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歷史科
課綱草案》芻議

(上)

孫若怡
(前稻江管理學院學術副校長)


2017年7月3日,教育部所屬國家教育研究院公佈《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中高中歷史科除將原來必修八學分減為六學分;中國史的分量由原來的1.5冊減為1冊外,更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中,並以觀念性的知識表述取代以編年敘事為綱目的主題,做為課程編寫與教學的準則。

台灣歷史教科書領域的分類,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與兩大裂變:

教科書課綱改易的三階段

一、「本國史、世界史」兩個領域並列

自國民黨政府播遷台灣後(1949-1997年),長期以來台灣地區國、高中的歷史教科書,均由國立編譯館統籌編修撰寫,俗稱「統編本」,其中以「本國史、世界史」作為並列的兩個領域;台灣史的講述納入中國史的範疇。由於上課時數多且完整,學生對中西方整體歷史的發展,較能獲得全面的把握與瞭解。

二、將台灣史自「本國史」分立出來

1996年,李登輝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後,任命主張「同心圓」史觀的杜正勝為教育部顧問 。1997年再任命他為國中版《認識台灣》教科書編輯委員會主委,正式將《認識台灣》增為國中版的新課程。

2004年,陳水扁執政時的教育部長黃榮村,依照「同心圓」史觀修改高中歷史課綱,預計在民國95學年度施行,稱「95暫綱」。95暫綱引發社會極大的反彈,致使黃榮村辭去教育部長;陳水扁遂以杜正勝出任部長,強硬推動95暫綱。高中歷史課綱則「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為三個領域並列,「中國史」不再稱為「本國史」;中國史與台灣史除各編一冊外,中國史與世界史的授課時數,因台灣史授課時間增加而受到壓縮,致使中國史的教材不得不大量縮減。

2006年,高中課綱再次修訂,預計民國98年度實施,故稱為「98課綱」,但該課綱之觀點與意識實與「95暫綱」無異;割斷台灣與祖國大陸的歷史關係、美化日本侵華戰爭、強調台灣地位未定論、聲稱台灣慰安婦為自願等觀點,引發社會各界的極大爭議與不滿,使教育部不得不延緩一年實施。馬英九當選總統後,教育部在吳清基部長推動下,2010年對舊有的課綱小組進行改組並著手修訂歷史課綱相關事宜,預計民國101學年度(2012年8月)實施,故稱「101課綱」。

「101課綱」在領域分類上明顯保留了妥協的色彩,維持了「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並列的型態,不過也堅持了一些改變。首先,「95暫綱」與「98課綱」極具爭議論點得到修正外,台灣人抗日的事蹟首次被納入教材說明中,成為教科書編寫時必須書寫的重點。其次,中國史的授課時數由原來「95暫綱」的一學期,增加為1.5學期;加上高三選修課程中第一學期的「華夏文明與東亞文化交流」,則整個課程內容的配置,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維持了1:2:3的比例。

三、去「中國史」代之以「東亞史」

2017年7月3日,蔡政府公佈《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課綱草案》,進一步在歷史課綱草案中把中國史的分域去除,代之以「台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並列;為達去中國化之目的,企圖將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歷史文化發展,自純客觀知識的角度恣意割裂排比。此一明顯政治化的操作手法,可謂心機有餘卻識見膚淺,必將為歷史的巨輪輾碎。

引導性知識取向的新課綱

以一個概念化議題作為編寫課綱的形式,早在「95暫綱」時即開始,特別是在高三選修歷史教材中普遍採用。不過,選修議題的選用多著眼必修科無法講述的歷史片段,彌補與補充性的意義極強,議題平實,尚不脫歷史發展的時序與軌跡。但在必修歷史課綱中,由於台灣史獨立一冊,上課時間壓縮了中國史的空間,導致中國史課綱的主題,採取了以概括式概念為議題的作法。為配合議題的主旨,相關教材的論述與分量,或裁減或刪除;而這個現象在《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歷史科課綱草案》中,呈現出極大的扭曲。將當下人為的概念性用詞,做為歷史課綱的主題或項目,乍看用心與創意十足,其初衷也是為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不過,由於高中生上課時數與基本歷史知識的限制,無形中使這份構思不利於高中學生的學習,甚至不利與教學現場的教授。對於國、高中生而言,猶如要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去參加百米競賽。今純就課綱略論其所具以下幾方面的缺失:

一、跳脫、顛倒並割裂時序

以國民中學部分為例;為了配合銜接主題B「早期台灣」的講述,主題C先教「清帝國的統治」,此時的清帝國位列近代;至主題H再回頭教「古代中國的政治與社會」。主題I「世界網絡中的近代東亞」,則把宋、元、明、清四代的歷史發展自中國史的脈絡中割裂出去,納入東亞史;宋元明三朝姑且不論,此時的清朝卻又變回了古代;真可謂古今不分,受教者誠然無辜,但教授者真不知道會不會精神分裂!

在「早期台灣」的四個條目裏,除了Bb-IV-1《16、17世紀東亞海域的各方勢力》,可能會涉及一點敘述漢人移墾之事外,相關鄭成功反清復明、顏思齊來台與鄭氏擊敗荷蘭人的條目均被剪除。然而,事實上主題C卻不得不先教「清帝國的統治」,辯證說明了台灣的開發實與漢人明鄭時期的經略與中國歷史的發展密不可分。

中國史部分在主題中只羅列了自商到唐朝的所謂「古代中國」,中古的中國與近現代中國的發展,都被併入到概念性化的主題如「現代化的嘗試」、「現代國家的興起」與「當代東亞的局勢」中。

再以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綱為例,不僅完全沒有以「中國史」為要旨的主題,同時,在國中與高中對中國史完全沒有條理脈絡的教學前提下,卻在概念化的主題中,似乎穿插了以中國史為基礎的討論條目。例如主題G「國家與社會」中涵括了兩個項目a「國家的統治」與b「社會的組織」,其中條目Ga-V-1要敘述教學的是「傳統政治權威的類型」、條目Ga-V-2要敘述教學的是「戶籍、土地或賦役與國家統治的關係」。

作為一個在歷史園地已然浸潤了40餘年的園丁拿到這份課綱後,恐怕會有不知如何下手編寫與教授之苦。首先,在「傳統政治權威的類型」一個小條目中,試問將如何去界定「傳統」的斷限與意涵?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