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在美國對華圍堵下的新角色

孫若怡
(前稻江科技大學副校長)


在美國當地時間8月21日晚9時,總統川普就阿富汗問題發表電視講話,提出了對阿富汗的新戰略。不同於他自競選以來,一直呼籲應儘快結束這場美國歷時最長戰爭的說詞,反而提出了要繼續增兵阿富汗的計畫。在敘利亞戰事即將告一段落,庫德族尋求獨立建國在即的當兒,美國在西亞與中東政策上的轉變,其實與抑制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有著當下迫切的關連與積極性。

阿富汗在地理上位於西亞、中亞、南亞與中東地區地緣的交會處,也是中國、俄國與伊斯蘭文明的匯流點,更是中國「一帶一路」西向中東與歐洲的起點。自全球戰略的角度來看,若美國一旦徹底掌控阿富汗,一方面配合北約盟國與中東戰略的收縮,另外在西太平洋方面與韓、日的圍堵,那麼幾乎就完成了對俄國的包圍。這一方面自然會牽動美國對中亞與南亞的戰略布局,直接對中國造成影響;至於日印、日越、印緬與日澳再若連成一線,則中國危矣!當下,我們就先看看阿富汗在美國對華圍堵思維下所隱含的意義。

「阿富汗新戰略」的內容

根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的報導,川普就阿富汗問題的新戰略,主要涵蓋了五大方面:

1.增兵阿富汗

川普雖然並沒有明確宣布增兵的規模與計畫中軍事行動的日期,但軍方官員此前透露出新增人員的主要工作,在完成反恐任務和訓練阿富汗軍隊。

2.賦予五角大樓自主權

在歐巴馬主政時期,政府對美軍的進攻設定了許多限制,這一做法曾讓戰場指揮官們感到甚為「沮喪」。因此,川普將「賦予軍事指揮官實際行動權,並擴大武裝部隊的權力。」

3.呼籲政治對話

依據川普的說法,「阿富汗戰略」的最終目標,是要把「塔利班」拉到談判桌前,為戰爭找到政治解決的方案。不過,這個計畫與歐巴馬作法上的最大區別,卻在於不為美軍的撤離設定時間表。

4.指責巴基斯坦

川普希望巴基斯坦能一改庇護恐怖主義的做法;並在講話中,威脅要切斷美國對巴基斯坦數十億美元資金和軍事的援助,以促使情況能「立即改變」。此外,川普還希望在阿富汗問題上,印度能提供經濟援助和發展方面的幫助。

5.獲勝而不是建設國家

川普給在阿富汗的勝利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打擊敵人、消滅『伊斯蘭國(IS)』、摧毀『基地』組織、阻止『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和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但美國不會參與國家(阿富汗)的重建。」

9月7日,《路透社》報導,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與參謀聯席會議主席約瑟夫.鄧福德,在一個閉門會議中決定:「要向阿富汗增派3,500名士兵」,並聲稱此舉將使阿富汗部隊,能更加有效的作戰。對照上述計畫內容與此一報導,加之馬蒂斯曾任美國在阿富汗駐軍的最高統帥,所謂增兵阿富汗計畫乃由軍方主導,殆無疑義!

若以五大方面的訴求而論,圍繞著增兵計畫的構想,至少尚有三點還值得再深入說明分析:一、對把基斯坦包庇恐怖主義的指控,二、要求印度對阿富汗予經濟援助並協助發展,三、強化摧毀並阻止恐怖組織與襲擊的宣示。

巴、阿、印間問題的牽連

巴、阿之間

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兩國雖然同為伊斯蘭教信仰,但長期以來特別是賓拉登被美國獵殺後,阿富汗一直怪罪巴基斯坦對「塔利班」與「基地」組織的庇護,致使兩國關係始終心存嫌隙。實質上,巴、阿邊界長達2,400公里,兩國在種族、宗教與文化上相近,地理、地形與地貌上綿延阻隔,加上塔利班與基地組織的游擊戰術,使美國深陷阿富汗戰場16年,卻始終無法消滅上述力量。因此,巴、阿兩國的不合,既非當事國的主觀意願,也不必然是無法化解的死結;但卻是可以利用挑撥的籌碼。

這次川普對巴基坦的指責可謂單刀直入,他聲稱:「巴國反恐很不給力,窩藏縱容恐怖分子,我很不爽!」在美國眼中巴基斯坦霎那間就與伊朗、朝鮮一樣,成了支持恐怖主義的頭號邪惡國家,除威脅要切斷對其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和軍事援助外,似乎立馬就要對他進行外科手術的樣子。一時間巴國陷入空前的壓力,為了表達嚴正的立場,巴基斯坦也宣布了暫停與美方的會談及雙邊訪問。

另一方面,恐怖主義分子流竄於巴、阿兩國之間,對巴國造成極大的困擾與傷害,致使巴基斯坦近年的經濟發展也嚴重受阻;這哪裡是巴國包庇恐怖分子的單向問題。

巴、印之間

長達近兩個月的中、印對峙雖然以和平收場,但似乎印度擾華的舉措並未稍歇。眼見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指控,莫迪在金磚會議期間,就積極提出了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的名單,其中赫然包括位於巴基斯坦境內的「虔誠軍」與「穆罕默德軍」兩個組織。上述兩個組織都是在喀什米爾地區,向印度尋求獨立的伊斯蘭武裝組織,自然不能與一般的恐怖主義同日而語。

