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縱放日軍「出籠」與亞洲變局

曾健民
(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


一、放棄幻想,準備鬥爭

就在中日甲午戰爭120週年之際,七七抗戰77週年的前夕,在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人民,被日本侵略殖民被欺凌遭屠殺的歷史舊賬還未算完的時候,日本安倍政權竟然否定歷史,踐踏歷史,拋棄了日本國和平憲法,走上了軍事國家、戰爭國家的老路。

這是69年前被打倒在地未死的日本法西斯,又站了起來;拿起了槍,槍口對著中國、對著亞洲人民。

今天,日本法西斯的復活,不但帶給中國,還將帶給全亞洲人民新的緊張和危險,甚至災難。

幾年來,日本右翼政權從釣魚台烽火、從外交包圍、從鼓吹「中國威脅論」、從公然否定歷史,各方面對著中國的臉挑釁;今年7月1日安倍終於縱放日軍「出籠」,準備和美國拿起槍共同對著中國挑釁。

大陸退休國防部長梁光烈最近曾痛切指出:「打斷中國現代化進程」、「剝奪中國人發展權」、「一直是列強,特別是日本始終不變的國策,我們對此應該有最痛切歷史教訓」。

他指出:「中國20年來的和平與發展政策已經走到了盡頭,國際環境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即列強已經準備再一次打斷中國現代化進程」。

現在,日本和平憲法將空有具文,日本的民主力量已氣若游絲,日本人民在國債、核災、貧富差距的重壓下,以及受日本支配層「中國威脅論」的蠱惑下,被導向「建設皇國」實現「強大日本」的日本民族主義。這使日本右翼勢力崛起,使曾經侵略中國、亞洲的日本軍再度復活,時代彷彿又回到1930年的前夜。

歷史似乎再次警惕我們,中國要爭取自己的生存權,為了維護自己的發展權,只有「放棄幻想,準備鬥爭!」

從上個月起,大陸政府一改過去為了「中日友誼」對日本侵華犯罪歷史的隱忍態度,開始逐批公佈日本戰犯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淊天罪行,把69年前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斑斑血跡,人神共憤的歷史,釘在世界的羞恥柱上。7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第一次親自參加抗戰紀念會。再度呼喚、彰顯幾乎快被遺忘的「抗戰精神」。

在安倍悍然拋棄了和平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給中國和亞洲帶來從未有的危機時刻,習近平破例訪問了韓國,表明了放棄對日幻想,準備鬥爭的態度。

習近平訪韓,在朝向複雜化危機化的東亞局勢中投下一石多鳥的作用,在爭取東亞和平環境上也將起著積極的影響。首先,拉近與日本同樣有歷史、領土、經濟、民族糾結的韓國關係,加強中韓經濟合作,共同遏止日本的軍國擴張;其次,化解美國積極促進美日韓軍事一體化,築構共同戰線的企圖;再次,承諾與韓國簽署FTA協定,擴大RCEF,同時這將直接衝擊台灣對大陸出口的經貿利益,間接影響最近惡化的台灣政治生態。然而,在錯綜複雜的朝鮮半島局勢中,「訪韓」產生的實際作用和後繼效果如何,也有待後續的觀察。特別是,美國的反撲、韓國內部親日親美集團的反應以及朝鮮的動向,都將時刻牽動著「訪韓」的影響。

二、戴著人間假面的惡魔

7月的第一天,東亞,特別是東北亞的局勢,進入了風雲詭譎、暗潮洶湧的時代。

戰敗69年的今天,甲級戰犯的孫子安倍晉三領導的內閣,終於拋棄了戰後和平憲法的外衣,一路朝向「戰爭國家」暴走。不顧數萬日本民眾徹夜包圍官邸的反對聲浪,無視地方民眾、議會和憲法學者、文化人的批判,還有佔六成民眾的憂慮,安倍內閣悍然用變更憲法解釋的方式解禁了日本軍的「集團自衛權」。掏空了日本國憲法第九條和平主義的核心部分,這個和平憲法象徵著日本戰後反法西斯力量的勝利、它誓言並規範著日本永遠放棄交戰權,也是日本戰後繁榮的基礎。安倍一舉衝破了69年來維持著日本和平主義「戰後體制」的和平防波堤,有日本學者批評這形同「憲法政變」,這一刻警示著大家,日本法西斯的勝利,日本法西斯再度奪取了對他國的交戰權,從日本現代史來看它等同於日本的「對外侵略權」。今天這個被政治修辭稱為解禁「集團自衛權」的實際意義,就是使日本軍隊在日美安保體制下與美軍進一步一體化,從原先的「專守防衛」的「自衛隊」一躍成為可以與美軍到全世界各地發動「先制攻擊」戰爭的「美日軍」。同樣,它與任何有同盟關係的國家,譬如將來與菲、澳、越、印等國,都可以以「集體自衛權」之名出兵作戰。

