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的躁動
中東地區的躁動
進行了多日的以、巴戰爭,不但為雙方的和平進程劃下了休止符,也使本已不安的中東地區,增添了許多新的變數。此次以、巴間的緊張局勢,被認為是10年來最嚴峻的一次。有分析家認為,如果局勢持續惡化,不但有可能引發該地區第三次的「因提法達」(Intifada)——俗稱巴勒斯坦人的武裝起義,甚至會引動雙方損失慘烈的全面武裝衝突。
「伊斯蘭國」的出現
海珊政權被推翻後,2006年馬利基(Nouri al-Maliki)自過渡政府手中,接任伊拉克政府總理迄今。然而,伴隨著美軍的撤出,自殺炸彈式的攻擊幾乎無日無之。馬利基屬什葉派,在主政前長期流亡於伊朗和敘利亞,在他過去執政的8年期間,由於未能做好派系整合工作,遂使伊拉克陷入政治分歧、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多項危機中;今年6月以來,因基地組織勢力擴張,致使伊拉克的情勢更加惡化。
在領袖賓拉登被美國人刺殺後,基地組織逐漸以化整為零方式,在伊斯蘭世界深耕發展;其中敘利亞的內戰為其再一次坐大提供了極佳的操兵機會。「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原為基地組織的一個分支單位,以伊拉克遜尼派為核心分子組成,主要在伊拉克北部、西北部、約旦與敘利亞一帶活動。2012年,「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在領袖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率領下,積極向建立一個橫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伊斯蘭酋長國的目標邁進,他以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佔有的土地為根據,脫離基地組織正式建立一個「伊斯蘭國」政權。巴格達迪除自任哈里發外並發表談話,呼籲全球穆斯林應對之宣誓效忠或移民到「伊斯蘭國」定居,他誓言要為穆斯林所受到的傷害報仇。據稱「伊斯蘭國」的高層將領們都經過精挑細選,多為10餘年前與入侵伊拉克的美軍部隊交手的沙場老將,擁有極強的從戰爭中學習作戰的能力和戰略智慧。
2013年3月,「伊斯蘭國」軍隊攻佔敘利亞的拉卡城,這是第一個被該組織攻下的省會城市。2014年1月,進一步佔有伊拉克境內由遜尼派所主導的費盧傑市;旋即再控制了西部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附近的大部分地區。6月,更佔領了尼尼微省首府,有200萬人口的第二大城摩蘇爾、薩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市以及扼守伊拉克通往敘利亞戰略要地的塔爾阿法爾鎮,使伊拉克失去了西部和北部的大片土地;如今正向首都巴格達逼近,引發國際間的重視。
6月1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歐巴馬向國會表示,要派遣275名士兵前往伊拉克,旨在保護大使館及在伊拉克的美國公民。7月2日,國務卿克裡對媒體表示,原則上美國支持所有能夠「建設性地消除暴力、維持伊拉克統一、消滅外來恐怖勢力」的措施。他還強調:「美國也會考慮使用無人機協助攻擊;喬治布希號航空母艦已經轉赴波斯灣,另一艘載有550名海軍陸戰隊的軍艦也已轉赴支援。」3日,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再次重申,日前抵達伊拉克的美軍軍事顧問的主要任務是保護使館和在伊拉克美國人的安全,他們不會參與到伊拉克的作戰任務。而目前在伊拉克執行任務的美軍,包括軍事顧問、使館安保部對等共計約有800人。
事實上,即便人數有限,美國依然能憑藉優勢的軍事與科技力量,一如對待阿富汗的塔利班一樣,以無人機或其他方式消滅「伊斯蘭國」的領導階層。問題在成長於戰爭中的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反抗領袖,在什葉派和遜尼派間的宗教衝突與無奈的政治現實中,固然局限了各自發展的路徑,但伊斯蘭世界在歷經近兩個世紀的政治改革與宗教分裂後,他們卻展現了以獨立建國的政治方式,來表達強烈回歸宗教傳統的訴求,在深受物質化、科技化影響的當今世界,伊斯蘭教的生命力將會以如何的面貌再度呈現於世人的眼前,值得探討與關注。
以、巴的軍事衝突
自7月初以、巴雙方自發生武裝衝突以來,以色列對迦薩走廊進行了多次猛烈炮擊,這個被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視為「新屠殺」的軍事行動,已經造成至少400巴人死亡、2,600餘人受傷,其中多為平民與兒童。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聲稱:「平民死亡很不幸」,但這是哈瑪斯把他們當「人肉盾牌的結果」;以色列的強勢由此可見。
衝突的導火線
6月12日,三名猶太青年在迦薩一帶失蹤,30日,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城鎮哈勒侯勒附近發現了屍體;以色列政府認定整起事件是由哈馬斯成員所為。以軍隨即對哈馬斯控制的迦薩地帶進行空襲,並出動軍警進行大規模的搜捕行動;以方共搜查了約旦河西岸2,200餘個處所,逮捕了400多名涉嫌與綁架事件有關的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國內因三名少年之死,引發了一股「反阿拉伯」的怒潮,一些極右翼團體開始宣揚要對阿拉伯人進行報復。
