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國民黨產必先廢中華民國

針對國民黨黨產保衛戰的另類思考

王丰
(歷史作家)


莫隨敵人指揮棒起舞

對敵鬥爭,最忌跳進敵人預設的泥潭裡打泥巴仗。要打仗,就乾脆另闢戰場,絕不要隨著敵人的指揮棒起舞,如此,方可確保立於不敗之地。而且我們必須「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先建構一套立於不敗之地的大戰略才行。這是我這個國民黨的門外漢,對國民黨黨產保衛戰的基本戰略觀點。首先提供這個觀念,讓國民黨自洪秀柱以下的黨工朋友參考思索。

因此,我建議,國民黨應該把黨產的法律問題,交給絕對信靠且專業堅強實戰經驗豐富的律師團,由此一強大律師團去和顧立雄的那個官方機構對壘,在泥潭裡周旋鬥爭,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司法焦土戰。國民黨只需關注而不必陷身於此一司法泥淖戰,不必浪費時間精力,更不必弄髒了洪主席的雙手。

國民黨本身,只需以史實為基礎,建構一套說服力極強,銅牆鐵壁般的論述系統,準備與敵營進行一場永無休止的政治鬥爭。國民黨必須清楚思辨,黨產爭奪戰只是蔡英文當局為了「堅壁清野」確保其永久執政而發動的一場「斬首行動」。我在這裡必須提醒國民黨,應該避開陷入這場「斬首行動」泥淖中,是故應該在戰略上把它視為一場「騷擾戰」。國民黨與綠營「全面戰爭」的主戰場,仍是在爭奪三年九個月後的2020年總統大選的全面勝利,重新奪回執政權,這才是正辦。如果國民黨過分耽溺這場次要的「局部戰爭」,輕忽了2020年總統大選,那就中了綠營的調虎離山之計。

其次,關於黨產爭奪戰,我認為我們自己首先要有若干思想準備。要打一場思想戰,先決條件必須弄通我們自己的思想理路,才可以確保對敵鬥爭時在邏輯上立於不敗之地。否則,要是國民黨自己的思維都渾渾噩噩的,給敵人拿幾個嚇人的名詞一嚇,不說魂飛魄散,也弄得一時語塞不知所云,所以,我們首先就要理清自己腦內渾沌不清的觀念問題,再針對敵營的謬誤,見招拆招。

沒有國民黨沒有中華民國

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近期,有關1948、1949年間之大陸撤台國庫黃金、故宮國寶均屬國民黨黨產的這個說法,應該是新黨主席郁慕明首開其端,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繼而發揚光大之。如果純粹從史實與邏輯理路而言,這個說法即使仍有若干不盡周延之處,但此說基本言之成理,值得好好發揮火力,闡而明之,至於此說在法理上適不適法?容或有爭論空間,揆諸歷史,國民黨也未必是「強詞奪理」,如果從事實善加論述闡明,仍有相當說服力。

稍對中國國民黨黨史有些許認知者都知道,其實中華民國也者,本是孫文領導的國民黨,從早先的「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一路蛻變發展存亡絕續的黨組織,艱辛創建的國家。我們絕對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中國國民黨就沒有今天台北的「中華民國」,也沒有當年南京的那個「中華民國」。

今天台北這個「中華民國」是蔣介石在大陸的那場國共內戰失利後,為延續南京的那個「中華民國」法統,所維持的後續政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台北的這個「中華民國」,它曾經被聯合國及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基於南京時期那個「中華民國」的政治法統的延續性,承認其合法存在長達22年至30年之久(按:台北的這個中華民國於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9年與美國斷交)。

我提及這段再簡單不過的「中華民國簡史」,就是要說明即便是蔡英文在今年5.20提出「維持現狀」說,亦無法改變台北這個「中華民國」是延續當年南京「中華民國」法統的事實。因此,台北的這個「中華民國」自然不是台灣人民「獨立建國」建立的島國政權,它的血管裡連一滴「台獨建國」的血液都沒有!

正由於台北這個「中華民國」是衍生自南京那個「大陸國家」的「中華民國」(按:南京的「中華民國」還曾於1949年5月之後將政府機構遷至廣州、重慶等地辦公,該年12月才完全遷至台北辦公),而非植基於「台獨建國」所派生出來的朝思暮想卻不存在的「島嶼國家」。因此,今天縱使台獨人士急切希望在台灣島內建構一個貨真價實真正的「島嶼國家」,但在蔡英文5.20演說「維持現狀」政治支票尚未跳票之前,至少建構這個「島嶼國家」的迷夢始終僅止於迷夢而已。

因此,今天即使台北的這個「中華民國」,已經與蔣介石主政的「中華民國」大異其趣,但只要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條文不變,「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台北這個「中華民國」即便「屍居餘氣」,卻依舊留有南京的血脈。只要一息尚存,兩個「中華民國」之間仍然「藕未斷絲更連」。搞清楚了這個國號與國家機器的「根源」,我們再回頭述說黨和國家的關係。