一個美國和日本新右翼共謀的東亞版「北約」正在誕生。所謂「集體自衛權」實際上等於「集體作戰權」,日軍將成為美軍的「屬軍」,在美國的意志下「共同作戰」。以美日的帝國主義性格來看,將來必蛻變成「集體侵略權」到全世界各地進行侵略戰爭。可預見,將來在東海、南海甚至於烏克蘭、敘利亞等地的戰場將出現日軍的「進出」。安倍政權以恢復「正常國家」之名翻轉了日本的「戰後體制」,把日本推到難以回頭的地步,再向前走,就走回了「戰前」。

當然,現在為止所謂解禁「集體自衛權」只是一項內閣決議(等於行政院會的決議),其具體內容如何落實,將走到什麼地步,都還要有相關配套法律並通過立法,還有美日間將如何重新訂定日美安保新指針,也是焦點。可預見,再來,日本國會、日本人民,美國以及中國、韓國之間,將有一番明暗的激烈鬥爭。根據7月19日《西日本新聞》報導,全國性的大報《讀賣》和《產經》大力支持安倍,而《朝日》和《每日》則持批判反對立場。至於地方報,42家中有九成反對,可見得地方的反彈不小。但是這種地方民眾和部分知識階級的不安和反對,會不會直接反映到國會力量的對比上則很難斷定。可是,從最近日本國會的生態嚴重脫離民眾的事實來看,情勢並不樂觀。

不妨聽聽一位署名「木島」的日本網友,對此變局近乎絕望的呼聲:

「可怕的惡政把每一個人都驅趕到戰爭的道路,在這種沒辦法制止的情況中,大家到底是被拖進去到怎樣的政治詐術中去了呢?與其說是由人間的內閣所幹的人間惡政,倒不如說是帶著人間假面的惡魔的操作,巧妙地乘隙進入內閣,吃著人肉喝著人血。……它的本體就是集合了人心貪慾的惡鬼,如果有九成的人反對它的話,為了驅除這種惡魔的惡氣,國民應該齊心與被惡魔迷惑者對峙以終結它」。

三、為美國戰略出錢、出力、流血

促成安倍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背後有兩大力量;一為日本右翼保守勢力躍居政治主流,另一為最近美國世界戰略的轉變。

先從美國戰略的轉變說起。

從上世紀90年代起,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解體之後,美國一直奉行的「單極主義」戰略,已露出了疲態。巨大的軍事費用成了美國財政的沉重負擔,再加上美國國債已到頂,這使美國不得不大幅削減軍費。今後10年間,占美國國家全體預算約二成的國防費,將削減約一兆美元(這是美國預算管理法的規定)。面臨現實的財政困難,再加上金融風暴後美國經濟衰退民眾的厭戰反戰意識高漲;為了繼續維持美國世界霸權的地位,亦即繼續維持壟斷企業為主的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秩序和利益,歐巴馬被迫轉變戰略思維,它有下述三方面的特點:

首先,從原先的「直接介入主義」,轉變成「多國間協調主義」,譬如在敘利亞、伊朗、朝鮮問題上,開始尋求俄國、中國的協調。

其次,從原先的「一己主義」,轉變為「集團主義」,也就是讓同盟國代為負擔所需兵力和金錢,「共同流血」,要求德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澳洲、日本、海灣諸國等同盟國共同負擔維持世界霸權所需兵力和金錢。如最近在侵略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所顯現的策略和行動樣式。這就是最近歐巴馬和萊斯在一些演講中經常出現的修辭—「集團行動」。

第三個轉換點,是把兵力和金錢重點地用在為了重建美國霸權的新戰線上;亦即所謂「重返亞洲」或「再平衡」亞洲戰略。美國計畫把在全世界的六成兵力調集到亞洲,在今日世界的成長中心維持軍事霸權,再配合經貿上的TPP戰略和金融美元戰略,使美國為首的跨國壟斷企業順遂進殖亞洲,獲取新的成長點和利潤。美國「重返亞洲」戰略,主要利用傳統的東亞冷戰盟友日本、韓國、菲律賓、澳洲甚至台灣,重點放在對付快速崛起的中國。對中國則採取兩手策略,一手是積極介入中國,企圖從市場、價值觀到政治制度甚至最近的資訊網路戰中和平演變中國,妄圖使中國成為「美中國」。另一手,便是挑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地區的新舊矛盾,在黃海、東海、台海、南海煽風點火,特別再度激化傳統冷戰地區日、韓、台、菲、澳的新反共反中集團和意識型態與中國對立,以牽制中國遏制中國的崛起。

