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中共對台政策回顧

兩岸皆應回歸「九二共識」的真正涵義

李慶平
(前海基會副祕書長,前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


1978年是中共對台政策的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一定要解放台灣」是主要政策,期間有兩個主軸,即以武力為主,爭取和平解決,對台政策的制定者是毛澤東。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逐漸掌握領導權,也成為中共的實際領導人。由於1978年12月15日,美國卡特政府宣佈對中華民國斷交,同時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兩岸情勢與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有了新變化。在鄧小平領導下,對台政策也有了新貌。中共中央提出「和平統一祖國」,並力爭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中共對台政策的改變,也有大陸內部的需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全黨工作重點轉向四個現代化建設」,大陸內部需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在國際上需要一個長期的和平環境,如果仍繼續使用武力來解決台灣問題,大陸要付出相當代價,對大陸內部的穩定發展不利。

1979年元旦,中共全國人大常委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正式宣佈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1981年10月1日前夕,葉劍英發表談話,說明和平統一祖國的九條方針。1984年鄧穎超在政協新春茶會上,講了兩個「希望聽到」。一是希望聽到「台灣當局的意見」,二是希望聽到「台灣人民的意見」。

1984年11月,中共召開全國對台宣傳工作會議,楊尚昆提出對台四個方針,也是四個基本點:

第一個基本點是只能有一個中國,一國兩制是一個中國底下的兩制,不是兩個國家的兩制。鄧小平多次講:「中央政府在北京,台灣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政府。台灣是特別行政區,國旗必須是五星紅旗,外交屬北京,首都在北京,不是台北。特別行政區是中央政府管轄的,不能是什麼完全自治的自治區。自治是有限度的,首先必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包括台灣在內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可以叫特別行政區」。鄧小平並說,當前的主要問題是「先舉行談判」。

第二個基本點是堅持和平解決,但不能保證不使用武力。美國希望中共在任何條件下不採取武力,鄧小平告訴美國,「我們不同意」。1984年趙紫陽訪問美國,對美國說,「我們不是要你做什麼,而是要你不做什麼」。

第三個基本點是統一以後,台灣成為特別行政區。鄧小平說「和平統一不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是一個中國,不是兩個中國。一個中國可以有兩種制度,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特別行政區有自己的獨立性,可實行不同的制度,司法獨立,終審權不需要到北京,台灣還可以有自己的軍隊。鄧小平說,「台灣可以有一定的外交權,甚至買點武器也可以,但必須在自衛的原則底下,不能損害統一」。

第四個共同點是要採取適當方式,「我們堅持用和平談判來解決台灣回歸祖國問題」,以蔣經國為對手的國民黨當局,來談和平統一,國共兩黨的對等談判,實現國共兩黨第三次合作。不是台灣地方政府同中央政府談判」。

1980年代中共的「和平統一祖國」的戰略方針,基本內容是要「台灣當局取消中華民國的國旗、國號,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個中國、兩種制度』」。

1980年代在台灣方面,是蔣經國主政,為因應大陸的統戰攻勢,他提出「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策略,也就是中國的統一必須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則之下,另提出三不政策「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1987年經國先生開啟老兵返鄉的政策,使兩岸又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

總結中共在1980年代的對台基本政策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此一鄧小平制定的政策,一直影響後近30年的兩岸關係的發展。

但「一國兩制」的政策在台灣一直未得到執政當局及民眾的支持,90年代初,李登輝主政,為兩岸進入「和平發展期」,成立國統會,通過國統綱領及對一個中國的解釋文,並以此為基礎來應對中國「一個中國的原則」攻勢。在雙方實際的交往、談判中,終於在1992年11月,雙方同意「以口頭聲明的方式,來表達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因海基會、海協會是事務性談判的民間機構,雙方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這就是2000年後所稱「九二共識」。

但最近大陸方面將「九二共識」與「同屬一個中國」掛鉤,是與1992年的史實不符,因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涵義,當時雙方並未解決,那麼同屬一個中國,應屬大陸單方願望,不屬「九二共識」的範圍之內。「同屬一個中國」能否成為兩岸談判的議題呢?答案是可以的,但必須要有先決條件,兩岸要進入政治性談判,先解決「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並達成共識。然後才能進入兩岸是否進入「同屬一個中國」的議題。但可惜的是1993年第一次「辜汪會談」之後,台灣內部對應否進入兩岸政治性談判並無共識。

當我們理解80年代中共的對台政策,就可知台灣方面為何對大陸的「一國兩制」不能認同,及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謹慎。

因為中共外交部在國際間對「一個中國原則」有一定的定義「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領土不可分割,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1992年雙方以「九二共識」建立了互信基礎,也在2008年至2015年國民黨執政時,雙方領導人再次確認「九二共識」的重要性,此一共識得來誠屬不易。兩岸皆應回歸「九二共識」真正涵義,而不應忽略或有擴大解釋的舉動。

慶平兄:大作拜讀了。有四點意見。1.我記得鄧允許台灣有獨立的外事權,而非局部的外交權。2.有關引文是否可註出出處以昭公信。3.您只講到趙紫陽,後來的「江八點」、「胡六點」,及習近平以「結束政治對立」為「兩岸復歸統一」。是否也可提一下,讓人理解北京對台政策的來龍去脈。4.您提了北京把「九二」和「同屬一中」掛鉤,是擴大了原意。台方似乎把「各表一中原則」變成「各表」自己主張的一中內涵,是否也應點明。您可以歷史見證人釐清當時的事實。

曉波 2017-06-01

曉波兄:我是根據中共高層內部文件所寫,每一句話皆有根據。我寫的是80年代中共對台政策,故未提以後的發展,在紀念辜汪會談20週年的文章中,我已發表過。這篇文章主要是說明,我方面對的大陸對台政策,鄧小平的內部談話是非常苛刻的,我方能談到不失立場的「九二共識」,是不容易的。中共80年代高層內部文件,現在年輕的台辦幹部皆未看過。5月份這篇文章在《中國怡居》發表後,廈門大學立刻請我6月22日到廈大演講。關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及「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問題,今年年初,我在《中國時報》皆發表過我的看法。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雙方皆未談過,如何會有「同屬一個中國」,因此只能說是大陸的願望。馬英九加一個「一中各表」,只能說馬要對付台灣內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