不過,印度在此一時刻做出的此一與美方的戰略互動,的確也給巴基坦帶來了莫大的壓力。果然根據《海外網》的報導,9月14-18日巴、印邊界就爆發了嚴重的軍事衝突,造成數名軍人死亡。試想有朝一日,印度若名正言順地藉打擊恐怖主義之名,越過喀什米爾地區的實控線進入巴國境內,南亞地區豈不將烽煙再起了。

印、阿之間

美國對印度的期許,無形中提高了他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一旦印度與美國達成協議,出兵或對阿富汗予以經濟援助並協助發展,不但直接構成了對中國「一帶一路」的阻礙,也間接成就了「日、印自由經濟帶」的西向擴張。這不但無形中強化了美國在中亞與南亞的陸路布局,也對中國西部、西南部形成合圍之勢。

消滅恐怖主義是偽命題

據俄羅斯《衛星晚報》報導及其前聯邦委員會轄下之《國防與安全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佛朗茲.克林采維奇在臉書上的披露,美國情報機構在8月26-29日期間,以直升機將20多名屬於「伊斯蘭國」歐洲籍的高級戰地指揮官及其家屬,自即將為敘利亞政府軍所收復的代爾祖爾市撤出,以便日後能再在其他地方加以重用。

在代爾祖爾市的戰役中,為俄軍炸死的「伊斯蘭國」戰爭部長吉爾穆羅德.哈里莫夫,據悉曾於2003-2008年間,先後三次前往美國的黑水基地接受特別訓練。至於「伊斯蘭國」的組建,更得力於其首領巴格達迪在位於伊拉克南部美國監獄中的籌畫。2014年11月,英國《衛報》採訪「伊斯蘭國」創建初期的核心人物阿布.艾哈邁德時,他就指出:「駐伊美軍非常尊重巴格達迪,如果他想找其他營區的人,他就如願以償,而我們則不行。」這段採訪相當能呈現「伊斯蘭國」與美國間的曖昧關係,並說明為何美國出兵襲剿「伊斯蘭國」恐怖分子長達六年之久,卻總是無功而返的原因。9月18日,《環球網》根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援引巴基斯坦《論壇報》的報導,1月22日在拉合爾被捕的「伊斯蘭國」首領約瑟夫.阿爾.薩拉菲,在受審時承認:「經由美國支付資金,建立在巴基斯坦的組織,並以每位600美元的代價招募年輕人,參加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此外,「伊斯蘭國」的前身隸屬於「伊拉克伊斯蘭國」組織,這是一個由沙烏地阿拉伯出錢組建的雇傭兵團;在相當程度上「伊斯蘭國」日後的發展,其實已成為美國在中東戰略上所埋下的一枚棋子。

為達到自身的戰略目的,美國其實經常與伊斯蘭極端組織深度合作。其中最典型而著名的例子,就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為了對抗俄國進軍阿富汗,而與阿拉伯聖戰組織塔利班及其領導人賓拉登合作,向其提供武器、金錢與軍事訓練一事。

那麼,此次美國對「伊斯蘭國」指揮官的戰略轉移,最有可能是去哪裡呢?答案正是阿富汗。俄國軍事情報機構就明白宣稱,美國陸續撤出的「伊斯蘭國」軍事菁英,將轉置於阿富汗以便用於新的戰場--中國的可能性最大。

禍水東引 劍指中國的新戰略 根據2016年美國華盛頓智庫《新美國》的一分研究指出,沙烏地阿拉伯、突尼斯與中國新疆省,是「伊斯蘭國」吸收最多外籍武裝人員的地區。美國最具權威的雜誌《外交季刊》最近刊載了一分消息,指出「伊斯蘭國」在2017年3月發布的一分視頻中,一位武裝人員首次將中國作為打擊的對象。他揚言:「你們這些聽不懂人話的中國人,我們是哈里發國的戰士,我們要用武器讓你們看清事實,要讓你們血流成河,為受壓迫的人報仇。」因此,讓原先在敘利亞戰場上的戰鬥人員或俗稱「突厥斯坦伊斯蘭黨」( Turkistan Islamic Party, TIP ) 的東突厥武裝人員,回流至阿富汗的機率就極大了。目前「突厥斯坦伊斯蘭黨」的負責人阿普杜勒.沙庫爾,已被基地組織任命為巴基斯坦武裝力量和訓練營地的新指揮官,取代了原基地組織賽義夫.阿德爾的最高領袖地位,顯現出東突厥的勢力已有與基地組織合流的趨勢。

為何要妖魔化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係深厚久遠,是世界上唯一與中國有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協議的國家,中巴公路、中巴經濟走廊與瓜達爾港的開建啟用,不但會激活南亞、中亞與中東地區的商貿發展,也疏通了中國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戰略地位何其重要。但中巴間的鐵粉關係,豈能為他國所容?挑動中印對峙、印巴衝突,甚至支持作為東突厥恐怖分子的基地;只有在妖魔化的前提下,才好名正言順地對其動手,這其實是一個設想周到的萬全之策。

為何落腳於阿富汗?

阿富汗本就有美軍與北約駐軍萬餘人,而今川普只是繼承自小布希、歐巴馬總統以來的政策,進一步強化了重返亞太圍堵中國的作為。若再將自中東敗退的「伊斯蘭國」成員,轉移到在阿富汗打造的所謂反恐訓練基地,則不但對一帶一路形成毀滅性的破壞,還便於對新疆、雲南與西藏各地,進行分裂滲透、輸入恐怖勢力。對中東敘利亞局勢暫告一段落的當下,吾人尤其不能不把眼光關注在中國周邊的安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