習李政權是不是有無限等待的耐心也很難說。到2021年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時他們仍然執政,那時的台灣政府再像今天馬英九這樣充當美國小媳婦,大陸也許不會像今天這樣寬大為懷了。大陸成為世界經濟「老大」時,軍事力量也會使華盛頓刮目相看。那時大陸與台灣軍事實力的對比就會更一邊倒,美國也會更願意捨棄台灣這艘破舊的「不沉的航空母艦」,台北那時再想找北京談判和平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緩和氣氛。這樣看來,今天台灣統治菁英拖延和談的想法不但不明智,而且夜長夢多。

「統一」並不可怕,只是在不改變目前兩個不同政體的情況下把「一個中國」肯定下來,從偌大一本《康熙字典》中選出幾個吉祥字把舊名稱(既不要「中華民國」,也不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修改一下,使得「一個中國」名正言順。國名改了,國旗也得改。可以在兩岸公投,全民選擇最理想的國名與國旗。

生命有新陳代謝的規律,時代在前進,現在變成過去,將來變成現在,誰都應該不斷更新思維。我的同鄉馬英九來日方長,將來不做總統也要做人,應「識時務者為俊傑」。他既然走出了第一步請連戰代替他問候習近平,就可以再前進一步去親自和習近平握手。馬和習的手合到一起的那一刻,全世界都會把注視聚焦於中華民族,人們會說:「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炎黃子孫,天下大同」,額手稱慶。

(2013年3月15日於芝加哥海德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