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求同存異與求同化異》

國承新


7月15日,在北京《台聲雜誌社》,蒙友人轉贈貴刊《海峽評論》七月號一本。信手翻閱,不意被貴刊的文章所吸引,此刊辦在台灣,觀點之顯明、宗旨之明確、旗幟之公開,我雖不能說完全贊同,但我從心裡感到佩服,從貴刊的言論,我感到祖國統一的係數越來越大。其中黃企之《求同存異與求同化異》一文,更是值得稱道,值得贊同,本文作者不但豐富了中華民族語言,獨創了一句成語,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一條正確處理國家內部紛爭的道路、方針、方法,倘能被兩岸當權者、兩岸人民共同運作,相信祖國統一,為期不遠了。我除了完全贊成黃企之先生的觀點,理解外,還有如下補充:

一、求同化異由誰來化?

個人認為,一是靠當權者,這是因為兩岸的分裂,是由當權者造成的,解鈴還需繫鈴人。二是靠民眾,人民自古受統治,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的力量可以左右政局,二者相輔相成,只要當權者與人民共同化異,相信沒有化不了的異。

二、求同化異怎樣來化?

個人認為,一是從大處、高處、遠處來化,與黃企之先生同,二是還要從小處化,目前兩岸都認同一個中國,可以說有了化的基礎,為什麼還沒坐到一起,問題在於有人在爭黨私之見、在爭誰高誰低,三是靠膽識,國家興亡一是靠國運,二是靠人民,三是靠領袖人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一個國家的分合,無不與頭面人物的膽識、決策有關,當權者倘不能做到「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像小腳女人,偏安一隅,圖一時歡樂,這個異是化不了的。

三、求同化異化在那裡?

兩岸隔絕四十多年,人們的生活方式,理念自然會有不少差異,既便是大陸,五十多個民族,三十餘個省、市,生活在同一制度下,也有種種不同,不僅語言不同,服飾不同,就是工資也不盡相同,這就是異。作為兩岸更是有不少異了,那麼應該化在那裡呢?主要的我認為應該化在國家認同上,只要在這一點上化了其他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了。現在的情況是;大部分人都主張只有一個中國,但在台灣雖然有少數人要求獨立,這些人數典忘祖,抱著美國人的腳指頭當橡膠吃,能不滿嘴噴糞。一個國家的獨立與統一,不僅取決於人的意志,而取決於他的民族性、文化性、歷史性、區域性。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倘若這部分人化了,當權者化了,兩岸的共識會越來越多,至於統一中的不同理念,自然會化解,步入沒有國那有家的理念上,國家統一了,其餘的異就好化了。因此,我贊成黃企之先生的觀點,並說了以上心裡話,不對之處,願耳聽面教。

(山東)國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