在這種美國戰略的轉換中,對於69年來在美國的保護和扶植下發展起來的日本,美國除了要求日本多出錢分攤日美安保經費外(實際上,日本負擔了74%的駐日美軍經費,遠超過德、韓,世界第一位),並要求日本在共同軍事行動中分擔更多的兵力。從去年12月開始安倍便著手進行,不顧日本民眾的反對首先強行成立了美式國安會,並通過了《特定機密保護法》箝制日本民眾的言論自由,把日本政府、日本軍和情治機關統合到美國主導的軍事戰略系統。這次的解禁「集體自衛權」可說是初步完成了在美國主導下的美日軍事一體化,為美國出錢出力出兵的目標。安倍對內欺騙日本民眾說:為了保護日本人民生命財產,為了實現「強大的日本」,所以必須要與美國共同流血;對外則同一口徑說:這是日本從「消極和平主義」走到「積極和平主義」。

四、甲級戰犯之孫,繼承了未竟之業

單從日本完全從屬於美國戰略的觀點看今天日本的戰爭國家化,是不夠的。必須看到,戰後的日本右翼保守勢力,69年來一直在美國卵翼下利用美國力量茁壯到今天掌握日本社會和政權的一面。今天,它仍然在美國的戰略轉變和需求中,借力使力突破和平憲法的「戰後體制」,走向軍事大國化,以實現「強大日本」的美夢。

安倍上台至今,所做的只有挑釁外交,公然不斷向中國挑釁。一上台便放狠話說:「釣魚台是日本固有領土,沒有談判餘地」,並且馬上擴張軍費和兵力,擴大「西南防衛」,把軍事基地延伸到最南端靠近花蓮外海與那國島。頻繁到東南亞各國介入南海風波,自稱築構「自由與繁榮之弧」,聲稱要遏制中國的抬頭才能讓中國「回歸國際秩序」;到印度到緬甸到外蒙古到中亞,所做的就是挑釁中國。在美國智庫的演講更狂妄地說:「叫我右翼軍國主義者,請便!」

安倍不僅僅追隨美國,它另有一套右翼的建國理念,且表現在政權上,他的內閣成員幾乎都是積極鼓吹皇國右翼思想的人物。安倍政權所代表的日本新右翼勢力,產生於90年代冷戰結束後日本失落的20年,與以前的所謂「右翼本流」不同。他們主張回歸大和民族傳統,建設皇國民族國家,美化侵略歷史,操弄「靖國參拜」政治;在政治上主張修憲、重新武裝,改變教育和竄改歷史教科書;對外關係上,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挑釁中國。新右翼得到大企業、財閥的大力支持,不斷與文化、媒體界謀合,有大量政客和右傾知識分子加入而急速擴大力量,而且主導著輿論思潮,使日本國民意識急速右傾化,安倍便是這種新右翼潮流的政治總代表。安倍利用挑釁外交,煽起釣魚島和獨島的尖銳紛爭,鼓吹「中國威脅論」以此為其國內政治戰略的支點,激起日本民眾的「領土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以鞏固自己右翼政治的地盤,進一步推進軍事大國化。

今天,甲級戰犯的孫子,不管它是否從屬於美軍,但結果上它畢竟已跨出了軍事大國化的第一步,初步繼承了他祖父未竟的事業。

五、美國的姑息養奸

今天,日本是在美國同盟的傘下追求自己的國家目標,但是這個同盟並沒有永久存在的保證。華盛頓為了眼前的利益積極促進日本的再軍國主義化,一再包庇,縱容日本,可是不知哪天,日本軍國主義巨大到脫離美國傘下與美國產生矛盾時,二戰前的悲劇歷史將會重演。

1941年之前,當中國單獨對日本侵略進行浴血戰時,美國為了自己利益,從物資、金融到外交支持日本軍國主義。可是,當日本回頭發動珍珠港轟炸時,美國才覺醒。美日兩大帝國主義開始為了爭奪對中國和亞太的支配權,從1941到1945年間進行了浴血戰,奪去了數千萬人命。美國是個為了眼前利益不記取歷史教訓的國家。即使每年紀念打倒德國法西斯的歷史,但美國總是遺忘了太平洋戰爭的慘痛教訓。

