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的防線
方焰
(旅美評論家)
甲午戰爭的防線
方焰
(旅美評論家)
當前東亞形勢十分複雜。日本挑釁接連不斷,中國嚴陣以待,美國忙於居間斡旋。今年恰逢甲午戰爭120週年,催人聯想,有無爆發第二次甲午戰爭的可能?筆者以為,就現實情況而言,中日之間爆發大戰的可能性甚小,但是「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存在,日方並有可能蓄意為之。
是否爆發第二次甲午大戰,首先取決於中日兩國有沒有發動戰爭的需要和意圖。
中國沒有。因為中國的目標是實現兩個100年的「中國夢」,需要和平的國家環境,需要與國際社會、各大國和周邊鄰國友好合作。實現「中國夢」必須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永不爭霸」不是空話,而是基於中國根本的長遠的利益。武力擴張與爭霸都不是中國的選擇。時代變了,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都成過去。當今時代,武力擴張是一條害人害己、自取其禍的邪路。
日本則不然。由於日本右翼勢力的膨脹和軍國主義的復活,發動對華戰爭是他們處心積慮追求的目標。對於這一點,可能有人質疑:日本不是在推行「積極的和平主義」嗎?要知道,日本軍國主義從來是用橄欖枝偽裝刺刀的。上個世紀日本對中國發動的每次侵略,都搖著「中日親善」大旗;太平洋戰爭中日軍鐵蹄幾乎踏遍東亞各國和太平洋島嶼,都是高唱「大東亞共榮」。安倍的「積極和平主義」,要害在「積極」二字,其說法是:中國崛起威脅鄰國和世界,所有與日本價值觀相同的國家,不應坐視,而應積極聯合起來圍堵中國。這不是什麼「和平主義」,而是翻版反共反華的「冷戰」濫調。
安倍是日本右翼勢力和軍國主義的代表。他們的野心由安倍親口向全世界宣告。去年9月安倍在紐約的演說中稱:「如果大家想稱我為『右翼軍國主義者』的話,那就請便吧!」去年10月26日安倍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透露「主宰亞洲」野心,他說,意識到亞太區域國家期待日本「不但在經濟上,同時在地區安全領域發揮領導作用」。今年元旦,安倍在新年致詞中強調:「奪回『強大日本』的戰鬥才剛開始」。
安倍這一言論寓含深意。什麼是「強大日本」?安倍指的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日本,當時日本是世界列強之一,是亞洲霸主。當年的「強大日本」,是被美蘇中和東方反法西斯聯盟各國共同打敗的。現在安倍為首的日本軍國主義要「奪回」,向誰奪呢?美國是惹不起的,而且是日本爭霸亞洲的大靠山,於是爭奪的對象首選中國。惡名遠揚的「田中奏折」曾經揚言,「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當今的日本軍國主義仍繼承這一戰略思路。安倍還說明,奪回的手段不是和平的而是「戰鬥」,並且是長期戰鬥,現在對中國的種種動作「才剛開始」,更多更大的「戰鬥」還在後頭。
安倍為首的日本右翼勢力有發動對華戰爭的野心,但主客觀條件不具備。他們面對「三大阻力」。這「三大阻力」亦即制止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第二次甲午戰爭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中國增強綜合國力,加強國防建設,做好軍事鬥爭準備。中日雙方軍力的現狀是:海空軍,中方數量佔優,日方質量佔優;陸軍和導彈部隊,中方強大,日方不可比;中方擁有核武器,日方沒有。現代戰爭,戰略縱深十分重要,中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能持久戰;日本是狹長島國,資源匱乏,時間拉長,必敗無疑。
