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試:衝擊中美關係

李本京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榮譽教授)


前 言

雖然川普果斷地說,「我對朝鮮之軍事選項均已放在檯面上」,也就是說他已有制伏金正恩之良策,然而多日過去仍不見川普之妙策。川普喜歡把話說的很滿,然而卻不見行動。他的此類無常政策就是正常的政策。深一層來看,他心中大概仍是空虛,沒有任何妙方。事實上可能真的如此,因為巴農(Stephen Bannon)在一次記者訪問時就說「川普尚無任何軍事行動的選項」。此話一出,他就在8月18日被炒了魷魚。巴農對川普2016年大選著有功勛,所以才被任為白宮「首席策士,如今一句話洩了川普的底而被撤了職。

從這一條新聞可看出其實川普心中對朝鮮缺少認識,以致今日一籌莫展。川普之北京政策也不易看清楚。他一會兒說要與中國斷絕外貿關係,一會兒又說習近平在朝核問題上盡了力,在如此矛盾言語中,看不到川普之確切對華策略。不過時間不在川普這一邊,川普不能就此拖下去,不作選擇。這是他的職責,一個總統必作之抉擇。

G2:和與戰之抉擇

華府「彼得森國際經濟研中心主任貝格士坦(C Fred Bergsten),在2010年創立了(G2)這一名詞,這一名詞有雙重意義:其一是中國與美國,其二是相鬥之兩強。中美雙方對此一名詞有著不同之反應。中方官式媒體認為中國實力仍有待加強,不宜與美並肩。美方媒體則不予重視,認為雙方實力差太遠,放在一起毫無意義。那時是2010年,然而七年後的中國實力較之於2010年有了長足進步,不論軍事與經濟,均是三級跳。令致各國震驚不已。

另外一項令各國注目的是中國在國際社會上之積極作為,例如積極參加聯合國各組織之工作,成立亞投行、金磚新開發銀行、一帶一路計劃、RCEP等各類國際金融、基建等活動。就在川普登基後,華府又放棄了TPP,退出「巴黎協定」再對NAFTA潑冷水,不斷聲言要與多國作貿易戰。甚至不顧WTO規定,要興起貿易保護。這作法近似孤立主義之外交作法,使得各國將信心轉向中國,希望中國能負擔較多之國際責任。中國地位遂而上昇。

中國國力上昇是全面性的。美國也看到了,心中當然不服,然而也無力阻擋此一上昇趨勢。在所有中國政、軍、經各方面來看,要以軍力上昇最顯著了。自從歐巴馬在第二任時警覺到聯邦赤字太高,而刻意降低政府支出,當然軍費也被砍。川普上台後,他砍了幾乎所有行政單位的預算,卻將之搬去給予軍事用途,然而川普之下一任是否仍是如此重視國防工業,則無人可測。而中國軍事預算則每年均以依經濟成長的比例上昇,予美國極大壓力。

是以中美兩國在立國精神相異,國家價值觀不同之情況下,當然有許多不同的認知。雙方尋求交往,然而在更多問題採取對立之立場。一時之間,兩強真正和平相處,並不容易,但也不願在有爭論之後就突然開了第一槍,這就是今天兩強在「和難」、「戰凶」情況下之國際關係了。

新興大國與當代霸主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國際霸主,例如19世紀之英國,20世紀之美國。然而另外一個千年俱存的規律是新興大國與當代霸主必有一鬥。古希臘歷史家修昔提底斯(Thucydides)寫了一本有關希臘城邦國家之間戰爭之書《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對新興城邦斯巴達與雅典之戰作了敘述。主要說明新興勢力與當代霸主必然爭鬥,這一理論就被後人稱為「修昔提底斯陷阱」。將這一歷史片段移植至今日,就是中美爭鬥了。

美國一些學者對此現象各有不同之見解,有人認為兩強必有一戰,如哈佛甘迺迪學院首任院長艾列遜(Graham Allison)於2017年7月初在《波士頓環球報》發表一篇命名為《美國第二》一書,他認為中國上昇特快,在許多事項上已是世界第一,美國已顯然落於其後,他並認為川普之「美國再偉大」之口號僅說詞耳。他並在2017年出版《必將相戰:中美能避免修昔提底斯陷阱?》外交關係協會會長海斯(Richard Haass)則在其新書《混亂的世界:美國外交政策與舊有秩序之危機》,則認為美國長久以來持有之自由民主體制正走向沒落。

核戰:恐怖平衡之高牆

也有學者另有不同想法,例如美國海軍學院教授哥德斯坦(Lyle J. Goldstein)在2015年發表書名為《各讓一步》之大作,他在書中力主與中國和平相處,一定要先解決台灣問題。作者在軍校執教,當知核戰可怕,他認為中美應「各讓一步」才能和平相處。

事實是很清楚的,如有核戰,則參戰者必全毀滅,世界文明也將為之破碎,不復得見。因此識者均知核武成為恐怖平衡之工具。核武國不敢先行用核,因為報復者將使大家同歸於盡,這就是恐怖平衡之功用。而必須求其它方式以為解決世界爭端,否則「文明決鬥」將使得世界文明消滅。

在艾列遜書中,列舉自1500年以來15次世界級大戰爭中有11次是新舊勢力爭霸而起。他遂問道:難道中美之戰是第12次嗎?他的這種推論在理論上講是可以成立的,然而在事實上是絕無可能的。除非爭論雙方僅以傳統武器,如用核武,則參戰者盡皆輸家。事實上,美蘇在冷戰45年中,均摒棄核武,或用代理人作戰,也未動核武器。由此可見核武與恐怖平衡是相互為用的。