7月2日,一位16歲的巴勒斯坦少年被綁架後活活燒死,屍體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森林裡被發現,顯示以色列極端主義者的報復舉動。巴勒斯坦少年的死,同樣也引起巴勒斯坦民眾的強烈憤怒;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社區裡,巴勒斯坦人與當地以色列的安全部隊發生衝突。
幾名少年先後遇害,引爆雙方民眾間潛藏已久的憎恨,導致了多起街頭暴力與示威抗議。
繼7月初對迦薩地帶開始炮擊之後,8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突然宣佈發起代號為「護刃行動」的大規模軍事攻擊,向迦薩地帶的150個目標包括火箭彈發射台、訓練營地、儲存設施和隧道等,進行密集轟炸,同時出動軍艦進行海上打擊。至於哈瑪斯,也對以色列境內發射了1,700餘枚火箭。不過,雙方的傷亡實在不成比例,哈瑪斯所發出的火箭,全遭以色列「鐵穹」攔截系統封鎖,而以色列可動用世界最先進的武器如F-15戰鬥機、AH-64阿帕契武裝直升機、空對地導彈、「蒼鷺」無人機等輪番轟炸或攻擊;因此,截至7月21日,以方僅有兩位平民、18名士兵傷亡。
在長達近一個月的對抗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大聲疾呼,埃及和國際間也極力居中協調,時至今日,「護刃行動」絲毫沒有緩解跡象;納坦雅胡甚至已公開聲稱:「現階段我們不會與任何人談停火問題」。以色列固然要把握機會給哈瑪斯以致命打擊,但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哈瑪斯為何仍拒絕談判?青少年的被綁架事件,為以色列想要徹底癱瘓哈瑪斯提供了極佳藉口,而哈瑪斯也因中東新情勢的轉變,需要為自身尋找立足點。
一、以色列的考量
1.在迦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居住區,除以阿巴斯為首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外,哈馬斯與法塔(俗稱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是兩股重要的軍事力量,但長期以來彼此不和。4月,兩股勢力達成和解協議並協商共組聯合政府,此舉標誌著兩派結束了7年的內鬥,並受到阿拉伯世界的肯定與歡迎。以色列自然不願意看到一個團結的巴勒斯坦,因而對其表達強烈反對,並拒絕與包含哈瑪斯成員在內的巴勒斯坦政府對話。
2.這一、兩年埃及局勢丕變,以色列認為哈瑪斯自埃及方面走私大量軍火,故而欲利用機會切斷埃及與迦薩間的交通路線。
二、哈瑪斯的考量
1.取得終止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侵略擴張」的保證
以色列自建國以來,不斷在迦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擴增移民與居住點;6月15日,以色列政府宣佈再在東耶路撒冷和西岸建1,500個新定居點。以色列當局往往無視於歷次有關巴勒斯坦建國和平協議之規定,而將其擴張視為自身在「國內」的權利。這種做法哈瑪斯自然不能同意,連美國國務院都發表談話指出,該作法既「無助於」中東和平也是「非法」之舉。
2.追討釋放巴勒斯坦武裝人員
2011年,在巴、以換囚安排中,有51名巴勒斯坦武裝人員獲釋,不旋踵這些人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又被以色列逮捕關押。
3.解除監獄般的生活困境
長期以來,以色列對迦薩一帶在東線和北線實施陸地封鎖,在西線實施海上封鎖,空中交通也被以軍切斷;埃及則在迦薩南部邊界地帶設有重防,致使170萬巴勒斯坦人被牢牢困在長35公里、寬不過數公里的狹長地區內,猶如生活在一個「監獄」裡。對憤怒卑屈的巴勒斯坦人而言,總希望擺脫這裡生活的困境。
2013年7月,在國務卿克裡密集的外交努力後,以、巴雙方同意恢復和談;經過九個月的努力宣告破局;如今不到兩個月,以、巴雙方再次爆發了嚴重的武裝衝突。中東世界的發展隱然增添了許多新的變數。
美國與伊朗
7月2日,面對伊拉剋日益吃緊的局勢,美國與伊朗代表在維也納舉行磋商;這是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美、伊兩國交惡以來,雙方最高級別的接觸。伊拉克危機成了伊朗與美國合作的契機;伊朗承諾向伊拉克提供攻擊機,幫助政府軍抗擊叛軍。
一如對伊拉克問題所採取的不直接介入的政策,美國這次對以、巴衝突,似乎也顯現了相同的態度。國務卿克裡既未僕僕風塵的去中東勸和,歐巴馬也只是不關痛癢的宣稱:將「繼續外交努力,以恢復停戰」。因此,有評論認為正因為以色列已處於優勢,而且世界上也沒什麼人為巴勒斯坦說話,美國才會這麼做。
美國若要把領導世界看做自己的「使命」,那麼在執行客觀正義時,就該把偏私放兩邊;否則以、巴問題將永遠是人類和平的夢魘。至於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是否會形成一個包括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聯盟,在伊斯蘭世界與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遜尼派相抗衡?抑或彼此在相同的宗教信仰中找出合作的契機,共同為伊斯蘭的復興而努力?一切都還需要時間的見證。◆
社論
甲午戰爭雙甲子
面對國際
日本與解禁集體自衛權
兩岸關係與台灣問題
民主與中國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