軍事力量對比如此,日方發動對華戰爭毫無勝算可能。從日本右翼勢力的角度考慮,現在不到發動戰爭的時候。他們當前致力於衝破束縛日本軍國主義的鎖鏈,重新武裝,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軍事大國,如安倍所說期待日本在亞洲安全領域「發揮領導作用」。
日本軍國主義欺軟怕硬,被美國打敗,便對美國服服貼貼。對中國,他們從來不服氣,認為不是敗給中國,而是敗給美、蘇。所以,制止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的首要條件,是中國自己發揮高度的戰略定力,排除一切干擾,增強綜合國力、特別是國防力量,充分做好戰爭準備,對日本處於絕對優勢和不可戰勝的地位。
第二道防線,美國負起應盡責任,加強管束,制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面對東亞緊張局勢,美國和日本一再、反覆地強調美日軍事同盟。這容易使人誤以為美日兩國只是同盟關係。其實美日關係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佔領關係,另一方面是兩國的同盟關係。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被美軍佔領。為了制服日本軍國主義,防其東山再起,美國建構幾條「鎖鏈」,包括在日本建立軍事基地,長期駐軍,直到現在美國在日本還部署七萬左右大軍,是美國在亞洲最強大的駐軍;舉行東京審判、制裁戰犯;促成日本制定「和平憲法」等。美國並未徹底剷除日本軍國主義,反而將其保護下來。這是因為,二次大戰結束之日,即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對峙開始之時。美國為了對抗社會主義陣營,大力扶植日本右翼勢力,並且把日本軍國主義也「養」起來,包括:放棄追究頭號戰犯裕仁天皇的罪責,從寬處理戰爭罪犯,放出若干乙級和丙級戰犯重返政治舞台,成為日本右翼勢力的領袖和骨幹;收納日本細菌戰和其他軍事技術專家為美國所用;美國托管的琉球(沖繩)結束托管時,本應由公民自決前途,美國卻將之移交日本,便於美國繼續在沖繩駐軍;美國置中國主權不顧,私相授受,將釣魚島的行政管轄權移交日本,給中日當前釣魚島之爭種下禍根。
美日關係的兩重性決定美日軍事同盟的兩重性,一方面美日兩國武裝力量聯合起來,共同圍堵中朝和俄羅斯;另一方面美國通過與日本的軍事合作(軍事協定、武器供應、軍事情報共享、軍事技術合作、聯合軍事行動等),形成又一條「鎖鏈」,把日軍和美軍捆綁在一起,以約束、管控著日本的軍事力量。
弄清美日關係的來龍去脈和特性,就可以看清,當前中日兩國的角力,背後是中美日三國在角力。美國把日本軍國主義當作一條「看家犬」,需要時放出向中國挑釁滋事;特別是現在,美國既不願與中國直接對抗,又感覺自己力量不足,需要日本作為美國的「代理人」與中國對抗,才能實現美國所需要的「再平衡」。這也正是美國對安倍等人復活軍國主義的倒行逆施睜一眼閉一眼的原因。美國心中有數,不能容忍中國超過美國變成世界老大,需要利用日本軍國主義干擾阻撓中國崛起;但又不能使中日兩國爆發大戰,那將使亞太地區大亂,影響全世界和平發展,嚴重損害美國利益,也非美國所願。
必須提醒美國,日本軍國主義不是「犬」,而是「虎」。犬忠於主人,可以當作寵物豢養,順從主人驅使;虎則不然,天生野性,一旦長大便要吃人,包括吃主人。這不是危言聳聽。日本右翼勢力經常喧嚷要使日本成為「正常國家」。所謂「不正常」,首先是處於「被佔領狀態」。而解除「被佔領狀態」就要廢除美國加在日本身上的幾條「鎖鏈」。2月4日,安倍在日本國會催促修改日本和平憲法,他說:現行憲法制定過程中受到「佔領軍」的影響,「國家憲法由我們自己制定,我相信這樣的精神才能開創未來」(意指奪回「強大日本」)。美國需要看透澈,日本夢想稱霸亞洲,只打敗中國是不夠的,美國才是日本稱霸亞洲最大的障礙。美國不要「養虎為患」,更不要「縱虎出山」,而應當負責任地把守好「老虎」籠子,阻止日本在軍國主義道路上越走越遠。
