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閱兵與「一帶一路」

薛中鼎
(台灣交通大學教授)


2015年的9月3日,中國在北京閲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從這次的閲兵大典,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徵兆。

只邀請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

中國這次邀請派代表來參與閲兵大典的國家,有一個標準,就是只邀請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共有61個國家參與。經過了數十年的演變,有些國家已經從歷史舞台消失。因此,最終中國只邀請了51個二戰國家參與這場盛會。

在這51個受邀國家中,除了菲律賓與日本之外,其他的49個國家,全都派人參加。有30個國家,是由國家元首,或是副元首親自與會。

這30個由元首或是副元首與會的國家是:白俄羅斯、柬埔寨、捷克、剛果、埃及、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寮國、蒙古、緬甸、巴基斯坦、韓國(南韓與北朝鮮)、俄羅斯、塞爾維亞、南非、蘇丹、塔吉克斯坦、東帝汶、烏茲別克斯坦、委內瑞拉、越南、衣索比亞、瓦努阿圖、阿根廷、古巴、阿爾及利亞、波蘭、朝鮮、泰國、波士尼亞。在這30個國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有俄羅斯、南非、捷克與韓國。

俄羅斯是世界一等軍事強國。二戰期間,當時的蘇聯進行了慘烈的衛國戰爭,擊敗了納粹德國。俄羅斯在四個月之前,2015年的5月9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閲兵,紀念70年前,1945年的5月9日,納粹德國在柏林向蘇聯軍隊投降。

習近平偕同夫人彭麗媛,參加了俄羅斯5月9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辦的閲兵慶祝大典。

中國的閲兵選在9月3日,是因爲在70年前,1945年的9月2日,日本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艦上,向二戰的盟國完成投降儀式。第二天的9月3日,就被國民政府訂爲「九三軍人節」。

中國與俄羅斯是二戰死傷最爲慘重的兩個大國。這兩個大國,一個在西方戰場上頂住了德國法西斯的侵略;一個在東方戰場上頂住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在戰爭勝利的70年後,兩個大國都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兩國元首也都相互力挺,參與了對方的反法西斯閲兵大典。

近幾年的大國博弈發展局勢,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美國與日本,走得越來越近;而中國與俄羅斯,走得越來越近。兩者之間,互相影響,也互爲因果。

至於南非,是金磚五國之一的非洲大國。南非一向以美國與英國馬首是瞻。這次在美國與英國的反對之下,南非總統祖馬(Jacob Zuma)親自參加中國的閱兵大典,這代表中國爭取金磚五國的勝利,也代表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不斷增强。

捷克地處歐洲腹地,是歐盟和北約重要成員國。據傳歐盟國家私下協調,統一立場,只派大使級別的代表出席中國閱兵大典。但是,捷克總統米洛斯澤曼(Milos Zeman)宣佈出席中國閱兵大典,成為首位宣佈參加中國閱兵大典的歐盟國家元首。捷克總統不顧歐盟夥伴的反對,參加中國閱兵大典,標誌著中國的影響力,在歐洲傳統區域的增強。

朴槿惠出席具指標意義

韓國總統朴槿惠,出席中國閱兵,引起外界極大關注。韓國是美國在東亞的盟友,是美國圍堵中國的一個重要支點。韓國的工業與經濟發展得很好,有一定的軍事實力。這次朴槿惠在美國與日本的反對之下,出席中國閲兵大典,有指標性意義。

對於朴槿惠出席中國慶典,韓國有人提出質疑,說在韓戰時期,中國曾是韓國的敵國,朴槿惠不應該出席中國的閲兵慶典。

朴槿惠的回覆,有兩個重點:

第一、中國的慶典,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不是紀念韓戰。韓國同樣曾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下的受害國家,韓國認同中國「反對日本侵略與反對法西斯」這樣的紀念主題。

第二、中國現在是韓國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國、最大海外投資國、最大海外遊客來源地。中、韓的經濟關係十分緊密而重要,再加上歷史上兩國的淵源因素,韓國維持與强化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合乎韓國的國家利益。

因此,朴槿惠決定親自出席中國的慶典。

在受邀的51個國家中,有30個國家由元首或副元首參加。其他的19個國家,有的是派駐華大使,有的是派外交部長等。

其他的指標性人物,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英國前首相布萊爾。

一些重要的中東國家,譬如伊朗,不是二戰的交戰國,所以沒有列入受邀之列,否則伊朗應該也會由國家領導人參加北京的這場盛會。

如果把受邀請的51個國家做分析,由國家領導人參與盛會的30個國家,大多數是亞洲、非洲與東歐國家。其中也有古巴、委内瑞拉、與阿根廷三個美洲國家,位於美國的後院。

至於19個非國家領導人與會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加拿大、澳洲、與歐盟國家群體。

如果從以上的30個「元首與會的國家群體」,與19個「非元首與會的國家群體」的地理位置,做出版圖分析的話,可以看出中國與美國的相對勢力版圖。

中國的勢力版圖,在東歐與亞非大陸板塊,以及部分的美洲國家。美國的勢力版圖,在北美與西歐。當然,還有日本。

世界版圖向兩大板塊漂移

中國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慶典活動,從各國的反應態勢來看,世界的版圖,似乎是朝向兩大板塊分裂漂移的方向發展。一個板塊,由中國向西,貫穿了亞歐非大陸;另一個板塊,由美國向東,橫跨了大西洋兩岸。

習近平在2013年末,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概念,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性構想。一個有趣而又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積極配合中國慶典活動的30個「元首與會的國家群體」,與習近平「一帶一路」沿缐的國家群體,兩者之間的吻合度,相當的高。

在「一帶一路」沿缐的國家,如果是受到了中國的邀請,大抵都會由國家的元首,或是副元首,代表出席盛會。

換句話説,「一帶一路」目前雖然只是在規劃與初始實行階段,但是由參與中國閲兵慶典的各個國家表態的情況來看,其格局與架勢,已經成形。

這次的中國閲兵慶典,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慶典。這個慶典,已經像是一場「一帶一路」的宣示會與聯誼會。

這一場盛會,有49個國家大使級以上的代表參加,包含了30個與「一帶一路」關係緊密的「元首與會的國家群體」。這場盛會,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旗號之下,熱烈開場。在實質上,卻是爲中國的「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的宏偉戰略,進行了鋪墊、定樁,以及建立基石的工作。

台灣看待這場盛會的角度,基本上反映出了台灣的社會心態。台灣媒體的主流意見,都聚焦在「抗戰話語權」的爭議。換句話説,台灣看待這場盛會,是定格在「國共内鬥」的悲情之中。一方面,台灣當局已經沒有能力舉辦任何有規模的紀念抗戰勝利的活動;另一方面,台灣當局又對中國大陸舉辦大規模的慶典活動,感到冤屈與忿忿不平,認爲中國大陸舉辦的慶典,奪走了台灣的「抗戰話語權」。

對於這個「抗戰話語權」的問題,我做出了論述,請參閲我在296期《海峽評論》上發表的《領導抗戰的是全國軍民同胞的愛國心》。

台灣仍陷「國共內鬥」悲情之中

中國大陸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旗號之下,爲「一帶一路」的戰略發展,以及世界新格局的成形,積極進行奠基工作 。與此同時,台灣陷溺在「國共内鬥」的悲情之中,永遠無法提升到一個更宏觀、更有前瞻性的層次。

如果台灣看待事情的心態無法提升;習慣於内鬥不休的思維;又無法有任何實質性作爲;我認爲,台灣的結局,終將是走向「台灣把整個世界遺忘,整個世界也把台灣遺忘」的圓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