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舊瓶裝新酒
今年的「兩會」已經召開,不論是俞正聲的報告、李克強的報告,大體都強調兩點:一是「貫徹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另一方面也「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台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李克強,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03月05日,http://news.ifeng.com/a/20170305/507542780.shtml;俞正聲,2017年深化改革年,2017-03-03,http://www.cdnews.com.tw/cdnewssite/docDetail.jsp?coluid=109&docid=104064444&page=1)張志軍在受訪時也表示,我們將會繼續貫徹黨中央的對台大政方針,我們的對台大政方針不會因為台灣局勢的改變而變化。具體講:「第一、我們繼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定地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第二、我們會大力推動兩岸民間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扎實地推進和平統一的進程。」(2017-03-05,http://hk.crntt.com/doc/1045/9/8/3/104598324.html?coluid=93&kindid=16773&docid=104598324&mdate=0305210203,張志軍答中評:推進和平統一進程),三個人中李、俞所說都是大原則,而張所說的最實際,他說「扎實地推進和平統一的進程」便是真正的目的。張志軍更進一步說:「台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但是那樣的統一方式一定會給台灣社會和民眾帶來傷害,他們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陳君碩,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306005251-260409,台獨走到盡頭就是統一,2017年03月06日,《旺報》)張的說法,應該是同時說給兩岸聽,一方面是告訴台灣必須慎之又慎,否則,必付「巨大的代價」;另一方面也告訴大陸的武統派,要靜待時機。
對此,有人不會認為北京對台灣已經無計可施,只好故伎再施,事實上,應非如此,當年鄧小平時代台灣GDP相當大陸之43.8%,中共猶高唱和平統一,而今中國大陸的GDP總量已超過台灣20倍,(2015年台灣GDP為5,236億美元,大陸為109,828億美元,台灣相當於大陸的4.7;1970-2015年海峽兩岸GDP總量,台灣占大陸比例創歷史新低!2016-04-21,http://bbs.tianya.cn/post-333-875718-1.shtml)反而對台灣束手無策?看來絕非如此,特別是習近平這樣的領導人。
我們從上世紀70年代末,北京倡議「和平統一」以來,雖然都強調以「和平的方法完成統一的目的」,其實在實踐方法是有變化的,先是談判方式:從兩黨而兩岸,再以兩會談判,積累互信,逐次提升為政治談判;在政治談判的內容上,先是統一方案,北京甚至先行拋出「一國兩制」以示誠意與誠信,繼而終止敵對狀態,又提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再則和平協議。江澤民提出「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什麼都可以談」「作為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江澤民,http://news.xinhuanet.com/taigangao/2006-04/06/content_4391749.htm,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1995-01-30)胡錦濤倡議「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為有利於兩岸協商談判、對彼此往來作出安排,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為有利於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30週年會上講話,http://news.sina.com.cn/c/2008-12-31/132716956875.shtml,2008年12月31日,中國廣播網)然而台灣方面,一再拒絕兩岸之間進行政治談判。因此,經由兩岸談判,和平統一的路徑並非捷徑。