第三道防線,東方反法西斯聯盟各國覺醒,再次奮起粉粹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由於戰勝日本軍國主義的歷史任務完成,以及隨即出現的兩大陣營對峙,美、蘇、中為首的東方反法西斯統一戰線解體。善良的人們沒有料到日本軍國主義有復活的一天。這是因為相信美國不會忘記珍珠港事件的恥辱和慘痛而「放虎出柙」;因為在長達近半個世紀裡日本軍國主義處於潛伏狀態,日本當局履行「和平憲法」,與周邊國家和平相處;因為,日本在亞太地區有大量投資,與許多國家保持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還因為安倍為首的右翼勢力左手在全世界面前搖晃橄欖枝,右手在背後磨刀霍霍。現在,中國、韓國、朝鮮站在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最前線,許多當年的受害國還沒有感受到日本軍國復活的危險,因此開展外交戰、輿論戰十分重要。2013年1月安倍第二次上任不久,便通過世界報業辛迪加發表文章,宣稱「重振日本」,要構建「民主菱形包圍圈」。這個包圍圈由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夏威夷和印度連接起來構成,其範圍比當年的「大東亞共榮圈」還大,由此可見,一旦日本軍國主義復活,整個亞太地區都將再次遭殃。當年的受害國覺醒,再次聯合起來,構築反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統一戰線,任務艱巨複雜,但是卻很有必要。
既然當前日本軍國主義還不具備發動第二次甲午大戰的條件,為什麼還認為日本有蓄意「擦槍走火」的可能?這是因為喧嚷「中國威脅論」,製造中日緊張局勢,煽惑「戰爭即將爆發」氣氛,是復活日本軍國主義,加速對華戰爭準備所必需。一、渲染、捏造「中國威脅」,刺激日本民粹主義,播種反華情緒,通過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歷史、頌揚神風特攻隊精神等,對日本民眾「洗腦」,為戰爭進行精神準備;二、渲染,捏造「中國威脅」,挑撥中美關係,鞏固日美同盟,伺機利用日美安保條約,將美國拉上戰場;三、明明是日本上演「購島」鬧劇,妄想奪取中國釣魚島,搶先設置防空識別區,頻繁出動飛機艦船,對中國沿海逼近偵查探測,危及中國安全,卻「倒打一耙」,把中國維護本國的領土主權,按照國際法和國際慣例行使自己應有權利的正當行為,歪曲成「侵犯日本,威脅亞太和平」。如此顛倒黑白,混淆國際視聽,是妄想孤立中國,製造有利於日本對華開戰的國際輿論,實現安倍構築「民主菱形包圍圈」的白日夢。
在日本軍國主義心裡,「擦槍走火」是製造中日緊張空氣和戰爭氣氛最快捷、有效,最能發揮轟動效應的招術。1月29日,日本媒體曝光,日本航空自衛隊制定的首份針對中國飛機的作戰指南寫道:「迫降中國戰機」,「活捉中國飛行員」。2月5日日本軍機進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與中國戰機纏鬥三小時。日本如此策劃,並且採取魯莽舉動,可見筆者預測日本有製造「擦槍走火」的可能並非虛言。日本軍國主義的小算盤是,一旦「擦槍走火」,美國必將介入周旋,中日還不至於馬上打起來,但是日本卻可以借此大做文章,加速軍國主義復活,推進對華戰爭準備。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這種陰謀詭計,必須高度警惕,徹底揭穿。既要鬥勇,更要鬥智。軍事上嚴陣以待、後發制人;輿論上爭奪先機、把握主動,全面、迅捷、乾淨地粉碎其進犯陰謀。◆
社論
甲午戰爭雙甲子
面對國際
日本與解禁集體自衛權
兩岸關係與台灣問題
民主與中國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