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滿甚麼顏色的靈魂?

福蜀濤


針對孩子,毛澤東說:「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這話說了一半,還要補上另一半:「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舊最醜的文字,好畫最舊最醜的畫圖。」即是赤是黑,看近朱近墨了。然而誰是朱誰是墨就脫離不了價值判斷。對毛澤東而言,當年「鐵幕」外看他是暴君;對美國而言,當年「鐵幕」內看她是「美帝」。「鐵幕內外」各要以自己為主體的價值判斷,爭取在「白紙」上寫下他們要寫的文字,塗上他們要塗的顏色。

台灣的孩子,與世上各地的孩子一樣,受教育前都是一張白紙,當年是「鐵幕」外爭取的對象。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與中華民國簽署《中美協防條約》,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台北美國新聞處廣發《今日世界》,加上《讀者文摘》與美國的好萊塢電影等輿論工具,華府以其為主體的價值判斷下,在台灣孩子的白紙上「寫字畫圖」,影響深遠,非蔣介石的反共八股能望其項背。

當年的口號,「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台灣花了多少心血培養的理工人才,稻尾都給美國割去了。他們完全無需華府費心招攬,自己就削尖了腦袋往美國鑽,這些已寫滿英文畫盡好萊塢電影鏡頭的「白紙」,當然想不明白鄧稼先、錢三強、錢學森等在海外有那麼好機會的科學家,為什麼要放棄既有的一切,毅然決然回到一窮二白的中國大陸。

大陸改革開放後,「鐵幕」不見了,但從兩蔣一直到李登輝,一代一代的孩子,一張一張的「白紙」,與戰後至今的日本一樣,寫的依舊是美國的「文字」,畫的依舊是美國的「畫圖」。

在這樣的「歐風美雨」浸淫下,習近平上月訪美自然又給台北「主流媒體」拿來寫「最美的」美國「文字」,而北京為眼前全球如貧窮與溫室效應等嚴重問題所花心思,在聯合國做的具體承諾,自然就視而不見了。

教宗與習近平幾乎同一時間訪美,車隊同樣被攔,相形之下,在主流媒體駐華府記者的筆下,教宗顯得多麼「謙卑」,我們可以說是記者見其小,也可以說他從小起的那張「白紙」上不會有信天主的軍人如何殺戮信阿拉的平民,不會有清末民初北京「信洋教的」怎麼仗著洋人的宗教跟著洋大人一起欺壓自己的同胞的畫圖了。

另外有位「公孫策」拿習近平的臉書帳號作文章:「基本上,網路時代已經來臨,數位傳播的快速特性,使得言論自由的趨勢浪潮,『沛然莫之能禦』。中國要想成為超級強國,絕不能在網路應用上落後。而網路愈方便、愈普及,自由言論與民主思想就愈擋不住——萬里長城二千多年以來,只擋得了塞外的草原民族,又豈擋得住內部人民反動?」

網路其實不過一種載具,相當一張「白紙」,最後還得看所載內容,而內容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有自信的史家如司馬遷還有「藏之名山」的氣慨,哪把傳播速度的快慢放心上?此公「快速」傳播的內容「內部人民反動」,他用「反動」遮掩「反共」八股,但遮不住蔣介石在他那張「白紙」留下的「文字」,「自由言論」與「民主思想」當推歐美「普世價值」給他的「畫圖」,回到現實,美國在北非、中東顏色革命,推動其所謂「自由」、「民主」的結果,是今天空前的難民潮。公孫先生不妨睜開了眼睛,看!不過即使睜開了眼睛,他恐怕也看不見,因為他那張白紙早塗滿了美式「自由」「民主」的顏色,已與顏色革命渾然一體了。

(轉自:http://kinliu.hk/review/expert/1440563692/3915-131e5afeeb6fcca154c368f0f87790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