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八大到兩會中共人事佈局之觀察

奕父
(大學教授)


一、前言

從去(2012)年中共十八大領導人更替到今年「十二屆人大」的政府人事的改組,從而完成了中共政權整體換代交班的第二次權力平穩過渡。這種「集體換代,梯隊接班」的制度,又一次獲得順利運作的印證,這對中國大陸的建設發展,有序蛻變至關重要。

二、「正、副國級」領導安排之觀察

綜觀中共政權的人事改組,一般而言,可以區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階層,在中國大陸被簡稱為「正、副國級」領導;一類政府部門的領導人,在中國大陸被簡稱為「正部級」幹部。

在「正國級」領導人選上,事實上在中共「十八大」結束,所有的人事,就已經訂下,所以在今年的「兩會」上,只是走程序公開而已,基本上沒有任何意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七個常委各有分工,唯一與以往不同的是,國家副主席不由常委之一兼任,而由政治局委員李源潮擔任,是個意外,但是這樣的安排可能不是慣例,因為以往的安排是由常委中的接班人擔任國家副主席的構想,應該是為了可以國家副主席身份出訪,以便提高其國際知名度,為接班作準備,所以到了中共的「十九大」有可能再回歸常委兼任的傳統,或許以後在非換代的時候采此次模式,換代接班時回歸常委兼任的安排。另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院長人事,也都事前曝光,在中國大陸可能對此人事是比較滿意的,因為周強、曹建明都是法律專業出身。周強原本和胡春華、孫政才一樣,均被視為第六代接班的熱門人選,然而在「十八大」時並未如胡、孫晉陞政治局委員,如今轉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也算是適才適所的安排。

在「副國級」領導人選上,包括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這裡面又有區別,應該說國務院自副總理都是各有分工,也各有實權,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的副職,除了第一副職之外,其他多屬位高權虛的榮譽職銜,但縱使如此,仍有許多不同以往的安排。

首先在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的安排上,正如「十八大二中」之後,外界媒體的傳聞,幾無例外,唯一不同以往的安排是楊晶,楊晶在中共「十八大」時,進中央書記處書記,如今又任國務院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楊晶在2008年還只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區政府主席,相當於副省、部級幹部,短短不到五年由副省、部級而接近「副國級」領導,其陞遷速度令人咋舌,而且同時兼黨、政中樞的繁重文牘工作,足證新一代黨、政領導人對楊晶的器重,同時楊晶又是蒙古籍,以少數民族的身份能身居要津,也顯示了少數民族在中國大陸政壇的仕途中,已相對獲得信任,這對中共治理少數民族自然比較有利。

其次是在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沈躍躍原系中央組織部主持常務工作的副部長,雖然在2007年晉為正部級的副部長,但畢竟是副部長,此次晉陞,十分難得。

其三是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張慶黎、蘇榮、陳元、盧展工、周小川、王家瑞、王正偉、馬飆等人,他們之中張慶黎、蘇榮、盧展工、王正偉、馬飆,目前都在地方任官,如今又身兼中央政治顧問,其中張慶黎、蘇榮、盧展工都是省委書記、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這是以往極少見的安排;陳元、萬鋼、周小川、王家瑞則是中央部會的正部級官員。究竟這樣的安排是為了他們到齡退休後,預作的安排;或為了借重他們的長才,特別升為「副國級」,以便不受正部級年齡之限制。目前看來兩種可能都存在。

三、政府部門的領導之三個思路

在政府部門的領導人主要是在「十八大二中」之後決定,詳細瞭解所有國務院的人事安排之後,可以歸納出三個政府人事安排的思路:即習近平所提出的按人選條件、方面結構及工作需要三者:

以人選條件為主要考量者:基本上是學有專精或經驗豐富為主,其他條件為輔,基本上26位正部級領導中留任的部長應該都是例證。

以方面結構為主要考量者:基本上是代表性、特殊性為主,如掌「人大」的民族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李景田(滿族),他一直是在中央黨校任職,此次轉任民族工作,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馬馼,此次調掌「人大」的內務司法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這都是以方面結構為主要考量。