2005年「胡連會」,雙方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的文件之後;中共對和平統一的推動又增加經濟手段,早年中共也鼓吹兩岸經濟往來,但是當年的目的是吸引投資,為的是中國大陸的發展,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文件之後的經濟手段是「讓利」台灣,拉攏台灣。特別是馬英九在任上的八年(2008/05-2016/05),北京的「讓利」已經成為「收買」之勢,中共的作法自然帶有政治目的:一則以「利好台胞」促使調整台灣人的大陸印象;二則創造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從而將經濟認同引向政治認同。然而,大陸雖然在經濟方面造成了台灣的依賴,以台灣海關統計的兩岸貿易計算,台灣對大陸出口市場的依存度相對較低,2002年首次超過20%,2007年創歷史新高達30.1%,此後開始緩慢下降,多年保持在26%左右,2015年降到23.9%。(王建民,台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究竟是多少?https://read01.com/d3OQ2E.html,2016-11-07)但是相對而言,台灣人民的政治認同不但沒有提升,反而是快速下降,這一方面讓馬英九更加不敢與北京開展政治談判,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北京「以經促政」的政策,本益比並不合理,另外在經濟手段之外,北京也大力推動兩岸的文化交流和社會交流工作,當然這也是北京所強調的統一工作的環節,然而在「經濟統合」,「政治促談」的強勢推動下,文化交流侷限在傳統國學,範圍狹小;社會交流對象蕪雜,難以聚焦,以至交流工作雖年年努力,而進展有限,變成是統一工作輔助性的側翼,做多做少沒有明顯的不同,影響也不明確。
以上的結果,中共不可能完全不加考慮,然而中共今年的對台工作會議到兩會涉台的三份文本,其基調並無變化;則習總書記第二任對台政策的思維究竟如何,頗令人好奇。
二、先說和平統一的「和平」
「和平」絕不僅是無戰而已,也不是「不戰不和」的僵局狀態,而是一種「方向定,人心安,可預測」的局面,和平是人心所向,人心所趨,理論上只要有號召,各方都會群起響應,何以在兩岸之間,台灣既怕「和平統一」,又挑戰「和平發展」,當然「九二共識」台獨政客不能接受是重要理由,然而民進黨為了長期掌權的需要,摒棄和平,追求「不戰不和」的僵局則更是其用心所在,何以台灣當局的作為,可以得逞,台灣人民願意相隨,理由固然不少,但是對「和平」本身的研究則十分欠缺,究竟什麼是「和平」,通常我們所論的「和平」都是「政治和平」,這是立竿見影,立即可見的「和平」,深入研究這種和平也是最不可靠的和平,因為「政治和平」永遠是以實力為基礎,然後各方經由談判簽訂「協議」,只是「協議」之後在鞏固和平的階段更需要實力,從國際追求和平的歷史經驗來看,一直是越簽和平協議,各方的武備越精良,越有協議戰力也越提昇;換言之,和平協議只是暫時的休戰而已。
其後人們又發展出「經濟和平」,這是以利益,正確而言是以「互利」為基礎,道理是凡人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帳都會理性計算,然而這種和平,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是表面而非本質,只是不戰而非和平,更有甚者,大家的理性基礎不同,所以「經濟和平」通常換不來「政治和平」。
以上兩種和平,「政治和平」,台灣方面沒有實力自然不敢參與;「經濟和平」,台灣也沒有底氣,所以防之甚嚴,在國民黨時代,「間接三通」30年不改,民間也沒有行動,足證雙方的理性計算並不相同,故而和平統一的號召不靈,和平發展的策略也不完全奏效。
經由教育途徑,當然不乏有識之士努力構建「文化和平」,這是真正的和平,它教人包容,不尚武,即使在衝突、矛盾下也不考慮以武力、實力定乾坤;然而不是人人可以成聖、成佛,特別是西方宗教在一神論的宗教觀之下,「主內」可以是兄弟姊妹,四海之內則未必,所以「文化和平」是其路迢迢,其途漫漫,兩岸需要的是兼具手段與目的的有效和平路徑,「文化和平」有些緩不濟急之感。
再有就是「社會和平」,一般而言,「社會和平」也是以實力為保障,硬實力是國家暴力--即所謂的公檢法和法律,軟實力則是道德、習俗、輿論,這是在國家治理之下的社會和平,是以超社會的強力為基礎的和平。
從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由於統治實體不同,加上長時期的分隔和制度差異、彼此敵對,形成同文同種的異質社會,而同文同種的異質社會的社會和平應如何開始?民間交流、基層交流就自然成為渠道,檢視兩岸自1979年倡議,1987年相互開放迄今,兩岸之間因為交流而和平的感覺,和平的畫面成為新常態,比較可惜的是以往的交流,多限之於觀光旅遊,彼此對對方多為浮光掠影,雖有經商、就業與學者認知較深,相對而言,這是少數;多數則以自身觀感、媒體塑造、同儕口傳形成固定看法,從而使得兩岸交流之後,大陸對台灣難免有過譽之嫌,台灣對大陸則有過貶之弊,這樣的交流未能為兩岸和平奠基,反生互憎之隙,兩岸和平的社會基礎坍塌,空有政治菁英的努力,自然是事倍而功半,甚至是徒勞而無功。所以習近平上台後,大力倡議兩岸的社會融合,促進兩岸之間的心靈契合;習近平說,「我們追求的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習近平首次深入談統獨:絕不容分裂 要心靈契合的統一,中時電子報,2014年09月27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7001805-260102,陳柏廷報導)特別是以融合為交流目的,更是將閒散的、個別的交流,導向指標性、目的性的融合。社會融合、心靈契合是交流目標,促進長期有序的交流,是達成目標的手段。