黨和國是兩個同卵雙胞胎

前邊我們說中華民國是孫文領導的國民黨,從早先的「興中會」到「中國國民黨」一以貫之,歷經了11次的革命推翻滿清、締造共和、打倒軍閥、統一全國,一路艱辛創建的國家。中華民國的初建過程中,孫文和蔣介石是國民黨先後任兩位核心領袖。在孫、蔣領導時期,尤其是在北伐以迄抗戰勝利這22年間,黨和國是密不可分的,是兩個同卵雙胞胎,所謂「黨國」、「黨國」,就是這麼來的。

在聯俄聯共的廣州時期,孫先生稱呼軍隊叫「黨軍」。這個以黨治國的概念與作為,一直到民國政府行憲之後,仍然留有「黨國」的若干遺緒,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到現在還是高掛著這麼一面招牌:「第一條 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毫無疑問,中華民國憲法開宗明義就揭示了,在國體上,中華民國就是依據孫文先生的主義思想,所派生出來的一個國家。而這個主義思想,卻又是「中國國民黨」的核心思想--儘管今天台灣的這個「中國國民黨」基本上已經不怎麼提三民主義了。

但即便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憲法文本裡,找到「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乃是同卵雙胞胎的某些歷史殘留與血統遺緒。不論你喜不喜歡,愛不愛,今天台北的這個「中華民國」就是孫文先生、蔣介石先生他們當年那個「黨國不分家」的歷史遺緒下的歷史產物。如果有人討厭這個與中國國民黨同卵雙胞胎的「中華民國」,不喜歡它,甚至想推翻它,當然可以。如果不畏懼負擔台獨的政治與兩岸戰爭風險,如果蔡英文想自己撕毀「維持現狀」的5.20就職政治承諾,她儘可以脫掉這件孫中山、蔣介石一脈相承的「中華民國」外衣,蔡英文儘可以採取修憲、改國號等手段,完全揚棄「中華民國」這個與中國國民黨「同卵雙胞胎」的國家機器。無奈,蔡英文「維持現狀」的政治承諾暫時把自己圈禁在牢籠裡。

來場統獨論述大對決

在黨產保衛戰開打之後,國民黨正可藉此機會,把與民進黨的政治鬥爭格局拉大,戰場拉開。儘可以把格局從黨產爭奪戰的戰線,拉開延伸到與民進黨進行統獨論述大對決。

就以當年國庫黃金與故宮國寶撤運台灣的這兩宗個案而言,目前在兩岸三地史料檔案仍然歷歷可考。

蔣介石下野時間點是1949年1月21日,黃金與國寶下令後撤的時間點,雖係在此之前,但不可諱言,截至蔣先生下野當天,黃金與國寶才剛開始分批撤運,仍有大半未完全撤運完成,陸續往台灣撤運途中。換言之,國庫黃金與故宮國寶的撤運時間,係跨越了蔣介石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時期,與總統下野後任職中國國民黨總裁兩個階段。所以,郁慕明與洪秀柱的大陸撤台國庫黃金、故宮國寶均屬國民黨黨產的說法,在史實上和邏輯上都是說得通的,因為無論是國庫黃金和故宮國寶,都是在蔣介石下野後持續指示撤運完成的。

今年3月,央行總裁彭淮南在立法院公開說過,「中央銀行1961年在台復業時,由台銀轉給中央銀行108萬英兩黃金,佔庫存8%,目前市值約450億元。」這108萬英兩黃金據信就是1948-1949年,蔣介石以總統、總裁身分,下令撤運到台灣,最後剩餘的一批大陸國庫黃金。而中央銀行當年的帳目裡也清楚記載,曾奉蔣介石指示,撥交了80萬兩大陸國庫黃金,供給台灣銀行作為發行第一批新台幣的黃金儲備。

如果沒有這一筆新台幣的「母錢」,何來今天流通於市面上新台幣的「子錢」呢?而如果蔣介石總裁不撤運黃金,又何來新台幣「母錢」的發行儲備呢?

誰搞分裂誰還黃金、國寶

除了爭取黨產的合法權益,國民黨亦可以同時藉著國庫黃金與故宮國寶,作為箝制蔡英文當局想揚棄與中國國民黨同卵雙胞胎的「中華民國」國號的有利武器。如果蔡英文當局,甚至爾後的綠營新起勢力,膽敢把台灣從中國版圖割裂出去,那麼就必須付出連本帶利歸還國庫黃金及其孳息,完好如初歸還故宮國寶的巨大代價,試問有哪一個政權敢於使國家淪為民窮財盡,而最後僅只為博得一個「獨立」的虛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