六、日韓憎惡中的變局

日本軍事國家的復活,對韓國也構成莫大的威脅。韓日兩國雖是近鄰,但是由於殖民歷史的怨仇、慰安婦問題、獨島領土主權的紛爭,兩國原本就有難以克服的矛盾。再加上日人普遍對韓人的歧視,最近在東京韓人聚居街頭又有日本極右翼團體公然示威叫囂:「韓國人滾回去!」日本政客不時的辱韓言論,更加劇了兩國間的對立。

兩國都曾是美國冷戰前線國家,現在都與美國有軍事同盟關係,都有龐大的美國駐軍,在共同對付北韓上也有共同的利益,但是由於前述的因素一直沒有締結軍事同盟。雖然美國為了自己利益一直要湊合美日韓軍事一體化,但難有具體的結果。即便如此,美國為了築構針對中國和朝鮮的共同戰線,還是不斷施壓韓日強化軍事合作。譬如,最近韓方成立了一個小組討論美、韓、日共有軍事資訊、情報的合作,為部署美韓日共同的導彈防禦系統鋪路。

另一方面,在長期南北分斷對峙的現實中,韓國反共媚美親日的保守勢力不容小覷。其實樸槿惠本質上屬於這種保守勢力的政治代表,但是由於日本大幅右傾化,採取對立姿態,樸為了不被國民視為「韓奸」,只有回到最基本的民族立場來。加上安倍最近刻意打出北韓(朝鮮)牌,部分解除對朝鮮的單邊經濟制裁,還盛傳安倍會突訪朝鮮,企圖突破孤立局面,拉攏朝鮮制衡韓國和中國;這個舉動雖然受到美國警告,但是更加劇了東北亞的變局。這也推近了中韓間的關係。

針對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7月9日韓國政府表示,在朝鮮半島發生危機時,韓國不允許日本在韓美聯合戰區內行使「集體自衛權」,除非韓國提出要求,這直接否定了日本在韓國行使集團自衛的權力。安倍隨之回以,他要求駐日美軍出動援助韓國軍方時,必須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雖然安倍不一定做得到,但可由此看出韓日間難以弭平的巨大鴻溝。樸槿惠在東北亞所能夠選擇的外交手段也十分有限。

在這樣的東北亞變局中,習近平翩然光臨首爾,為中國的發展權,為東亞的和平開創新機。這也可說是中國式的「再平衡戰略」。

七、自我「亞細亞孤兒化」的台灣

對於日本走上以集團自衛權為名的對外軍事擴張,台灣不但不可能像韓國一樣斷然否定,甚至還有台獨政客政黨大大歡迎它,希望它「保護台灣」對抗中國;就像以前他們希望日美安保涵蓋台灣一樣。充分顯露了台灣只有向美日一面倒的萎縮現象,只剩下寄望於美日保護的無骨氣症狀。由於這樣的政治性格,才會在今年3月出現學生佔領立院,高舉反中旗幟給兩岸經貿設下重重障礙的時代倒退現象。

在台灣一心反中給兩岸經貿設限的當下,韓國企業早已快速取代了台、日在大陸的市場空缺。對於同為新興工業體的韓國與台灣來說,大陸都是最大出口市場,佔個別出口總值的三成和四成;而且大陸也是台韓企業的主要對外投資設廠的地方,兩者有許多產品重疊,在大陸競爭激烈。

這次習近平訪韓承諾將與韓國在年底簽署FTA,這將對還沉溺在給兩岸經貿設障礙的台灣,帶來空前的衝擊。有經濟學者形容它有如「經濟的核子彈」。馬英九也不禁表示「心急如焚」。

據經濟部統計,大約有25%出口大陸的產品受韓國產品的競爭威脅,總值將近400億美元。台灣是一個完全依賴出口,「其中的40%完全依賴大陸市場」,內需市場又不大的小型經濟體,這個衝擊的後果將難以估計。韓國企業不僅藉此大大擴展大陸市場版圖,尚可提升在東亞、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進而在參加域經貿整合,如在加入中國與東協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以及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上比台灣搶先一步,屆時台灣不是落後就是被排除在外,所產生的後續衝擊,如市場和產業萎縮、失業等,就不是用數字可衡量的了。今天台灣在政治上意識仍自溺於反中反兩岸貿易的困局中來看,情況並不樂觀。難保不落入自我「亞細亞孤兒化」困境。

過去,大陸以兩岸都是同胞,一方熱情地給台灣讓利,沒想到最近竟遭到反中反服貿潑的冷水。這次習近平訪韓出人意外地給韓國一個FTA的大紅包,這在政治上意味著什麼?除了有明白教訓日本、對付美國之外,也有暗中警告台灣島上的逆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