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現實,把握大陸市場

略論兩岸關係

張馥堂
(中華統一促進黨 主席)


台灣社會充滿反中言論與情緒,究其深處探討,其實只使酸葡萄心理,自認高等民族突然被超越時的恐慌,就像日本夏普被鴻海收購,日本民族自尊心受損一般。

1987年11月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也等於間接開放兩岸交流,當時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而大陸僅起於改革開放試辦階段,兩岸差距實為天壤。當時台灣整體GDP幾乎佔到大陸整體GDP的一半,哪知轉眼不到30年,大陸已有好多單一省份的GDP超越台灣。

9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每天早上醒來,白花花鈔票自動漂到身邊,心中的激盪實非筆墨所能形容,坐計程車永遠是給司機一千元免找,小費甚至以「股子」發放,豪邁的大手筆,相信四、五年級生感同身受。

剛開放大陸觀光時,回鄉探親老兵外,台灣人到大陸是趾高氣昂,望著大陸落後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優越感與自信心溢於言表,餐廳吃飯讓所有服務生站在後面,每人發放人民幣100元小費,導致餐廳其他客人抱怨無人服務等類似暴發戶事件層出不窮。

曾幾何時,台灣變了,大陸也變了,台灣在講究追求自由民主之餘,政黨惡鬥,民粹主義盛行,而大陸在改革開放之下,勵精圖治,轉瞬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超越日本與歐盟,看著大陸觀光客在台灣大肆購物,揮灑人民幣,台灣的優越感不見了,自尊心失落了,見笑轉生氣,不思自我檢討,反而以仇視的眼光面對中國的崛起,加以惡劣政客操弄,反中、仇中的言論與心態充斥台灣社會。

今天台灣很多人以大陸民眾水準低,作為鄙視陸客的原因,為何不回頭想想,台灣開放觀光之初,台灣人雖然有錢,但是很多國外高級酒店、飯店公開表示不歡迎台灣人入住、吃飯,只因為台灣人沒水準,穿著內褲在酒店大堂穿梭,餐廳用餐大聲喧嘩,甚至有台灣觀光客在日本住宿,早上離開時,被酒店服務人員追回,在其行李箱中發現居然把房間電視都帶走了,凡此種種歷歷在目,想想看,今天的陸客不就是昨天的台灣客,有甚麼好鄙視?有甚麼好瞧不起?

自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旅遊,我們目睹大陸不但經濟上崛起,人文素養也大幅提升,雖仍有大媽級旅客趴趴走,但更多的是彬彬有禮的大陸觀光客,尤其開放自由行後,對岸高端人士不斷出現台灣街頭,使我們見識到大陸不但經濟發展快速,民眾素質更是快速提升。

1988年踏上大陸土地,感覺這是落後台灣至少50年的地方,北京、上海、廣州都像破落戶,台灣民眾心中充滿自豪,但今天別說沿海城市,大陸內地二線城市,蘇州、南昌、鄭州、長沙、武漢……高樓大廈林立,城市建設比台灣任何城市都強,台灣惟一能與之相抗衡的大概只有台北信義區101附近,這讓很多台灣人酸葡萄心態更為嚴重,認為大陸只有硬體建設,軟體實力跟台灣還有10年以上差距,或許這都是真的,但短短20幾年,大陸不但追趕上台灣,甚至超越台灣,我們還有甚麼可以沾沾自喜?大家為何不捫心自問,這20幾年我們到底做了甚麼?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底帶領中華民國走到哪裡?除了政黨惡鬥,我們見不到任何實質建設與發展,環球影城、迪士尼、拜耳、國光石化……都因為政治因素放棄台灣,這應該才是台灣人的悲哀吧!

當全世界為進軍大陸這個世界最大市場而努力,同文同種,台灣本來最容易進入的市場,卻因為民粹,不但自我放棄,還排斥,當大陸釋出善意,要與台灣簽訂服貿,讓利台灣,台灣政客卻以黑箱作業,太陽花運動將服貿拒絕,把白花花銀子拒於門外;日本與大陸關係的惡劣,不遑多讓,但日本對大陸觀光客與貿易的爭取卻是不遺餘力,大陸觀光客到日本的採購,更讓日本經濟大大提升,相互仇視之外,鈔票才是王道,日本做到了,台灣只有一個字--蠢。

放棄大陸市場,台灣想與世界各國簽訂FTA困難重重,而台灣想加入的區域經濟組織TPP、RCEP,沒有大陸支持與合作更難如登天,為自己,為子孫,請台灣民眾忘掉過去,正視現實,好好把握大陸市場,別讓經濟繼續沉淪,這才是台灣未來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