以工作需要為主要考量者:其主要考量則是形勢的需要,如楊潔篪調升為國務委員,未來將兼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而王毅回任外交部長,張志軍任國台辦主任,則是因應美國的再平衡政策、東亞的亂局、以及台灣問題的全方位考量的安排。

四、對台人事安排之考量

中共對台人事安排在以往並沒有任何的規律可尋,有中央部級領導,如丁關根、王毅;有地方省級領導,如王兆國、陳雲林;如今張志軍接替王毅擔任台辦主任乙職,大抵而言,可以歸納出某些仍待檢證的假設,一是具有中央委員身份;二是以中央機關任職之正部級官員;三是豐富的處理國際事務經驗。而中共之所以從三個條件來考慮台辦人選,主要著眼於三個方面:從績效考量、政治路線以及內部協調三方面綜合考量之後所作的安排:

首先是績效考量:不論胡、溫、習、李,對過去五年發展的兩岸關係都是相當肯定和支持的,這代表了以往對台政策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等大方向都是正確的,雖然台灣的民眾在民調的反映上,似乎並沒有顯示出相關的轉變,(參考陸委會歷次有關台灣民眾對兩岸「統、獨偏好」的民調)但畢竟因為時間不長,因此,在習、李體制下沒有理由改弦易轍,特別在「組織路線」上,以具有外事經驗的幹部來主持對台工作,應該是被經驗證明具有一定的效果。

其次是從政治路線:假定習近平的第一任期在兩岸關係政策上是以「深化」和平發展為目標的話,此一目標必然包括進一步夯實和平統一的物質基礎、進一步維護「一中框架」,進一步營造兩岸政治對話的氛圍。而完成政治路線需要組織路線的保證,所以在大陸對台人事佈局的選才著重延攬資深外交官,在可預見的未來由外事系統出任,可能成為常態,主要因為涉台事務,幾乎都與北京、華府、東京的互動關係密不可分,尤其像美台軍售、釣島紛爭,台灣參與國際活動,都與中共十分敏感的外交事務層面,維護「一中框架」是緊密相扣。如果僅憑地方官員的慣性思維處理類似的問題,恐怕難以維護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從此一角度必然可以更好地理解楊潔篪、王毅、陳德銘、張志軍等相關人事安排的基本思路。

其三是內部協調:大家都知道兩岸關係的發展進入「深水區」,所謂的「深水區」就是利益糾葛較深,妥協性較低的領域,未來經濟領域深水區的兩岸談判,本身沒有專業,沒有資望,事事請示、每每需要黨中央出面協調,在談判上,必然陷入被動。而陳德銘正是兼有專業和資望的特長。故而未來對台談判,中共在談判桌上可能表現的更加主動和彈性,如果我方的談判隊伍,依然是專業和政策兩股人馬,則恐極易陷入被動,難以因應。

按照慣例,未來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應該仍由習近平領銜,俞正聲將作為副組長負責日常事務,楊潔篪兼秘書長,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則作為小組成員。小組其他成員,一般包括中央辦公廳主任、海協會長、國安部長、主管金融經貿的副總理、商務部長和代表軍方的副總參謀長等人。

五、結論

經過這次交替,中共的領導幹部形成以「50後」、「60後」為主的幹部群體。他們這一代領導幹部的共同特徵是在「文革」時代的成長經歷,所以他們是一批「經風雨、見世面」的幹部,這代表他們的閱歷豐富;他們也是一批「勤學習、肯上進」的幹部,這代表他們會不斷學習,敢於創新;他們也是一批「擅政治、懂國情」的幹部,這代表他們會務實,立足現實,也有足夠完成目標的政治技巧。

當然從中共自己透露的情況來看,中國大陸要實現2020年為發展目標,一如李克強所說:還面臨一系列困難,包括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分配差距明顯擴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等,新一屆領導集體要應對的挑戰很多,如何有序的克服,的確不易。不過這些出線的領導,也可以說是這一代的菁英,由他們來領導當代的中國人去構築「中國夢」,外界可能不宜小視這一代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領導集體和工作隊伍。(201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