習近平的「和平統一」是遵循此一思想,然而,在2014年「318學運」後,逐漸的「和平發展」從共同促進和平發展,轉而為以北京為主動的「和平統一的積極準備期」。
而習的和平之策在內容上,是將「經濟和平」嵌入「社會和平」之中,形成以社會和平為中心,經濟和平為重點,文化和平為內容,以體驗為手段的「綜合性和平」一套組合拳;在對象上開始以人民群眾為主要對象,認真作好台灣民眾工作,以群眾路線作對台工作,特別是台灣青年的工作,更是群眾工作的重中之重,至於政治和平則在戰略上已不重視,僅在戰術層次打打虛拳。
三、再談統一
回顧中共的和平統一政策在實踐的過程中,也曾因勢而改,先是以「80年代的三大任務」為指導思想的「直接統一論」,所以談判是唯一的途徑。鄧小平時代不斷呼籲,不斷試探,到了江澤民時代「談判」的途徑.也沒有放棄,不過在1995年「江八點」的講話中,提出了「統一分兩步走」的新思維,先談結束敵對,再論統一;再到胡錦濤時代,談判途徑也沒有改變,然而「統一」的指導思想,更進一步修正為兩階段--由和平發展而和平統一,這就使兩岸的「統一」增加出一個階段,談判由非政治議題開始,「確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時代」,大陸官方認為「在兩岸尚未實現統一的背景下,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朝著祖國和平統一目標邁出的重要戰略步驟,也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必經的重要過程,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如何理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國家和平統一的關係?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303/c70731-20657697.html,2013年03月03日)換言之,1995年之後,「分階段統一論」成為統一國家的主導思想。「分階段」統一本身並且以《反分裂國家法》更進一步確認了和平統一的法律要件,「分階段統一」成為不可逆轉的政策。習近平也沒有改變的意圖,不過他從強化統一的形勢,加快了統一的步驟;同時將兩階段從「和平發展」調整為「全力反獨」是和平統一的必經階段;前者又分為強化實力和強化法理,實力部分隨著中國崛起的事實,情勢已十分清楚;法理部分得之於「習馬會」,兩岸領導人在國際場合共同宣示「一個中國」原則。後者就是張志軍主任所說「台獨之路就走到盡頭就是統一」。
張志軍說法的對象有三:對台獨政權是警告,對台灣人民是勸告,對兩岸的統派是昭告,「警告」是要求台獨政權務必懸崖勒馬,及時覺悟,不要傷及台胞;「勸告」是希望台胞真正認清形勢,儘早醒悟,遏阻台獨,爭取幸福;「昭告」是彰顯信心,代表決心,也要求統派展現耐心,畢竟統一是國之大事,北京十分自信,事實上,中共也一直是在統一的路上,不斷推進,但是之所以可以推進,不來自階級鬥爭,而來自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放」除了政策對頭、自身的努力外,更需要的是「和平」環境,所以「統一」也不能草率行事,更不可任性行事。但張的講話也反映了大陸民意的壓力,所以不得不表態,這是台灣真正應該注意的地方。
張志軍說法的新意有三:首次將事實相告。其次直言不諱,了解台當局的花招。其三顯示台灣的作法是破壞和平發展,必須自行承擔結果。這些是辯證思考問題的必然答案。從事實相告來看,大家都知道「台獨」的偏激與統一的速度成正比,但是由中共的高級幹部直接坦白地說出來,這是第一次。
其次是「了解台當局的花招」,蔡政府常說「維持現狀」、「不挑戰北京」等等,然而從北京看來,蔡政府的作為不僅是言行不一,而且有些變本加厲,不斷地朝分裂的道路上加速前進,因此張的說法就是北京對蔡政府的評價,是定性的評價。因此站在北京的角度,就是明確正式告知蔡當局不能再以「維持現狀」、「不挑戰」等說法來欺世盜名。
其三是「破壞和平發展,必須自行承擔結果」,蔡當局當前的作法是自毀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國家統一原本是中國大陸一貫的目標,但是大陸期待的「統一」,是和平的,是水到渠成地自然融合,如果蔡當局破壞自然統一,結果必定是加速統一,當然也可以是張志軍對「武力統一」的擔憂和警示,但這是蔡當局造成的,當然後果自負。
四、結 論
其實,對台灣而言,最難過不是戰爭,自然更不是和平,而是不戰不和,其實「不戰不和」是國際現實的常態,這對其他國家而言,不會以為苦,但對台灣這個在國際社會沒有「身分」的政治實體而言則不然,由於和戰未卜,則統獨未定,身分未明,則焦慮由生,焦慮既起,民粹日漲,政客可以欺之,野心家可以用之,自然以曲為直,以妄為真,以至於積非成是,積重難返。如今台灣執政黨雖然完全不可寄望,然而掌握主動權的北京仍必須按自己的節奏,佈統一之局,成民族之願。還要破分合之論,開和合之局,由是觀之,堅持一中原則,重塑中美關係,穩定崛起之勢,是當前鞏固統一的作為,強化社會融合,促進人心契合,著眼統一後台胞可能的不適應的對台新策。
(2017年3月10日)◆
社論
國際視窗
中國與世界
兩岸關係
台獨批判
台灣事情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