台灣南海朝鮮:中美間之三道鴻溝

中美間最深之鴻溝就是台灣。北京為保持主權及領土完整,不可能讓台獨、藏獨、疆獨中任一獨成功。從當今之大陸民意看,寧可用核武,也不會看著這三地區中有任何一區搞獨立。對北京而言,台獨真要有行動,則會不計任何代價,也要全力滅之,而台灣則可能會成為美國之籌碼,為之利用,以與中共討價還價。

近月來不少傳言在試探北京之底線,例如有一說法是美將派海軍陸戰隊到AIT站崗。又有一說可能美軍艦停在台港口接受實物補給。種種說法均觸動了北京那一根最敏感神經,太多此類說法對台灣安全無助,只會帶來更低沈之兩岸關係。

台獨者需知獻身作籌碼得付代價。不容諱言,不少台獨人士樂於當籌碼。然而籌碼一定是被動的,也因此無主體意識。完全一具模型,任主子搬弄耳。最後主子抽身,付代價者必為籌碼。

就南海而言,雙方互不相讓,擦槍走火在所難免。美國艦隻駛向南海,號稱自由航行,中方更將固建島礁,加強在南海之活動。儘管南海海域廣大,但在敵意下之自由航行真不知何時會發生實際衝突。然而雙方均不會住手不前,仍在當地各自展現肌肉,總要取得一些心理上之勝利。

倒是北韓問題不好解決,中國不可能向金正恩下命令。川普卻仍然以為只要中方施壓,金就會聽令,只是今日中國對朝鮮之影響力已不若當年了。以往金家父子均在登基後赴北京。金正恩已出道五年,沒出過國,與中國日漸疏遠,而自行採行了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是以不管美國再施力強迫中方採取更為嚴肅之手段對付朝鮮,擺在當前的事實是朝鮮的飛彈愈飛愈遠,炸彈變核彈,再變而成氫彈。換句話說,朝鮮當前已是核武大國。美國勢必需要對其另眼相看,固有政策是無能為力了。此外,中方最不樂意看到的情況是南韓統一了北韓,美國勢力逼向鴨綠江邊。

川普的籌碼

川普登基已有九個月,一開始就瞄準北京,當作第一號假想敵。雖然習近平在今春遠赴佛州拜會川普,川之小外孫女還對來自北京的貴賓唱了首《茉莉花》。習川兩人狀似好友,然而不旋踵間,川普又大嚷要對中國停止貿易往來。川普對華政策迄今無常多變,何以至此,值得細細觀察。

令人好奇的是川普到底心中有無對華政策底案,在這半年多的表現,看不出他有何高見,他的前任首席策士巴農已然他去,剩下來的反中要角就以納瓦羅(Peter Navarro)為主了,此人以反中為職志,曾與「大紀元」合作拍製紀錄片《死亡中國》,於「新唐人」電視台多次播放。就此即可看出他是如何地仇視中國了。川普之口頭語「與中貿易戰」即為納所影響。

然而國務卿提勒森(Rex Tellerson)則走在傳統圓融外交大道上。另外川普女婿也在美中關係上扮演潤滑劑之角色。美前財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在2017年發表專書Dealing with China: An Insider Unmark the New Economic Superpower。鮑指出美應認清中國上昇之事實,雙方惡鬥將導致今日之世界秩序崩潰。對環保、世界金融、外貿、核控等世界性問題產生毀滅性敗壞。

事實上,川普非常清楚今日中美之經濟合作關係,例如美三大汽車集團均在大陸積極投入生產,以取得大陸市場為目標。其它如沃爾瑪、蘋果等跨國公司,也在大陸正向發展。美國之外貿赤字肇因繁多,貿易戰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產生許多災難性之問題。

結 語

川普目前是內憂外患,內部而言,兩黨關係緊張,事實是共和黨內亦有大老向川普嗆聲。就國際關係而言,北韓是當前最需解決之重大問題,在這一緊張情勢下,金正恩9月15日又試射一枚飛彈;台灣及南海問題的分量隨之立即減輕,而成為「龍套戲」,是以川普應尋找解決金正恩之問題,不應在台灣及南海問題添柴加火,製造無謂之國際緊張局面。

川普為今之計是與北京合作,華府可以無視G2之存在,然而卻不可無視中國上昇之事實。新興勢力不可以驟然挑戰霸主之地位,然而當今霸主也必須給與新興勢力呼吸空間,一直施以打壓、輕視是無濟於事的。雙方可以構築合作框架,看看在哪些國際事務上可以合作,以減少雙方敵視之態勢,逐步走向G2立足之新國際秩序範疇中。

這種觀念,美國人是不易接受的,美國獨霸世界舞台近半世紀,不屑與一個來自200年窮困的東方國家平坐平起。歐美文化更是200年來西方文化之大樑。美國更利用二戰全力發展國防工業,成為新世紀之霸主,取代了19世紀的歐洲殖民主義。不會輕易地與他國共治世界,然而新的世代交替早晚必出現,有誰能逆天而行?

美國歷史大家湯恩比以「挑戰」及「回應」兩因子作為世界人類進步史之原動力。當今之國際上各項「挑戰」,有關國家必有「回應」,則人類必得延續。人類之歷史得能一頁頁的紀錄下去,不應該有「歷史終結說」,因為過去的歷史不容抹去,未來的歷史等待寫作,歷史才是永恆的。◆